研學心得體會感想收獲6篇研學是指什么呢。即研究性學習 ,是指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基于學生原有的概念,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研學心得體會感想收獲精選三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 研學心得體會感想收獲
今天,我們乘著大巴車來到了期待已久的黔陽古城。
首先,我們來到了古城主體,走過被歲月磨得光滑的大青石板,周圍的小店鋪別致新穎。走著走著,同學們突然發現,有一些大青石板旁,還有一個類似銅錢模樣的鏤空花樣,導游說,那是用來排水的,水象征著吉祥,而水流過銅錢,也就意味著財運滾滾、百財歸來,所以才要設計成銅錢的樣子,有意思。
隨后,我們便來到了許愿樹下,據說,這顆許愿樹特別靈,曾經在這個許愿樹下,還出過一位文狀元。老師給每一組的代表每人發了一條紅絲帶和一只白板筆,寫下每組所有人的心愿,而我寫的是——全家人幸福健康又快樂!寫完之后,我們組的代表就把紅絲帶綁在許愿樹上,然后,我還看到了王昌齡的畫像、拜見了孔圣人。
我們吃完中飯以后,便隨著向導來到最初集合的地方,來到了剪紙藝術中心,黔陽剪紙藝術文化傳承人秦老師,為我們講授我國傳統剪紙藝術文化的成就秦老師還親自教我們如何剪窗花,做的好的同學,他還會獎勵他們一只紙蝴蝶,還給我們展示了他的作品,簡直不要太好看!緊接著,我們又來到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首先把宣紙放到刻有字的石板上,再用蘸了水的刷子在上面刷一點水,再用報紙吸掉多余的水分,最后用蘸了墨水的布包把墨水打在上面,取下來,再晾干,就可以帶回家做紀念品。
真是充實快樂的一天啊!收獲滿滿。
第二篇: 研學心得體會感想收獲
黔陽古城是一座充滿人文氣質的迷人古鎮,它保留了大量優秀的古代傳統文化和習俗,居民的文化水平很高,人們生活內部環境輕松舒適,給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今天,我們華都小學全體五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來到這里研學。
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的明清古城之一,青石小巷縱橫交錯,明清古建筑比比皆是,小巷不寬,在古城九街和18巷有個保存完好的歷史街區,包括以商鋪為主的南正街,以會館和碼頭為主的上河街和下河街,以及這里的懸政府和學院文廟,武廟遺址,古客棧,亭臺樓閣,池塘劇場等都保存完好,最值得一游的是城中的芙蓉樓。唐代詩人王昌齡曾在此送別好友,寫下了詩篇《芙蓉樓送辛漸》。
下午的剪紙和拓印更是讓我們感受頗深。在秦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我們一個個都剪出了漂亮的窗花,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民間手工藝術的樂趣。
第三篇: 研學心得體會感想收獲
坐上大巴車許久,我們終于到達了夢寐以求的目的地——黔陽古城。
充滿古風,幽靜萬分,是黔陽古城的身份證。我們踏著青石板,在這狹窄游戲上的小路上,走著走著,便到了芙蓉樓,一位大詩人,又有“七絕圣手”之稱的文人,他就是王昌齡。人們見到這棟木建筑,回回想起《芙蓉送辛漸》這首詩,我仿佛看到了在芙蓉樓下,王昌齡正在與他的好友辛漸舉杯同飲,不醉不休,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愈來愈響......
從芙蓉樓離去之后,我們便到了許愿樹,導游阿姨說這棵許愿樹,許愿靈驗萬分——據說這棵樹下出過一名文狀元,我們拿著老師發的紅絲帶,許了一個愿望——學習步步高升,天天向上。讓這條小而細長的紅絲帶帶上我的夢想,永遠的留在這棵許愿樹上,此時此刻,千千萬萬條紅絲帶隨風飄蕩,偷走了同學們心里的落寞,偷走了千年以來的芙蓉樓的清冷。
不知不覺,火紅太陽出現在我的頭頂——已經到了中午了。銅須門來到一個小餐館吃了午飯,我們便又踏上了學剪紙的道路。
剪紙——一門中國藝術的瑰寶,一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一學就入了迷,喜愛上這門傳統學科,久久不能自已,它博大精深,樸素而不失華麗,老師就像是一個偉大的魔法師,他讓一張普普通通的卡紙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般,瞬間出現了千萬種花樣。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轉眼間,就到了該返回的時候,大家依依不舍,只好與這個迷人的黔陽古城緩緩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