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好玩嗎
[紅色旅游觀后感]祖國的河山,處處閃耀著革命的光芒,印記著紅色的史跡,紅色旅游觀后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特別是學習活的知識,學習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畢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時代就踏遍祖國大地。
我們先來參加這紅色之旅的讀書活動,通過書本先來跨越祖國廣袤的空間。
隨著空間的跨越,我們完成了時間的轉換,來到那火熱的年代。
通過這次時空大轉移的活動,我們了解的不僅是地理知識和歷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國的社會,中國人的靈魂、氣質和精神。
我們思考之后弄懂了:許多偉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發生的,為什么會發生,他們有什么意義。
我們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
我們將更加堅定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造福的決心。
我們將更加勇敢,更加頑強,更加堅韌不拔的前行。
我們感激前人,學習前人,也要無愧于前人。
我們也將做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為后人留下我們的腳印。
紅色之旅主要歷經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他們分別是::滬浙紅色旅游區,湘贛閩紅色旅游區,左右江紅色旅游區,黔北黔西紅色旅游區,雪山草地紅色旅游區,陜甘寧紅色旅游區,東北紅色旅游區,魯蘇皖紅色旅游區,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太行紅色旅游區,川陜渝紅色旅游區,京津冀紅色旅游區。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
它對中國革命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就有了新的領導核心;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就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有了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就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我們走進韶山毛主席紀念館吧。
韶山沖是毛澤東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從小熱愛勞動,關心別人,懂得關心天下,是他成為中國革命偉大領袖的品質基礎。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吧。
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反抗國民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建立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走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吧。
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開辟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證明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它告訴人們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進福建上杭古田紀念館吧。
古田會議使黨和軍隊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無產階級思想武裝,在黨的建軍史上樹起了光輝的里程碑,觀后感《紅色旅游觀后感》。
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世界軍事史上的偉大壯舉。
它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詩篇。
紅軍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經過了28年的頑強奮斗之后,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當家作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的第一聲禮炮,使天安門迎來了新生,使中華大地迎來了新生。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的正中主席臺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紅色之旅到這里全部結束了。
這些革命紀念地,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紀錄著光輝的革命事跡,弘揚著燦爛的革命精神。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
未來的紅色旅程就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歷史的紅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未來的紅色旅程是要靠我們新一代來開創的。
我們就是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立志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
20世紀九十年代是一個多事之秋,19世紀的悲愴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自20世紀,中國迎來了當家作主的時刻,這一切都要歸功于1927年那難忘的時刻。
1927年8月1日,幾位偉人在南昌點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時起,中國革命的火種便燃起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時至今日,我們才有了強大的祖國,人們不會忘記那輝煌的時刻——八一南昌起義,它也將是我心中不滅的火種。
在系團組織的號召下,我系的黨員和優秀團員以及部分領導一起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我們在那里一起回顧了先輩們的不朽事跡。
作為其中的一員,我的感慨很深。
作為一次黨團日活動,我覺得這一次八一起義紀念館之行很有意義。
在那里我們深化了自己對黨的認識,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站在偉人的雕塑下宣誓,貼在紅旗旁重溫那輝煌的歷史,那是何等的驕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騰,渾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和激情
在紀念館剩下的時間里,導游陪同我們參觀了紀念館,那里陳列了許多當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當年革命條件的艱辛和形勢的緊迫。
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把滿腔的熱情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他們用行動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也為我們這些后輩們做出了好榜樣。
當我看到當年起義布防圖和革命志士們在領袖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奮勇殺敵,我被先輩們軍事思想的先進性和革命熱情的高漲所震撼。
那時我便思索先輩們的這些都從何而來,歷史給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的信仰和誓死為受苦受難的人民創造幸福生活而奮斗。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知道有德無才是廢物,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的道理,我們所謂的德就應該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最高奮斗目標,一旦我們確定了這一目標,我們的靈魂也會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時的你必定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通過這次對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參觀,我深化了對黨的認識,面對如此先進的組織,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
作為要求進步的我,會更加義無返顧地去接受黨的考驗,去接受黨的熏陶。
在平時的學習中,更應該勤奮刻苦,在生活中更應該樸素節約,關愛他人,積極參加系里活動,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不要讓我們回首往事時卻發現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
奮斗是我人生的職責,八一精神那顆火種便是我奮斗的動力。
宏村寫生日記感想
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聯合國專家稱贊它為“舉世無雙的小城鎮水街景觀”。
因為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有時云蒸霞蔚,如濃墨重彩,有時似潑墨寫意,四周山色與粉墻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
印象最深的是那座周潤發《臥虎藏龍》里走過的小橋,這是進入宏村里面的主要地點,每個導游都會把這里好好的介紹一番。
然后就是半月潭,里面有很多紅色的大魚,天氣好的時候它們會浮上來,可以看到一片紅色。
宏村,給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
美中之極。
。
當然這次來宏村,也是參雜了一些個人感情的。
以前總是聽人講它有多美。
。
這次總算親身感受了。
走在宏村里的每條路上,想著這路以前是她走過的。
看到某個景點,會想這是在她照片里出現過的。
去找她說的那家煎餅店去找她遺憾沒買的銀飾去那家大角苗買吉祥的東西,只是還是沒有她的姓氏。
。
一直在宏村里不停的走啊走。
希望走過每條她走過的路。
。
幻想她在我身邊,給我講以前她來的時候怎樣怎樣。
。
這次宏村寫生讓我領略到了優美的古村落風光;了解的徽派建筑的特點;見識了豐富的古村落人文。
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知識。
看著一張張在宏村留下的作品,心里很滿足。
。
樓主,我不知道你去宏村的心情和感覺到底如何。
這是我臨時寫出來的,文采不好。
但是里面有我的真實情感。
我是今年4月份,去寫生的。
去了還有西遞,南屏,關麓,蘆山,竹海。
。
其實,我還有個感覺,就是很花錢買了很多東西。
。
。
呵呵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
。
尋訪日記范文
今天,我和同學們尋找英模,可是沒有找到,我們就去找劉老師幫忙,但還是沒有找到英模,我們又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找到了英模。
首先,我們來到了雨花臺的烈士陵園,參觀了在雨花臺犧牲的烈士。
又在紀伯伯(雨花臺園長)的帶領下,我們了解了許多烈士的故事。
我知道了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家庭和快樂的生活,都是由那些烈士的犧牲換來的。
還有些烈士犧牲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們長什么樣子。
我看見,許多烈士有的才18歲,就為了國家而犧牲在雨花臺中。
知道我們又到了哪里了嗎
我們到了藏著雨花臺許多資料的資料庫哦
一般人都不能進的
我們看見了一頁又一頁的資料,密密麻麻,說明雨花臺中還藏著許多不能給別人知道的秘密呢
最后,我們來到了孫爺爺(孫津川)的侄女家,我知道:是因為有一位賣國學生出賣了孫爺爺,敵人知道了孫爺爺的真正身份,想從孫爺爺的嘴里知道一些地下黨的機密事情。
敵人問孫爺爺:“你們地下黨有多少人
”孫爺爺說:“就我一個。
”敵人想:從孫爺爺的嘴里不可能知道些什么了,決定把孫爺爺殺了,孫爺爺就這樣犧牲了。
我們要以烈士為榜樣,遇到困難要克服,要給自己定目標,互相鼓勵,向上再向上
尋訪日記: 紅色的記憶 劉老師讓我們大家一起尋找英模,可是很困難,同學們就請老師幫助大家,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一起來幫忙,所以很快就找到了一位烈士的家屬,一位同學的家長還幫我們聯系了雨花臺的烈士陳列館,讓我們去參觀。
那天下午兩點鐘,劉老師讓我們在學校的后門口集合。
老師首先把我們分成了幾個小組,還給我們照了一張合影,然后大家分別坐著幾位家長的車前往雨花臺。
來到雨花臺以后,劉老師讓我們每人說了一句話,她還用攝像機錄了下來。
終于來到了烈士陳列館,我們一邊聽解說員給我們將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一邊用手中的相機拍攝了許多有意義的照片。
在這些照片中,我們發現有些烈士的照片沒有頭像,覺得很奇怪,后來解說員告訴我們那是因為在他們生前,就沒有留下過照片,,所以才沒有頭像,我們從心里佩服這些烈士,他們為了革命事業,不惜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人們連他們的相貌都不知道,他們太偉大了!館長叔叔還帶我們參觀了只有工作人員才能進去的陳列館,在那里有許多烈士的遺物,還有敵人用的刑具,我用照相機拍了許多照片,我終于知道了什么是地下黨等等許多事情。
從雨花臺出來,我們又坐車來到了烈士孫靜川的家,烈士的孫女接待了我們。
孫奶奶給我們講述了烈士生前的革命事跡,大家紛紛錄下了孫奶奶的話。
采訪結束了,這一天我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我一定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認真學習,才能不辜負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
洪欣宜 尋訪日記 傅辰彥 暑假到了,我們成立了雛鷹假日小隊,我們的目標是尋找一位英雄模范人物或是他的知情人,通過采訪,了解他的成長經歷、學習他的先進事跡。
怎么去尋找這位英模呢
我們在一起商量了很久也想不出好辦法,以我們的力量是不能完成了。
于是我們請來了劉老師、還有爸爸媽媽們,請他們幫我們想想辦法。
最后,張源怡的媽媽幫忙聯系了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館長計爺爺,計爺爺又幫我們聯系到了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孫以智奶奶。
在劉老師和家長們的幫助下,我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在8月5日下午開始了我們的尋訪英模活動。
我們先來到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館長計爺爺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在講解員阿姨的介紹下,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
展廳內共陳列了127位犧牲在雨花臺和南京地區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其中有:著名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羅登賢,著名青年運動領袖惲代英,劉少奇同志夫人何葆珍,原南京市委書記孫津川等,有些烈士的照片都沒有留下。
我被革命先烈們機智勇敢、不屈不撓、無私無畏的崇高品質和獻身精神深深的感動了。
接著,我們參觀了史料室,據計爺爺介紹,這里很少讓小學生進來參觀的。
史料放在專門房間的一排排鐵皮柜里,房間里還掛著溫度計和濕度計。
阿姨拿出孫津川烈士的史料給我們看,她戴著雪白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拿,生怕把史料弄臟弄壞,看得出對史料的重視與愛護。
不過,現在有了計算機管理系統,使史料的調閱、交流更為便捷,減少頻繁翻閱對原始史料帶來的損壞。
最后,我們來到了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孫以智奶奶的家中訪問。
孫奶奶告訴我們,有十多萬先烈犧牲在雨花臺,展覽館只展出了其中一小部分烈士的史料,更多的都是無名英雄,烈士們為了今天的祖國,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孫奶奶還告訴我們,孫津川烈士是南京第一任地下黨市委書記,家鄉的人民對他特別有感情。
孫奶奶給我們講了許多關于孫津川烈士的感人故事,有從小當童工的、有參加工人武裝起義的、有母子“分梨”表決心的……孫奶奶叮囑我們要以烈士的英勇事跡為榜樣,用烈士的精神鼓舞自己,好好學習。
聽了、看了這些感人的故事,我心里想,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永遠記住這些革命烈士,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流血犧牲,才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國家出一份力,以實際行動告慰先烈們
革命先烈的尋訪日記 三(3)中隊 王玨 暑假到了,我們的雛鷹假日小隊又要開始活動了。
休息日,我和小伙伴們聚在一起討論今年的雛鷹假日小隊我們開展什么樣有意義的活動。
有同學提議說:“今年是我國建國60周年的好日子,我們就去尋訪英模吧,回顧一下英烈們的偉大事跡。
”我們都覺得這個提議不錯,表示贊同。
可上哪兒去找英模呀
這個問題可難不倒我們。
我們想到了爸爸媽媽和老師。
我們回到家中請爸爸媽媽幫忙,通過郵件請劉老師幫忙。
經過大家不邂的努力,我們終于找到了要采訪的對象——孫津川,孫爺爺。
因為孫爺爺是個烈士,所以我們只能通過他的家人和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來了解他。
2009年8月5日下午二點,我們假日小隊的同學們在劉老師和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先去了雨花臺烈士陵園紀念館。
我們找到了館長紀伯伯,向他說明了我們的來意。
紀伯伯非常高興,他安排了一位講解員阿姨為我們講述歷史,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特意陪同我們參觀。
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們孫爺爺是第一任地下黨書記,他小時候家里很窮,14歲就進工廠工作。
1925年8月入黨。
1928年10月6日因為叛徒出賣去世,去世時只有33歲。
參觀完烈士紀念館,我們又來到孫爺爺的親侄女75歲的孫奶奶家,聽她講孫爺爺以前的故事。
孫奶奶告訴我們,孫爺爺被捕后,敵人用盡了酷刑,也沒能讓他屈服,就想用他的母親來“感化”他。
誰知道,孫爺爺見了母親淚流不止,對母親說,忠孝不能兩全,請母親理解。
還將吃了一半的梨子遞給母親,意味著我們就要分離,表達了他視死如歸的決心。
在孫爺爺短短33年的生命當中,還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我們聽得都入了迷,腦海里浮現的都是孫爺爺的革命故事。
聽完了這些故事我覺得孫爺爺真是一個堅強的共產黨員,他在革命工作中遇到困難從不退縮,勇敢地和反動派做斗爭。
在這里我想到了自己,平時我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總愛偷懶,經常會退縮,甚至有時偷偷看下書后的參考答案,今天了解了孫爺爺的英勇事跡后,我覺得自己應該向孫爺爺學習,激勵自己面對困難、面對壓力不能退縮。
孫爺爺還很愛我們偉大的祖國,他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今天我們大家的幸福生活,孫爺爺寧愿選擇犧牲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向孫爺爺學習。
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長大為國家效力。
英模尋訪日記 8月5日日 星期三 多云 暑假里,大隊部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尋訪共和國英模”的活動。
我們都非常高興參加,。
可是,我們以前并不知道身邊并沒有什么哪些英模,也不知道怎樣找到而且這些英模很難找。
后來雖然,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一起參與進來幫忙尋找,可是由于他們能工作太忙,再加上他們也找不到一些英模但好象也沒什么進展,我們就更沒有關于英模的信息了。
最后,我們轉往尋求班主任在劉老師的幫助的帶領下,終于有了方向并很快確定找到了行動方案。
第一站,我們先來到了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參觀了解并認識了了一些為了正義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郭鳳超烈士——在冬天,大家的井里都沒水了,只有郭鳳超家里的井有水,大家都到她家排隊挑水。
郭鳳超見了,說:“老人請站在前面
”只見水漸漸少了時,郭鳳超便爬在地上到井底,一勺一勺地的把水舀運上來,。
說明英模郭鳳超從小就有樂于助人的精神。
惲代英烈士——從小就很愛學習,作文寫的非常好。
雖然在學校里學不了英語,但他在家里自學,。
最后竟然學會了中、日、英、德四種語言。
他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到四川等地執教……我們主要參觀了孫津川烈士——他在臨犧牲前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
槍斃了十個,還有一百個。
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你們是殺不完的。
”面對敵人,他的勇敢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參觀完烈士紀念館,我們又去拜訪了孫津川的侄女孫奶奶。
慈祥的孫奶奶也給我們講了一些關于孫津川的故事:在這里有一個雨花臺小學,他們有一個孫津川中隊。
這些隊員們以烈士為榜樣,學習烈士精神。
他們長大后,始終都不會忘記,他們曾是雨花臺下的“紅少年”。
孫津川于1895年出生。
他小時候很少讀書,生活很苦,很少有機會讀書,。
天天干十六個小時的活,
一天只能才吃一頓稀飯
1925年8月,孫津川入黨。
,他是第一黨地下黨書記,積極。
他開展了工人院校,工人俱樂部等活動為黨奮斗。
而且是8小時工作,加班加工資。
后來,孫津川被國民黨抓住后,。
國民黨要他說出供出南京還有那些地下黨,他堅定的說,只有他我一個。
無論敵人怎么毒打他,他都不說。
一天,孫津川媽媽帶著梨來看望他,他把梨分成兩半,一般留給自己,一半留給媽媽,在給媽媽的那瓣梨上,他用指甲刻了一個五角星,那是在默默地告訴媽媽他已做好為黨獻出生命的準備,要和媽媽“分離”了。
他在給媽媽的那半上用指甲刻了一個五角星。
正是就是這棵五角星伴著孫津川媽媽充滿希望度過了黑暗的封建社會。
孫津川烈士于便在1928年犧牲于雨花臺,那是他才33歲。
今天的尋訪不知不覺中結束了,聽完孫津川的故事,我明白了我和同學們收獲和感受都很多:正在這些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繼,給我們創造了現在的美好生活;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現在雖是21世紀,但我們仍要弘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只有不斷磨練自己,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克服壞習慣,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要學習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頑強品質,堅信“有志者事竟成”,要以烈士為榜樣,學習烈士精神,。
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緬懷革命先烈 做個有用的人 漫長的暑假假期到來了,怎樣過得才有意義呢
我們雛鷹小隊的成員商量,決定來一個采訪英模的活動。
主題有了,可英模上哪兒去找呢
我們小學生的能力有限,就求救班主任劉老師的幫助。
在劉老師的發動下,張源怡媽媽為我們聯系去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采訪孫津川烈士的侄女。
八月五日下午,我們雛鷹小隊的成員在劉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肅穆莊嚴的雨花臺,參觀了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紀念館里陳列著1927年至1949年犧牲在雨花臺及南京地區革命烈士的生平史料和光輝事跡。
這里犧牲的烈士有鄧中夏、惲代英、孫津川、項英、何寶珍……。
我們認真地看著每一幅圖片,聽著講解員介紹他們的感人故事,心里充滿著對他們的無比崇敬。
這些烈士大部分都是十八九歲,而且有許多居然生前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或遺物。
參觀完紀念館,我們驅車來到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孫奶奶家進行采訪。
孫奶奶介紹了孫津川烈士的光榮事跡。
孫津川烈士冒著隨時有被捕犧牲的危險,繼續為黨工作,為黨隨時準備犧牲一切。
在行刑的路上,他高喊:“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槍斃十個,還有一百個,千千萬萬的革命者,你們是殺不完的
”…… 雖然他們犧牲了,但是他們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人民的幸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會永遠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回到到家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我們是新世紀出生的“嬌”寶寶,物質條件非常優越。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成千上萬的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要更加珍惜,努力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為祖國的強大做出貢獻。
肖旭晟 三(3)班 南京市夫子廟小學 尋訪英模日記 高睿澤 今天我們要去尋訪英模,但我因為要上課,就不能來了,就喊我的爸爸媽媽來代替我去。
我們的5輛車子集體到了雨花臺南大門,下了車,走到展館門前,館長紀伯伯來了。
問我們有沒有來過這里,我們齊聲說:“來過
”館長爺爺告訴了我們許多抗日英雄,有:孫津川、惲代英、鄧中夏,這些英雄。
接著我們還采訪了紀伯伯,于子千問伯伯我們這次的活動有沒有意義。
紀伯伯說:“嗯,你們這個問題問得好,你們今天組織的這個活動啊,很有意義,可以讓你們去了解到他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換來我們幸福的生活。
” 接著由解說員阿姨帶領我們參觀了4個地方:秦淮寒夜、石城星火、神舟放歌、迎接黎明。
其中我看了一些映像深刻的英雄:孫津川烈士曾說過:“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槍斃十個,還有一百個,千千萬萬的革命者,你們是殺不完的
”還有惲代英烈士、鄧中夏烈士。
還看了鐵絲網展廳,里面有電椅、火盆和手指莢,表示反動派的殘酷。
我們接著又看了渡江戰役模型1949年開始,百萬雄師過大江,于4月23日解放南京。
接著解放全中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新中國。
接著我們去了檔案庫,那里是一般人都不許進的地方,還裝有防盜門,鐵皮柜存放,歷史價值極高,還有電腦管理,這是現代科技管理手段,翻閱時有專門人員帶白手套。
我們去了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家,他現在已經73歲了,在那里聽奶奶講述先烈的英雄事跡2小時。
采訪完了以后我有許多感想,我覺得先烈們對事業很熱愛、忠誠,這種精神可歌可泣,值得我們學習
激勵我們也要做許多好人好事。
我們要從身邊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例如說給老奶奶讓個座位,扶盲人姐姐過馬路。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要從生活中這些小事做起,才能去做一些大事情。
才能為祖國多作貢獻
尋訪英模 董雅婷三(3)中隊 到暑假了,老師交給我們一個任務。
討論本次雛鷹假日小隊主題,及地點。
我們成員在一起討論了一下,最后對暑假要求的表上看到的主題產生了興趣:尋訪英模。
我們在一起討論該對哪些英模進行尋訪,也在網上找了一些關于英模的一些資料,但最終就是不知道該尋訪哪位英模,于是大家一起來找劉老師幫忙。
過了一段時間,劉老師和張源怡媽媽決定去雨花臺尋訪英模,在8月5日,劉老師組織我們到達了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同學們都非常的激動,興奮。
首先跟著導游姐姐觀賞了一下,聽著她的講解,也對那些已經犧牲的英雄們表示敬佩。
其中這么多英雄,對我影響最深的,還是孫津川爺爺,特別是孫津川爺爺1928年10月犧牲前留下的一句話:“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槍斃十個,還有一百個。
千千萬萬的革命者,你們是殺不完的
”。
聽了導游姐姐對孫爺爺的介紹,我對孫津川爺爺的印象也加深了許多。
然后我們還看了一般人是看不著的歷史資料,歷史資料上面的字可是烈士親筆留下來的啊。
像這種資料可是很稀有的無價之寶,連拿資料的阿姨都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來,生怕弄臟資料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孫津川爺爺的侄女:孫以智奶奶家,孫以智奶奶已經73歲了。
來到她們家以后,孫奶奶很熱情,連小板凳都準備好了。
我們坐在位置上,聽著孫奶奶告訴我們以前關于孫津川爺爺的革命故事,每一個小細節,孫奶奶都細細地講給我們聽。
這讓我們也了解了不少與革命有關的故事,每個細節我們都認真的聽著,點點滴滴都記著,因為這是很多的人都沒有機會的。
時間在匆匆忙忙地過著,轉眼間,要和孫奶奶說再見了,我們都很舍不得,孫奶奶一直送我們到下樓,和孫奶奶打過招呼后,就要告別了。
這次的尋訪英模讓我覺得很榮幸,很榮幸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得到別人聽不到的革命故事,我長大后也要想孫爺爺學習。
勤奮學習,熱愛祖國。
取得優異成績
云南怒江那么美,為什么很少游客去
展后的感想上周四了省博物館,一進博物館導游阿姨們看了一幅畫,那畫的位女孩在稻谷旁干活,女孩的眼睛水亮亮的,真不敢相信是畫出來的.接著導游阿姨帶我們看了一幅從幼年到老年的畫,她介紹說作者是利用古代常用的三角形畫法,這幅畫描述的是戰爭時代的一家人,老人顯得很擔心,因為他兒子從戰場上回來不知是否受傷
女孩手牽著丈夫的手,感覺很幸福,因為丈夫終于回來了.以至于她忘了孩子在一旁吵鬧.還有一幅我印象最深刻,黃老師還把那幅畫的仿制品給我們看了,那是一幅農場的風景畫,我試著模仿那幅畫,但我畫的茅草屋頂和畫上的有點不一樣,畫上的屋頂很逼真,而我的色彩卻變的有點失真.所以我覺得大師的水平很高,他能把屋子和影子混和起來畫得那么逼真.我很喜歡這些畫,也很喜歡博物館,雖然這次沒全部看完這些畫,但老師答應了我們下次再來,我一定要把這里的畫看完.
去延安王家坪紀念館的感受簡短篇作文
延安王家坪紀念館 迎著溫暖的春風,在陽春三月、天氣晴朗的日子里,我們唱著歡快的歌,轉眼間來到了王家坪紀念館。
一下車,剛邁進紀念館大門,望見毛主席高大的銅像聳立在紀念館的中央。
毛主席身穿軍裝,頭戴軍帽,兩手叉腰,展望著未來美景。
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紀念館序廳,序廳中間有兩根正方形的大理石柱子,有6米多長,頂上有13枚軍徽,代表毛主席在延安生活、戰斗了十三個春秋。
地上鋪著紅色的大理石地板,象征著紅色的土地。
正中間有一張延安市全進圖,是用泥雕刻而成的,有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左邊是毛主席打仗回來在按延安志丹縣和鄉親們團聚的情景。
右邊是紅軍戰士渡黃河是艱苦的情景。
我們來到第一展廳,看見毛主席用過的筆、油燈、墨盒,吃過的小米、豆錢錢等。
還有作戰時用過的炮、長槍、手榴彈、大刀…… 接著我們來到第二展廳,看見了毛主席寫的;〈論持久戰〉、〈人民民主專政〉……許多光輝著作。
看到這些,我又回想起以前人民是多么辛苦,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想著想著,一個同學叫我過去看裝在大玻璃框的延安地形圖,啊
這個地圖大極了,全部都是用泥捏成的,延安市的每個縣、每個景點,都看的清清楚楚。
我真沒想到延安有這么大呀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第三展廳,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匹毛主席騎過的白駿馬,高大無比,又肥又胖,我想:“毛主席作戰行程二萬五千里,可能就靠這匹白馬當交通工具。
轉過來,我看見民間藝術展廳里買有毛主席胸章、剪紙、布貼畫……我很快買了一個毛主席胸章掛在胸前,因為毛主席永遠在我們心中。
最后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紀念館,望著紀念館頂上的12個大字“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
”我決心:發揚老一背的傳統,把祖國建造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