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書法心得
記得一年前,五年級的語文課文中有一個關于漢字的綜合性學習單元,激發(fā)了我對書法的興趣,而且歷代書法家們的墨寶,我也早已耳聞目睹,我就想著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寫出那樣的字,便讓媽媽在成才書法學校幫我報了一個軟筆書法學習班。
第一節(jié)課老師教我寫橫畫。
老師先寫了三個橫讓我來看著寫一寫,我早就想寫出像書法家那樣的字,一把抓過毛筆,照著樣子寫了起來。
一開始,我拿著毛筆認真地寫,可后來發(fā)現(xiàn),我的運筆和收筆總是寫不好,我耐不住了,就問老師,老師按著我的手和我一塊寫,然后讓我自己練。
這時,老師在一旁對我說:學習書法要做長流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要急,慢慢兒來。
可是時間一長,我就覺得寫字又累人又枯燥,總是反復練那一個筆畫,又不換著寫,心中真的有一種厭煩的感覺。
去上書法課也心不在焉,我的書法進度一下子慢了許多。
這時,老師的一句話又讓我重新振作起來:“我們是中國人,一定要繼承祖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好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長流水,不斷線,否則花再多的時間也是一事無成啊
”正是這句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不可能一頓吃成個大胖子,藝術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要堅持不懈
現(xiàn)在,我的毛筆字寫得越來越好,也常常受到老師和家人的鼓勵,我也相信,只要堅持不懈,我的書法就一定能更上一層樓。
學習書法的感悟800字
學書法之感書法自古就被視為中華文人士大夫的必備修養(yǎng),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書法倍受中華人民的喜愛與推崇。
書法的發(fā)展離不開漢字的發(fā)展歷程。
漢字發(fā)展分線條化、圖象化、筆畫化。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
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
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
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
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楷書最為難學難掌握,但是楷書是書法規(guī)律的基礎典范,所以從目前學習者絕大多數是從學楷書開始。
當你感覺怎么寫也寫不好的時候,一方面是楷書難寫,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斷地進步著,你感覺寫的不好,就會努力地去寫好,因為你看到了差距。
我們在學習楷書時候也可以練習著行書、隸書、篆書等,這樣可以有助于更好的練習楷書,也可以減少練習中的疲勞感。
書法,很美的一種藝術,閑暇之余,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好辦法。
學好書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書法練習我也學到了很多,至少我們學習它可以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寫字技巧,還能了解一些歷代書法家和書法家的作品,特別是能鍛煉一個人的毅力與耐性。
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
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后過度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yōu)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只有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
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注意起筆、頓筆、提筆和收筆,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要真的學好某種字體,領略名家風采,模仿名家特色,形成自己風格,是比較難的。
首先你得對歷代書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書法特點和運筆技巧。
其實書法的境界確實是無窮大的,你要學好它,真的得花時間,我們要花時間去領悟某種字體風格,多去了解些書法家的時代背景和他作品誕生的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種書法風格。
學書法,重在臨摹,精心讀帖,有實臨與虛臨之分,不要隨心所欲,不論法度。
最后,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
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我。
在書法學習和創(chuàng)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盡性,神采飛揚。
由于每個人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
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就終有所獲。
書法藝術是國人的驕傲,我們必當代代相傳。
學書法的心得體會(不少于400字)
【第1句】:最基本的可以讓自己變漂亮起來;
【第2句】:可以陶冶自己操,書法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堅持,因此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可以修心養(yǎng)性,這對于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很有幫助。
有人說“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這個方面的意思。
我想學習書法的好處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兩點。
那我一直以來是如何學習書法的呢
首先,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需要寫字的時候,我認真對待,絕不馬虎,從一筆一劃練起,因此漸漸地我的字也就好起來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時間學習名家書法。
比如每個星期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練習毛筆字,在練習的同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讓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實。
名家書法有很多,顏真卿的,柳公權的,趙之謙的,等等我都挺喜歡,不管是哪個書法家,不管是哪種字體,我都會加以練習。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從楷書到隸書,再到行書,草書等等,我都在學習之中。
我覺得草書最能體現(xiàn)人的性格了,因而草書最難以練習的,也許只有書法大家才能揮毫成草書。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我覺得學習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書法要勤奮,貴在堅持練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字都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只有堅持練習下去,一定的時間之后才能有所成績,不要想著立竿見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學習書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個老師。
書法是一種藝術,而要進入藝術之門,最好是能有一個引導者。
如果能找到一個名家大師作為自己的老師,那么對于學習書法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若是找不到老師,可以經常看看字帖和歷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時候思考這字的結構、形體、筆畫、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字能夠具有藝術感,即既漂亮美觀,又具有神韻。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和體會的,我想這也是我要到達的境界。
第三,書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當然這指的是書法一個比較高的境界。
當書法到達一個比較高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領悟,將自己的這種想法在書法中體現(xiàn)出來,真正做到字不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備,這才是好的書法。
說起書法,不能不說王羲之;說起王羲之,幾乎是家喻戶曉,說不定還能說出幾個有關他的故事。
這也算是中國獨特的書法文化現(xiàn)象
競選書法小能手發(fā)言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競選的是書法小能手,為的是讓大家一起走近書法這門藝術。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由甲骨文、金文演變成大篆、小篆、隸書,然后又演變成現(xiàn)代的草書、楷書、行書各體,書法一直散發(fā)著藝術的魅力。
練習書法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yǎng)我們認真細致的作風,刻苦頑強的意志和高雅樂觀的情趣,從而啟發(fā)我們的智慧,培養(yǎng)美好的品德,追求完美的生活。
紹興是個書法之鄉(xiāng),我崇拜的“書圣”王羲之就出生在紹興,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流芳百世。
如果我競選上了我會盡到我最大的責任。
如果我誒競選上這個職務我也不會氣餒,因為,失敗乃成功之母,對與我來說失敗就是成功。
說明我還有不足的地方,我真誠希望老師和同學們給我提意見和建議
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想,“不想為班級服務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學好書法,刻苦學習,讓墨香飄蕩在校園中,讓書法特色學校出現(xiàn)更多的小小書法家謝謝大家
竟選書法課代表發(fā)言稿不少于400字
你所說的是指五言絕句。
歷代流傳下來的有很多適合小學生閱讀的。
現(xiàn)提供部分資料,以供您選擇參考。
祝孩子書藝奇進,猴年有成
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雜詩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裴迪:送崔九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祖詠:終南望馀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劉長卿:送靈澈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劉長卿:送上人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李端:聽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權德輿:玉臺體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元稹: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張祜:何滿子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李商隱: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李頎:渡漢江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一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
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二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一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二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三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四野幕蔽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感受書法魅力,推敲欣賞感言。
行書 &nb...
淺談對書法藝術的鑒賞 華裔美籍學者蔣彝先生在《中國書法》一書中說:“在中國任何可以稱為藝術作品的東西,都或多或少與書法有某些聯(lián)系……我們認為書法本身居于所有各種藝術之首位。
如果沒有欣賞書法知識,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國美學。
”可見,學會對書法藝術的欣賞之重要性。
對于我們來說,要想寫好字就要先會辨別什么字才是好字,辨別欣賞好字與寫好字同等重要。
在整個人類的文化成果中,書法藝術是中國獨有的一種高深又普及的藝術。
我粗淺認為,從書法藝術的鑒賞角度而言,一幅成功的作品的檔次,應從自然、流美、有神、有文方面去鑒賞。
因為盡管寫在紙上的字是靜止不動的,但我們所追求的,應是流動的美,活躍的美,充滿了矛盾和張力的美,充滿生命力、感染力之美。
以此感染我們的學生。
書法藝術的審美觀,主要根于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生命的贊美。
所以不自然的東西,沒有生命的東西,簡直就沒有什么可以贊美的。
因而,實際生活中許多大自然的現(xiàn)象,都成了書法創(chuàng)作的啟迪。
如公孫大娘舞劍、擔夫爭道、兩蛇相斗、石塑掛藤、桐陰滴露、武土揮拳、風行水上、以至浪卷云舒、高山墜石……都可以啟發(fā)書法藝術家的靈感,增進他們的藝術體驗。
草圣懷素曾形容其成功的草書如“奔蛇走虺”,而失敗的筆法則被譏為“死蛇爛蟮”,論其差別在于其有神否,在其有生命力否。
這種能把死字寫活起來富有生命靈性的形象美的獲得,除了其博學之外,無不來源于對傳統(tǒng)文化理論的深刻體會和對大自然敏稅的體察,及長期的實踐、修煉。
從而使其精神的力量和肌體力量凝聚于一處,運用于指末毫端。
不然想寫出氣韻飽滿,生機盎然,感人至深之佳作,談何容易
書法藝術的生命感,并非在于具體的自然形象,而是要求體現(xiàn)于抽象的形式——點、劃、勾、撥、捺、字形結構和章法布局中。
中國的書法是要求在抽象的形式美中貫注大自然豐富多“變”,不雷同而且具有流美、張力、有氣質、有神的特點,(如捺可以變成撇)這無疑正是中國文化精粹之處,其藝術之高難度也正于此。
這一點是書法藝術鑒賞上之關鍵。
也是寫好字的關鍵。
書法有明確的規(guī)律或法則。
所以得到公眾普遍的認同。
”事實確是如此。
我們正是在長期的文化演進中,積累和總結了豐富的經驗,歸納出一套行之有效,可流傳于世的書法藝術規(guī)律和法則,才使精深的書藝得以“學而知之“,立志可攀之,代代可傳之。
雖然,各人在天份上會有所不同,其造詣必將有所區(qū)別,但對這門藝術之喜好和了解都可以達到相當普遍。
尤其由于人人需寫字記事,所以普遍都深受其書法藝術美的陶冶,長期上受之涵養(yǎng)和熏陶,人們自然而然便加深了對動與靜、虛與實、快與慢、方與圓、大與小、輕與重、濃與淡等等證關系的理解和應用。
認識在書法上掌握分寸感與和諧的重要意義。
理解了生命與自然法則的巨大價值。
所有這類值得稱道的獨創(chuàng)性,都顯示了中國人特有的智慧和藝術修養(yǎng)。
如何寫好字同時培養(yǎng)孩子寫好字呢
(一)、正確姿勢是前提 正確良好的坐姿和握筆十分重要。
低年級學生一入學,教師就應十分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發(fā)現(xiàn)有問題應及時糾正。
實際調查表明: 80%左右的學生坐姿有不同程度的問題。
姿勢正確,字體正直,姿勢不對,就容易字體歪斜,久而久之,更會影響身體健康。
成人練字也一樣。
坐姿要求最常見的就是 “三個一”,即: 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可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于抽象的 “一尺”、“一寸”概念不清,我確實曾經拿尺子量過,分別是
【第33句】:3厘米和
【第3句】:3厘米。
做到“眼離書本一尺”時,個子矮的學生要把頭抬高,離書本太遠了;做到“手離筆尖一寸”時,很多學生拿到了鉛筆的中央,根本搞不清多遠是“一寸”,看來很不適用。
可以總結出新“三個一”,即: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臂遠,手離筆尖三指遠。
這“一拳”、“一臂”、“三指”,既形象又準確地指導了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
當老師要求“做好寫字姿勢”時,孩子們動拳、動臂、動指,量一量,既準確又迅速地擺出了姿勢,效果顯著。
我通常對書寫坐姿的要求是:頭正、肩平、臂開、足安。
頭正:書寫時頭不要歪;肩平:身體正直,不能一肩高一肩低;臂開:肩部放松,兩臂自然張開,左手扶紙,右手書寫;足安:雙腳自然平放地上。
執(zhí)筆要求 : ★硬筆的執(zhí)筆方法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面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
筆桿要握得不緊不松。
筆桿上端稍向右偏,緊貼虎口,與紙面約成 45度傾斜。
★毛筆字坐姿:端坐桌前,胸口離課桌約一拳,兩腳踏實,自然分開與肩同寬。
身子直,肩要平,頭略微向前傾斜,眼看筆的下端。
兩臂撐開,左手按紙,右手執(zhí)筆。
這樣,能將全身的氣力送到點畫的盡處,既得力又能持久。
毛筆執(zhí)筆方法:用右手食指彎曲成鵝頭的形狀,用第一節(jié)壓住筆桿的右外側;拇指第一節(jié)凸出,指肚抵住筆桿的左內側,對著食指上節(jié),握緊筆桿。
中指和食指稍微分開一些,在下面夾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的指尖不要觸到掌心,使掌心圓而中空。
這樣,手的筋骨肌肉就放松,使筆能上下左右前后轉動自如。
腕要與紙面平行,筆桿要豎直。
此外,握筆不能太低,寫小字時,約離筆頭一寸,寫中楷時握得再高一些,寫大楷時約離兩寸,有時還要高一些,要由所寫字的大小來決定(所謂站得高看得遠,看得也全)。
要求學生執(zhí)筆時做到“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指腕靈活”。
★粉筆字執(zhí)筆:三指捏筆,筆端抵住掌心,適當轉動調整粉筆頭與黑板的接觸面。
(二)、練習筆畫是基礎 俗話 “萬丈高樓平地起”。
寫字呢,則應從練習寫筆畫起,教師應加強指導,如寫“橫”時,首先要讓學生注意寫平直(略顯左低右高狀),同時,兩邊略有頓筆;寫“豎”時,要注意它的虛實變化,一定要寫“直”;寫“撇”時,讓學生知道,末端要出“尖”,講完寫筆畫要領后,要進行強化訓練,逐步養(yǎng)成習慣。
鉛筆字的筆畫平直,變化不大,因此在書寫時運筆方法比較簡單。
一般在起筆、轉折、提、鉤時稍重,稍慢;在行筆過程中用力均勻,速度適當;在寫撇、提、鉤的收筆和寫其他尖狀筆畫時,要稍輕、稍快。
對鉛筆字基本筆畫的運筆要點,可以這樣的概括:“橫略平,豎要直,提、撇要尖,捺有腳,折有角就得頓,小小點要寫好,落筆輕輕收筆重。
” (三)、觀察結構是關鍵 漢字結構大體上分兩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
獨體字是沒有偏旁部首,只有基本點畫結構而成的字。
如:一、二、三、大、小等。
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合而成的字。
合體字可依據其及結構分成以下幾種類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品字形結構、上中下結構、左中右結構、內外結構等。
在書寫之前,應看清間架結構再動筆書寫,具體方法是:
【第1句】:從整體入手,確定基本形狀。
只有先確定字寫成什么形狀,看上去才更美觀,如:在寫“落”字時,這個字的基本形是長方形,上下長,左右稍短 ,而“晶”字的基本形則是三角形,上小下大 ;“田”字則是個扁方形 ;確定了基本形之后,學生不光能在格內寫好,在其它地方也能按這個形狀來寫。
(師專鹿健民老師的圖形格字帖就是以此創(chuàng)造的,很實用)
【第2句】:從整體結構入手,確定每一部分大小變化。
有些字,基本形不容易確定,就要注意它的大小變化,高低變化。
如;左右結構的字,就有左右大小基本相同的平分結構:林、朋、轉;左小右大的讓右結構:明、冷、球、績;左大右小:陽、細;左高右低:卻。
(四)、落筆位置是保證 低年級學生空間知覺能力差,初學寫字時,不知道從哪里下筆,寫出來的字不是東倒西歪,就是頂天立地。
采用田字格練寫鉛筆字,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知覺的精確度,幫助他們掌握好筆畫的位置和字的間架結構。
學生在寫字前,一定要先確定從什么地方起筆,知道哪一筆在橫中線,哪一筆在豎中線。
這樣,學生在下筆之前做到心中有數,再經過描紅,就能把字寫好。
如:逃,先寫里邊, “丿”在豎中線上,外邊“”在橫中線上起筆。
但切忌,看一筆,寫一筆,一定要把整個字的的每一筆記在心中,一氣把整個字寫完。
練字必須有正確的姿勢 寫字姿勢不對的人,往往感覺不到姿勢不對.然而,別人一看他寫的字就知道:“歪了”。
姿勢對字的影響是很大的。
有的人寫字像“風吹”,都倒向一個方向;有的人寫字像“爬坡”一行字左邊低右邊高,都是不正確的姿勢造成的。
時間長了,不僅字寫不好,反過來還會使身體發(fā)育畸形,正確的姿勢如下:
【第1句】: 頭 寫鋼筆字不同于毛筆字,不必需求頭覺對端正,可以略向左傾。
因為剛筆字是斜執(zhí)的,略左傾一點,便于看到筆尖的運行,處理字體的結構。
寫一般的字,眼睛離筆尖約一尺左右,以便觀察和調整一個字與上下左有字的關系。
眼睛和筆尖的距離還要隨字大小而調整。
一般說,寫正揩和小字就近一點,寫行草和大字就遠一點。
【第2句】: 身 臀部一般平坐在椅面略靠桌子的一邊,脊背挺直,略向前傾。
【第3句】: 胸 胸部要舒張,保持呼吸自如,與桌沿有一拳的距離。
【第4句】: 臂 兩肩應放松,上臂自然支在桌面上,小臂平放,雙手配合,左手按紙,右手執(zhí)筆。
紙邊與桌面略成十五度角左傾,但不應影響身體重心的移動。
練好字之后,馬背上`舟車里都可以信筆疾書,不一定非講究什么姿勢。
但練習階段, 特別是小學階段,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在環(huán)境不利的情況下寫好字來。
〈二〉練字必須有正確的執(zhí)筆和運筆方法 鋼筆似乎人人會使用,但如果想練好字,還有些應該注意的細節(jié)。
一般說來,現(xiàn)在都是“三指執(zhí)筆法”。
也就是“大拇指與食指的指頭在上面緊緊地捏住筆桿,筆桿上部自然地斜倚在手掌的虎口出處。
其實,光靠這三個手指還不行。
無明指和小指的作用也很重要,它們彎曲成行貼在紙面上,保證了執(zhí)筆遠行的平穩(wěn)。
鋼筆執(zhí)筆講究“指實掌虛”。
所謂“實”,是執(zhí)筆的手指一定要在指端用力,尤其是中指指甲上端左側最為吃力,寫字多時這里會壓出一個小坑,甚至磨出繭來。
這兒不用力,筆就抓不牢,運筆也就不得勁。
所謂“虛”,是手掌中心要自然空虛,同時也指作為依拖的無名指和小指不要死壓在桌子上,要“虛”提一些,才能使運筆靈活。
舉一些例子: 三:橫分長短講比例,間隔均勻才協(xié)調。
米:點撇左低右略高,橫短豎長捺伸展。
不:長橫上斜豎居中,撇與長點尾齊平。
自:長框空間分割勻,框內短橫不粘右。
門:側點宜短靠左上,橫折鉤要挺而長。
中:上寬下窄口較扁,豎畫居中要舒展。
四;上寬下窄呈扁形,框內筆畫分均勻。
長:撇短橫斜捺伸展,豎提長挺要靠左。
牙:上緊下松體態(tài)長,豎鉤伸展略靠右。
尺:撇曲捺挺腳齊平,上窄下寬有精神。
手:橫畫緊密空白勻,豎鉤伸展略彎曲。
水:豎鉤居中捺伸展,撇有高低和離粘。
己:橫斜折短形態(tài)扁,豎短橫長鉤伸展。
電:上寬下窄框收緊,豎彎鉤橫長往右伸。
也:左低右高上收緊,豎彎鉤右伸空白勻。
魚:頭小身扁尾巴長,間距勻稱上下正。
馬:頭頸瘦長背寬扁,折筆左斜末橫長。
皮:撇分長短和曲直,內緊外松有意思。
今:撇低捺高要舒展,上下對正字形寬。
心:仰臥起坐彎身子,三點向心有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