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受洗感言
我們這個團契是在2024年建立起來的,那時候武陵山教會里來了位溫州的弟兄,他姓胡,是搞建筑的,要在吉首工作兩年的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我和胡弟兄還有李志強弟兄在教會中相識,一起又去了書店,后來又去了一家蒸菜館里吃飯,就這樣大家互相認識著、聊著,慢慢地就熟悉起彼此來。
胡弟兄是個思想豐富的人,想法也多,有愛看書,他以前也在大學里面組織過大學生的團契聚會,當他看見我們吉首大學沒有學生團契的時候,提出要組建我們吉大學生自己的團契。
但是因為當時來到教會聚會的吉大學生也并不多,我自己是沒有信心的,并且我自己又是個內斂、害羞的,膽子又小,在人面前都不敢大聲說話,更不敢公開在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在想,要是靠我的力量,肯定是弄不起來,李志強弟兄的信仰根基又薄,聽說當時也是剛剛接受基督教信仰。
于是,我們那時候也都十分地依賴胡弟兄。
聽說我們想組建吉大的學生團契,武陵山教會里面的弟兄姊妹們非常贊成,但是也給我們提出了建議,從他們的口中我們才得知,原來曾經吉大里面是有個基督教的團契的,只是因為學校的干擾,公安局的審問而終止了。
(事實上,我們后來又得知,吉大的學生團契一直沒有消失,因為那次打擊之后,他們變得更加小心,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人去那里聚會,以前的那個團契叫做“同心家園”,現在是一位吉大畢業的學姐和師兄在那里主持,不過去聚會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去那里聚過會,不過我認識去那里聚會的每一個弟兄姊妹。
) 我們的團契很快就組建起來了,我們安排在周六的晚上聚會,當時來的人并不多,主講的老師就是胡弟兄,他講的道非常深奧,很多時候我們聽得都云里霧里地,因為胡弟兄讀過很多的書,而且他喜歡講一些哲學上的東西,牽扯到許許多多的神學上面的知識,而我們雖然信仰耶穌,但是連圣經都不怎么看,平時又沒有禱告,和神的關系并不是很親近,在信仰上沒有太多的追求,聽了胡弟兄的道以后,就我自己而言,發現了自己的無知,想起剛信主的時候那種狂熱追求的樣子,不禁為自己現在的懶惰而羞愧,那時候我自己是下定了決心要好好兒學。
過了一兩個星期后我們團契的聚會里就有了五六個人,再后來七八個人,最多的時候達到了將近二十個人。
可是好景不長,慢慢地就有些弟兄姊妹不愿意來聚會了,首先是曾賢睿姊妹,她因為在肯德基做了份兼職,后來就不怎么參加周六的團契聚會了;再后來宋立夫弟兄因為談了個不信主的女朋友,又加上他是畢業班了,也開始不來聚會了。
這事情沒有過去多久,吉大原來的那個團契里聚會的傅正博、陳雅,因為受到“同心家園”負責人的勸解,也不來我們這邊聚會了,這樣以后,團契里面的聚會的熱情滿滿消失。
為了挽救我們的團契,為了讓我們的團契不斷壯大,我們不斷地做探訪,和不來聚會的弟兄姊妹們談心,我們又不斷地開展里一系列的活動:包餃子、爬山、聚餐、讀書會、在學校擺地攤賣書等等。
圣誕節的時候我們還準備了一個節目,現在還記得那時候的熱情。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我們的聚會缺乏點什么,大家來這里好像都很勉強,并沒有從心里喜歡來聚會。
首先從我自己來說起,我哥是教會里面的傳道人,爸媽都信主,爺爺奶奶也信主,家庭環境對我的熏陶很大,我如果不去聚會了,家里馬上給我打來電話教育我,所以即使我過懈怠,但還是堅持聚會,加上后來成了胡弟兄點名的大學生團契的負責人,組織聯絡大家,更加逼著我參加聚會。
但是總是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并沒有心甘樂意,而是很勉強,弄得自己都沒有了信心。
我們也討論過為什么團契發展不起來,有的人說是因為缺少愛,有人又說是在教會里沒有歸屬感,還有人說是因為大家的信仰根基本來就很薄,胡弟兄說是因為我們對于基督教信仰的真理的講解、理解還不到位。
原因有很多,主觀的、客觀的。
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缺乏自身的內在的追求,平時都沒有和神有溝通,僅僅靠著周六的聚會時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我們的生命、知識沒有長進怎么能夠幫助其他的人,我們沒有愛心,又怎么會給同學傳福音呢
很多的弟兄姊妹周六來聚會,但是周日的時候卻不來教會里面做禮拜,很難想象這樣的信仰是真是可信的,也許這樣的信仰還沒有真正地認識神。
現在我們當年那一批團契里的主要聚會人群都已經是畢業班的學生,考研的忙著考研,找工作的心中迷茫,忙著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個個憂慮、焦急,仿佛團契學習、聚會成了一種包袱,想極力甩掉的沒有用,只給自己壓力和占據自己寶貴時間的包袱。
基督教夏令營寫一篇我的感受
【第1句】:首先立定心志;
【第2句】:了解基督教簡單知識;
【第3句】:買本《圣經》和《贊美詩》,
【第4句】:進入教堂做禮拜;
【第5句】:學習禱告和讀經;
【第6句】:等候受洗;
【第7句】:參與事工。
我想信仰基督教,應該怎么開始
信耶穌基督,越早越好,不要等待
主耶穌是神,真實的神,信他和信其他宗教或偶像都不一樣,人無法完全弄明白神
不管你將來了解耶穌及基督教多少,總是不夠
關鍵就是:單純的信心方法是:現在就向主耶穌禱告,接受他做你生命的救主
也就是此時,你就開始蒙福了
時間不多沒關系,周日上午拿出兩個半小時時間去聚會
你必有驚喜的收獲,愿主耶穌賜福你
基督教通過學習了傳福音內容以后的感受什么
你去網上找一下獻堂禮拜的視頻,照著寫下來,然后根據本堂的具體情況改一下行不行
我剛剛找了家里杭州崇一堂獻堂感恩圣樂崇拜的碟片,把其中的一段記錄了下來,其中可能會有錯字:): 請大家低頭,我們同心禱告,慈悲愛我們的圣天父,我們這班蒙愛的兒女今天濟濟一堂,并帶著感恩的心來向我們施恩的神,敬拜贊美,用心靈和誠實發出由衷的感恩。
我們所信服的神,是應當稱頌的。
因為我們的神聽了我們三年前的禱告,今天給我們親手成就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成就了這么大的事,這讓我們再次親眼看到了神的偉大、奇妙,又真又活。
我們的神在我們中間,在杭州這個地方行了大事,行了奇事,行了新事,我們將一切的榮耀歸給在天上三位一體的真神。
神啊我們要特別為設計和建造這個偉大圣殿的所有工程師和建筑員工們禱告,他們運用神所賜給的智慧,竭盡全力的事工,付出了大量的心力和勞力,求主紀念他們的勞苦,因為奉神的名所作的工,公義的神必賜下恩典,你說“若有人愛神,這人必被神所知道的”。
我們要把這個圣殿交托給全能的神,因為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是枉然勞力的,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也是枉然警醒的。
我們深深相信你必看顧這殿。
所以我們今天下午要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贊美你,我們這些承認主名的人要結出嘴唇的果子,如同馨香之祭獻給你。
神啊,愿你的祭司們披上救恩,愿你的圣民多蒙福樂,我們如此感恩禱告都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
阿們。
然后就是獻唱。
另外在網上找到這個,我覺得最后一部分說得很好。
淡大迦南會2005年獻堂感言 我們的異象~「校園教會」是神在這個世代要做的新工作 在2003年時,有一群老師們同時領受到~在大學教書不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上帝對我們的「呼召」,「焉知得了今日的位分,豈不是為了現今的機會嗎
」於是迦南會突破過去「學生團契」的作法,剛強壯膽地往「校園教會」進軍,我們的三大異象是:
【第1句】: 在大學校園設立禱告祭壇
【第2句】: 在大學校園廣傳福音、造就門徒
【第3句】: 在大學校園建立師生的服事團隊 因為我們深信「校園教會」是神在這個世代要做的新工作,如果我們要得著這世代的年輕人,一定要進入校園,為他們建立屬靈的家,我們也衷心地期盼臺灣的各個大學都能在校園中拓植教會,因為服事這一世代的年輕人,是基督徒師生的責任和使命。
我們的拓荒經歷~需要有委身的老師群成為后盾與傳承 學生們會因畢業、工作而離去,所以需把握時間栽培,學生同工栽培不易,要等學生有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有學生領袖的出現,這是需要等候的。
因此需要有委身的老師群成為后盾與傳承,我們目前有六位固定服事的老師及三位師母,期盼將來能夠有12位老師一起同工。
目前我們一起禱告、讀書、彼此靈修餵養,并參加一些特會一起成長學習。
因為同質性強,容易溝通,彼此都同心。
主也回應我們同心的禱告,將得救的人數加添給我們,除了傳福音之外,目前「關懷與教導」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我們的感謝~因我們蒙了神和人的幫助 衷心地感謝陳政弘醫師、黃清一牧師、胡偉騏牧師、馬尚修牧師、張南驥老師、周憲明老師等弟兄姊妹,從建堂以來,在各樣的事上不斷的鼓勵、支持與教導,使我們可以無后顧之憂,常常重新得力,奔跑前面的路程,求主加倍的祝福他們「凡事興盛,身體健壯,如靈魂興盛一樣。
」也感謝愛我們的父神,一路走來的扶持與賜恩,「他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我們的路徑都滴下脂油。
」我們真是要說:「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像你。
誰能像你,至圣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
」 我們的新會堂~以低於市價的房租租給我們 座落在淡水縣北新路184巷272號的一樓、地下室(并有庭院)共約有一百坪左右,目前地下室規劃為禮堂、中控室、圖書室、三間教室和儲物室,樓上是客廳、禱告室、一間廚房和庭院,都非常寬敞。
租約訂為五年。
房東不是基督徒,但當李世忠老師和他洽談租屋事宜時,主感動他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位軍中基督徒同事,於是他樂於將房子以低於市價的房租租給我們,這個見證李老師將於獻堂當天細述。
愿這位房東也能早日信主
我們的自我警惕~要全心仰望主,歸一切的榮耀給他 ?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
」 ?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才能成事。
」 ? 當殿堂被建立,愿弟兄姊妹的生命更被建造得榮美。
? 當地界被擴張,愿弟兄姊妹的心靈更被擴展得寬廣。
? 當人數被加添,愿弟兄姊妹的愛心更是流露得滿溢。
? 當神為我們成就美事時,愿一切的頌贊、榮耀都歸給他
我們的禱告~求主深深與我們同在,并以他的大能啟示他的工作 求主祝福這佳美的新會堂; ? 成為萬民禱告的殿 ? 成為聆聽主教訓與吩咐的至圣所 ? 成為圣靈充滿同在的居所 ? 成為主訓練栽培門徒的總部 ? 成為「約書亞」軍隊的發源地 ? 成為「得人如得魚」之地 ? 凡進入會堂的人,就被主的靈、主的愛充滿,不但得救而且有得勝的信心和能力 ? 愿這會堂被「分別為圣」,求主行走在其中,用慈愛眷顧我們。
不知道以上對你的問題是否有所幫助。
也求主親自來祝福和使用你們的新教堂。
阿們
\ \ 你可以到基督教文藝網去查找合適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