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營造氛圍,來反映現實、寄托情感的一種文化。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賞欣50字(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篇: 藝術賞欣50字
在我家的書桌上,有一件最顯眼的東西——貝雕。我十分喜歡這個做工精細的藝術品。
這個貝雕身長約十五厘米,是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貝殼組成的。大的顏色較深的貝殼組成了近似菱形的船身,船身中間一根木棍支撐著用小的顏色較淺的貝殼組成的帆,帆上還有用墨筆寫的“一帆風順”等字。如果你細看,就會發現,船身中間有兩個人,一個頭帶草帽,手劃雙槳;一個身坐船中,欣賞風景。造型惟妙惟肖,精致極了。
望著這只貝雕,我仿佛面對著大海,在狂濤猛浪中一只小小的帆船在海中拼命掙扎,當波濤過去之后,這只小船又迎來了新的曙光,繼續在茫茫大海中前進……
它又讓我想到了勞動人民。他們不也像這只小帆船一樣嗎,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堅持不懈,不怕困難,在狂濤猛浪中駕穩自己的那一只帆……
啊,這小小的貝雕后面,包含著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血啊!多少靈巧的雙手打造出了這個精致的貝雕啊!
我一定好好珍藏這只貝雕讓它永遠閃亮,永遠耀眼!
第2篇: 藝術賞欣50字
在我們的美術書上,有這么一件奇特的雕塑作品,這是由若干個圓筒組合成的造型。初遇這件雕塑時,我就被它獨有的藝術魅力所吸引。它在如許多圖片中引人注目,原因有多種,我歸納了一下,總共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一。色彩。它的顏色呈深紅色,在周圍一些建筑物的襯托下,它顯得格外耀眼,讓人不得不去注意它;二。造型。它是由若干個形狀大小粗細不一的圓筒組成的,看上去很凌亂,不過它卻突顯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這樣的話,人們當然能夠去注意它了,因為在千篇一律的建筑中,它能脫穎而出;三。所在位置。這件雕塑作品坐落在西雅圖滑冰場的前方位置,這里是個人來人往的地方。人的眼球會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這么一件奇特的雕塑屹立在這么好的地段之中,自然會引起人們的視覺反應。
其實,只要細心的去觀察這座雕塑的話,你還會品嘗出另一種美。這種美不是外在的美,而是內在的美。從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角度欣賞到的風格各不相同。而我自己發現的美卻是如此:運動之美。這座雕塑的造型看似凌亂,實際卻蘊含著運動的豪放風格;它的色彩,是火一般的紅色,體現了一種對運動的激情,更何況它是屹立在滑冰場的前方,這不正是為了能讓廣大群眾激起對運動的熱愛之情嗎?每一個有幸目睹這座雕塑的人們,我猜他們在欣賞時一定會在心的海洋中泛起一層層對運動的渴望吧!換一個角度,我再去欣賞,發現的是一種磅礴之美,那是生命的美。在一個不同的角度下我們去觀察這種雕塑,原來凌亂的感覺在一剎那間消失了,我們看到的是一件錯落有致的雕塑。一個個高低不同的圓筒,猶如生命的跌宕起伏,而火一般的紅色,則體現出了我們對生命的熱情,見到這座雕塑,讓我勾起了往事的種種,有甜蜜的,也有辛酸的……
請讓我們去認真觀察與欣賞身邊的藝術,它們有著無窮的藝術魅力和不可低估的藝術價值;讓我們去領略藝術的境界,去體會藝術作品所帶來的感染力,欣賞百遍就有百種收獲,讓你的一雙慧眼去發現藝術的美吧!
第3篇: 藝術賞欣50字
總聽到有人抱怨說某某歌手太過于詩化讓人聽不懂,從而討厭他。
這總讓我忍俊不禁。不過人有時候也是會這樣,自己不會的就去抱怨別人。雖然有時感覺像是幼稚小孩的耍賴,但也總能讓人享受到暫時的輕松,何樂而不為呢?然而這主要還是欣賞的原因。
有時候,個人的欣賞只是對物對人的一時好感,并不是從心底油然而生的一種真正的欽佩。所以,這種欣賞會打折扣,會變味的。也許最后還會被反擊為最糟糕的。
其實這只是個人的欣賞不到水平。真正的喜歡、欣賞某物,那它在自己的心中就是處于最高位置,能讓人感覺到舒坦與光明。而且自己也不會去詆毀、排斥與之相對的東西。這是基本的道德。因為懂得欣賞的人知道,每個人的欣賞都不一樣,而每個人的欣賞程度卻差不多,所以我們并沒有必要去詆毀別人心中的圣潔。這是一種藝術的`崇高境界。
說到藝術,其實跟欣賞是分不開的。沒有了欣賞又怎會有藝術?不懂得欣賞的人又怎談得上藝術?
藝術的美朦朦朧朧,是一種精神的享受。而要想欣賞這種美自然是要用心的!用心靈去感受,去體會藝術帶來的美。就像彈琴之時,你并不只是照著歌譜彈音符,而是要用心去感應那種藝術境界,去欣賞譜子的感情,讀懂真正的音樂。人們做任何事都要傾注自己極大的感情,更何況是欣賞呢?
其實,音樂、藝術真的是種很純潔很微妙的美。欣賞它們的形式美是一種情操的培養,也是情感的升華。它不需要華麗的裝飾,僅僅只是一種心靈的破譯、詮釋……
生活的美在于藝術的美。品味生活!聆聽藝術!
上一篇:藝術素養d2藝術活動50字五篇
下一篇:學校開展藝術教育工作總結精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