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大全7篇)吉林省占全國面積2%。位于中國東北中部,吉林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其加工制造業比較發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六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一】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去參觀吉林霧淞。
吉林霧淞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詩情畫意,同錢塘潮涌、泰山日出和黃山云霧并稱中國四大氣象奇現。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黛玉披銀,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霧淞”的奇觀。
霧淞通稱樹掛,是霧氣和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分為粒狀和晶狀兩種。粒狀霧淞結構緊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塊,而晶狀霧淞結構比較松散,呈現大的片狀。吉林的霧淞就屬于晶狀。它必須在有水汽、氣溫零下25攝氏度以下、風力不超過3級的天氣里才能形成,而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境恰恰是霧淞的溫床。
從吉林市區溯松花江而上15千米是豐滿水電站,大壩上游是平均水深70米的松花湖,數九隆冬松花湖流出的江水仍有4C,江水載著巨大的熱能,形成了松花江幾十里不凍的奇境。從水面源源不斷地蒸發出水氣,整個江面霧氣騰騰,久久不散。沿江長提,蒼松林立,楊柳低垂,在一定氣壓、溫度、風向等條件作用下,江面上蒸騰的霧氣遇冷就逐漸凝成了霧淞。每年從11月中旬開始,吉林市就進人冬季,霧凇便開始登場亮相,尤其是每當降雪量大、天氣寒冷的年份,霧凇出現的次數就更多。
中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古人很早就對霧凇有了許多稱呼和贊美。《春秋》上就有關于“樹稼”的記載,也有的叫“樹介”,就是現在所稱的“霧淞”。“霧淞”一詞最早出現于南北朝時代宋代呂忱所編的《字林》里,這是1500多年前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霧淞”一詞。人們在欣賞霧淞時,都會感到空氣格外清新舒爽、滋潤肺腑,這是因為霧凇有凈化空氣的功能。空氣中存有大量微塵,危害人的健康。霧凇能吸附這些微塵凈化空氣。因此,吉林霧凇不僅在外觀上潔白無瑕,給人以純潔高雅的風貌,而且還是天然的大面積的“空氣清潔器”。
觀賞霧凇,主要分為三個時段,即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
夜看霧,是在霧凇形成的前夜觀看江上出現的霧景。大約在夜里十點多,松花江上開始有縷縷霧氣,繼而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大團大團的白霧從江面滾滾而起不停地向兩岸飄流。
晨看掛,是早起看樹掛。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棵棵楊柳宛若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入冬之后,當一夜之間吉林市松花江邊十里長堤滿眼玉樹瓊枝之時,腦子里立刻會涌現這樣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確,用它來形容吉林霧凇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待到近午賞落花,是說樹掛脫落時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樹掛開始一片一片脫落,接著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風吹起脫落的銀片在空中飛舞,明麗的陽光輝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顏六色的雪簾。
霧凇是大自然中較為常見的現象,在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為什么偏偏吉林市的霧淞名聲如此之響呢?原來吉林的霧凇厚度達到40至60毫米,遠遠超過通常為5至10毫米的普通霧淞,據當地多年觀測的數據表明,吉林霧淞屬霧凇中厚度最厚、密度最小和結構最疏松的毛茸形晶狀霧淞,是霧凇家族中最罕見的品種。
各位游客朋友,除了吉林市內,霧淞島也是個觀賞霧凇的好去處,霧凇島在松花江向吉林市北流35千米處。在島的四周江邊,長著不少百年老榆樹和柳樹,掛上霧凇后就千姿百態,比吉林市里的霧凇更古樸、更自然。請大家盡情地與美麗的霧凇合影留念吧!
游客朋友們,我們歡迎您再來吉林觀賞霧凇。
【篇二】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天池古稱溫涼泊、圖們泊、他們泊。為中朝兩國界湖,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光緒三十四年(1920年)至宣統三年(1920年)安圖縣知事劉建封對長白山天池有較詳細的調查。1958年國家于天文峰設天池氣象站,開始進行系統的觀測。
天池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3.37公里,水面面積9.82㎞?,水邊周長13.1公里,最大水深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匯水面積21.4㎞?,蓄水量20.4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246.52毫克/升,水面海拔高程2189米。多年水溫為0.7~11℃,多年平均氣溫—7.3℃,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45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32。6毫米,歷年最大降水量1809。1毫米,歷年最小降水量881.8毫米,是遼東地區氣溫最低,并且水面蒸發量最小,降水量最大的地方之一。天池的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現在4、5月份,5月以后天池的來水量大于下泄量,水位開始上升,到8、9月份出現年最高水位。9月下旬以后,主要靠前一段蓄積的水量出流,水位陸續下降,直到翌年5月又開始回升。水位變幅約在2米左右。天池的封凍日期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解凍日期在翌年6月中旬,有七八個月的封凍期。雪深0.86~1.04米,冰厚0.93~1.28米。
長白山是松花、圖們、鴨綠三江的發源地。三江源頭發源于長白山天池周圍的有5條。在北坡是松花江南源二道松花江(下稱二道江)的二道白河,在西坡是松花江西源頭道松花江(下稱頭道江)的漫江和錦江;在東南坡是圖們江的正源紅丹水,在南坡是鴨綠江的正源暖江。
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圖們江的南源西頭水,鴨綠江的南源虛川江。發源于長白山天池周圍的河流還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頭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自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積在20㎞?以上的小河230余條,都流入三江。又自南、北兩個方向,計約180多條小河分別歸流于三江。三江源流區的總面積約計為3.07萬多平方千米,其中松花江源為1.85萬平方千米,占三江源的60。40%,鴨綠江源約計0.76萬平方千米,占24.5%,圖們江源約計0.46萬平方千米,占15.1%。天池周圍內五源的流域面積約計1。89萬平方千米,外三源的流域面積約計1.17萬平方千米。
【篇三】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吉林市坐落在長白山麓、松花江畔,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之城”。因清康熙帝東巡所著《松花江放船歌》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詩句,又得名“江城”。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中國唯一一座省市同名城市。全市幅員面積27120平方公里,總人口450萬,轄4區5縣市,市區面積363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167平方公里。人口200萬。建有2個國家級、15個省級開發區。
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過,儼然一幅太極圖形,繪就了吉林市“由江而來、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的如詩畫卷。城外四面環山,“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猶如四神拱衛。回轉的江水和環繞的群山,賦予吉林市“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盛夏季節,松花湖碧波蕩漾,青山疊翠,松花江兩岸綠草如茵,花團錦簇,移步易景,美不勝收。隆冬時分,冰封雪飄,世界知名的北大湖等十幾處大小雪場,把江城擎托成滑雪的天堂;不凍的松花江水汽潤澤,霧靄升騰,松柳著玉,瓊花綻放,位列“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首的吉林霧凇,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美妙色彩。世界一號石隕石的神奇光顧,更使這里魅力無限。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北山、文廟、龍潭山等旅游景點,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使吉林市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來,以“清水綠帶”工程為主體,全力建設城區松花江兩岸城市生態走廊,努力構建旅游度假勝地、霧凇冰雪文化源地、經商創業旺地和人居寶地。優美的環境、厚重的文化、豐富的資源、完善的功能,為吉林市贏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十大最美麗城市、十大特色休閑城市,最具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等諸多美譽。
吉林市國際化進程也在逐步加快,是一座具有最優創業發展環境的開放城市。堅持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經濟及社會發展加速融入國際分工與合作體系,先后同日本、韓國、美國。俄羅斯等5個國家7個城市締結國際友好城市。與23個國家48個城市建立國際經貿合作城市,已加入國際組織3個。對外聯系和交往日益廣泛和密切。德國巴斯夫公司,新加坡康福德高公司、臺灣潤泰公司等一批跨國公司相繼進駐;華潤啤酒、吉利集團、娃哈哈、建龍鋼鐵等國內大型企業來吉落戶,資源配置的空間不斷拓展,國內外資本的進入速度和投入密度明顯提高。十一五期間,全市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額48.95億美元,出口國家和地區90個,出口產品涉及化工、冶金、電子、醫藥、輕紡、農副產品等八大主導產業400多個品種。吉林市正日益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投資中國的重要城市。
吉林市是人居寶地,旅游勝地、發展熱土。未來的10至20年,是吉林市大開放、大發展、大跨越、大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在經濟全球化和國內新一輪大發展背景條件下,吉林市正以面向世界的全球胸懷,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奮發有為的進取姿態穩步前行,使全市經濟走上以人為本、包容和諧、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道路。到2024年,吉林市在基本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礎上,現代化水平達到全省前列,建設成為東北和東北亞重要的新型產業基地,旅游度假名城和生態宜居城市!
【篇四】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霧淞,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同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都是欣賞吉林霧凇的最佳時間,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和旅游者來目睹這一奇觀。
吉林霧凇最佳觀賞點
每年從11月中旬開始,吉林市就算進入了冬季。從這時起,霧凇便開使登場亮相了。尤其是降雪量大、天氣特別寒冷的年份,霧凇出現的次數也就越多。
所以要欣賞最典型最濃重的霧凇還是當屬霧凇島。近年來,一到春節,不知多少影友幾百里、幾千里甚至上萬里來到這里,頂風冒雪賞霧凇,拍霧凇。今年的霧凇時節已經到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趕往霧凇島,用身心和鏡頭一起攫取北國的美麗。
霧凇島最佳觀賞點
曾通村在島上,靠近島南端江水分流處,形成霧凇機會多,且樹木形狀好一些。韓屯在松花江東側島外,地址靠北,在島的中部一帶。早上過渡口才能看島上霧凇,否則的話,只能在島外看邊上的霧凇,不過風光也很不錯。
最佳時節:到吉林觀賞霧凇的最佳季節是每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這是因為霧凇的形成有它自己獨特的環境和條件。
形成條件:夜里零下20度左右,白天零下5-10度之間,溫差越大越好。夜里3點之前起霧,并且無風或有極小的風。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去霧凇島之前住在吉林市,半夜3點左右與島上接待你的家庭旅館聯系。如果此時島上有霧又沒有風或風極小,而且天上繁星密布,那么第二天的霧凇會相當好。你就可以在吉林早早租車前往,太陽剛要升起時登島。
吉林去霧凇島交通
第一條是土城子方向,是沿松花江西岸向北走。在吉林市長途汽車站(名叫岔路鄉,距火車站只有幾百米)坐車,全程37公里,行程一個多小時,汽車票價6元(含1元保險費)。車況為普通村路車,普通客車。每天有三班直達曾通渡口的班車,吉林長途汽車站發車時間是8:00、12:20、15:20;曾通渡口發車時間6:20、9:30、13:30。
第二條是烏拉街方向,是沿松花江東岸向北走。在吉林岔路鄉汽車站乘烏拉街車,全程35公里,15分鐘一班,票價6元,車況為空調大巴。到烏拉街后有小面包去霧凇島東渡口的韓屯,面包車票2元。在烏拉街也可打的去韓屯,全程6公里,車價15到20元,全憑砍價水平。順帶說一句,從曾通村到韓屯渡口,大約4公里,步行一個小時。進了屯子你一眼就可看見一桿鑲著紅牙邊的杏黃大旗,上面三個遒勁大字“霧凇島”,這是吉林市攝影家協會為了接待前來創作的全國各地影友建立的霧凇攝影創作基地,看到這三個字,就意味著你到家了。
擺渡錢:無論從曾通村渡口上島還是在韓屯上島,擺渡費一律10元,出島無論從曾通渡口出還是從韓屯出,都不用再花錢。本島人出入島均不花錢。
住草房喝燒酒
如果選擇住在吉林市,那可選擇的范圍很多,各個檔次的賓館、經濟型連鎖酒店都有。如果選擇住在霧凇島上,就可以感受一下東北原住民生活氣息。霧凇島有草房數間,紙糊的窗戶、火燒的炕、報紙糊的墻,雖然條件比不上城市,但吃的是農家風味的飯菜,喝的是東北的玉米酒,有著黑土地特有的豪爽。在柴房燒火準備飯菜,空氣中彌漫著農家特有的、好聞的炊煙。房間里有個火炕,盤腿坐在炕上,取暖吃飯,一壺燒酒下肚,困倦和寒冷會跑得無影無蹤。這時候,詩人的雅致、哲人的深沉都跑到九霄云外,說話的嗓音也提高了,舉起的酒更是一股腦入肚,不由得被樸素的豪爽感染了。會讓人忍不住感慨:在嚴冬里,幸福是什么?就是面前這碗熱熱的燒酒外加小雞燉蘑菇。
第二天一早如果起得來,可以去看日出。清晨的霧凇島很美,松花江靜靜地流淌,遠處是樹干枯的枝椏。由于江水在零度以上,因此江上泛著“蒸氣”,風把這些蒸氣吹散了,就如同身處仙境一般。
吉林美食
吉林地方風味以三套碗、清蒸白魚、人參雞、鹿茸三珍湯、荷花田雞油、白肉血腸、慶嶺活魚為主,其中尤以人參雞和鹿茸三珍最為有名。這些特色菜肴是每一個到吉林旅游之人必嘗之美味。
吉林購物
吉林市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之一,在市內河南街上集中了多家這樣的商店。吉林還盛產野生中草藥,有黨參、黃柏、貝母等。當地的著名特產有紅景天、林蛙、不老草、靈芝、蕨菜、黑木耳等。也可以選擇一些手工藝品,如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樹皮畫、滿族剪紙、吉林彩繪雕刻葫蘆、黃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絹花、吉林手工彩繪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選選,都是很不錯的饋贈親朋的小禮物,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
霧凇島旅游貼士
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一般在霧凇島逗留的時間以三個白天兩個晚上為宜。第一天早9:00前進島,可拍霧凇(當然一定要有霧凇),12:00到老鄉家安排食宿,吃午飯,休息,16:00在島上拍日落,開晚飯,休息。次日全天正常拍攝。第三天早拍日出,拍霧凇,中午離島。
對于時間緊張只想領略一下霧凇島美景的人,當天就可從吉林往返于曾通。在吉林坐早8:00的首班車,9:00左右到曾通,剛好趕上霧凇(欣賞霧凇的最好時間段是早9:30—11:00)。中午在農家吃頓午飯,就可趕下午1:30的車回吉林。
烏拉街滿族鎮至今仍保留多處古跡和滿族古老民俗,有興趣的人可以順道去看看。
【篇五】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來松原查干湖風景區游覽。查干湖在蒙語中叫“查干淖爾”,意為白色的湖。查干湖南北長37千米,東西長17千米,水域總面積420平方千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查干湖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鯉魚、鰱魚、鯽魚、武昌魚等15科68種。近幾年,查干湖的蝦類、珍珠類等水產資源也得到有效地開發,肥美的湖蝦早已擺上了游客的餐桌。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位置,水草肥美的自然資源,為野生、水生動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存環境,使查干湖又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在湖畔草原和湖中小島上有狐、兔、獾等野生動物20多種,有野雞、天鵝、大雁、丹頂鶴等珍禽鳥類80多種。20_年8月,查干湖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各位游客朋友,查干湖的旅游開發始于20_年,那一年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成立。先后建設了妙因寺、成吉思汗召、王爺府商業區等一系列景觀景點,修建了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開發了竹后游湖、水上娛樂、冬網捕魚等游樂項目,完成了游客服務、商貿服務、郵電通信等服務設施,把原來的小漁村建設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查干湖冬捕被評為中華百大美景奇觀,被譽為“冰湖騰魚”,單網捕魚最高產量16。8萬公斤被列人世界吉尼斯紀錄。曾舉辦十屆“中國吉林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包括韓日、港澳臺等國內外重要新聞媒體紛紛來查干湖采訪報道。旅游節期間,舉辦了攝影、書畫、詩歌、楹聯和垂釣等大賽。20_年“查干湖冰雪捕魚旅游節”被評為“中國十大自然生態類節慶”。開發區還通過參與、協助拍攝影視劇等進行宣傳促銷,先后有《圣水湖畔》《美麗的田野》《天道無欺》《成長》和《關東漁王》等影視劇在查干湖拍攝,其中《圣水湖畔》在中央一套及地方電視臺熱播后,取得了轟動性的效應,極大地推動了查干湖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查干湖旅游度假區形成了夏季以大湖濕地、草原風光及蒙古族風情為特色,冬季以冬網捕魚、展現查干湖悠久漁獵文化為主要內容,集觀光、娛樂、休閑、度假、餐飲、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
【篇六】介紹吉林省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龍潭山公園是中國著名城市森林公園,位于吉林城東北,松花江江岸,始建于1951年,圓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主要景點有,修筑于1500年前,尚存的高句麗、古城遺址、龍潭、旱粟等。龍潭山山勢雄偉,呈臥龍形西東走向,西邊峰巒陡崤,蒼山翠綠,拔地而起,東路綿延逶迤,掩映于群山之中,龍潭植被很好,草木繁茂,有近百種,120株喬、灌木生長,其中百年以上的草木就有130余株。春天蒼松翠柏,楊綠吐綠,綠蔭迎地;夏季萬木蔥蘢,花草滿地,秋季輕風送爽山分五色,各有姿色,冬來白雪茫茫玉樹瓊水,松柏長青。
一年四季景色變幻不同,吸引人們的注意。龍潭山中的龍潭,又名水牢,在龍潭山高麗城西北角處,是與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貯水池,傳說有條孽龍被鎮在潭中,故有其名,潭水主要由雨水或積雪流聚而成,因潭下有泉眼,池水才永不干涸,潭四壁以花崗石壁砌,錢方形,每當皓月當空,寒潭碧澄,夜月當空,倒映潭心,素有”龍潭印月”之美名。
龍潭山有一處放建于公元4—5世紀的軍事城堡,為高句麗古城,雄踞懸崖壁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為古代一處重要的軍事城堡,依稀可辨昔日容貌,古城西南角處,有一用花崗巖石塊壘筑,至于盤巖上的圓形池,周壁如削,深為3米,雨后亦不積水,俗稱”旱牢”,疑為古代儲存物質的地窖。龍潭山公園不僅擁有幽雅別致、奇峰異石的自然的景觀,還有歷史人文遺跡,再加上動人的傳說,令游客人慕名而來,留戀忘返。
龍潭山得名由來清朝皇帝乾隆,玩膩江南名山大川,心血來潮想逛逛塞北,于是率領文武官員來到船廠附近,見船廠周圍群山起伏,松花江”亡”字形,猶如把船廠捆住,于是龍心不悅,問愛卿和坤,和坤大加贊揚,以圖取悅皇帝,宰相劉慷則直言,船廠猶如被江水攥在手心,插翅難飛,所以它為降龍伏虎之地,同和坤臥龍藏虎之說不同。皇帝聽聞所言,一笑說”此是龍潭虎穴,打道回府”,事后得知,真有土匪潛臥欲截駕,幸虧乾隆沒去船廠,自此,人們把吉林北面山叫龍潭山,把吉林叫做降龍伏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