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本是傳說中才有的鳥,現實中并不存在。故事中的過路人因為孤陋寡聞,見識少,錯把外形相似的山雞當成了鳳凰,并用“千金”買下,鬧出了笑話;另外,由于國人以訛傳訛,楚王偏聽偏信,不親自調查,不去了解,也留下了千古笑柄。這則故事的意義在于:做任何事情不要盲目信從,一定要去認真調查。這個故事用來比喻不辨真偽,或用作有所奉獻的自謙、自嘲之詞。唐李白《贈從弟冽》:“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另參見動物部·飛禽“楚郊鳳”、動物部·飛禽“楚客山雞”。
朝代:楚國 作者:無名氏
楚人有擔山雞者,路人問曰:"何鳥也?"擔者欺之日:"鳳凰也。"路人曰:"我聞有鳳凰久矣,今真見之。汝賣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與;請加倍,乃與之。方將欲獻楚王,經宿而鳥死。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悵不得以獻楚王。國人傳之,咸以為真鳳而貴,遂聞于楚王。王感其欲獻己也,召而厚賜之,過于買鳳之直十倍。
楚人有擔山雞者
《楚人有擔山雞者》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滕家》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紅巖頌》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