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冰雁1 張炳彥,男,筆名,冰雁,河南省鄭州市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網絡詩歌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書畫家雜志社副社長、中國少陵詩詞文學會會長、少陵詩詞文學社社長,《少陵詩刊》主編
七絕·秋到農家
作者:冰雁1
農家秋色
溪繞柴門柿子紅,桂花搖蕊送香風。
石榴滿樹燈籠掛,金菊依欄怒放中。
點評
這首詩題為《秋到農家》,寫農家秋色。首句的“柴門”算是點題中的“農家”二字。全詩一句一景,擷取具有秋日農家風光特點的柿子、桂花、石榴、金菊等物象,加以層層烘托,濃濃的秋意便彌漫于字里行間了。詩中并非孤零零地呈現這四種物象,而是以溪流、柴門、風、欄等“在場”的景物,以及作為喻體的“燈籠”這一虛擬之物,加以烘托,共同構成了層次豐富的立體圖景。柿子、石榴的紅色,桂花、金菊的黃色等暖色調搭配,濃濃的秋意撲面而來。
近體詩受制于字數、韻腳與平仄,往往使用一些特殊句式。此詩句式多變,亦運用了非正常句式。第一句把兩個主謂句并列,“溪繞柴門”,勾勒出農家小院的外在環境,“柿子紅”以形容詞作謂語,轉入對院內景象的描寫。第二句“桂花搖蕊送香風”,正常句式應該是“風搖桂蕊送花香”,是個連動句式,這里以受動者“桂花”作主語,居于施動者地位,而以施動者“風”作賓語,反居受動者位置,且將動靜倒置,頗具想象力。第三句“石榴滿樹燈籠掛”,把滿樹紅彤彤的石榴,和掛滿燈籠的兩種景象直接并列,省略比喻詞,是暗喻手法。第四句一曰金菊依欄,一曰金菊怒放,運用連動式,言簡意豐,寫出了菊花的位置與狀態。
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認為絕句一般有兩種不同特點:一種是“意連句圓”,四句意思前后相承,緊密相關。如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女不知愁)等。一種是一句一絕,四句是四個獨立畫面。略言之,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頗具空間層次感。再如,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時空轉換,宛然有致。至于歐陽修《夢中作》:“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表面上,各句之間好像毫無關聯,但時空穿越,符合夢境的特點。
詩以意為主,而達意之方各臻其妙。或直言其意,歐陽修以“思家”綰合全詩;或寓意于物,杜詩結句之可以自蜀直下東吳之“船”,亦透露出思鄉之意。前引蘇詩是組詩中的第一首,帶有序詩性質,此處寫夏日杭州雨景,其余各首自有分工,最后說“故鄉無此好湖山”,寓其外放杭州,頗有流連山水之意。無論“言志”也好,“抒情”也罷,詩中的境界畫面,都是為達意服務的。這首《秋到農家》,過于質實,四句四景,物象豐富而略顯雜亂,但寫景是為何目的,卻不甚明了,倘若言其陶醉于農家秋景,則此“意”未免過于膚廓。這就好比人具四肢,卻缺乏生氣,是為美中不足。
筆名:
冰雁1
張炳彥,男,筆名,冰雁,河南省鄭州市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網絡詩歌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書畫家雜志社副社長、中國少陵詩詞文學會會長、少陵詩詞文學社社長,《少陵詩刊》主編,作品見于《詩選刊》《芒種》《少陵詩刊》《中國詩》《中華詩人》《城市審計》《延安日報》等報刊、詩集及網絡媒體。2024年被中國網絡詩歌學會授予特殊貢獻獎,2024年網絡詩歌年度詩星。
《農家秋色》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豐收之歌》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水調歌頭原文》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