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是一種社會規范,它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和體諒的表現。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中國在文明禮儀方面一直有著豐富的傳統和經驗。文明禮儀不僅貫穿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也反映在了我們的詩歌中。
唐代詩人杜甫曾寫下這樣一首《贈衛八處士》: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這首詩以送別為主題,但可以看出杜甫對于禮儀的重視。杜甫用“故人”來代指他要送別的朋友,并在送別前去黃鶴樓游玩。這表現了他對于友情的珍視和對于朋友離別時必須進行適當禮節的認可。
宋代詩人陳亮也寫過一首《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p>
這首詩的主題是豪放自嗨。但是,在這種自我放縱的氣氛中仍然可以看到禮儀的體現。陳亮在詩中提到“高堂明鏡”,表現出他對于家族傳統和家風的重視。同時,他也提到了“千金散盡還復來”,反映出他對于經濟獨立和財富管理的重要性認知。
近年來,《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的選手們曾演唱過一首古風歌曲《少年游》:
“舞墨翎,繪紅顏,竹林里,誰與爭鋒芒。
俠影行,劍無眼。江湖路迢迢。
少年游兮天地寬,何處不可安放身影?
豈言不及山,更有高處重相見?!?/p>
這首歌曲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仙俠風格的特點,但同時也突顯出了禮儀的美德。歌詞中提到“誰與爭鋒芒”,表現出不愿意與人為敵、以和為貴的含義;而“江湖路迢迢”則是對于長途旅程中必須遵循行為準則的提醒。
總之,文明禮儀是一種行為準則,它在我們生活和詩歌中都有著廣泛的體現。我們應該珍視這種傳統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
上一篇:有和字的詩句(有秋字的詩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