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慵全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清晨時還沉浸在懶散、慵懶的狀態中,不愿起床,享受著這種寧靜的時光。
放慵全詩共七句,每句都有十個字。整首詩采用了平仄相間的四聲韻律,使得整個詩歌節奏感強烈、優美動聽。具體來看:
“掃帚聲里雨如絲,閑窗夜色漏桐姬。”
這一句轉述了雨聲和掃帚聲的交錯混雜,以及夜晚里窗外的漏水聲,給人以安逸、舒適之感。
“東籬菊已殘煙火冷,故人遠去音書稀。”
此句表達了孤寂、蕭條之情境。東籬旁的菊花凋謝殆盡,只余瑟瑟秋風。好友早已離開,音信也變得罕見。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這一句提到了作者曾經的流放之地——巴山楚水。這里風景凄美,人處困境。白居易在此度過了長達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因此深感孤獨、無助。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這句寫出了作者對故鄉、親友的懷念之情。他撫琴自娛,吟誦往事,仿佛重回故鄉,與舊友相聚一般。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一句是詩中最著名的一句。它描繪了大海上漂浮著許多帆船,在沉沒的船只旁邊穿行而過。同時也表現出春天來臨時萌芽生長的景象。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是詩人寫下自己懶散狀態并不想起床時所發出的心聲。他愿意暫時放下一切,聽聽好友的歌聲,享受這份舒適、安逸。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最后一句是詩人表達了對自己流浪生涯的反思:他不希望自己像當時的名相馮唐一樣被貶謫到異地。他想擁有更加穩定的生活,并成為一個成功的文人。
放慵全詩將作者的情感和思維交織在一起,描繪出了一幅寧靜而深邃的畫卷。它讓讀者感受到了人生中常常會遭遇的孤獨、失落、迷茫等情感,同時也向我們傳遞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