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魚水盆內捻蒼蠅】(慣)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第2句】:【捉賊須捉贓,捉奸須捉雙】(諺)捉賊必須拿到他的贓物,捉奸必須抓著犯奸的男女雙方。指判處偷盜與奸情案件,重在有真憑實據。 也作捉賊見贓,捉奸見雙。 捉奸要雙,捉賊要贓。
【第3句】:【打火機】現在的打火機小巧玲瓏,多用于抽煙者點煙用。打火機品種繁多,花樣不斷翻新,以至于有人專門收藏打火機,出現了收藏打火機熱。世界上第一臺打火機是德國化學家德貝萊于1823年發明的,可它的原理卻來自中國。其實,轉輪打火機源于中國近代的“火鐮”。中國先前抽煙的人,都有一桿煙槍(俗稱煙袋桿),一個煙袋(盛煙葉用),一塊火石和火鐮。火鐮的取火原理是,用一塊比較扁平的石英石,在石英石上的邊緣放一點點硝棉,用一塊似鐮刀狀的黑鐵,猛地擊擦石英石的邊緣,擦出火花,燃著硝棉,然后將硝棉放入裝滿煙葉的煙袋鍋子里,以此點煙。現代打火機不過是把火鐮換成了轉輪,把硝棉換成了汽油,摩擦產生火星點燃汽油。
【第4句】:【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謂新陳代謝是普遍規律,無須留戀 舊的。類似的:腐肉不去,新肉不長。臺灣梁實秋《雅舍小 品四集》:“要教導父母,莫要心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第5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諺)行軍打仗,沒有固定的陣勢,就像水的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一樣。指打仗要隨機應變,不能死守教條。
【第6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諺)朱:朱砂,紅色顏料。指接近朱砂的,自然就會被染紅;接近墨的,自然就會被染黑。比喻人接近好人會變好,接近壞人會變壞,習染是非常要緊的。
【第7句】:【從小離娘,到大話長】(諺)指從小就離了娘親,長大以后就有說不完的苦楚。也泛指人經過的事多而且雜,不是一時說得完的。 也作從小沒娘,說來話長。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
【第8句】:課堂上,陳老師聽一個同學回答完問題后說:“你呀,懂是懂,就是滿肚子蝴蝶飛不出來。”(廣東·廣州)
【第9句】:弟弟因為一件小事和同學吵起架來,媽媽見了,批評他說:“應忍且忍,該耐則耐,省事免災。你可不要學麻雀吃不下二兩谷二小肚量啊!”(浙江·余姚)
【第10句】:【愛花花結果,愛柳柳成蔭】(諺)關愛花,花就會結出果實;關愛柳,柳就會長出綠蔭。比喻在哪方面花心思較多,就會在哪方面得到回報。
【第11句】:寒冬臘月作報告——冷言冷語
【第12句】:【 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以相同的方法來對待。清代《紅樓 夢》:“這個正好,就叫做‘巧姐兒’好。這個叫做以毒攻毒, 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依我這名字,必然長命百歲。”
【第13句】:【二虎相爭,必有一傷】見“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第14句】:麥稈吹火——小氣
【第15句】:【脂粉雖多,丑面不加;膏澤雖光,不可潤草】(諺)涂上很多的脂粉,不會使丑陋的相貌變得漂亮;下著潤澤的好雨,不能使枯草長得茁壯。比喻掩飾再好,也不能從根本上把假惡丑轉變為真善美。
【第16句】:割驢蛋敬神——驢也痛,神也惱
【第17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諺)時機到來時,要緊緊把握好,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指機緣可貴,稍縱即逝。 也作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時不再來,機不可失。
【第18句】:【 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看待他人有成見。葉辛《蹉跎歲月》: “他們不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第19句】:【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釋義:形容大海美麗富饒。例句:“對,又大又美,而且非常富饒。俗話說:‘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接著紀洪濤又興致勃勃地給她講怎么看水紋,辨流向,避暗礁,識魚群。
【第20句】:黃河水——倒(道)不完;源遠流長
【第21句】:【有理無理,出在眾人嘴里】(諺)誰有理誰沒理,當事人說的不算數,要聽群眾的評論。指群眾的輿論代表公理,最公道。 也作“有理沒理,出在大伙兒嘴里”。
【第22句】:【開弓不放箭】(慣)比喻只造聲勢而不行動。 也作“只拉弓,不放箭”。
【第23句】:【剪不斷,理還亂】(慣)既難以割舍,又梳理不順。形容人的心理活動或感情很復雜。也形容頭緒太多,難以理清。
【第24句】:【金水子,銀水子,買不下這奶水子】(諺)奶水子:乳汁。哺育嬰兒,無論怎樣貴重的飲料,都無法與母體的乳汁相比。指嬰兒最好的食物是乳汁。
【第25句】:【好閨女不愁嫁】(諺)品貌兼優的姑娘不愁嫁不出去。比喻真正的優質商品不會沒有銷路。
【第26句】: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第27句】:【一刀切】(慣)比喻對不同的情況不加區分,用同一種方式處理。
【第28句】:【哈巴狗】“哈巴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它乖巧、玲利又聽話,能通人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正因如此,有時把巴結上司的人稱為“哈巴狗”,頗為恰當和形象。那么哈巴狗的故鄉在哪里呢?它產自東羅馬,唐代中國史料稱其為“拂菻”。據《舊唐書·高昌傳》載:“武德七年(624年),高昌王麴文泰獻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長尺余,性甚慧,能曳馬銜燭,云本出拂菻國。中國有拂菻狗,自此始也。”文中這種聰慧的“拂菻狗”屬于尖嘴絲毛犬,曾經是希臘妓女和羅馬主婦的寵物,而高昌所獻這對“拂菻狗”則成為中國“哈巴狗”的小祖宗。從唐朝起,國內逐漸有人豢養“哈巴狗”,最初一兩百年間,這種時髦而且昂貴的寵物,只限于宮廷喂養。大約在唐朝后期,哈巴狗開始流人民間,隨著哈巴狗一窩一窩地成倍繁殖,后來也進入尋常百姓家。
【第29句】:【橋歸橋,路歸路】(慣)比喻二者互不相干。也比喻事情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 也作“橋是橋,路是路”。
【第30句】:【為驢扭棍,傷了紫荊樹】(慣)紫荊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紫紅色,供觀賞,樹皮、木材可入藥,為較名貴樹種。為了折一根趕驢的棍子,損壞了紫荊樹。比喻因小失大。
【第31句】:【務名不務實】追求外表,不務實際,浮夸。清代《儒林外 史》:“看你這樣務名而不務實,那正務自然荒廢,都是些粗 心浮氣的說話,看不得了。”
【第32句】:抬棺材上陣——拼命
【第33句】:【多得不如現得】(諺)多得:得利多多。沒有兌現的多得,不如現錢到手的少得。指凡利益或金錢,只有到手的才是真正可靠的。
【第34句】:【一棵草有一顆露水珠子】釋義:比喻一件困難的事,總會有它的解決辦法。例句:何老板總會和你想法子的。一棵草有一顆露水珠子,天下有多少人生在天底下會干死了?總有辦法,總有辦法。
【第35句】:【銀樣镴槍頭】(慣)镴(la):錫和鉛的合金,質軟。形容中看不中用。
【第36句】:【禾稈蓋珍珠】釋義:比喻不顯露本領、才華。例句:我知道他們有鋒芒,不過像俗話所說的,“禾稈蓋珍珠”,他們把光芒隱蔽起來,使你看不見。
【第37句】:【如入寶山空手回】(慣)比喻本來可以有很大收獲,結果卻什么也沒得到。
【第38句】:一日吞個星星——想頭不低
【第39句】:【夾著尾巴做人】(慣)形容為人處世極為小心謹慎。
【第40句】:飛機上扔石頭——落千丈
【第41句】:打官司的上堂——各執一詞
【第42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諺)折(she)本:虧本。做生意的人,手段刻薄的,賺不到錢;待人忠厚的,虧不了本。指為人忠厚最終會得到好處。
【第43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釋義:應該由當家人主事。也借指集體中要有領導,辦事要有負責人,不能亂當家。例句:“家有干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第44句】:閻王奶奶繡荷包——鬼花招
【第45句】:井底出太陽——深晴(情)
【第46句】:飛行員的傘——隨機應變
【第47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天下太平
【第48句】:【拉閑篇兒】見“磕閑牙”。
【第49句】:【爛套子也能塞窟窿】(諺)爛套子:使用過多年的舊棉絮。指爛套子再陳舊無用,還可以拿來堵塞窟窿。比喻人能力再差,也總有用得上的地方。
【第50句】: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
【第51句】:大爺比太爺——只差一點
【第52句】:睜著眼睛跳黃河——走投無路
【第53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慣)取不盡,用不完。形容資源豐富。
【第54句】:【甜哥哥蜜姐姐】(慣)形容用甜言蜜語討好對方。
【第55句】:【開天辟地頭一遭】釋義:比喻自古以來頭一次,是空前的。例句:太陽從西邊出,月兒往東邊落,開天辟地頭一遭兒。
【第56句】:吃了定心丸——做事踏實
【第57句】:含著骨頭露著肉——吞吞吐吐
【第58句】:你吹喇叭我吹號一各吹各的調
【第59句】:【 一塊香餑餑八下搶】到處被喜愛,受歡迎。鄧剛《陣痛》: “車間工段請他下去畫決心欄、批判欄、學習欄,真是一塊香 餑餑八下搶,郭大柱紅遍全廠。”
【第60句】:【大象病了千斤重,駱駝死了比馬大】釋義:比喻有錢有勢的人,就是破產或失勢了,也比一般人強。“比馬大”又作“比馬壯”。例句:怎么?大象病了千斤重,駱駝死了比馬大,難道說我賈有富真的癟了?
【第61句】:【殺人一萬,自損三千】(諺)兩軍對戰,即使打了勝仗,殺死敵方一萬人,己方也得損傷三干。指打仗就得有犧牲,縱然是戰勝的一方,也免不了要付出傷亡代價。 也作殺人一千,自損八百。 殺人三干,自損八百。
【第62句】:【山怕無林海怕荒,人怕老來花怕霜】釋義:人一老就不中用了。例句:看來,自己已經到了“山怕無林海怕荒,人怕老來花怕霜”的時候,自己是老了。
【第63句】:糠餅回榨——油水不大
【第64句】:【慢走跌不倒,小心錯不了】(諺)走路步子放緩點,就不會被絆倒;做事從容謹慎,就不會出差錯。指做事出錯,往往都由于粗疏大意。
【第65句】:【落水顧命,上岸顧財】謂考慮眼前利益。清代《何典》:“只 要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若只管這等落水要命,上岸要 錢的鬼相罵,連我也局促不安了。”
【第66句】:【討飯的掉了碗】(慣)要飯的丟了要飯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第67句】:【醬油碟子跟著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較厚,蘸碟子里的醬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錢財很快就消耗完了。
【第68句】:【惟恐天下不亂】(慣)惟恐:只怕。指居心叵測的人只怕人間太平,一心想制造事端和混亂,無事生非。
【第69句】:【就熱鍋炒熱菜——一勺兒燴】(歇)就:趁……之便。比喻一網打盡。
【第70句】:【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諺)冬天能連下三場好雪,來年的麥子必定大豐收。指麥子能不能豐收,冬雪是很關鍵的。
【第71句】:投機商人的信條——唯利是圖
【第72句】:小明常埋怨自己笨,不會寫作文。這天老師布置了一篇寫讀后感的作文,回家后,小明就開始找作文選。媽媽看到了,對他說:“人不學不靈,鐘不敲不鳴。多讀又多練,文章自然變。”(廣東·龍門)
【第73句】:【寧挨杠子不挨針】(慣)杠子:較粗的棍子。寧肯挨棍打,也不肯被針扎。形容人不知輕重,不識好歹。
【第74句】:空手抓山蹦子一不是好逮(得)的
【第75句】:【洞庭湖的麻雀——見過大風浪的】(歇)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比喻人見過世面,經歷過大的風浪。
【第76句】:【殺人不見血】不留痕跡,暗地里害人。明代《醒世恒言》: “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貓兒,平昔不知壞了多少大臣,乃是 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
【第77句】:【孫猴子頭上的金箍——戴上去容易取下來難】(歇)金箍:金屬制成的箍。指參與某事容易脫身難。
【第78句】:【打兔子碰上了黃羊,撈了個大外快】釋義:比喻意外地得到了好處。例句:唐連生見廠長和工程師都信心十足,心里想:看來,這次也許真能抱個金娃娃呢!這真是打兔子碰上了黃羊,撈了個大外快。工廠出了名,他這位副廠長當然也光彩呀。
【第79句】:我把做好的家庭作業拿給爸爸看,爸爸看了夸獎說:“豇豆莢子下面條——清清爽爽的,做得真好!”(江蘇·泰興)
【第80句】:【小財不去,大財不來】(諺)舍不得投入少量的錢財,就沒有大量錢財的到手。指要想有大的收獲,必須先付出一定的代價。 也作小財不出,大財不進。 小錢不出,大錢不入。
【第81句】:我又向爸爸要橘子,爸爸拿出最后一個說:“砍了樹子免得老鴉叫。”(四川·射洪)
【第82句】:【走殺金剛坐殺佛】(慣)殺:表示程度深。金剛:佛教稱佛的侍從力士,因手拿金剛杵得名。佛寺中塑的金剛是立像,佛是坐像。比喻苦樂不均。
【第83句】:【大佛殿里的羅漢——一肚子泥】(歇)羅漢:這里指羅漢的塑像。譏諷人儀表堂堂,實際上沒才學、沒本事。
【第84句】:盤里魚兒甕中鱉——跑到哪里去
【第85句】:【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見“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
【第86句】:【硬捏脖往下灌】(慣)比喻強迫別人接受。
【第87句】:鄰居張大媽與王二嬸吵架時,李大嫂前去勸架,說:“千年結親,萬年擱鄰,可別為一點小事傷了兩家的和氣啊!”(河南·寧陵)
【第88句】:【小雨濕衣裳】輕微的事情,也會有害處。戴厚英《人啊 人》:“雨不大,濕衣裳,話不大,傷心腸。
【第89句】:啄木鳥治樹——全靠嘴硬;入木三分
【第90句】:【圣誕老人】圣誕節期間,在英、美等國,不少大百貨商店、超市專門派人裝扮成圣誕老人,向顧客,尤其是孩子們分發糖果和禮品,這一風俗現在已傳到中國,商店或超市也有了圣誕老人的形象。那么,圣誕老人是怎么回事呢?相傳,圣誕老人是羅馬帝國東部小亞細亞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圣尼古拉主教生前樂善好施,曾暗地里贈送金子給一個農夫的三個待嫁的女兒做嫁妝,將其中一袋金子從煙囪口扔進去,恰好掉在壁爐上的一只長筒襪子中。于是,現在每逢圣誕夜,必有不少天真的孩子把襪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爐旁,期待圣誕老人送來禮品。圣誕老人的形象非常可愛。他是個留著銀白胡須、和藹可親的老人。頭戴紅色尖帽,身穿白皮袖邊,白皮領子的大紅袍,腰間扎一條寬布帶。傳說圣誕老人住在北極。在圣誕夜,圣誕老人架著八只鹿拉著滿載禮品的雪橇,從北方雪原來到各家,由屋頂的煙囪下來,經過壁爐到房間內,把糖果、玩具等禮品裝進孩子們早已吊在壁爐旁或床頭上的襪子里。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第91句】:稿子寫到紙邊上——不夠格
【第92句】:【好男兒志在四方】釋義:有志氣的男兒不可守在家中。例句:現在的形勢,只有投靠共產黨才能實現這一愿望。謝成德從枕頭底下摸出三塊銀圓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不要掛念我。……”
【第93句】:傳送密件——不可開交
【第94句】:農貿市場上的爛冬瓜——隨行就市
【第95句】:【沒頭蒼蠅,亂鉆】形容人沒有主意,忙亂。臺灣朱秀娟 《女強人》:“她已找到了她努力的方向,不致再像個沒頭蒼 蠅似的到處亂竄了。”
【第96句】:【熟能生巧】“熟能生巧”這個俗語是指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 “熟能生巧”源自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書中記載在北宋時期有個射箭能手叫陳堯咨,射箭百發百中,觀看的人無不拍手叫絕。但有一個賣油的老頭卻不以為然,老頭說,你不過是手法熟練而已,和我倒油的道理是一樣的。說著取出油葫蘆放在地上,將一枚銅錢放在葫蘆口上,舀一勺油倒向葫蘆口,只見油如細絲穿過錢眼,而錢眼四周沒有沾一點油,看的人都驚呆了,陳堯咨也佩服不已。老頭卻說:“我這也沒什么稀奇的,唯手熟爾。”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源頭。今天人們常用“熟能生巧”來形容高超的技藝來自持之以恒地勤學苦練,沒有捷徑。
【第97句】:【國色】“國色”常用來比喻美女,如稱古代四大美女為國色天香,傾城傾國。那么,“國色”是怎么來的呢?它起源于唐代。 “國色”原指牡丹花。“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傳說,一天,唐文宗在內殿里賞花,時至牡丹盛開,爭奇斗艷,芳香四溢。唐文宗興致很高,問身邊的近臣:“現在京城里傳唱的牡丹詩,誰作的最好?”近臣回答:“李正封作的好,其中兩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這兩句詩是用來形容牡丹花為花國里的絕色,天外邊的奇香。唐文宗聽后贊嘆良久。傾城傾國的絕色美女,用國色天香的牡丹作比,再合適不過了,所以,古人常用來比喻女子,直達今天。
【第98句】:【受堯之誅,不能稱堯】(諺)堯:唐堯,古代圣君。誅:懲罰。受到唐堯懲處的人,不會稱頌唐堯的功德。泛指不論對誰進行懲罰,對方都會懷恨在心。
【第99句】:【磚兒何厚,瓦兒何薄】對人態度不一樣,有厚有薄。類似 的:金磚何厚,玉瓦何薄。清代《歧路燈》:“金磚何厚,玉瓦 何薄,一般都是兄弟如何兩樣看承?”
上一篇:句句深入人心的經典文案【51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