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因為已經有過一剎那,感受到的深情和寵愛,就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當你離開。
【第2句】:習慣于無人欣賞,不把自己活給別人看,是人生的智慧;本性中存點不可理喻之處,心中不過分在意時代的臉色,會使生命更有趣味。
【第3句】: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用無所得而為方便。《大般若經》卷四一二,乘大乘品
【第4句】:【佛心禪語】芭蕉葉上無愁雨,自是多情聽斷腸。心中的愛與恨,喜與悲,只是心對世界的投影。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連江點點萍。世界如此,行者護心。
【第5句】:我直抒胸臆,將自己全部坦露給所有人看,其實也有自己小小的企圖,就是希望看的人不要白看,每看一次都能有所體悟。
【第6句】:【禪語人生】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會覺悟三大重點:第一叫做空,空。第二他會覺悟,有智慧的人會用無相的心,他不著相面對這個世間。第三叫做無愿,愿就是造作。
【第7句】:修習佛法并非學聰明,而是要開智慧。智慧由定而生,若能心專念一,從事入理,即能產生智慧。
【第8句】:【圣經文案】58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33:12)
【第9句】:世間森羅萬象,一切宛然存在。由于我們在主觀上存在妄想執著,才改變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第10句】:【禪心佛語】世間萬物自有其自然的規律、內在的節奏,過快和太慢都會使事物失去本來的面目。
【第11句】:【圣經文案】288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
【第12句】:而把握空閑的時間,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當未來年紀大了,不管是體力還是智力都比不過年輕人了,還是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閑。
【第13句】:【禪心佛語】很多人沒有智慧,就是當動不動,當止不止,關鍵時刻,一定要懂得剎自己的車。
【第14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獲。什么是最大的收獲呢?要能滿足,你不滿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獄;假如你滿足,地獄也如天堂,所以滿足是最大的收獲。
【第15句】:不得妄證人,含人罪法;不得傳惡言,轉相斗言語,不得中傷人意;勿不聞言聞,勿不見言見。《阿含正行經》
【第16句】:【禪語人生】竹春生筍,不離于春,即與母齊,等無有異,何以故?為心空故。修頓悟者,亦復如是。為頓除妄念,永絕我人,畢竟空寂,即與佛齊,等無有異。
【第17句】:【禪心佛語】東陽往默雷禪師那里一連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種不同的聲音提出應對,但都未獲認可。到底什么是只手之聲呢?他想了近一年的時間,始終找不出答案。
【第18句】:【佛心禪語】別把機會當誘惑,別把誘惑當成機會。相當多的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被誘惑帶走,而錯失了大量的真正機會。
【第19句】: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我執”,那么他的心境就會柔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的眼里也都是美好的、令人愉悅的,這樣的人才能懷抱幸福,笑對人生。
【第20句】:【佛心禪語】做人要堅信: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一定能。身苦者往往心不苦,心苦者往往身不苦。
【第21句】:【禪心佛語】謀取利益,需要在取與舍之間的平衡;過分的謀求就變成貪婪。而貪婪就會導致罪孽的積累;罪孽多了就會有墮入三途的危險。
【第22句】:【佛心禪語】先儒焦澹園說:“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余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
【第23句】:【松柏后凋誠可貴,千錘萬鑿始成佛之成敗錘煉】1.自古英雄多磨難。2.樂觀是幸福的源泉。3.自己做自己的主人。4.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第24句】:【禪心佛語】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煩惱中流,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這個過程都在我們當下的一念完成。
【第25句】:人之所以陷入名利旋渦不可自拔,往往是因為錯信名利的永恒,于是控制不住膨脹的欲望,被權力和金錢迷了心竅,執著于永久擁有。其實世間任何擁有都只是過程,就連人的生命也只是一個過程。
【第26句】:所謂不一樣的風景,不是你走了一條鮮為人知的路,而是你走了一條本就只屬于你一個人的路;所謂生活在別處,不是你遠走十萬八千里,而是你站在原地心里也能裝下十萬八千里之外的景色。
【第27句】:【佛家禪語】關懷生命,使愛心博大寬廣;聞思佛法,讓智慧展現發揮;實修實證,令佛性全然顯露、大徹大悟。
【第28句】:【禪心佛語】瓊布活佛:當我們心中懷著對他人的怨恨時,內心肯定是痛苦的。有一分怨恨,就有一分痛苦;有兩分怨恨,就有兩分痛苦;只有將怨恨從內心釋放掉,我們的內心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第29句】:【佛心禪語】禪就存在于紅塵中,所謂最深的紅塵,不過是提供了一個清靜的修禪道場。紅塵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覺悟。做到明心見性,不貪念,不執拗,是為參禪。
【第30句】:佛家禪語:恐懼不會產生智慧,只有恬靜的心境才會盛開智慧的蓮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第31句】: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達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
【第32句】:【禪心佛語】生活,其實是一種非常真實的讀物。身邊發生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許多真相:生老病死等人生的酸甜苦辣,如夢如幻等萬物的規律本質,但我們卻不太留意這些事實,所以一直都很迷茫。
【第33句】:【禪心佛語】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一不留神,把我們聰明打碎了。泰戈爾說:錯過太陽的時候如果你在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
【第34句】:【佛心禪語】破壞大自然,等于破壞自己的家園;浪費資源,等于浪費自己的福德;傷害動物,等于傷害自己的生命。終虧損的還是自己,實在是得不償失啊!如果你真的疼愛自己的話,應值得慎重。
【第35句】:【禪心佛語】放下苦痛,才能沐浴陽光。不管昨天有多風光榮耀,亦是苦澀不齒,都過去了,無可更改,不能再來。唯有重拾心情,重新上路,才是我們今天唯一的選擇。
【第36句】:云淡風輕,靜心聆聽,那一曲大自然的天籟之音,一份禪意,一份恬淡,一份空靈,一份悠然。
【第37句】:【禪語人生】在低谷時,表示高峰不遠了;一旦你站在頂峰,就要小心低潮也快到了。高低乃常態,泰然處之才是好的應對之道。
【第38句】:【禪心佛語】佛陀就說:“只要你有決心,就能夠留下來。來。你就在我的身邊先做些打掃工作。”周利盤特很感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地修學。
【第39句】:【佛心禪語】到愛情;有人說是培養出色孩子,有人說是成為國家領袖。上帝笑了:“哪有這么復雜?越晚見我的人就越成功。”
【第40句】:【禪語人生】緣來的時候,學會珍惜,緣去的時候,學會放手,唯其如此,你才給了別人重生的機會,你也才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做新的選擇。
【第41句】:【禪語人生】喜樂不在別的地方,只在慌亂中錯過的停頓里,溫暖不在別的地方,只在脆弱而丟棄的信任里。你每一處走過的地方,風景在你的眼里,因果在你的心里。
【第42句】:上來。放下心中的妄念、放松身體、放松心情,沒有負擔是最舒服的事,人只有無依無求,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第43句】:拘于一事易顧此失彼,專于一思常深陷泥淖。事和事相連,思與思貫通,事則必成,思則宏遠,人生亦左右逢源。
【第44句】:有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35經
【第45句】:得意者趣于浮言,悟理者趣于文字。法過言語文字,何向數句中求?是以發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亦獲得魚而忘筌,得兔忘蹄也。——《大珠禪師文案》
【第46句】:【佛心禪語】做一個好人意味著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第47句】:【佛心禪語】禪悟人生: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憨山大師醒世歌》
【第48句】:【禪語人生】要說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先來說明苦,迫惱身心,使人們不得安然謂之苦。世間苦事無量,如三苦、八苦、十苦、百苦。說不能盡。
【第49句】:【禪心佛語】外面的境界沒有錯,如果你前生凈積布施的因,凈積放生的因,今生感召的個個都是報恩的。
【第50句】:識事務者為俊杰,知進退者是丈夫。莫信直中直,需防仁不仁。人有弄巧成拙,事有轉敗為功。天若有情天亦老,地若無恨地當平。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鄉中水。
【第51句】:【禪心佛語】可是圣人先哲的話有多少人能去思索肯去相信肯去實踐呢,人們更習慣于在慣性下生活,能橫截慣性的人是真的智者和勇士,茫茫人海啊,有多少人想要認清這浮華背后的生命真相呢。
【第52句】:【佛心禪語】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諦。那樣人生將會更加的真實與完美。因為無欲無求,活得淡然,活得舒坦,也會活得很精彩。
【第53句】:【禪心佛語】花生是有用的,但不是偉大的、好看的東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必刻意做偉大的、體面的人。
【第54句】:【心靈禪語】要善于從個別中認識一般,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我們不必吃盡天下所有的梨子。還要善于將對于一般的認識運用于個別,懂得了“人固有一死”的道理,我們就不必幻想著求得長生不老之術。
【第55句】:是法身者,純一無二,無漏無為,應當修證。諸有為法從無為生。如是真實,無凈無染,無念無依。《佛說法身經》
【第56句】:【經典佛語】對于批評你的人,一定不要追究他的動機.否則,會讓自己錯上加錯.真正的智慧者,傷害會給他帶來慈悲.所謂的聰明者,傷害會給他帶來經驗.
【第57句】:【經典佛語】“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這個世界不是那一個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有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第58句】:【禪心佛語】慢慢地周利盤特從外而內,由淺而深,一一透徹明了佛陀的教法,并且在僧團中步步精進,而身心清凈、守戒奉法,終于修得非凡成就。
【第59句】:道不在聲色而不離聲色。凡一語一默,一動一靜,隱顯縱橫,無非佛事。日用現前,古今凝然,理何差互?一《仰山行偉禪師》
【第60句】:在為理想奮斗的過程中,不管境遇如何,都要相信自己,不自輕自賤,不對自己產生懷疑。否則,即使再有才能,也如同蒙塵的珠玉,被人視為毫無價值的沙粒。
【第61句】: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應當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為亡失月輪,亦亡其指。《楞嚴經》卷二
【第62句】:【禪心佛語】禪宗以心證道的機理,重在于靜中得悟,靜中得道。但若想從禪理中尋找一個統一的規律,不二的法門,便有一種無門可入的感覺。
【第63句】:【心靈禪語】有沒有是非之心,是不是向善去惡,應該是“圣人”與“小人”之間的最基本的區別。
【第64句】:如果一個人有點智慧,就不要吝嗇,要設法毫無保留地布施出去。錢少,財布施有限,根淺,法布施做不到,能貢獻一點小小的智慧也算沒有白來世上一遭。
【第65句】:【佛心禪語】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堅定地認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與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66句】:譬如有人咽喉閉塞則能斷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諸見唯有我見,則能斷于智慧命根。《大乘寶云經》卷七
【第67句】:寶峰高士罕曾到,巖前雪壓枯松倒。嶺前嶺后野猿啼,一條古路清風掃。——《泐潭洪英禪師》
【第68句】: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69句】:宣紙憑墨灑,茫茫人海中容顏老去白了發;望斷來世塵緣中,誰是他?青瓷一碗茶,沏入了前生卦,菩提樹前已無菩提花。
【第70句】:積善可以得福,積德可以增壽。大慈緣于大善,大善緣于大愛,大愛緣于大德。只有忘記對別人的善行,才會持續不斷的為別人施善。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樹立起來,人的聲望更要用畢生的德行來養護。
【第71句】:【佛心禪語】“一動不如一靜”,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既來之,則安之”,這是多么肯定的生活。靜中的境界才是廣大的、平等的;靜中的生活才是安詳的、富有的。
【第72句】:在人生的長河中,有時會突然遭遇不幸,諸如親人死亡、家庭破裂、傷病纏身、事業受挫等,命運之神在賜予你掌聲和鮮花的同時,也會夾雜些凄風和苦雨,不要抱怨上天的不公,生活原本就是這樣!
【第73句】:【禪心佛語】看不到自己短處的人,易自傲;看不到自己長處的人,易自卑。自傲的人,是自掘陷阱;自卑的人,是自滅志氣。
【第74句】:【經典佛語】帶給你煩惱和痛苦的,并不是你所遭遇的事,而是你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態度。.
【第75句】:【佛心禪語】過所愛的生活,愛所過的生活,快樂的生活,才能生活快樂,快樂的工作,才有快樂人生,生活的理想其實就是理想的生活。-
【第76句】:為什么有的人運氣很好,而自己凡事總是不順利?佛日:云何小因而生大果?從小種子而生大果,是故從于小因而生大果。——《佛說大乘稻稈經》
【第77句】:【佛心禪語】不管面對什么事情什么現象,你的心永遠那么平靜,永遠那么清凈,這叫解脫。
【第78句】:【禪語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起點低并不可怕,只要能夠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日積月累地做下去,終究會從低洼的平地攀登上理想彼岸的。
【第79句】:【佛心禪語】不論是做生意賺錢,還是修行古老的西藏智慧,都是為了充盈我們的生命,達到內在與外在的和諧統一。只懂得賺錢,卻不顧自己與他人利益的人根本不配稱為商人。
【第80句】:【禪語人生】在行、住、坐、臥當中能夠時時觀照當下,使自己的心與佛相應、與法相應、與戒相應,我們當下便是身居樂土。
【第81句】:【佛心禪語】不管事情開始于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對的時刻開始的,不早也不晚。當我們準備好,準備經歷生命中的新奇時刻,它就在哪里,隨時準備開始。
【第82句】:【禪心佛語】難得糊涂是一種境界,心平如鏡是一種修養,順其自然是一種超脫,威武不屈是一種品格,富貴不驕是一種情操,常笑就是健康,快樂成就人生。
【第83句】:真正的平靜,不是你靜坐可以幾個小時不起,而是用一顆平與的心態,看人間萬象,聽花開的聲音,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第84句】:新婦騎驢阿家牽,山青水綠。桃花紅,李花白,一塵一佛土,一葉一釋迦。一《洞山梵言禪師》
【第85句】:秋風颯颯,點紅葉于玉階。秋云飛飛,變白衣于蒼漢。秋露垂垂,人物同沽沆瀣。秋月皓皓,山河盡入玻璃。諸人當此之際,切不得作境會,亦不得作心會,亦不得作道會。——《鼓山文案》
【第86句】:對于十方三寶所,及以六道眾生前,至誠發露無始來,所有惱亂諸眾生,起于無礙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業。《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下
【第87句】:其實,人生就是一次旅行,走過的山山水水,都是風景;嘗過的百種況味,都是財富。只要盈一份感動于心,掬一抹禪意如魂,用淡泊寫意人生,用安然蔥蘢時光,透過紅塵的紛繁,就能細品歲月靜好。
【第88句】:【禪心佛語】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能無心,于法即無礙、無縛、無解,自體無縛名為解脫。
【第89句】:布施法教的目的,就是聞法者心中樹立正知正見,并啟迪修證的大智慧。修證的智慧,是所有智慧當中最殊勝的智慧。岡波巴大師說:“由修證所生起的一剎那智慧,比由聞思所生起的所有智慧殊勝。”
【第90句】: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實行之方法,必先從事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須以婦女為主體。蓋世有賢母,方有賢子。《印光大師文鈔續編·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
【第91句】:【佛心禪語】以家庭與睦讓讓安定的心穩同,以善待以回避仇人讓的心穩同,以充滿愛心讓穩同的心發揮功用。
【第92句】:心存幾分柔和,隨它是非紛擾,心頭有片安詳山河,別人中傷又能奈何,活它一回默默無語,有一個好性格,好脾氣,就能打開煩惱的鎖。心頭不存長與短,從此煩惱是路人。
【第93句】:孤猿叫落中巖月,野客吟殘半夜燈。此境此時誰得意?白云深處坐禪僧。——《永明延壽禪師》
【第94句】:量大能消千年怨,德高常記一滴恩。綾羅綢緞買幾件,回頭看看房屋低。陋室坐消無事福,閑居補讀未觀書。騾馬成群轎已備,嘆無官職被人欺。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爬不上的坡。
【第95句】:愛情是兩顆心的相互碰撞,單靠一方的努力,另外一方無所回應,愛情的火苗不會持續長久,愛情的花朵也不可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第96句】:【禪語人生】游戲人生,看起來似乎有幾分玩世不恭的樣子,其實,以其與逆境險事較勁憂傷,還不如把它看作是上天安排給你的一場人生游戲,這樣你才可以更輕松。
【第97句】:譬如藥師持藥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療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雖有多聞,不止煩惱,不能自利。《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98句】:【禪語人生】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佛都在你的身邊,唯愿你平安健康、幸福快樂。不論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經有過多少罪惡,只要你在心里輕聲呼喚,佛都將守護著你,讓你得到救贖。
【第99句】:我喜歡桂花飄香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回望春天,有一種錯亂的愉悅感。人生總是那樣按部就班,模式化的重復使人麻木暈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