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倒抽一口冷氣】冷不防受到意外的打擊。馬烽西戎《呂 梁英雄傳》:“雷石柱一聽,驚得倒,抽了一口氣,心‘通通通’ 跳起來。”
【第2句】:【少年夫妻老來伴】(諺)年輕時是夫妻,同心協(xié)力,生兒育女;年老時是伴當,相互關(guān)照,彼此體貼。偏指夫妻到了老年,更需要彼此間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 也作少年夫妻老來伴,一日不見問三遍。 少年夫妻老來伴,夫妻越老越相親。
【第3句】:中午,我嫌媽媽炒的雞蛋飯不好吃。媽媽說:“二十年前啊,我們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嚕,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雞蛋飯,還得盼過年哩!”在這里,媽媽把三頓飯都是玉米糊換成了三種說法,真形象!(重慶·巫山)
【第4句】:【烏金更比黃金貴】烏金,比喻墨,借指知識文化。謂知識 比財富重要。《北京日報》( 1988,11,11):“古人有一句名 言:烏金更比黃金貴。指的是金錢再有價值,也沒有知識 (墨)貴重。今天細細想來,此話仍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第5句】:【強盜遇著賊偷——大來小往】(歇)指昧良心得來的大宗錢財又被壞人一點一點地暗算走。
【第6句】:【外頭擺浪子,家里老婆啃家子】(慣)擺浪子:擺出浮浪子弟的派頭。家子:家什,這里指餐具。指男人在外面擺闊顯富,老婆在家里挨餓。
【第7句】:【靠人磨鐮刀背光,靠人舀飯盡喝湯】(諺)別人幫忙磨鐮刀,往往只磨光了背兒,鋒刃沒磨;別人幫忙舀飯,往往只舀面上的稀湯,沒舀到干飯。指凡事必須依靠自己。
【第8句】:【一只病雞帶壞一籠】個別連累整體。類似的:一條牛拉屎 連累一欄/一頭壞驢帶壞一圈馬。成語:害群之馬。清代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這個合了我們廣東人一句話:一 個小雞不好,帶壞一籠了。”
【第9句】:【雞窩里落下鳳凰來】(慣)比喻貧賤的地方來了貴客。
【第10句】:八哥兒說話——學舌
【第11句】:【前晌打傘,遮不了后晌的雨】(諺)雨如果是后半天下的,前半天打傘,當然遮不了后半天的雨。指從前歸從前,現(xiàn)在歸現(xiàn)在,從前所做出的成就與功勞,無法解決眼前發(fā)生的問題。
【第12句】:茶杯里的胖大海——自大;自我膨脹
【第13句】:【小姐身子丫環(huán)命】(慣)丫環(huán):婢女,也作丫鬟。指女子身體嬌弱或容貌美麗,卻命運不濟,要吃苦受累。 也作小姐胚子丫鬟命。 小姐眉眼丫鬟身。眉眼:容貌。
【第14句】:【 兩頭不到岸】目的沒達到,原有的也失去了,沒有著落。 香港電視劇:“一心不能二用,不要顧此失彼,兩頭不到岸。” 馬死黃金盡沒有坐騎,也沒有錢財,謂走投無路。明代 《初刻拍案驚奇》:“卻不知樂極悲生,也有馬死黃金盡的時 節(jié)。”
【第15句】:【不是冤家不聚頭】釋義:冤家:仇人;也用于對親人的昵稱。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所以有矛盾的人總要聚在一起。例句:偏偏兒的遇見了這么兩個不懂事的小冤家兒,沒有——天不叫我操心!真正是俗話兒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了。
【第16句】:哥哥不愛學習,整天貪玩。媽媽批評他說:“你呀,玩耍是條龍,學習是條蟲,把玩的工夫用在學習上,那該多好啊!”(山東·沂水)
【第17句】:放暑假時,我去參加舞蹈隊培訓(xùn)。一位同學一連三天都沒來。她又來時,開始練習了,卻站著不動。老師說:“一天不練,手忙腳亂;兩天不練,只能站那兒看;三天不練就成了門外漢。”(河南·濟源)
【第18句】:晚上做完作業(yè)后,媽媽總愛催我練琴。一次我煩了,就告訴媽媽:“琴今晚有毛病了,音老調(diào)不準,怎么練啊?”媽媽說:“腳癢別往頭上撓,累了就去睡覺吧!”(陜西·武功)
【第19句】:【就熱鍋炒熱菜——一勺兒燴】(歇)就:趁……之便。比喻一網(wǎng)打盡。
【第20句】:【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釋義:形容膽小怕事。例句:“不行!誰都像你這樣膽小,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你!”
【第21句】:【黑吃黑】(慣)指壞人之間互相爭斗、勒索。
【第22句】:【 養(yǎng)熟的鳥也會飛走】指限制不了行動自由。汪曾祺《大淖 記事》:“這種事在大淖這個地方也不值得大驚小怪。養(yǎng)熟 的鳥還有飛走的時候呢,何況一個人!”
【第23句】:【—俊遮百丑】有一方面好,掩蓋了其他不好的方面。賈 平凹《廢都》:“你問問他,除了編寫故事,他還會什么?甭說 和市長比,比個科長也不及哩!一俊遮百丑嘛!”
【第24句】:【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釋義:奔車:疾馳的車。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履舟:翻沉的船,借指被滅的商朝。伯夷:商孤竹君長子,商亡,他和他的弟弟叔齊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奔車、覆舟,比喻時世危亂。如果生逢治世,就不會有坐在奔車上的仲尼與餓死首陽山的伯夷。例句:治世使人樂生于為是,受身于不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國家久安。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第25句】:爺爺三天兩頭讓奶奶給他做玉米面餑餑吃。我問爺爺:“您怎么那么愛吃玉米面餑餑?”爺爺笑著說:“魚生火,肉生痰,玉米‘面餑餑保平安。你看,爺爺已經(jīng)七十多歲,身體還這樣硬棒!”(河北·豐寧)
【第26句】:【 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權(quán)力再大,也不能什么都要 干涉。楊朔《三千里江山》:“你神氣什么?管天管地,管不 了拉屎放屁,你還擋的住說話啦?”
【第27句】:【君知我則報君,友知我則報友】(諺)君王器重我,我就為君王效命;朋友賞識我,我就為朋友賣力。 指誰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就甘愿盡力報答誰。
【第28句】:【阿爺?shù)囊路呡叴酷屃x:比喻世代貧寒。阿爺:(方言)父親或祖父。例句:他們一直過著衣不果體,食不飽肚的生活。九兒的衣服是祖上留下來的破大褂改成的,真正是阿爺?shù)囊路呡叴┌ ?/p>
【第29句】:妹妹這一段學習進步不小,傲氣十足。爸爸在一旁提醒她:“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在前頭,爭得上游莫驕傲,還有好漢在前頭。你呀,可不能翹尾巴。”(湖南·城步)
【第30句】:暖水瓶爆裂——喪膽
【第31句】:【餓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釋義:餓死不能做賊,冤屈也不告狀,勸人忍受。例句:“從小時,俺爹就教導(dǎo)我:‘餓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衙門口是好進的嗎?”
【第32句】:【藏著乖的賣傻的】(慣)乖:機靈,伶俐。比喻心里明白,假裝糊涂。
【第33句】:家中的小太陽——獨生子女
【第34句】:地里的蘿卜一上青下不青(上清下不清)
【第35句】:媽媽經(jīng)常指導(dǎo)我修改作文,她說:“這作文嘛,開頭要像鳳頭一樣漂亮俊秀,中間要像豬肚飽滿充實,這結(jié)尾則要像豹尾結(jié)實有力。”(山西·晉城)
【第36句】:【老鼠急了會咬貓】(諺)比喻人到了無可忍耐時,什么樣的冒險事都會做。
【第37句】:【惡言傷心,惡行傷身】(諺)惡毒的話會傷害人心,惡毒的行為會傷害人體。指惡言惡行是野蠻的,是文明社會絕不容許的。
【第38句】:【老要癲狂少要穩(wěn)】老人要癲狂些,以防保守;青年要穩(wěn)重 些,以防急躁。清代《兒女英雄傳》:“老要癲狂少要穩(wěn),我不 像你們小人兒家,那么不出繡房大閨女似的。姑太太,等你 到了我這歲數(shù)兒,也就像我這么個樣兒了。”
【第39句】:【拉長線兒】(慣)比喻作長遠打算或安排。
【第40句】:【 求官不得秀才在】達不到目的,也沒有損失。言外之意: 不妨試一試。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那好,我馬上去找他, 求官不得秀才在。”
【第41句】:【爛肉煮不出香湯】(諺)比喻素質(zhì)低劣的人,說不出品味高雅的話或做不成讓人贊許的事。
【第42句】:【有錢四十稱年老,無錢六十逞英豪】(諺)有錢人,四十歲就稱老太爺;沒錢人,六十歲還要賣力充好漢。舊指財富人家中年就稱老人了,窮人家年過花甲還得苦干。
【第43句】:鄰居家忘了關(guān)水龍頭上班去了,結(jié)果他們家發(fā)了大水,我們家也遭了殃。哥哥氣憤地要去找他們算賬。奶奶說:“算了,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常言說,走路要好伴,居家要好鄰。千金買屋,八百買鄰。為了一件意外的事傷了鄰居和氣,不值得。”(河南·許昌)
【第44句】:【錢有磨盤大,膽比綠豆小】(慣)形容人既貪財又膽小怕事。
【第45句】:【把天放在頭上說話】(慣)指說話做事公平公正,不違天理。
【第46句】:某村有個姑娘,長得很漂亮。別人給她提親,一連說了好幾個她都不愿意,再也沒人給她說親了,結(jié)果只嫁給了條件很不好的一個人。人們說:“這就叫今天選,明天選,選一個窩窩罩住眼。”(河南·新野)
【第47句】:【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句非常有益的俗語,意思是為人要寬宏大量一些,雖然有理,不要太計較,更不要把人逼到絕路上去,放人一馬,有利于化解矛盾和恩怨,且不可得理不饒人。宋朝時蔡州褒信縣有個道士,善于下圍棋,開始只在本縣下棋,很長時間都沒有人能贏他,于是他便離開本縣前往京城。到了京城,和當時著名的國手對弈,竟又贏了。逐年下來,下棋所贏的銀子,使他成了富翁。后來他年紀逐漸大了,便開始深悔過去下棋過于認真,損傷了很多人的面子。因此,他寫了一首詩,最后兩句是:“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此后,再下棋時他便心存容讓,有意給人家留點面子,不讓別人輸?shù)锰珣K。后來,他成了德藝雙馨的國手。
【第48句】:一口棺材睡兩人——死對頭
【第49句】:【挖墻腳】(慣)墻腳:墻根。比喻拆集體或他人的臺,使其利益受損或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第50句】:千人大合唱——異口同聲
【第51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釋義:不干壞事,自重自愛。例句:“告訴你,我這個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們干這號事兒!”
【第52句】:【宮保雞丁】四川名菜數(shù)不勝數(shù),“宮保雞丁”更是人人垂涎。它和“東坡肉”一樣,是因人而得名,此人就是丁寶楨。丁寶楨是貴州平遠人,咸豐三年進士,曾任山東按察使,后任四川總督。貴州平遠素以善制炒雞丁而著稱,而丁本人一直很喜歡吃用雞肉和辣椒相爆之類的菜肴。當上四川總督后,他又特別愛吃用天府花生、嫩雞肉、辣椒制作的炒雞丁。每遇設(shè)宴請客,他總要廚師必上此菜。即使在回貴州省親時,當親朋為他接風洗塵,他總是說:“各位不必破費,只上炒雞即可。”并吩咐加上花生、辣椒同炒。久而久之,丁寶楨愛吃花生辣椒炒雞丁的嗜好廣為人知。因丁寶楨官職是總督,當時總督尊稱為“宮保”,故人們便把他愛吃的這道菜稱為“宮保雞丁”。此菜雞肉細嫩,花生酥香,辣而不燥,肥而不膩,在丁寶楨任四川總督期間便風靡省內(nèi)。至清末民初,隨著川菜普及到全國各大城市,“宮保雞丁”也聞名全國,馳譽中外,現(xiàn)已成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1986年,北京西來順飯莊特級廚師喬春生烹制的“宮保雞丁”榮獲布拉格第五屆國際烹飪大賽金牌。
【第53句】:獾狼下耗子———代不如一代
【第54句】:丈夫因舍不得花錢修車,不幸把髕骨磕碎了,到醫(yī)院治療,花了幾千元。他妻子逢人就說:“他啊,沒見過他省那幾個錢,小窟窿掏出了個大螃蟹。”(河南·正陽)
【第55句】:上朝不帶奏折——忘本啦
【第56句】:【打埋伏】(慣)1指隱藏起來,待機行動。2比喻隱瞞一些實際情況。
【第57句】:姐姐要代表水利局參加縣工會舉辦的“國慶五十周年演講會”。爸爸對姐姐說:“五年胳膊十年腿,二十年練不好一張嘴,得下工夫啊!”(山西·平陸)
【第58句】:一天中午,奶奶在鍋灶里給爺爺烤了一個饃,拿出一看,饃全身是灰。奶奶又是用手拍,又是用嘴吹。爺爺看見了說:“能吃帶灰的,不吃嘴吹的。”(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59句】:我學了一年的小提琴,盡管天天練習,卻始終沒有多大進步。星期天,我又在院子里苦練,鄰居王阿姨從門口走過,冷冷地說:“你呀,根本就是西瓜皮打鞋掌——不是那塊料,別在那兒捉起臭蟲放在自己腦殼上叮——自討苦吃了。”聽后,我不服氣地說:“你也別總是隔著門縫看扁人……”(河南·孟州)
【第60句】:【做夢吃星星——想法不低】(歇)指人想得美,卻不切實際。含譏諷或責罵意。
【第61句】:【抬一個滅一個】(慣)抬舉一個,打擊另一個。指待人不平等。
【第62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釋義:年輕夫妻眇架,很快就會忘掉。例句:“唉呀,嫂子,別生氣了。你沒聽人家說嗎,‘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
【第63句】:【臉丑怪不著鏡子】(諺)比喻做錯事受到懲罰,只怨自己,怨不得別人。
【第64句】:【鐵匠沒樣,邊打邊像】邊做邊學,在實際中逐漸完成。類 似的:草鞋沒樣,邊打邊像。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好 吧,你去搞,鐵匠沒樣,邊打邊像,慢慢來,總有辦法的。”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形容人精明,細心觀察情況。語序 亦可換置。池莉《來來往往》:“他不得不謹慎行事,不得不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第65句】:【外甥多似舅】(諺)指外甥在長相、性格和志趣方面往往和娘舅相似,總脫不開娘舅家的家風。 也作外甥似娘舅。 外甥不脫舅家相。
【第66句】:【 砍的不如鏇的圓】指不會取巧省事。清代《歧路燈》:“砍 的不如旋的圓,放著現(xiàn)成不吃,卻去等著另做飯?”
【第67句】:【好話說三遍,神仙也討厭】說話一再重復(fù),容易引起厭惡。 相關(guān)的:話說三遍淡如水。王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后來杜沖 提醒,好話說三遍,神仙也討厭,不要沒完沒了地再貧嘴下 去了,大家才見好就收。”
【第68句】:【全國一盤棋】從全國全局著眼,合理運作。海外梁厚甫 《海客隨筆》:“綜上所述,今天的美國,愛國心已分開了許多 層次。換言之,美國已經(jīng)不可能全國一條心,全國一盤棋。”
【第69句】:爛泥坯子貼金身——壞了胎
【第70句】:【窮酸】也稱“窮酸餓醋”,比喻生活貧苦還自命清高,多指滿口“之乎者也”的窮書生。此典出自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與了一個富家,不枉了,卻與了這窮酸餓醋。” 唐朝裴度少年時,家里十分貧窮,到了衣食不周、無以為生的地步。他的遠房叔叔對他說:“裴度,你父母雙亡后,你也不成器,不肯找點買賣營生做,每日只知道讀書。我想你讀的那些‘窮酸餓醋’,有什么好處?什么時候能夠發(fā)跡呢!”裴度受了這番奚落,又羞又憤,想想實在活不下去,于是跑出去尋死。路上做了一件拾金不昧、幫人昭雪冤案救人一命的好事,再加上一位道士的鼓勵,奮發(fā)求進,裴度真的成了唐朝一位有名的賢宰相。看來,只要奮發(fā)求進,“窮酸”是既不窮也不酸。怕就怕人窮志短。
【第71句】:牛吃筍子——胸有成竹
【第72句】:【扳到網(wǎng)里就是葷腥】得到的不論大小,都是利益。陳世旭 《裸體問題》:“但劉高俅的方針是廣泛聯(lián)系,薄利多做,對江 海公司來說,魚也好,蝦也好,扳到網(wǎng)里就是葷腥。”
【第73句】:【地和生百草,人和萬事好】(諺)地通和,各種各樣的花草都會長得茂盛;人和睦,辦事就會順利方便。 指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都以和為貴。
【第74句】:【當面鑼,對面鼓】(慣)比喻面對面把話說清楚。
【第75句】:【娶媳婦蓋廈,提起來害怕】(諺)廈:房屋。指娶媳婦和蓋房子這兩件農(nóng)家的大事往往耗財費力,曠日持久。
【第76句】:【助一臂之力】(慣)指給人一些幫助。
【第77句】:【近視眼看匾】(慣)近視眼看不清匾上的字。比喻看不清、抓不準問題的實質(zhì)。
【第78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慣)比喻外表看起來很體面,內(nèi)心卻很骯臟或什么也不懂。
【第79句】:【灶老爺上西天——有一句講一句】(歇)灶老爺:灶神,也叫灶君、灶王爺。舊俗每年臘月廿三祭灶神,認為灶王爺此時會上天報告所掌管的人家的情況。指實話實說,毫無保留或隱瞞。 也作灶王爺上西天——有啥說啥。 灶王爺升天——實話實說。
【第80句】:【哈叭狗帶串鈴——充大牲口】(歇)哈叭狗:也作哈巴狗,也叫巴兒狗、小叭兒狗,一種體小、腿短、毛長、供觀賞的家養(yǎng)狗。串鈴:成串的鈴鐺,掛在騾馬等大牲口的脖子上。比喻冒充大人物。
【第81句】:【老鼠沒有不偷油的】釋義:比喻人沒有不貪便宜的。例句:等到當家的回來,生米已經(jīng)煮成了熟粥,看他還能怎樣,老鼠還有不偷油的?貓還有不貪腥的?人還有不愛財愛物的?
【第82句】:【射冷箭】見“放冷箭”。
【第83句】:【真心要吃人參果,哪怕山高路難行】(諺)人參果:傳說中形狀像嬰兒的一種仙果。比喻只要下決心做一件事,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第84句】:【哈巴狗帶咕冬鈴,充大牲口】釋義:諷刺人本事不大,卻裝作有很大本事的樣子。例句:說你是哈巴狗帶咕冬鈴,充大牲口,你說這是咒你哩。看,八字沒一撇,就哼呀嗨呀,你給誰夸功哩!
【第85句】:蝎子馱馬蜂——上下都是毒
【第86句】:【囊漏貯中】(諺)囊:口袋。貯:儲存。裝糧食的口袋破了,糧食仍漏在糧倉里。指財物流通在內(nèi)部,不算什么損失。
【第87句】:【誠招天下客】(諺)只要以誠實無欺的態(tài)度待人,自然會招來四面八方的顧客。指誠實講信用,是生意興隆的不二法門。
【第88句】:【貪多嚼不爛】貪多力不勝任。清代《紅樓夢》:“那功課寧 可少些,一則貪多嚼不爛,二則身子也要保重。”
【第89句】:【 愛吃蘿卜不一定愛吃梨】人的愛好、需要,各有不同。《人 民日報》(1981,4,7):“俗話說,愛吃蘿卜不一定愛吃梨。很 多人因職業(yè)、年齡、氣質(zhì)、生活習慣不同,而有獨特的消費要 求,怎可強求一律?”
【第90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91句】:【前有虎后有豹】(慣)形容處境十分危險。
【第92句】:【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公有人管】(諺)道路不平,自會有人鏟平它;處事不公,自會有人理論它。指凡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事,總會受到公眾的干涉與譴責。 也作路不平眾人踩,理不順大家擺。 路不平有人鏟,理不平有人管。 路不平要踩,事不公要管。
【第93句】:小華明明知道小強在搞小制作,卻故意問:“你這是在擺弄啥呢?”小強說:“你是和尚戴個道士帽,裝啥迷瞪僧呢?”(河南·鄧縣)
【第94句】:【獅子搏兔用全力】(諺)獅子在捕捉一只小小的兔子時,也要用上全身的力量。比喻對付弱勢敵人,也要當強敵來打。也比喻從事細微工作,也要全力以赴。 也作“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第95句】:口袋里裝釘子一個個想出頭
【第96句】:貪嘴的魚兒——易上鉤
【第97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原為佛教用語,謂回心轉(zhuǎn)意皈依佛 教,就能脫離苦難。借用來勸人改過自新。劉紹棠《二度 梅》:“她的發(fā)言也遭到其他發(fā)言者的批駁,說她對洛文看似 無情卻有情,勸告她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第98句】:鉆塔頂上點燈——高明
【第99句】:表妹是姑媽家的獨生女兒,被視為掌上明珠。她在我家住了幾天,特別淘氣,全家人都得事事讓著她。奶奶也無奈地說:“人家是十畝地里的一棵苗,挨著鋤頭不敢刨啊!”(山西·壺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