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毗盧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zhuǎn)無上輪。《華嚴經(jīng)》卷六,如來現(xiàn)相品
【第2句】:【禪心佛語】人是自己制造痛苦的工廠,以煩惱為原料,而制造出生死輪回的產(chǎn)品。
【第3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一場競技比賽,有時候高手也會遭遇到失敗的。記住這重要的規(guī)則:允許自己一次次失敗。
【第4句】:問:“千差路別,如何頓曉?”師日:“足下背驪珠,空怨長天月。”——《五燈會元》
【第5句】:【圣經(jīng)文案】419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西1:15)
【第6句】:【佛語摘抄精選】日儒日佛日百家,心則一,其跡甚異,夫一焉者,其皆欲人為善者也。(《輔教篇·廣原教》)
【第7句】:生日就是母難日,母親為了生育我們,受了很多苦,十月懷胎陣痛時的呼天叫地,生死在一線邊緣。母親受難、受折磨的日子,我們應思報答感恩,才是真正的孝。
【第8句】:【禪語人生】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在沒有人愛的時候要學會愛,既要學會愛別人,更要學會愛自己。要給自己不愉悅的日子里給自己撒撒陽光。
【第9句】:【佛心禪語】一天,有一位客僧前來掛單,所有的客房都已住滿了,小和尚只好將他安排到那間小屋里,并對他說:“傳說這間屋子里有鬼,經(jīng)常出來嚇人,你一定要當心啊。”
【第10句】:【禪心佛語】其次,由慳貪故隨業(yè)而墮餓鬼;由嗔恨故隨業(yè)而墮地獄;由愚癡故隨業(yè)而墮畜生,此死后所受之苦。
【第11句】:笑是一種表情,皺眉也是一種表情;呵斥是出聲,說話也是出聲。但是笑比皺眉好看,說話比呵斥自然。
【第12句】:譬如鉆二木,風吹生彼火,火生剎那間,而復燒二木。正觀亦如是,能生于慧根,生彼一剎那,還復燒正觀。《大寶積經(jīng)》卷八十八,摩訶迦葉會
【第13句】: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如果我們都像佛陀指示的那樣能夠放下,便不失為一條幸福解脫之道。
【第14句】: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唐)寒山《寒山子詩》
【第15句】:【禪心佛語】佛曰: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第16句】:【禪語人生】鎮(zhèn)定,再鎮(zhèn)定。當尷尬突然出現(xiàn)的時候,瞬間的臉紅雖然在所難免,但絕對不能心里慌亂。那樣既無補于事,又容易讓別人覺得懦弱。
【第17句】:一年老似一年,一日過去就沒了一日;一個秋天又一個秋天,一輩人催一輩人;一次聚會一次離別,一場歡喜一份傷悲;一張床榻一個人臥,一生都在一場夢里。
【第18句】:菩薩摩訶薩于四大身生藥樹想,隨諸眾生須手與手、須腳與腳、須眼與眼、須肉與肉、須血與血、須骨與骨。《集一切福德三昧經(jīng)》
【第19句】:【禪語人生】只有那些奮力登攀的人,才能踏過崎嶇,站在生命的高度,俯瞰風光無限。
【第20句】:【禪心佛語】譬如發(fā)起脾氣,就完全失去溫柔的態(tài)度;一想到被欺騙,就沒有辦法起寬大的心原諒先生。這段時間,在明白道理卻無法實踐中掙扎,非常的痛苦。
【第21句】:【禪語人生】一切因緣,都要在本來面目上求,向無所不在的生活境遇中證悟。
【第22句】:心如鏡:“鏡子”用來鑒照物體之影像,但必須鏡、物之間有適度的距離,方能清澈映照;若把物體貼在鏡上或塵封鏡面,則即使是一面明鏡,亦難映照境物。
【第23句】:【佛心禪語】健康的人,要照顧不健康的人;平安的人,要照顧有災難的人。
【第24句】:古謂太末蟲,處處能泊,唯不能泊于火焰之上,以喻眾生心,處處能緣,唯不能緣于般若之上。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竹窗二筆》
【第25句】:海門山,長安道,茫茫煙水連芳草。樓頭客,馬上郎,一聽落梅悲故鄉(xiāng)。春風過眼花飛盡,蝴蝶翩翩過短墻,更聽是何章?——《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文案》
【第26句】:【禪語人生】這種寬容與了解的精神,自始就是佛教文化與佛教文明最珍視的理想之一。
【第27句】:【禪語人生】我們?nèi)藶槭裁从胁。烤鸵驗槠綍r不注重健康。少行淫欲,多做運動,就是健康的根本基礎。你若一天到晚行淫欲,不守規(guī)矩,你身體永遠不會健康的。
【第28句】:【禪語人生】在公司內(nèi)部找到能夠超過你自己的人,這就是你發(fā)現(xiàn)人才的辦法。
【第29句】:人們喜歡向外追求幸福,這樣得到的只能是幸福的幻象,稍縱即逝,因為外在的東西是變化無常的。
【第30句】:【佛心禪語】一個人無論多么威嚴,多么排場,如果沒有愛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個人無論多么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沒有智慧相隨,也只會是名利的仆人:
【第31句】:佛說“制心一處,事無不辦。”如果我們把全部生命、理智和熱情,投注到一個目標上,使它形成一個焦點,在那個焦點上,就會綻放出智慧的花朵。一耕云先生
【第32句】:無生,如幻夢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華嚴經(jīng)》卷十九,夜摩宮中偈贊品
【第33句】:【圣經(jīng)文案】293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3:25)
【第34句】:佛如良醫(y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者。對于患者而言,良醫(yī)、妙藥、看護者缺一不可。所以不論是上根、中根還是下根,從醫(yī)治身心大病的角度而言,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第35句】:【經(jīng)典佛語】只有眾生舍棄明師,而沒有明師舍棄眾生。如果你能完全信任明師,他可以完全引領你直至證悟。學著把自己的身口意交給明師即是一種解脫.
【第36句】:若言即心即佛,今時未人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猶是指蹤之極則。向上一路,千圣不傳。(唐)盤山寶積禪師《傳燈錄》卷七
【第37句】:【佛心禪語】孝敬父母,不僅物質(zhì)奉養(yǎng),還要服從、尊重,才是既“孝”且“順”。
【第38句】:【禪心佛語】靈魂在耕耘中凈化,信念在耕耘中升騰。轉(zhuǎn)首回望,耕耘后是片清新的天地,是絢麗的人生。
【第39句】:【禪語人生】這世間最簡單的道理:和氣,路路通;嫉妒,腦袋疼。天空雁來,浮云散去。
【第40句】:有失敗的勇氣,才有成功的希望;有辛勤的耕耘,才有豐實的收成。(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41句】:最大的浪費是大好時光正虛度,最悲催的事情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后一句為一位新近離世的朋友感慨,前一句替自己的渾渾噩噩羞愧。
【第42句】:【禪心佛語】了解一個人的善,看他對困者、弱者的態(tài)度;了解一個人的心胸,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看不順眼的人;了解一個人的能力,看他解決了多少難事,辦了多少實事。
【第43句】:【禪心佛語】快樂,以平常的心接收已發(fā)生的事實。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別人再好也是別人。
【第44句】:【禪心佛語】即使是過去有這個因果,不用擔心,受苦就是了苦,業(yè)消掉不就好了。
【第45句】:【佛心禪語】追求人生的快樂沒有捷徑,卻有智慧的路徑,善用心者得之。
【第46句】:【禪心佛語】送禮物予他人,別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帶回。惡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為所動,那么所有惡言(過失動怒),將如數(shù)帶回自受自污。
【第47句】:【禪心佛語】世上惟有學佛與敬孝沒有等待和準備,只有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擁有人身就是用來修學佛法奉獻自己的,具足佛法的同時就是最大的利益眾生和社會。
【第48句】:佛祖而來原無僧俗,但人人有諦當,親證真得處,名入佛心宗。——《宏智禪師廣錄》
【第49句】:【禪心佛語】佛說: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第50句】:江湖不過旅程中的幻境,風浪是你必經(jīng)的修煉。你繼續(xù)走還是停留?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第51句】:要周“修’’,不要周“休”;要福慧雙“修’’,不要福慧雙“休’’。
【第52句】:修一善心,破百種惡。信善作福,積行不厭,信知陰德,久而必彰。《法句經(jīng)》卷上,明哲品
【第53句】:【禪心佛語】經(jīng)常罵人的人,憤怒一定是充滿他的內(nèi)心的。所以,當我們對他人說好話的時候,首先喜悅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發(fā)脾氣的時候,首先受到損害的也是我們自己。
【第54句】:【禪心佛語】世間萬物都是有因有果。一切因果都是由人的善惡行為而來。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一切法都處在變數(shù)當中。因果不是定數(shù),是行為和業(yè)報的結果。
【第55句】:【圣經(jīng)文案】338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林前13:4)
【第56句】:【禪心佛語】固執(zhí)的人用不著對他多費口舌,失敗的教訓會叫他回過頭來找你。
【第57句】:了達身、語、心、業(yè)自性皆無所得,由是得與真言行相自性相應,非智所覺,非心所現(xiàn)。《一切如來金剛三業(yè)最上秘密大教王經(jīng)》卷一
【第58句】:【禪語人生】我們就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與想法了,所以總是活在別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煩惱痛苦。
【第59句】:【佛語悟道】喝酒有六個弊端:一、損失錢財;二、損害身體;三、容易引起爭斗;四、容易留下壞名聲;五、心里容易產(chǎn)生憤怒和暴躁的情緒;六、喪失理智,減少智慧。’
【第60句】:人的一切彷徨與痛苦是由于不接納自己,一切空虛和不安也都是由于違背自己的本質(zhì)所致。——鄭石巖
【第61句】:人的一生,真正在做事的時間極有限。一天二十四小時——睡眠八小時,三餐飲食約二小時;一年十二個月,就睡了四個月、吃掉七百二十小時。
【第62句】:一切法中心為主,余今不復得心原。究撿心原既不得,當知諸法并無根。(梁)傅翕《行路難》
【第63句】:【經(jīng)典佛語】“苦”的觀念可從三方面去審察:一般苦難的苦;由變易而生的苦;由因緣和合(條件具備)而生起的苦。
【第64句】:情緒不因環(huán)境的優(yōu)劣而改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亦欣然,窮亦無礙。
【第65句】:【禪心佛語】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志之所向,金石為開,天生之人,必有所用。人只要有志氣,整個世界都會向你招手。
【第66句】:【人類靈感】在人類的思維中,靈感是突發(fā)、奇特、美妙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靈感主管著成功和財富的大門。
【第67句】:【禪語人生】學不在多,貴在力行。只把聰明停留在嘴巴上面,這種聰明是結不出累累碩果的。
【第68句】:【禪語人生】也許只有夜晚一床溫暖的棉被和一個好夢,才可以慰藉每天有太多不如意的我們。
【第69句】:四、定——攝心正道,一心寂定,相應不散。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事理圓融。
【第70句】:如來所轉(zhuǎn)妙法輪,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聞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見佛。《華嚴經(jīng)》卷十三,光明覺品
【第71句】:關懷生命并不僅僅指關懷人類自身,而是關懷世間一切具有生命的生物,甚至螻蟻、草根,都是慈悲的對象。
【第72句】:【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為五陰重云覆,如瓶內(nèi)燈光,不能顯現(xiàn)。
【第73句】:【圣經(jīng)文案】314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恒切。(羅12:12)
【第74句】:【禪心佛語】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歸于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無常乃是人生的常理。
【第75句】:【禪心佛語】青山本不動,白云任往來。妄念無根能幾何?真心無知遍娑婆。綿綿密密金剛定,斬卻世間妖魔。萬事一瞬間,惟有真心付如來。
【第76句】:【禪心佛語】人的煩惱就12個字: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帶著簡單的心情,看復雜的人生,走坎坷的路。人生,簡單就快樂,生活,開心就好。
【第77句】:【禪心佛語】萬物在說法,看你如何著眼;一切是考驗,試你如何用心,知足是富人,平常是高人;無事是仙人,無心是圣人;想開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
【第78句】:男人的愛是俯視而生,而女人的愛是仰視而生,如果愛情像座山,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視的女人就越多,而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視的男人就越少。
【第79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心懷萬物,萬物必將歸屬于你,這就是財富。【第5句】:如果你施恩萬物,萬物也必將施恩你,這就是幸福。
【第80句】:【佛心禪語】※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夠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對他人所做的惡業(yè)也有歡喜心,同樣也有罪過。
【第81句】:【禪心佛語】達爾文就已成為一個學者——只需要一天一個小時,你就能夠成為一個學者,可見,萬事其實都很簡單,貴在有恒:只干一件事,每天付出一小時。
【第82句】:【禪心佛語】當用名利去支撐生命的時候,有得就有失,失掉的時候,整個兒生命就垮了。用佛法來滋潤我們的心田,生命才會變得活潑自在。
【第83句】:不要給自己的冷漠找任何的理由,以怨恨去回報怨恨,那怨恨就會沒有盡頭;以德行去回報怨恨,那怨恨頓時就會消失。
【第84句】:【禪心佛語】萬物由因緣和合而生起,故稱緣起;緣起必然是無自性,無自性即是性空。
【第85句】:【禪語人生】在日常生活中,欲念常帶給我們很多的煩惱和困擾。“欲”就像加了蜜的毒藥,雖然喝起來很甜,但是毒藥會慢慢腐蝕人的臟腑,讓人苦不堪言啊。
【第86句】:不要嫉妒他人。嫉妒是在細數(shù)別人的幸福,而對自己不屑一顧。問問自己:我身上有些什么別人沒有的東西?
【第87句】:以應薩婆若心,內(nèi)外所有布施,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無所得故,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檀那波羅蜜。《摩訶般若經(jīng)》卷五,問乘品
【第88句】:在生活中,沒有功利色彩的善言、善行,總是最讓人感動;而且,真誠的善良,如同名貴珍寶一樣,將被受者珍藏于心,永久流傳下去。
【第89句】:【禪心佛語】若有眾生,出佛身血,譏毀三寶,不敬尊經(jīng),亦當墮于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第90句】:禪,人人本具;禪心如寶藏,要好好開發(fā)。參禪不是要你成佛,但要你開悟。悟道后的人間,山水才是真正的山水,花木才是真正的花木,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第91句】:世間事物無常,有形的物質(zhì)、有所求的愛,無法永久恒存。唯有無私、無求、無我的大愛,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
【第92句】:于念念中,身語意業(yè)皆無空過,悉以回向一切智門。《華嚴經(jīng)》卷十八,明法品
【第93句】:【佛家禪語】不與父母爭,不與兄妹斗,只愿家庭與睦。人的道德與為人的品格,是從善待自己的家人一開始做起。
【第94句】:【禪心佛語】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話,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第95句】:是三歸依乃是一切無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五,凈三歸品
【第96句】:知足常樂。什么東西不要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否則無盡的貪欲最終會毀掉自己。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不義之財最終會給自己帶來禍害。
【第97句】:【禪語人生】修道不難,但能放下萬緣,人法雙絕,四相皆空,平平實實做去即得。
【第98句】:【禪心佛語】寬以待人是一門藝術,掌握了這門藝術,你會收獲寬容之花結出的許多美麗奇果。
【第99句】: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三十六,迦葉菩薩品
上一篇:圣賢書文案總有一句你會喜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