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閉上眼睛好好地想想,自己是不是因為心浮氣燥而搞砸過很多事?是不是常常被環(huán)境、被人所影響?是不是常常為了小事生氣,不放過自己?懂得以智慧、慈悲來處理問題,心里就不會經(jīng)常打結。心里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
【第2句】:你是什么人便會遇上什么人;你是什么人便會選擇什么人。總是掛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總是很容易被自己說出的話所催眠。我多怕你總是掛在嘴上的許多抱怨,將會成為你所有的人生。除非你能和真實的自己和平相處,否則你永遠不會對已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
【第3句】:【禪心佛語】高興與痛苦,人皆有之。高興時心平氣和地感受它;痛苦時平靜地體會它。人,由于沒有開悟,許多痛苦由此產(chǎn)生,一旦了解了生命的意義,事物就沒有太多區(qū)別。因為,高興與痛苦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寬窄都是路,前后皆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加起來,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第4句】:【禪心佛語】忍耐是一生的修行。過程是痛苦的,結果是美妙的;不論是逆境,順境都要忍,肚量能容事,善意會化解,就會雨過天晴。忍耐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生存智慧;忍耐不是軟弱,也不是逃避,而是一種自我的超越。吃虧能養(yǎng)德,忍耐能養(yǎng)心。
【第5句】:古大德曾說,人分三種:下等者,見別人快樂,心生嫉妒;中等者,自己受苦時,只想自己盡快解脫;上等者,見他人快樂,自己就快樂,見他人受苦,如自己受苦。捫心自問,你屬于哪一種呢?
【第6句】:【禪語人生】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憂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無淚,大悟無言。緣來要惜,緣盡就放,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富而不貪是一種布施;塵而不染是一種持戒;痛而不恨是一種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種精進;思而不亂是一種禪定;顯而不著是一種智慧。
【第7句】:"禪理"禪師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禪師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第8句】:【禪語人生】幸福和快樂,不是指財富多、地位高,歷史的帝王可謂富貴到了極處,真正幸福快樂的帝王有幾人?所以真正幸福是什么?一切時、一切處,不迷惑、不染污,你就幸福,你就快樂;身心清凈,沒有憂慮、牽掛、煩惱、妄想、執(zhí)著,隨緣而行,應緣來做,做過即了,再無煩惱掛心頭。
【第9句】:生命是一種緣分,你刻意追求的未必能得到,你努力追尋的未必能獲取。生命中的燦爛,人生中的輝煌,往往不期而遇,盡在偶遇。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得到是一種幸運,得不到也是一種幸運。因為盡心,我們總有收獲,因為盡力,我們總有進步。得失是一種心境,人生就是一種緣分,無悔就行。
【第10句】:【佛曰靜心禪語】現(xiàn)在很痛苦,等過陣子回頭看看,會發(fā)現(xiàn)其實那都不算事。生活的真諦在于創(chuàng)新,生活的理想在于遠大,生活的藝術在于選擇。一直覺得,等待是一種美好的狀態(tài),因為它包含了無數(shù)的可能性。生活要踏實,平平淡淡的快樂就是夠。
【第11句】:【道家禪語】黑夜的轉彎是白天,憤怒的轉彎是快樂。走在人生的路上,沒有必要去羨慕那些走在高處的人,也沒有必要輕視那些走在后面的人。因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而是生命的速度,它就在我們此刻的腳下,越走越近。
【第12句】:世界多災難、眾生也多苦厄,唯有佛陀詳悉禍因災源,并善巧適時地應機設教,對癥投藥;以仁心仁術保護眾生身心安康、促進世界祥和凈樂。若眾生身心病害及諸般苦惱盡除,則世間災禍必定息滅!
【第13句】:【禪心佛語】度人,不是給他多少好處,而是讓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殘缺,知道這個世界沒有白來的午餐,給他苦難、折磨、煩惱和挫折,只有走過這些他才會覺醒,能讓人覺醒自心就是真正的度人。度人,不能增長他的惰性和奢求的妄想,需要一瓢涼水徹底潑醒他。說法不是講課,也不是生意,隨緣施教,有緣即施,無緣即定。
【第14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每個人的生命旅程里,悲歡羅列,少不得痛苦的紛擾,我們都在痛苦中經(jīng)歷,體驗。在突破痛苦、轉化痛苦中修行,是人生的一種常態(tài),把糾結執(zhí)著的部分去放下,經(jīng)歷了流年聚散,體會了人情冷暖;經(jīng)歷了物是人非,學會了自我療傷。永遠不要放棄你真正想要的東西。等待雖難,但后悔更甚。
【第15句】:學佛究宗家之妙,須清心潛神,默游內(nèi)觀,徹見法源,無芥蒂纖毫作障礙,廓然亡像,如水涵秋;皎然瑩明,如月奪夜。——《宏智禪師廣錄》
【第16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財富,不是你擁有多少貨幣,擁有多少不動產(chǎn);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支持了多少人,影響了多少人,在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懷念你。
【第17句】:【喝茶的三重境界】第一個境界:茶就是茶,愛茶如命,追求優(yōu)美環(huán)境、茶具精美、茶葉高貴,恨不能喝全世間茗茶;第二個境界:茶不是茶,融茶入命,追求禪茶一味、感悟大道、不拘茶藝,感悟出茶道深奧精妙;第三個境界:茶還是茶,命即如茶,追求大道本質(zhì)、回歸質(zhì)樸,大碗喝茶,清水一碗亦是人生茶香。
【第18句】:“不圓滿”是需要我們?nèi)ッ鎸统姓J的事實,但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進行分析,其實缺陷和不圓滿也是一種美,太過一帆風順、太過于完美,反而可能令我們感到膩煩、心生厭倦而不懂珍惜。
【第19句】:困難欺懶漢,你硬它就軟。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懶牛屎尿多,懶人明天多。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老人鑒既往,少年望將來。雷打三世冤,善惡自分明。冷水要人挑,熱水要人燒。冷眼觀升降,平心論是非。
【第20句】:【禪心佛語】生命原本是一場漂泊的單行線,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遇到的每一個人,最終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總是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眷戀,難以忘卻。最后不料卻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驛站,只能駐足,不能停留,曾經(jīng)的過客,只能感激,不能苛求。
【第21句】:【禪心佛語】“我很好”不是指有了錢、有了朋友、有了人照顧的日子。而是你終于可以習慣沒有錢、沒有朋友、沒有人照顧的日子。“我很好”是告訴他們,你越來越能接受現(xiàn)實,而不是越來越現(xiàn)實。
【第22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令佛菩薩歡喜的事,是做到讓眾生歡喜。《入行論》中說過:“除了讓眾生歡喜以外,再也沒有令佛菩薩歡喜的事。”讓眾生歡喜的事,就是不殺害生命,在不欺騙眾生的前提下,自己力所能及地去服務眾生。我們才會真正得到佛菩薩的祜佑。如同為使一個母親歡喜,先要做到讓她的孩子們歡喜一般。
【第23句】:曾經(jīng)多少繁華艷麗,都隨風吹雨打去:白天的芳華,夜晚的孤寂;青春的懵懂,飛揚的叛逆;執(zhí)著牽汝手,無語分東西;夢幻化為煙,理想輾作泥;塵世一場宴,人生一盤棋。有些時候,離去就沒有重逢,灑落的是揮之不去的記憶;得到的不覺美好,失去了方知可貴,攥在手心里面的,我們都要倍加珍惜。
【第24句】:【一日禪文案】一提到“痛苦”,許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卻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敗你的優(yōu)越感,打消你傲氣十足;能讓你對其他的受苦眾生心生悲憫;能讓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故痛苦也并非一無是處,關鍵看你懂不懂從中提煉“養(yǎng)分”。
【第25句】:一個人只有保持快樂和滿足,才能遠離痛苦;一個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進;一個人只有堅持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一個人只有堅持奮進,才能永遠年輕。
【第26句】:生活原本沒有煩惱,當欲望之火被點燃后,煩惱就來敲你的心門了;生活原本沒有痛苦,當你開始計較得失,貪求更多時,痛苦便來纏身了。不幸往往源于自己錯誤的追求,煩惱往往源于比較,痛苦往往源于不知足。心好一切都好,心快樂一切都快樂,人生的冷暖取決于心靈的溫度。
【第27句】:大地萬物都在演說“成、住、壞、空”四種道理,人的生理也有“生、老、病、死”四相;有誰來到人間能夠常住不滅呢?所以我們要把握生為人身的難得機緣,力行善業(yè),精進而不放逸——即“已生善令增長”。
【第28句】:謂多聞圣弟子不見色是我,不見色異我,不見我中色、色中我;不見受想行識是我,不見識異我,不見我中識、識中我,是名得無身見。《雜阿含經(jīng)》卷二十一,第570經(jīng)
【第29句】:【禪心佛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艱也要面對,難也要堅持,因為執(zhí)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路,坎也要面對,坷也要堅持,因為已選擇;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累,痛也要面對,苦也要堅持,因為堅強。
【第30句】:【一日禪語】生活的路上注定和煩惱相遇,但不是苦苦糾纏,而是能夠?qū)ふ夷切┓e極光明的人生力量,讓人生更陽光,而不是更暗淡,走過的每一次生命困惑,恰恰是給人生帶來的思考,如何能夠開拓新的格局、新的概念,或者說是一種重新開啟人生的又一次脫胎換骨。#延參法師西安講座#
【第31句】:人老心未老,人窮志不窮。長仇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窮不開典當,富不做長工。勸人終有益,唆訟兩頭空。吃了無錢飯,擔擱有錢工。鵲噪非為言,鴉鳴未是兇。中奇不中庸,中異不中同。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君各茂其德,臣各茂其忠。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都會碰到不順眼的人,如果你不學會原諒,就會活得痛苦,活得累。原諒是一種風度,是一種情懷,原諒是一種溶劑,一種相互理解的潤滑油。原諒自己并不意味著對自己的放縱,原諒別人并不代表著丟棄原則,原諒生活并不是不熱愛生活。
【第33句】:【佛說放下的禪語】看淡世事滄桑,內(nèi)心安然無恙。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天氣的變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風景都會影響你的心情。而他們都是你無法左右的。看淡了,天無非陰晴,人不過聚散,地只是高低。滄海桑田,我心不驚,自然安穩(wěn);隨緣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第34句】:【佛心禪語】別奢望,一生完美無憾,別奢望,生活無波無瀾;別奢望,生命精彩無限。只要,在最美的時光里,有情趣買菜做飯,有心情看書賞月,有雅致品茗聽歌,有資本靜心旅行,有時間攜老愛幼。低眉花開花落,抬眼云卷云舒,晨觀朝露,暮賞晚霞,做最想做的夢,去最想去的地方,愛最想愛的人,就是幸福完整的人生。
【第35句】:不懂時別亂說,懂得時別多說。心亂時,慢慢說。沒話時,就別說。修行之路猶如苦口良藥,吃得下去才能醫(yī)治人生之疾。人生有多種頑疾:無休止的欲望,放不下的計較,莫名的寂寞,難言的苦衷。修行者在心靈的路上踩出一條坎坷崎嶇的道路,于幽深之處覓得心靈的寧靜,克制人生百病。生活如海,寬容作舟。
【第36句】:【禪語感悟】彌勒菩薩被特別塑造成布袋和尚的像,大肚皮代表有容量、能包容,對待任何一個人都歡歡喜喜,一切是非善惡統(tǒng)統(tǒng)能包容。我們要像彌勒菩薩一樣肚量大,要能夠包容,對待任何人要笑臉迎人。
【第37句】:【禪語人生】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心,為因煩惱而得智慧。只可道煩惱生如來,不可得道煩惱是如來。故身心為田疇,煩惱為種子,智慧為萌芽,如來喻于谷也。
【第38句】:【佛心禪語】禪門有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云門文偃禪師也曾說: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這是一種無憂禪者的心態(tài),無憂無慮,無有恐懼。人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是真正的遠慮不是擔憂或思慮未來,而是把握好每個當下。
【第39句】:【禪語人生】知我所短,用我所長。矯正自己比矯正別人更有效果。不想改變自己的人,是沒有前途的。偉人在出爐一個方案之前,先否認了自己的九十九個方案。
【第40句】:有些機會,因瞬間的猶豫,擦肩而過;有些緣分,因一時的任性,滑落指間;有些感情,因一時的沖動,遺憾一生;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第41句】:【禪心佛語】從現(xiàn)在起盡心去做我們該做的,不在乎得到多少,成敗如何;盡力去做我們能做的,不再抱怨什么,計較什么;盡情去做我們想做的,不管做不做得到,只要堅持努力就好;帶著微笑,去做我們所做的,并從中獲得快樂,得到真實。
【第42句】:由此圣教,應知真如唯是一切分別永滅,非實有性,非離非有。。若言真如雖離言說而是實有,即外道我,名想差別,說為真如。如彼真如雖是實有,而就勝義,有、非有等分別不成。(古印度)靖辯《大乘掌珍論》
【第43句】:有這份好心,太有用了!許多人的不幸在于,一心經(jīng)營自己的幸福,根本連這份好心都沒有,甚至心懷妒恨,將別人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不幸。
【第44句】:【佛心禪語】“你的家人不聽你的勸告,你感到不舒服,這是沒有包容心。雖然是你的家人,他們卻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什么非要強求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會心量狹隘,心量狹隘也是一種惡心。”
【第45句】:【經(jīng)典佛語】布施錢財是為了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錢才叫做布施,總是要隨分隨力。舍,而心不疼;舍,而沒煩惱,才是真正的施舍。施舍即“施又舍”,將有形的物資布施出去,心靈也要真舍掉煩惱,心才會輕安自在。(東方微博)
【第46句】:人生無須過于執(zhí)著,盡人事安天命而已。選擇了,努力了,堅持了,走過了,問心無愧就好,至于結果怎樣,其實并不重要。人這一輩子,無非就是個過程,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才是人生應有的態(tài)度。
【第47句】:【佛心禪語】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認識到他人和你自己一樣有快樂的權利,因此連你的敵人也是和你一樣是個追求快樂的人,而且和你一樣有權利快樂。在這個基礎上所發(fā)展出來的一種關懷的感覺就是我們所謂的“慈悲”,它遍及每個人,不管那個人對你的態(tài)度是敵對的或是友善的。
【第48句】:【禪語人生】至深的平和,一定經(jīng)過命運浮沉的洗禮,一定經(jīng)過生離死別的考驗,一定經(jīng)過愛與恨的煎熬。一切都經(jīng)過了,一切都走過了,一切都熬過了,生命的底色里,增了韌,添了柔。這時候平和下來的生命,已經(jīng)沉靜到擾不亂,已經(jīng)穩(wěn)健到動不搖,已經(jīng)淡定到風不動。
【第49句】:【禪語人生】知足,謂對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為守道之根本。世間的罪惡,人生的禍患,都是由于心無厭足而來。一個知足的人,能“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空為樂”,不比較、計較,不悲不惱,山河大地、宇宙星辰、花開花謝、鳥啼蟲鳴,。這一切莫不為其所有,是一個真正快樂富有的人。
【第50句】:【禪語人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常常會徘徊不定、猶豫不決。影響我們下決心的主要因素,既不是事情過于復雜,也不是自己的判斷力不夠,而是對于自己即將放棄的選擇心有不甘,既想要魚,又想要熊掌。這時候我們就要明白,沒有舍就沒有得,今天你所放棄的,明天可能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回報給你。
【第51句】:【禪心佛語】人生路上,要學會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可以讓人生走的更遠;善待自己,可以讓生活活的滋潤。無論是善待誰,其實都是溫暖在流轉,都是愛在延宕,最終,施及別人,惠澤自身。
【第52句】:佛陀告訴我們,不要總是把錢看得很重。在這世上,金錢不是人類的唯一嘛。人,一生也不能只有錢。如果說,一個人整天追求金錢,對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關心,其實,這個人已經(jīng)成為金錢的奴隸了。
【第53句】:有些人在激烈的驚濤駭浪中被卷走,從此一蹶不振,被淹沒在茫茫的海洋;有些人卻迎著風雨,踏過險灘,上了岸。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多了一份毅力和堅持,學會了堅強。風浪和險阻對于他們來說不是絆腳石,而是成長的階梯。
【第54句】:當于佛法中,勇猛常精進。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鉆燧求火,未出而數(shù)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華嚴經(jīng)》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55句】:把人生活成一場幸福,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讓那些往事和糾結,都隨清風流云飄散,把那些對立的矛盾,用最快的時間去理解、去包容。煩惱天天有,那都是我們在思考事情時的不夠客觀和偏執(zhí);而幸福就是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是內(nèi)心的那份知足與安然。
【第56句】:【禪語人生】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巧的詭辯,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偽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
【第57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禪法,在于為生命提供一種化解煩惱的動力與能量,不去分別所有的遭遇如何的不恰當,而在于提醒自己如何去運用一種恰好的態(tài)度,恰好的理解,恰好的協(xié)調(diào),和恰好的安排。
【第58句】:【禪語人生】游刃有余的人生須五從:從溝通中融洽和諧;從參與中奉獻身心;從和合中集體創(chuàng)造;從認同中自我享有;從平和中進取奮發(fā);從威儀中端嚴禮敬。
【第59句】:走馬有個前蹄失,急水也有回頭浪。走平地,防摔跤;順水船,防暗礁。鉆深山修身養(yǎng)性,出古洞名揚四海。昨是兒童今是翁,人間日月急如風。做官做府起高樓,民脂民膏在里頭。
【第60句】:【心靈禪語】那些瑣碎的煩惱,脆弱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就像池塘里的浮萍,沒多久就覆滿池面。生活的禪法,不是非要與種種煩惱拼個你死我活,而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歇即菩提”。收斂狂躁不安的心性,放下一切執(zhí)著與妄想,生活里的無限風光,活活潑潑,現(xiàn)現(xiàn)成成。
【第61句】:【禪心佛語】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煩惱,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人生有些時候就得獨自面對煩惱。
【第62句】:【禪語人生】要注意僧儀,上殿合掌當胸,五指并攏,兩掌心貼攏,中間不可離開,此為轉十惡為十善之義。二足成八字形,身體正直,眼觀鼻、鼻觀心,兩眼不得張大,不得左顧右盼。此等僧儀很是重要,且為除習氣之重要事件。
【第63句】:【禪心佛語】是否吃了東西,看臉頰上的紅色就能知道。是否懂得或修持了佛法,看看能否克服煩惱及我執(zhí)也就曉得了。如果能降服煩惱和我執(zhí),就表示此人懂得佛法,也修持了佛法。否則縱然能在談話中全占上風和贏盡一切辯論,而對煩惱及我執(zhí)卻絲毫不能遣除,這種“佛法”只是邪知和邪行而已。
【第64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生活在山坡上的石頭,羨慕山下繁華大道,便自己滾下去,結果受盡踐踏與玷污。禪師:知足常樂,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65句】:【心靈禪語】我們常常被一個名利所困擾,為名為利,你爭我奪,爭到最后,原本寬闊無垠的世界,只剩下一顆自私的心。如果心胸開闊一些;得失看淡一些;為別人多考慮一些,哪怕只是少爭一點,把看似要緊的東西放一放,你會發(fā)現(xiàn),心會一下子變寬,世界會一下子變大。不爭,是一種人生境界。
【第66句】: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無論好壞,都象是火宅(喻指煩惱的世界)一樣,充滿各種躁動的情緒和難測的危險。《法華經(jīng)》中有這樣一句偈語:“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佛家眼中,三界都是水深火熱的環(huán)境,而工作中需要處理的煩惱尤其多。
【第67句】:人生最踏實的事,是今日此時有多少力量就盡快付出,做利益人群、造福社會的工作。肯付出心力服務別人的人,因抱持義務的精神,能夠心甘情愿,任勞任怨;所以,無論再怎么忙碌,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喜悅。
【第68句】:【禪心佛語】堅定信念才能主宰自己。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就很容易對自己妥協(xié)。如果不清楚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立場,就難免被別人更堅定的聲音所左右。我們心中的價值觀含糊不清,我們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這時我們就很容易被別人說動。在人生的經(jīng)歷中,我們一步步認清自己是誰。每一步的努力讓我們的信念更堅定。
【第69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命不一定要流麗風韻,心卻要豐盈寧靜飽滿。一種緣,不隨日月的更替而改變,無論深淺,無論久遠,見與不見,心都在那里,來與不來,心都會念起。時光無聲,也似聽到歲月流轉的聲音撩撥耳畔;春光無言,也有醉心的畫面鋪展心底。
【第70句】:生命的意義在于圓滿覺悟,即如理了知自己的本來面目,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隨緣,能獲自在,放下即得解脫。憂則天下皆窄,怨則到處為仇,哀則自己束縛,怒則大敵當頭。以虛養(yǎng)心,以德養(yǎng)身,以仁養(yǎng)天下萬物,以道養(yǎng)天下萬世。善言不離口,善事不離手,善眼不離面,善念不離心。
【第71句】:【禪心佛語】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從簡單到復雜再精煉為簡單。簡單,開始是一種單純,最后是一種高度濃縮。不經(jīng)歷復雜的簡單,就品不出豐富的味道,簡單,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結晶。
【第72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命需要品味,味道如何,自己去活,生命需要感謝,感謝誰沒有答案,感謝曾經(jīng)的傷,感謝曾經(jīng)的失落,感謝命運一次又一次的化繭成蝶,準備好一個心態(tài),不枉活此生。不論命運怎么安排,活自己的成長意義。
【第73句】:【禪語人生】一年容易又春風,在這新年的開始,向佛陀祈愿:愿眷屬和諧,家庭美滿;愿掃除習氣,增加修養(yǎng);愿修行進步,增加慧解;愿佛教興隆,眾生普度;愿世界和平,普天同慶。
【第74句】:【禪悟】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第75句】:“獲得第六罐”的方法屬于那些敢于發(fā)現(xiàn)的人。空罐就是閑置的資源,空罐就是價值;每個人都有空罐,都有很多資源閑置著,如果被充分整合,我們將驚嘆自己的表現(xiàn)。
【第76句】:七月是感恩孝思月,應慎終追遠、尋根報恩;不只孝敬堂上活佛——父母,更要擴大愛于普天下眾生,才是真正的種恩田。除此還要植敬田——恭敬教導我們做人處事之道的三寶和師長;植悲田——施舍財物、救濟人間饑寒倒懸之苦。如此,諸佛龍?zhí)熳o法,必定歡喜同贊,功德無量。
【第77句】:律,不獨指粗跡而已。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而因果又為律中綱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念佛之人,舉心動念常與佛合,則律教禪凈一道齊行矣。(民國)印光《印光法師文鈔·復謝誠明書》
【第78句】:【靜心禪語解煩惱】對于人生,越是長大,越是懂得。越是懂得,你就越是覺得,任何一種失去,都將會是一種心殤。因為任何一種失去,都永遠要比求之不得來的更殘酷一些。所以,生活中的我們,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學會珍惜,都應該是在擁有之時,而非失去后。
【第79句】:【佛心禪語】灑掃畢,老和尚喚傳某師過去,對傳某師開示說:“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煉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勞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fā)智慧。”
【第80句】:我在佛教的環(huán)境中出生成長,除累積佛教知識和形式上的修行外,內(nèi)心的貪嗔癡及習氣并沒有減少。遇到我的恩德上師后,他老人家對我針對性地引導,竅訣性地指點,在他的慈悲和加持下我被自然降伏。上師調(diào)伏了剛強的我,度化了難化的我,我堅定地相信: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上師是寶的根本。
【第8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不論多么富貴,只要有很多煩惱,有很多不盡人意的事,他都不可能真正過得開心。相反,雖然生活條件簡樸,但心地單純,關系簡單,少欲知足,這種人比較容易得到幸福。
【第82句】:大閑之人閑其心。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人活一世,奔波勞累在所難免。當你感到忙、覺得累的時候,一是因為價值的迷失,二是因為過多的欲望。人生有了方向,有了奮斗的理由,心就安定了;少計較,多寬容,知滿足,心也就閑了。心的安定和閑適,才是真正的清閑。
【第83句】:【禪心佛語】解放前后,彌光老和尚作為虛云老和尚恢復祖庭、弘揚禪法期間之中堅力量,鐵肩擔道義,苦行續(xù)禪燈,勇為傳繼禪門之使者,為當代漢傳佛教之復興,譜寫了一首又一首宏大悲壯的護法詩篇。
【第84句】:【禪語人生】以儒釋道文化傳統(tǒng)為核心的文明氛圍,奠定了古代中國共榮共濟的社會基礎,塑造了國人共享價值的心理基礎,也成為現(xiàn)代中國本土認同、人際互信、國土復興的信仰基礎。
【第85句】:人就這么一輩子,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所以你一定要開心。人就這么一輩子,做錯事不可以重來;碎了的心難再愈合,所以你一定不能事后后悔。人就這么一輩子,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另一個今天;一分一秒都不會再回頭,所以你一定要珍惜每分每秒。告訴自己:要微笑面著對任何挫折。
【第86句】:最好的愛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占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而應該是,我們兩個人,相互扶持,并排廝守在一起,仰視浪漫星空,平視這個紛雜的人間,俯視腳下的漫漫人生路。
【第87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88句】:我們平時的行為舉止,若能與道理相融合,則不會起煩惱,甚至能生歡喜心。若有理而無道,執(zhí)著法理文字,不辨人事情理,當然會誤入迷途歧路。
【第89句】:【禪語人生】有些束縛,是我們自找的;有些壓力,是我們自給的;有些痛苦,是我們自愿的。沒有如影相隨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執(zhí)著。不要把目光盯在別處,只有堅持做好自己,才能看到下一秒的路。不要把某些人和事看得太重,陪伴你到終點的,只會是你與你的影子。相信自己,我們能作繭自縛,我們就能破繭成蝶。
【第90句】:人際關系若演變到這種地步,別人怎么肯為我們付出呢?減少一分外界的助力,自己也就少了一分立足社會的因緣,勢必無法在群體中與人合群相處。總之,無法容納別人,就不易成就事業(yè)。
【第91句】:是誰讀懂了木魚的心聲,傾訴那苦空無奈的生命?是誰點亮了佛前的香燈,給迷途的世人照亮了前行的路程?是誰擊打著深沉的暮鼓,警示無常變幻的人生?是誰叩響了夢醒的晨鐘,滌蕩在生死輪回的虛空?因為佛陀,我們才如此幸運;因為佛法,我們才見到光明;因為弘法的僧眾,我們才懂得什么叫清凈。
【第92句】:【禪語人生】心從哪里走過,花朵就在哪里綻放。一生快樂的不二法門:珍惜你此刻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心若放下,風輕云淡;若放不下,苦的不僅是當下,還有未來。花開自有花落時,人生最大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只有放下過去,才能成全現(xiàn)在;只有放下?lián)鷳n,才能更好地前行。
【第93句】:【禪心佛語】內(nèi)心平和,才能灑脫。內(nèi)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裝下滿滿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開,放得下,想得明白,過得灑脫。能容,能忍,能讓,能原諒,平心靜氣。一個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會通達,內(nèi)心就會通泰,活得灑脫,活得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實安詳,云過天更藍,船行水更幽。
【第94句】:思想就像一把雙刃劍,控制不好難免會傷了自己。所以,適時讓自己的腦袋休息一下,無關緊要的東西就別再想了。很多事情不想還沒事,一旦深入地去想,反而讓自己陷入一團混亂,徒增煩悶。
【第95句】:人這一輩子,要經(jīng)得起謊言,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慢慢的才知道:堅持未必是勝利,放棄未必是認輸,與其華麗撞墻,不如優(yōu)雅轉身。給自己一個迂回的空間,學會思索,學會等待,學會調(diào)整。人生,有很多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執(zhí)著,更是回眸一笑的灑脫。
【第96句】:【禪心佛語】身定而后心定,事定然后是心定。這個就是說,事相、身都能夠定下來,才說心得定的話。一點風吹草動,來不及就跑了,那你定還早得很。要磨練定,從事上自己去看,觀察自己,是不是有一點定力,就在初步的事上看。
【第97句】:【一日一禪文案集錦】人生,總有那么一些遺憾,因為無能為力,所以學會釋懷;活著,總有那么一些起起落落,因為無法改變,所以學會隨緣。不驚不擾里,逐漸成熟;無爭無求中,懂得圓潤。感謝愛你的讓你溫暖,感謝傷你的讓你成長,教會你的總要去看淡和原諒。
【第98句】:【禪語人生】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執(zhí)著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至;如能看開,心無掛礙,就無所畏懼。人生往往是怕什么來什么,當你看淡得失、無謂成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遠離混濁,平靜如水,不為世間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第99句】:人生,需要小憩石橋,與親者相伴,共享蜜意濃濃;需要面朝大海,與友者同游,共赴其樂融融;有時候又需要臨登高山,同青松翠相對話,同綠水青山抒懷;有時候又需要彳示小徑,與夜色為舞,與文字抒情,思念深深,幾許思緒;只是任何一種需要,都是我們的當時的一種心境,一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