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但它會象閃電般,出奇不意地襲擊你。當你在紅塵中翻滾,從未想到死之將至;它快得如同雷電,把你轟得暈頭轉(zhuǎn)向。
【第2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沒有盡如人意的生活。當你厭倦了現(xiàn)在的生活,就算換了新的環(huán)境,總有一天還是會感到厭倦。嘗試從新的角度看待所有的問題,留下來,解決它,戰(zhàn)勝它,笑著回頭再看它。有期待的人,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一天。
【第3句】:【禪心佛語】各位注意。凡是從外來的境界,不要注意它,不要理會它,聽其自然,不隨它轉(zhuǎn)。在《楞嚴經(jīng)》上講得非常明白,希望參禪者,要徹底研究五十種陰魔的來龍去脈。
【第4句】:【圣經(jīng)文案】13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贖罪。(利17:11)
【第5句】:剛?cè)嵯酀悍卜蛲獗砜此苿倧姡瑑?nèi)心卻是畏怯軟弱;圣人則是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能堅強己志,柔能調(diào)伏眾生。
【第6句】:【佛心禪語】不執(zhí)著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感情,欣賞自己的喜怒哀樂,但不會被它沖昏頭,使自己順其自然。
【第7句】:只有兩種病:一是騎驢覓驢,二是騎卻驢了不肯下。。若不騎,十方世界廊落地,此兩病一時去,心下無事,名為道人。一《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文案》
【第8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失敗,或遲或早。這不是不詳?shù)念A(yù)言,上帝的學(xué)校是不允許缺課的。世界上沒有一帆風(fēng)順的事,屢敗屢戰(zhàn)是走向成功的惟一途徑。所以真正的成功者只能是那些立經(jīng)失敗而精神不倒的人。
【第9句】:【禪語人生】在那里,日軍與設(shè)伏的中國軍隊展開了激戰(zhàn),難民無路可逃,就涌向了矗立在棲霞山南面的棲霞寺。很快,進香河邊的抵抗也告失敗,沒來得及逃脫的軍人脫掉軍裝,加入了逃難的人群中。
【第10句】:【禪心佛語】每個產(chǎn)品都有一本說明書,身體也應(yīng)該有一本使用手冊。正確了解,合理使用,注意維護,使其健康運行,這是人生快樂、幸福的基礎(chǔ)。
【第11句】:【禪心佛語】善男子。若有眾生發(fā)心始學(xué)是大乘典大涅槃經(jīng)。書持讀誦亦復(fù)如是。雖未具足位階十住則已墮于十住數(shù)中。或有眾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貪怖或因利養(yǎng)聽受是經(jīng)乃至一偈。聞已不謗當知是人則為已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12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對修行不負責(zé)的人分兩種。一種是,到處皈依,從不修行;另一種是,從不皈依,到處學(xué)佛。
【第13句】:學(xué)者事事要自責(zé),慎勿責(zé)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無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無能,時時自反,才德無不進之理。
【第14句】:無相之相,名為實相。一切法無自相、無他相及自他相;無無因相、無著相、無受相、無作者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者相;無業(yè)相、無業(yè)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大般涅槃經(jīng)》卷四十
【第15句】:【禪心佛語】彈性:古人說,做人必須方外有圓,圓外有方,外圓內(nèi)方。今人說,管理藝術(shù)的特點,在于它的彈性。經(jīng)營人生,守住剛強,練些彈性,風(fēng)來拂面,雨來沐身,悠然不驚,總是從容,優(yōu)雅有為,當是人生佳境。
【第16句】:好事不如無事,何謂無事人?面對此問,十有八九之人未開口時,心意識已謗佛謗法了,無事人絕非沒有事、不做事。什么是無?
【第17句】:【佛心禪語】自然不僅僅局限于大自然美麗的景色。自然還有一個重要部分是躲藏在我們的心靈的世界里。當我們心靈回歸于自然,回歸于平靜時,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心靈抵達的遠處。極妙的地方,只有在心靈的指引下,眼睛才能夠看見。
【第18句】:【一日禪】高調(diào)做事是一種責(zé)任。高調(diào)做事是一種責(zé)任,一種氣魄,一種精益求精的風(fēng)格,一種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細小的事、單調(diào)的事,也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體現(xiàn)自己的最好風(fēng)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質(zhì)與能力。
【第19句】:【禪心佛語】進入一不同的新行業(yè),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在面對無情的打擊和不公的命運時,你必須要能自持。
【第20句】: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顆平常心,才能體現(xiàn)出其價值來。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用平常心來對待生老病死,對待得失,對待寵辱。
【第21句】:【修禪】當你遇到一件事,如果你,喜歡它,那么享受它;不喜歡,那么避開它;避不開,那么改變它;改不了,那么接受它;接受不下,那么處理它;難以處理,那么就放下它。人最難的是放下。放下了,就釋然了。
【第22句】:【圣經(jīng)文案】200于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第23句】:【一花一草一世界,難易相成柔勝剛】1.一葉知秋,2.水滿則溢,3萬物相生相克,無下則無上,無低則無高,無苦則無甜。4.成功講方法,一味地強硬不見得是最明智的。
【第24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一場戲,在等待中錯過了美麗。正如歌中所唱:該出手時就出手。因為幸福就在你身邊。當你付出時,愛以從你身邊輕輕劃過,留下的是悔恨、遺憾。
【第25句】:【禪心佛語】人的生命,實際上就是心對境,對外在的一個事物,內(nèi)心會起一個反應(yīng)、判斷、感受,這個內(nèi)心的感受就是我們所謂的“痛苦”或“快樂”。
【第26句】:人生是一種思考,總在起伏中穿梭,總免不了痛苦的糾結(jié),當然還要準備好理解和寬恕,我們都在思考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最大的質(zhì)量就在于如何把自己從煩惱當中解脫出來,讓心地豁達和光明。
【第27句】:【禪語人生】一引起法,凈法也有,染法也有。佛已成就了,他是純凈法的,他說這些染法,是讓我們認識的,讓我們分析的。在我們身上存在的究竟是什么,我們每一位道友都可以對照一下,你拿佛、法、僧三寶對照一下,這對叫修行。
【第28句】:三緘其口為宜!世人對于有才干的人,通常是妒羨交加的,唯有收斂鋒芒才是上策!當然,過份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適當?shù)臅r候發(fā)表中肯的言論,才能獲得他人的尊敬。
【第29句】:給別人幸福,被人需要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善良是開始,可以得到快樂的結(jié)局嗎?佛日:善少則愁,善多則喜。一《起世經(jīng)·三十三天品》
【第30句】:【禪心佛語】慈悲不是宗教,而是人生的哲理﹔它并非奢侈品而是和平與人心安定的必需品。也是人類共存必備的條件。
【第31句】:【佛禪語】生活中充滿了太多的變數(shù),所以無論多么成功或順利的時候,也別以為結(jié)果一定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別抱百分百的希望;也正因為生活中的變數(shù),多么不順利或艱辛的時候,也別不抱希望。
【第32句】:事實上,佛法是人生最平實的教育,佛陀在世間教導(dǎo)眾生,是日常生活人性的教育;佛陀教育弟子少欲知足,看開人我是非,修養(yǎng)心性以待人接物。
【第33句】:你快不快樂,從來不取決于你處于什么境地,面對怎樣的現(xiàn)實,也不取決于你年齡的大小、財產(chǎn)的多少,而是完全取決于你有沒有一種平和的心境——你能否快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34句】:為什么我們會在與橫蠻的人相處時生氣呢?因為他的嗔心喚醒了我們的嗔恨之心。當你心中沒有這個習(xí)氣時,面對他們并非什么受不了的事;事實上,你會覺得世上沒有惡人。
【第35句】:父母生我、養(yǎng)我、育我,若能真正利用這個身體來愛一切眾生、救一切眾生,發(fā)揮服務(wù)社會人生的功能,則在現(xiàn)世中更能使我們的父母得到一分心靈上的安慰以及無限的快樂。
【第36句】: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會秀麗,看開心情才會明媚。累時歇一歇,隨清風(fēng)漫舞,煩時靜一靜,與花草凝眸,急時緩一緩,和自己微笑。
【第37句】:【禪心佛語】人生運算法則:求知用加法,自滿用減法,機會用乘法,消極用除法。加減表明做人要掌握平衡機制,乘除表明事物由量變到質(zhì)變遞進。做人切記:一切都在變化中。
【第38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xué)禪不能離開日常生活,不能拘泥于持戒坐禪、紙上談禪的形式。有心之人,能從日常生活中領(lǐng)悟禪的妙義。我們做事也不能過于程序化、教條化,靈活運用,活學(xué)活用才能從平凡中領(lǐng)悟出生活的真理。
【第39句】:【禪心佛語】短暫的爭吵是為了再次握手,一時的爭斗是為了永遠的和平。分歧是一種個性存在的必然,但是絕對不是消極的借口。
【第40句】:【禪語人生】我們要能夠懂得,學(xué)佛不是說學(xué)上幾部經(jīng)、幾套理論就能夠成佛的。真正的學(xué)佛就是要一點一滴地改造自己的身口意。
【第41句】:因為生活過得很無聊!人若正事不做,卻忙著應(yīng)酬、打麻將、觀光旅游;這種“無所事事忙”,在飽樂之后,一定會感到疲倦與空虛。
【第42句】:【禪語人生】只要你確信你絕對不會那樣死,確信你絕對不會活著很難受,你就會很安心地活著,這便是信念的力量。
【第43句】: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dǎo),堅定地認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和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44句】:【禪語人生】這需要勇士的剛毅和超絕,需要智者的明亮和透徹,需要禪師的寧靜和坦然,需要此三者合而為一的力量才能做到對生命當下的體認與徹見。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冤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憂、悲、哀傷。凡此種種身心苦楚,為世人所公認苦難或痛苦者,都包括在一般苦難的苦中。
【第46句】:【禪心佛語】離俗家與出家相應(yīng),去業(yè)障與道人相應(yīng),去習(xí)氣與工夫相應(yīng),去煩惱與清凈相應(yīng),此數(shù)相應(yīng),雖然覺得,不如不相應(yīng)好。
【第47句】:恒秋:相逢人間是一種緣分,彼此多些關(guān)懷,多些愛護,多些問候,多些珍惜,相逢一笑該有多好,帶刺的人生是一種彼此的傷害,何苦來哉?俗語說得好,看多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
【第48句】:【禪心佛語】慈悲心發(fā)出來了,心胸自然就能打開,煩惱、業(yè)障自然而然地就會消失,心胸打不開,永遠活得累。
【第49句】:相生,不一定就好。因為貪生緣于怕死,太弱才會求生,吃飽了不求食,只貪泄;相克,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能者多勞,沒有能量根本就無從折騰,對手對你的打擊大小取決于你的實力!
【第50句】:世間最難的管理是人的自我情緒管理。人的情緒極其復(fù)雜,又非常紛亂,既不易認識,又難以梳理,也很難控制。要管理好自身情緒,需要極強的修養(yǎng),需要洞察力,唯其如此,才能辨別情緒的好壞,并找到適當?shù)墓芾矸椒ā?/p>
【第51句】:【禪語人生】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滄桑,內(nèi)心安然無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yīng)天下之變。
【第52句】:【佛心禪語】現(xiàn)今的人,都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就不樂。其實我這個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別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個不怨人,就能成佛。現(xiàn)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帳,算起來,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第53句】: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后,方有染凈,此后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zhuǎn)。(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一
【第54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聰明的人,總在尋找好心情;成功的人,總在保持好心情;幸福的人,總在享受好心情,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陽光下燦爛,風(fēng)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第55句】:【佛心禪語】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就在于他心靈純凈得一塵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雜念太多,而自己還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繼而清除心中的雜質(zhì),讓自己純凈的心靈重新顯現(xiàn)。
【第56句】:【禪心佛語】接納是一種恩典,使我們能夠看清楚生活中每一個經(jīng)歷其實都是在教導(dǎo)我們成長。接納可以加速我們的個人成長,以及加深每一個體驗的美好品質(zhì)。
【第57句】:【佛心禪語】不能接納自己的缺陷將一無所成;自憐亦將使你一無是處。人必須勇敢的接受人生可能的遭遇,并使自己在際遇中脫穎而出。
【第58句】:【禪語人生】真有行持的人,十字街頭,酒肆淫坊,都是辦道處所,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如明鏡照萬象,不迎不拒,就與道相應(yīng)。
【第59句】:【禪心佛語】神經(jīng)繃得太緊,生活枯燥無味;偶爾放松心情,善于調(diào)節(jié)為最;做事不求最好,但求問心無愧;做人踏實認真,勝過取巧捷徑;只要心態(tài)端正,一生快樂相隨。
【第60句】:走過的歲月,總有圓滿,總有殘缺;曾經(jīng)的欲望,總在燃燒,總在膨脹;當初的夢想,總在破滅,總在走遠。心中的愛人,總在牽掛,總在惦記。
【第61句】:稻田里難免有稗子,不能因為稗子就不種田;出門難免遇雨,哪能因為怕遇雨就不出門?是農(nóng)民,種好田是本分;是旅人,該上路還得繼續(xù)上路。
【第62句】:人之所迷,因在局內(nèi),人之所悟,因在局外。人生充滿變數(shù),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淡定看人生,寧靜看自己。
【第63句】:【禪心佛語】生在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之人。有禮之人會做人,有人緣,多朋友。有禮之人會做事,注重形象,有教養(yǎng),不樹敵,成功路上事事順。
【第64句】:【禪心佛語】目光遠大:當財運亨通時要想到貧窮,這很容易做到。聰明人為冬天準備。一定要多交朋友。維護好朋友同事之間的關(guān)系,總有一天你會看重現(xiàn)在看來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第65句】:【幸福生活要看我們有一顆什么樣的心】因為我們有嗔恨心,所以聽到別人的辱罵就會煩惱、會憤怒。而一個修行人,會將生活中的挫折當做修行的助緣。幸福人生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在于我們用什么樣的觀念來生活。
【第66句】:【禪語人生】怎么樣把心洗凈呢?心是被人不道德的行為所污染,做個有道德的人,就能把心洗凈。但是,現(xiàn)在追求的是自由啊,人性解放啊。什么是道德?樹木連根拔起,大地離它遠去,樹會手舞足蹈歡呼自由解放嗎?人扎根在道德。
【第67句】:【佛心禪語】不作人天業(yè),不作地獄業(yè),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只是隨意而生。
【第68句】:【禪心佛語】身前香合眼立,默然落發(fā)三千。眼中淚淚中血,了斷過往悲歡。昔為江湖玲瓏客,已不識勿再提。今做舟山砍柴人,憑此生只參禪。
【第69句】:【禪心佛語】攀緣就是違背因果,因為違背因果生出種種煩惱,大乘經(jīng)典處處寫著隨緣自在、恒順眾生,恒順眾生就是恒順因果,不恒順因果,跟因果搞對立是自討苦吃。
【第70句】:著相而求,咫尺也成天涯。心性本自圓成,卻時時攀緣過去、未來,并于當下起分別、執(zhí)著,顯好壞、生愛惡,于是煩惱叢生。金剛般若經(jīng)言,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且于不可得處,悟達心性圓成。
【第71句】:【禪心佛語】自性本自淸靜,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欲覓無上自性,須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融其性中取,否則別無二法。
【第72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學(xué)會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義的生活,或者說是逐漸遠離一切過失遠離一切違背生命與自然規(guī)律的生活。
【第73句】:皈依的人要有個皈依的目的,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到底船只將駛向哪一個方向?一定要有個目標。而為人皈依者一定要負起責(zé)任,比如眼見船只已經(jīng)快迷失了,趕快亮起燈塔的燈讓他們知道方向,這就是責(zé)任。
【第74句】:【禪心佛語】對他人冷漠,可以說是一種最糟糕的缺點了。只想到自己,完全不管周圍人的遭遇,表示這個人的眼光淺短,思想薄弱,心胸狹隘。
【第75句】:【禪心佛語】凡塵俗事,總讓人沉溺,人們貪戀人間繁華,自己把自己圈在了欲望里。而繁華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打撈不起水月,折不斷鏡中花,空空也。
【第76句】:如果常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與本性相悖,必然無所適從。譬如處在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爾虞我詐、你爭我奪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一個人無論是富可敵國,還是一無所有,都無一例外地內(nèi)心煎熬,難于取合。
【第77句】:【禪心佛語】即使是重大惡業(yè),如有足夠懺悔的時間——壽長,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業(yè)即輕受而成為不定業(yè)。
【第78句】: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但又害怕被看穿。人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必須走的,一條是想走的,你必須把必須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每一天都是最好的開始。
【第79句】:【佛心禪語】教職人員的政治素質(zhì),宗教學(xué)識,道德修養(yǎng)決定了他所傳播的宗教的基本風(fēng)貌和方向,同時也決定了宗教與社會融合的深度與廣度,也決定了能否擔(dān)負起引領(lǐng)教徒走和諧社會道路的精神導(dǎo)師作用。
【第80句】:念佛只呆呆地念,空空地念,傻傻地念,木木地念,這樣就好。如同曬太陽,并不需要擺姿勢、選造型,只要任憑陽光照射就好。
【第81句】:【禪心佛語】男人煩惱時會約上朋友舉杯消愁,女人痛苦時會在朋友面前涕淚長流,只有在真誠朋友面前,我們才可以痛快哭,痛快笑,痛痛快快地訴說內(nèi)心的煩惱。
【第82句】:就是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居無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適當,就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不求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世界的升華。
【第83句】:交好朋友的處方:好心一片,愛語三句,忍耐一時,慈悲全用,布施五錢,信用始終,感謝萬分,體諒一點,恭敬十成,方便不拘多少。《星云大師講演集》(四),第239頁
【第84句】:佛身安坐一國土,一切世界悉現(xiàn)身,身相端嚴無量億,法界廣大悉充滿,于一毛孔放光明,普滅世間煩惱暗。《華嚴經(jīng)》卷三十四,十地品
【第85句】:【禪語人生】雜念無實性,也無法停留,來去如云,若執(zhí)有痕,不執(zhí)無跡,何需拒壓?菩提自性不被萬物染,不和萬物為伍,修與不修皆俱足萬法,但能起用,莫作別想。
【第86句】:【圣經(jīng)文案】221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里,將主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伶憫你,都告訴他們。(可5:19)
【第87句】:恒愚法師: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日日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日日行惡,禍雖未至,福已遠矣。為善如春天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缺,日有所損。
【第88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生活里,我們都說人生是一場約定,為什么會相逢,又為什么會錯過,那些過去現(xiàn)在的故事,往往看到了開始,卻猜不到結(jié)局,人生總是活在了意料之外。那些對未來的疑惑和焦慮,也就成了未來的壓力所在。
【第89句】:【佛心禪語】評論古今:能讓內(nèi)心保持寧靜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
【第90句】:【進步階梯.好書推薦】《成功是和自己的較量:王石哈佛問道》!一位60歲的人生行者,和年輕人聊聊比成功這件事更重要而不朽的一切。是年輕人心中的企業(yè)家偶像。一次,他只愿和年輕人聊一聊人生。
【第91句】:財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將進酒》詩中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如能在財這方面放得下,那可稱得上是非常瀟灑的“放”。
【第92句】:【禪心佛語】人生其實不苦,心糾結(jié)才苦;道路其實都在,不必計較平坦不平坦。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
【第93句】:所以,人有兩種生活形態(tài),一是為生活而工作,這種人是不得不工作;另一種是為工作而生活,這種人是為了替人群付出良能而生活,這是人生真善美的正確目標。
【第94句】:【佛心禪語】理解:(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第95句】:【禪心佛語】吃了就定要拉,人定要學(xué)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第96句】:【佛心禪語】比爾蓋茨: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爾蓋茨把這種愛擴展到了團隊,最后擴展到了全世界。
【第97句】:【佛語悟道】父母對子女的恩情深厚,對子女的憐愛沒有停止的時候。父母的心總是伴著子女的一舉一動,總是隨著子女的遠離和歸來而改變。百歲的母親會為八十歲的兒子操心掛念,只有當生命停止的時候,這種恩愛才會停止。
【第98句】:【禪心佛語】今日漢地能夠讀誦到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無不是鮮血凝成、汗水化成,包含了上至后漢、下至隋唐五百多年間先輩求法者的志愿和生命。
【第99句】:迦葉白佛:“我等從今,當于—切眾生,生世尊想;若生輕心,則為自傷。”佛言:“善哉快論!”(《首楞嚴三昧經(jīng)》,依《寶王論》節(jié)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