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舍群得,看智慧;做大做小,看格局;可快可慢,看點悟。
【第2句】:【中華圣賢經典文案326】春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婿觀頭角,娶女訪幽貞。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不能勝正,假不能當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在江湖內,都是苦命人。
【第3句】:【一禪文案】愿是成功的起點,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業要成功必須有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圓滿成佛。“人”如無愿,就無希望;沒有希望,就無法成就事業。
【第4句】:【禪心佛語】看,是誰坐在菩提樹下,細數著輪回了一季又一季的滿簾落花。柔柔的呢喃,瑟瑟的嘆息,潺潺的相思,嫵媚了胭脂妖冶的芳華。
【第5句】:內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裝下滿滿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開,放得下,想得明白,過得灑脫。
【第6句】:活這一場,讓我們對人生心存感激,學會把所有的煩惱付與流云,今生來此,也不是找那個鼻青臉腫的糾纏,懂幾分珍惜和感激,做好一份心理準備,修復所有被煩惱損壞的美好。
【第7句】:【禪語人生】洲沙宿雁楚江秋。李清照: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第8句】:忍辱息瞋聽到許多閑言閑語,不要惱怒,不要用嚴厲的語言回敬他們,因為善人不與人為敵。《經集》第四品,第十四章《迅速經》
【第9句】:幸福有時候,真的就在身邊,學會知足常樂,享受生活的味道。人生是需要一點智慧的,否則,樂觀者在磨難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磨難。相同的視角,不同的角度,便會體會到天壤之別的差異。
【第10句】:【禪心佛語】生活,其實是一種非常真實的讀物。身邊發生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許多真相:生老病死等人生的酸甜苦辣,如夢如幻等萬物的規律本質,但我們卻不太留意這些事實,所以一直都很迷茫。
【第11句】:【禪心佛語】發自內心的去為眾生著想,為眾生服務,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則,你什么也得不到。
【第12句】:【圣經文案】298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里復活一樣。(羅6:4)
【第13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許多煩惱,都是認識上的錯誤造成的,正思維能使我們如實地觀照人生。
【第14句】:【禪心佛語】世人都在苦苦地求索,夢想著找到自己的歸宿。殊不知,思念著我們的人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歸宿。
【第15句】:【禪語人生】只想過別人對自己的影響,卻從未考慮過自己對別人的影響,這緣于你的不智,幼稚,還有不成熟。
【第16句】: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一《永嘉證道歌》
【第17句】:一個人只要選對了路,下定了成功的決心,“精進不止”,終能成功。當然,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始終保持至誠之心,永不動搖,才能心想事成。
【第18句】:海盜是許多男人心中的夢想,是許多女人心中的英雄。成為海盜是我年輕時代的夢想之一,我一度將海盜生活想象得非常詩意。
【第19句】:【禪語人生】要想運勢好,口德很重要。佛是一柱香,人是一句話。情感不好,財運欠佳、小人太多,命運不公,多由于不注重口德,導致自身霉運纏身,害人害己。
【第20句】:【禪語人生】疑心生暗鬼。凡是對自已有懷疑時,要培養自我的信心;別人懷疑你時,你要給別人足夠的誠信之心,只有誠信之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第21句】:不為無法更改的過去徒然悔恨,時光寶貴,為過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創造未來的時間。與其為不可更改的事原地嗟嘆,不如振奮精神,為了可以改變的未來行動起來。
【第22句】:【經典禪語】每個人都是在生活百態中經過,人生的方向,也在于能夠有勇氣能磊落,去嘗試解決人生面對的新問題。人生也是一場義務,能夠親切友好尊重理解的去生活,生命便不再是一種煎熬。
【第23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可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所擁有。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有,才是最可惜的。因為擁有的總會失去,與其變成已失去而懊悔,不若擁有時學會珍惜。
【第24句】:【禪心佛語】那些嘗試去做某事卻失敗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嘗試做卻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第25句】:若現世欲及后世欲,若現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則是魔餌,因此令心生無量惡。《中阿含經》卷十八,《凈不動道經》
【第26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幸福與否,和物質條件并無必然關系。我們看藏地的農民,他們的生活再平常不過了,每天在田里打理莊稼,吃的是簡單的農家飯,可他們臉上卻時常露出燦爛的笑容。
【第27句】:【禪心佛語】生活總是在磨難中感悟,去實踐那份去留無意,從緊張到恬靜,這世間的寒暑往來花開花謝,是歲月的簡單與悠閑,也更是人生的一種平和達觀、全身而退。
【第28句】:【禪心佛語】如果因緣也是因緣所生,甲因緣是乙因緣所生,乙因緣是丙因緣所生,丙因緣也是因緣所生,落入無盡過。
【第29句】:遇到挫折和失敗,最有價值的事是挽回損失和調整心情,而不是追究責任。在沒有明確的責任人的時候,不妨將自己當第一責任人,然后迅速原諒自己。
【第30句】:沒有時間老:越忙的人時間越多沒有時間老,每一秒鐘都可能創造一個奇跡,每一天都會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第31句】:【禪語人生】我希望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都要學大乘菩薩的精神,學佛的精神,學歷代祖師的精神,在塵勞中找到安身立命處,在塵勞中明心見性了生脫死,然后又在生死岸頭廣作佛事,廣度眾生。
【第32句】:做到得意失意皆平和并不容易,就連為人達觀灑脫的文豪蘇軾,受人羞辱也難以淡然處之,可見寵辱不驚的修為之難。
【第33句】:【禪心佛語】第一,舍利弗在個人修持方面,可謂完美無缺。“持戒多聞,少欲知足,精勤遠離”,便是生動的寫照。
【第34句】:【佛家禪語】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富裕,而是精神充實。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與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35句】: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人要慈悲,對壞人更要慈悲;好人要度,壞人更要教化。
【第36句】:【禪語人生】遠離一切戲論,不思未來,不憶過去,不被現境所牽,保全當下的心,能夠安住在全然的覺照之中,無住無相,不落空,這是最好的修習禪定,自然解脫一切。
【第37句】:【禪心佛語】當你請不起人家吃梨,就改請果汁;沒有果汁就沏茶,甚至于白開水。不然就供養以和顏悅色、洗耳恭聽。
【第38句】:【禪心佛語】你喜歡鳥鳴聲卻厭惡車子的吵雜聲;你害怕人群和噪音卻喜歡在森林里獨處。放下聲音去注意「主題」。這個「主題」就是你的修行。
【第39句】:如來藏自性清凈,轉三十二相入于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楞伽經》卷二
【第40句】:【禪語人生】陰土性人,蠢笨蠻橫,疑心重、好怨人。怨人傷脾,膨悶脹飽、腹痛吐瀉、虛弱氣短。
【第41句】:【禪心佛語】每天早上醒來,你荷包里的最大資產是24個小時——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的材料。
【第42句】:【禪語人生】唯有在我們覺悟自己才是種種不悅的罪魁禍首時,才會有改變的可能。如果我們依然深信,都是外在因素的過錯,就表示我們還沒有開始修行。
【第43句】:自責既是對他人的道歉,也是對自己心靈的解脫;它既可以化暴戾為祥和,也會使人真心相對。這時,雙方的心里都會涌上一種感動。自己快樂,別人才能分享到你的快樂。
【第44句】:【禪語人生】正是這段常人不能忍受的艱苦日子,造就了她未來事業的輝煌——1903年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1911年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第45句】:【禪心佛語】你的一生會遇見很多人。有人愛你,有人忌妒你,有人把你當做寶,有人不把你當回事。你痛了,你累了,你失落了,你錯過了,這些統統與人無關,你的未來,統統要你自己負責。
【第46句】:我們必須好好地思考,他人為何對我不高興?檢討自己的錯誤所在,解開入我的誤解或惡意傷害,盡量使人事圓融、皆大歡喜。
【第47句】:【禪語人生】有人以為參禪,要摒絕塵緣,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實不工作,離開生活,哪里還有禪呢?修行不是懶惰的接口,勞作乃萬事之本,應有這種“不作不食”的精神。
【第48句】:【佛心禪語】多少個你以為“再也活不下去”的難事,往往在不久之后,只是鮮明或模糊的回憶罷了,你必須學會接受既成的事實,才能招架任何不幸的后果。終究,“時間總會過去的”。--慧律法師
【第49句】:【禪心佛語】沒必要去預測吉兇禍福,不要為尚未發生的事提前擔憂。日日是好日,不用抽簽,不用算命,相信自己的良心。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良心就是佛心。
【第50句】:無我布施,能深切的體會到一切眾生的痛苦、不忍心眾生受苦,并且能善待一切眾生,努力幫助一切眾生擺脫痛苦的心,這就是慈悲心。
【第51句】:在心靈中,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被隱藏和埋葬。我們會把一切被壓抑的自動投射到外界,而自己根本毫無覺察。
【第52句】:通途法門,從因向果,先求完善人格,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漸行成佛;念佛法門,從果向因,不論何種罪人,先保證其必定成佛,再來莊嚴、完善人格。
【第53句】:【佛心禪語】明軒法師:“你我相識即有緣,面帶笑容結人緣,布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損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喜舍修佛緣。”
【第54句】:其實,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比自己優秀的對手”、“比自己成功的方法”等,并不會讓我們變得不如人,相反會因此而發現他人身上許多自己所沒有的優點。
【第55句】:盡世間安樂,從愿他樂生;盡世間苦惱,由欲我樂生。愚童作自利,能仁為利他。(古印度)寂天《入菩薩行論》
【第56句】:信佛者盡管相信佛的偉大,也相信教理深奧;但若只是了解“佛學”,而不肯學佛的精神,則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第57句】:【禪心佛語】當你為過去的回憶煩惱,為未來的事擔憂的時候,你應該想起生活只是存在于現在的。當你對現在的生活傾注全力的時候,對過去的煩惱,以及對未來的擔憂都將會消失的。
【第58句】:胸中有分曉,語言存溫厚,是做人有溫之“當”。有了這個“當”,就會對人,溫溫以惠;待人,溫和善良;處事,溫和厚道;做人,恭敬禮貌。一言而蔽之,就會以一顆溫暖之心看人,溫暖之態待人。
【第59句】:眾生萬機不等,個人怎樣表現都可以,也多少會契應一定的人群;但弘法則不同,必擇普機普緣之教,不取一機一緣之法。
【第60句】:【禪語人生】人生是一場無常的旅行,無論我們怎樣志在萬里,伏櫪遠望,無論我們怎樣小心謹慎,憧憬完美,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人生沒有坦途,生活就是礪煉,福禍同行,甘苦相兼才是常態。
【第61句】: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華嚴經》卷二十八。
【第62句】:【禪語人生】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事和人,要記住時間對你來說是多么珍貴。
【第63句】:修心禪語:種下一個善念,收獲一種良知;種下一種良知,收獲一種道德;種下一種道德,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個人生。
【第64句】: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緣分;心與心之間,就是一種交流;愛與愛之間,就是一種感情;情與情之間,就是一顆真心;錯與錯之間,就是一個原諒,人生就是這樣一種交往。
【第65句】:“風動幡動”是禪宗一則著名公案,它說明萬法唯心、境隨心轉之理。外物的變化運動是客觀的,我們無法否定它的存在。但是如果我們的心不動,那外物又怎能對我們產生影響呢?
【第66句】:【禪心佛語】寧靜看似平淡,卻不可或缺,如同家常便飯雖然滋味一般,卻可以保證身體的營養和能量,不讓人挨餓。
【第67句】:見色非是色,聞聲不是聲。聲色不礙處,親到法王城。如果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第68句】:【佛心禪語】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第69句】:境地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心即除矣,境豈實有?——《法語四》
【第70句】:很喜歡這句話:“大凡靈魂相似的人,有幸相逢,就是永恒。”不經意間一場偶遇,沒有預兆,就這么撞見,一見驚心,驚艷,這就是緣。
【第71句】:【禪心佛語】快樂和智能的區別在于:自認最快樂的人實際上就是最快樂的,但自認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卻是最愚蠢的。
【第72句】:【禪心佛語】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禮,大驚易失態,大哀易失顏,大樂易失察,大懼易失節,大思易失愛,大醉易失德,大話易失信,大欲易失命。
【第73句】:【佛心禪語】身外物,求不得,替人保管瞎忙活。聚財無道命難全,百萬買得彈一顆。來去赤裸,哪個屬我?貪什么?
【第74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未來都是自己打主意、打妄想打出來的。打好的妄想引發好的結果,打壞的妄想引發壞的結果。
【第75句】:【禪語人生】我喜歡這光陰里的人或者事,滾滾紅塵,人講人緣,物講物緣,緣來緣去,我已經知道,那屬于我的,都將是好光陰,即使悲欣交集,我亦會珍惜。
【第76句】:【禪語人生】一段不被接管的愛情,必要的不是沉痛,而是時刻,一段忘記的時刻。一顆被深深傷了的心,必要的不是惻隱,而是年夜白。
【第77句】:【禪心佛語】慈悲心的另外一種是“愛”的表現。無我的愛,才是真正充滿慈悲心的“愛”,不求回報的“真愛”。
【第78句】:【佛心禪語】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第79句】:【禪心佛語】天地萬物,乍看各自為政,實則萬物同體,互依互存,舍棄一物都是不健全的存在,人生存在先論態度,后論價值。
【第80句】:【佛語悟道】風吹動時心就會像樹一樣地擺動,云生成時本性就會像塵土一樣揚起,如果總是想弄明白現實中的這些事情,反而會不明白本來的自我。
【第81句】:土豆可以煮、燒、蒸、炒、炸,可以切絲、切條、切塊、和泥;吃法盡管不一樣,吃的都是土豆。祖師一味的教法,“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不論怎樣聞信稱念,都必得往生。
【第82句】:【禪心佛語】十年打工經人生,十年老板鑄精英,十年當官榮三代,十年商海造富翁。人只要挺起脊梁,邁開雙腿,走上自立的路軌,就是一座傲然的豐碑。
【第83句】:【禪語人生】一切壯無過于心。心是怨家常欺誤人。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能伏心為道者。其力最多。吾與心斗。其劫無數。今乃得佛。
【第84句】:【禪心佛語】平安即富貴,心靜大吉祥。這世間萬事,悠悠來往,拿起多少,放過多少,全在心量寬窄之間。
【第85句】:【禪心佛語】生命是無常的,這給我們提供一個改造生命、解脫生命的機會;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變的東西了。
【第86句】:【禪心佛語】四禪八天:無云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第87句】:歲月無心也有心,更多的讓你讓我讓他些許珍惜,些許感動,些許執著。不需說,是沒人懂得;不想說,是一直沉默;不愿說,是心緒難釋。
【第88句】:外在的和平要以內在心靈的和平為前提,而內在的和平要從把握好我們的當下一念開始。
【第89句】:【佛心禪語】若以負面的心態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灰暗、不光明的;若以正面的心態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實、且光明的。
【第90句】:【禪語人生】修持密法目的為獲得共與不共成就,成就根本在于善護三昧耶,因此需護戒如目。
【第91句】:【禪心佛語】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短處。
【第92句】:【經典佛語】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福或傷痛,只能埋心底。【第3句】:
【第93句】:夫父子、夫婦、兄弟、家室、知識、奴婢,有五因緣,云何為五?一日怨家,二日債主,三日償債,四日本愿,五日真友。《五苦章句經》
【第94句】:【禪心佛語】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淡名,淡利,無爭,無奪,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一切自然了,一切脫俗了,一切入了幽遠自在的意境了,方為一盞無味而至味的茶。
【第95句】:【禪心佛語】事繁勿慌、時閑勿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
【第96句】:【禪語人生】無欲無求是仙人,恰如其分是神人。仙人自然看的透,放的下;而神人有智慧,安放自如。一般人都是乘坐著欲望之船在漂泊,不知疲倦在進取,懂得上船,卻不知在哪兒上岸。
【第97句】:真正禪者的眼中,天堂凈土在哪里?卑賤工作里有天堂凈土,愛人利物里有天堂凈土,化他轉境里有天堂凈土,原來天堂凈土是在禪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第98句】:“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修行者的心境,就是“過而不留”。
【第99句】:【禪語人生】有人認為出離心就是逃避這個社會,但是不管你逃到哪里,還是在六道輪回里流轉,還是逃脫不了輪回。真正的出離心是什么?利用你身邊的一切,隨時準備放下,放下才是出離心。
上一篇:佛語勵志經典文案-佛心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