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日,得了滿分的紅紅滿面春風地走到媽媽跟前說:“媽媽,語文卷子發下來了,我考得不好。”說完,還故意撅起小嘴。媽媽看了說:“真是豬鼻子插蔥——裝象,十七還想哄十八?況且你還沒十六呢!考得不錯,對不?”母女倆一陣哈哈大笑。(河南·焦作)
【第2句】:腰要弓,蹬用勁,手抓韁,心要平。
【第3句】:【蘿卜雕寶盒——不是個材料】(歇)指不是做某事的合適人才。|
【第4句】:【碰釘子】(慣)比喻遭人拒絕、斥責或遭受失敗、挫折。
【第5句】:臨死蹬棺材蓋兒——沒幾下蹬頭了
【第6句】:【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諺)執法嚴正,國情自然和諧;官員清廉,人民自然安樂。指執法嚴正和官員清廉,是社會安定、人民安樂的決定因素。 也作法正天須順,官清民自安。 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順。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第7句】:【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諺)如果想戒酒卻又下不了決心,最好的辦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態。指酒醉后的丑態令人作嘔。
【第8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即時間。喻時間寶貴。老舍《老 張的哲學》:“一寸光陰一寸金,耽誤我的光陰,你們賠得起 黃金嗎?”
【第9句】:滿園的蘿卜一個個都是頭
【第10句】:【飯要一碗一碗地吃】比喻逐步完成。碗,也說:口。成語: 循序漸進。茅盾《蝕》:“他是精明老練的,他服膺一句老話: 飯要一碗一碗地吃。”
【第11句】:【是粥是水,揭開鍋蓋】(諺)比喻人或事物的真相,揭開表層,自然就一清二楚。
【第12句】:【買金偏撞不著賣金的】(慣)比喻偏偏遇不上稱心如意的配偶。 也作“買金的遇不上賣金的”。
【第13句】:【江湖一把傘,容吃不容攢】(諺)江湖:舊時指輾轉四方以賣藝、賣藥等為生的流浪生活為走江湖。 攢:積攢,積存。指走江湖的人只能混碗飯吃,很難積攢錢財。
【第14句】:【往火坑里推】(慣)比喻使人遭受苦難,陷入悲慘的境地。 也作“向火坑里推”。
【第15句】:【傷元氣】(慣)元氣: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和能力。比喻人或國家、組織的生命力受到損害。
【第16句】:【牽著不走,打著走】(慣)比喻好言相勸不聽,被強制或受到懲罰才肯聽從。
【第17句】:【 照與子抓藥處方上的藥,不能隨便更換。】表示嚴格執 行,或刻板的模仿。《北京日報) (1987,7,16):“他們從那些 不法商人那里得到了啟示,心有靈犀一點通,也開始照方子 抓藥。”
【第18句】:【疾雷不及掩耳】見“迅雷不及掩耳”。
【第19句】:【 躺在功勞簿上】自恃有功,不再進步。《人民日報》(1984, 12,11):“他的教訓啟示人們: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 是很危險的。”
【第20句】:放學回到家里,爸爸說中午吃剩米飯,我說我不愛吃。奶奶說:“剩米飯好吃。俗話說,‘頭鍋餃子二鍋面,米炒三遍金不換’。”(河南·南陽)
【第21句】:吃香蕉剝皮——吃里爬(扒)外
【第22句】:我的學習成績不穩定,忽高忽低的,媽媽開玩笑說:“你可真是下山的太陽紅不了一會兒,吃泡泡糖只甜一陣兒啊!”(河南·長葛)
【第23句】:【對待失意人,別說得意事】(諺)面對事不遂心或者倒運的人,不要談說稱心如意的事。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觸及別人的痛處,惹人生厭。
【第24句】:【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諺)山:被山。指古來殽山以東民風尚文,故多出文官;殽山以西民風崇武,故多出武將。 也作“山東宰相山西將”。
【第25句】:弟弟望著掛歷上又大又紅的蘋果直流口水,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爸爸裝作遺憾的樣子對弟弟說:“只可惜腸子癢癢手難撓哇!”(河南·信陽)
【第26句】:喝白水拿筷子一撈啥;沒啥撈頭
【第27句】:【惜子如殺子】見“慣子如殺子”。
【第28句】:這山看著那山高——見異思遷
【第29句】:【殺人倒落兩把血】(慣)殺了人留下兩手的血。比喻出了力,沒得到好處,卻惹來了是非和麻煩。 也作殺人賺了兩手血。 殺人白落兩手血。 殺人不成鬧兩把血。
【第30句】:穿著孝衣拜天地——悲喜交加;又悲又喜
【第31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此俗語比喻接受別人的救助要加倍報答,以示感恩。那么,這種說法是怎么來的呢?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最早出現在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來源于明朝的一個故事。明朝后期,皇帝昏庸,政治腐敗,宦官當道,廷臣結黨,派系林立。歷城一縣令,看破時局,無奈之下憤而離職到神通寺出家,法號“興公”。年輕女兒放心不下父親,怕父親受苦,生活不能自理,也跟隨而來。按寺內規矩,男女不能同居,她便進入距離父親不遠的涌泉庵削發為尼,法號“明喜”。為方便替父親洗衣服,明喜隨后建了一座單層方形坐北朝南的塔,把為父親洗好的衣服按約定時間送往塔內,隨后父親再將衣服拿走。當人們問起這樣做的原因時,她說:“父親的養育之恩我們必須好好回報,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真是不折不扣的孝女,人們無不被她這種報恩方式所感動。為了紀念這位女子,后來人們把神通寺后的泉起名為“滴水泉”,明喜為父親洗衣服的泉為“涌泉”。于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個俗語在民間傳開了。至今還被人們廣為引用。
【第32句】:【趕鴨子上架/打鴨子上架雞】上架,鴨不上架。指做事不 在行。成語:強人所難。臺灣朱秀娟《女強人》:“你有能力 怎么辦就怎么辦,我不能打著鴨子上架。”
【第33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言行使別人高興,使自己人灰 心喪氣。明代《水滸》:“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 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
【第34句】:【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歇)糟鼻子:即酒糟鼻子,鼻尖有許多紅色斑點。糟鼻子被誤認為多喝了酒。指人白白地承擔壞名聲。也指徒有其名,并無其實。
【第35句】:媽媽看著剛穿上新衣的我說:“喲!真好看。真是人要衣裝,佛要金飾啊!俺小偉穿了這件衣裳,可真俊多了!”(山東·文登)
【第36句】:【站在河邊不脫鞋】(慣)比喻不深入實際或不做實事。
【第37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諺)興亡:興盛與衰亡。匹夫:普通老百姓。指有關國家興亡的大事,平民百姓也都有責任。 也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第38句】:【外賊易擋,家賊難防】(諺)外來的賊是明的,容易對付;家里的賊是暗的,很難防范。指在預防賊寇方面,強大的外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隱蔽的、知情的內奸。 也作外賊易打,內奸難防。 外賊好防,家賊難擋。
【第39句】:【千里眼,順風耳】比喻看得遠,聽得細,消息靈通。韓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媳婦又不是千里眼、順風耳,她 哪兒會知道!”
【第40句】:【前人田土后人收】(諺)前輩人開墾或購置田地,后輩人獲得田地的收益。指前人創業,后人繼承,歷來如此。 也作前人田地后人收。 前人田土,后人收留。
【第41句】:【 扯了龍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無論輕重,都有死罪, 干脆豁出去,大膽干。類似的:一錐子也是疼,一刀子也是 疼。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今天去修碉堡,又叫黃皮猴 子打了一哭喪棒,不是村里人緊拉住,我真要揍他兩下!反 正扯了龍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一命換一命算了!”
【第42句】:磚穿里起火——穿煙(謠言)
【第43句】:【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證】(諺)直繩:木工賴以削直木材的墨線。 明證:確鑿的證據。彎曲的木材最恨直繩,犯下重罪的人最恨明證。 指邪惡犯罪之人最怕公正的審判者鐵證在手。
【第44句】:【白吃果子不嫌酸】沒有付出代價,不應該挑剔。反義說: 白吃包子嫌面黑。電視劇:“這是工廠送來的,送啥吃啥,白 吃果子不嫌酸。”
【第45句】:有了梧桐樹一招得鳳凰來
【第46句】:玻璃上跑車——沒轍
【第47句】:【初三月下有橫云,初四日里雨傾盆】釋義:初三晚上月亮下有云帶,初四白天就有傾盆大雨。例句:新月下,有黑云橫截,主來日雨。諺云:“初三月下有橫云,初四日里雨傾盆。”
【第48句】:【吐口唾沫是個釘兒】(慣)比喻守信用,說話算數。也形容人霸道,說出話來別人必須照辦。 也作吐口唾沫都是釘。 吐唾沫落地是釘。 一口唾沫一個釘。
【第49句】:【叉手不離方寸】(慣)方寸:指心。兩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第50句】:【十耕蘿卜九耕麻】(諺)指農歷十月宜耕蘿卜地,九月宜耕麻地。
【第51句】:【老虎吃螞蚱——不夠嚼】(歇)螞蚱:蝗蟲。本指螞蚱太小,不夠老虎嚼一下,轉以形容東西太少,滿足不了需要;或某事輕而易舉,太不過癮。 也作“老虎吃蝗蟲——不夠塞牙縫”。
【第52句】:看對象;不入耳;充耳不聞;一竅不通
【第53句】:【敗兵之將,不敢言勇】在失敗的情況下,不應該再說大話。 清代《鏡花緣》:“敗兵之將,不敢言勇。雖承賢妹美意,何敢 生此妄想。”
【第54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釋義:表:說。敘述故事時,放下一頭,講另一頭。“兩”又作“干”。例句: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55句】:【靠著大樹有柴燒】釋義:倚仗某種勢力就能得到某種利益。例句:俗話說:“靠著大樹有柴燒”。韓德勤就是靠著顧祝同這棵大樹,在國民黨內做了個師長。
【第56句】:小姑要嫁人了,直嫌爺爺給她置辦的嫁妝少。爺爺的態度很堅決,說:“陪不盡的閨女,辦不盡的年。你甭挑剔了,就這了!”(江蘇·贛榆)
【第57句】:【有酒不喝偏喝醋】(慣)比喻有利的事不做,偏要自討苦吃。
【第58句】:【面笑心不笑】(慣)指表面裝出笑容,內心卻并不高興。
【第59句】:篩子里的米粒——無孔不入
【第60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見“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
【第61句】:打完水,爺爺讓我把桶送回家,我不樂意。爺爺捋著胡子說:“大人張張嘴,小孩跑跑腿嘛!”我只好把桶送回家了。(河南·濟源)
【第62句】:【打火機】現在的打火機小巧玲瓏,多用于抽煙者點煙用。打火機品種繁多,花樣不斷翻新,以至于有人專門收藏打火機,出現了收藏打火機熱。世界上第一臺打火機是德國化學家德貝萊于1823年發明的,可它的原理卻來自中國。其實,轉輪打火機源于中國近代的“火鐮”。中國先前抽煙的人,都有一桿煙槍(俗稱煙袋桿),一個煙袋(盛煙葉用),一塊火石和火鐮。火鐮的取火原理是,用一塊比較扁平的石英石,在石英石上的邊緣放一點點硝棉,用一塊似鐮刀狀的黑鐵,猛地擊擦石英石的邊緣,擦出火花,燃著硝棉,然后將硝棉放入裝滿煙葉的煙袋鍋子里,以此點煙。現代打火機不過是把火鐮換成了轉輪,把硝棉換成了汽油,摩擦產生火星點燃汽油。
【第63句】:【沒好事上門,光鬼火來家】(慣)鬼火:磷火的俗稱,磷化氫燃燒時的火焰,白中帶藍綠色,人和動物尸體腐爛時分解出磷化氫,并能自燃,夜間在野外有時可以看到。指家里沒遇上好事,卻來了壞人。
【第64句】:【拉長線兒】(慣)比喻作長遠打算或安排。
【第65句】:【羊肉好吃怕惹上腥】(慣)比喻想得到好處又怕惹上麻煩。
【第66句】:【騎著驢騾思駿馬】釋義:比喻人的欲望沒有止境。例句: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第67句】:瓦屋蓋蒿草——匿屋(物)
【第68句】:【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人心再硬,也敵不過法律無情。心, 也說:情。清代《兒女英雄傳》:“從來說:人情似鐵,官法如 爐。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參案的 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贓款來。”
【第69句】:【金龜婿】“金龜婿”指稱心如意的女婿。龜,烏龜也,用在男人身上是罵名,為什么老丈人還稱心如意呢?這里的“金龜婿”保留了古代的含義,沒有受到半點污染。《禮記》載:“麟、風、龜、龍,謂之四靈。”龜能躋身于神物之列確實不凡。龜作為地球的古老居民,生存已有若干億年。它行動遲緩,適應能力卻很強,壽命也很長,是長壽的象征。另外,“龜”與“貴”諧音,又是富貴的象征。周代專設“龜人”的官職,由其“掌六龜,若有祭禮,則奉龜以往”(《周禮》)。在漢代,丞相、列侯、將軍所用的金印,印紐一律作龜形;俸祿二千石以上的大官所用的銀印,印紐也是如此,簡稱金龜。在官飾上,武則天改佩魚袋為龜袋,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四品以銀,五品以銅。陸游到了晚年,自號“龜堂”,并用龜殼做了一頂帽子戴在頭上,以示尊貴。直到元代以后,龜的名聲一落千丈,變為丑陋不堪。古代,龜曾與高官聯系在一起,高官握有“金龜印”,嫁得高官,也就得到了金龜婿。詩人李商隱一首名為《為有》的詩中這樣寫道:“為有云屏無限嬌,風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描寫了一個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際,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為要赴早朝而辜負了一刻千金的春宵。可見,在唐代時“金龜婿”就是當高官的丈夫了。稱心如意的女婿稱為“金龜婿”,沿用至今。
【第70句】:【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慣)形容人非常膽小怕事。
【第71句】:【新安茅廁香三天】(諺)茅廁:茅房,廁所。新砌好的茅房總能保持三天沒臭味。比喻素質差的人或事物,開頭還好,往后就一天不如一天。 也作新開茅廁三天香。 新砌茅廁三天新。
【第72句】:【水漲船高】釋義: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提高。例句:票子越來越毛。豆子老是漲錢,豆腐能不漲錢?水漲船高嘛!
【第73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指人蠻不講理,惹不起。申躍中《掛紅 燈》:“我就不信高生那老虎屁股摸不得。出了問題我一個 人負責!”
【第74句】:【 小鬼見閻王】謂大有遜色,比不上。也形容害怕。成語: 相形見絀。魯迅《阿Q正傳》:“即如未莊的鄉下人不過打 三十二張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夠叉‘麻醬’.城里卻連小 烏.龜子都叉得精熟的。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 幾歲的小烏龜子手里,也就立刻小鬼見閻王。”
【第75句】:【在刀刃上試脖子軟硬】(慣)比喻拿生命去冒險。
【第76句】:斜嘴開口——盡說歪話
【第77句】:【被窩里放屁——獨吞】(歇)譏諷人獨占財物或好處。 也作“蒙被子放屁——獨吞”。
【第78句】:【耗子倒管起山貓來啦】釋義:比喻事理顛倒。例句:他忽然把胳膊一甩:“反正沒有死罪,耗子倒管起山貓來啦。走!”
【第79句】:書記把暖瓶碰掉在地上,卻怪公務員放的不是地方。公務員背地里說:“唉!只有丫環的不是,沒有姑娘的不是。”(安徽·利辛)
【第80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釋義:機關:周密而巧妙的計謀。卿卿:舊時對女子的愛稱。耍盡心眼自以為非常聰明,到頭來卻斷送了自己性命。嘲諷人玩弄權術和詭計,最后落得身敗名裂。例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這才是自作自受呢!
【第81句】:粥鍋里煮蚯蚓——糊涂蟲
【第82句】:張大伯當了干部后,由于辦事公道,不講情面,有幾個人就想搞他的小動作。他說:“腳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我看醬蛆能拱倒醬缸?”(安徽·利辛)
【第83句】:【龍虎斗】(慣)比喻兩個強者或兩派勢力發生爭斗或爭論。
【第84句】:剃頭刀不能砍柴,砍柴刀不能剃頭——各有各的用處
【第85句】:大年初一借案板——大家都忙
【第86句】:檢驗員量車件——卡得緊
【第87句】:媽媽叫我洗菜,我才洗菜,叫我掃地,我才掃地,從來沒主動做過啥。媽媽說:“你呀,就像蛤蟆一樣,點一下跳一下,不點就不跳。”(四川·雅安)
【第88句】:王大伯家的棉田遭了蚜蟲,非常嚴重。我問他:“怎么不噴藥呢?是沒空嗎?”他說:“唉!人倒有空,是錢沒空。”(河北·臨西)
【第89句】:【跑解馬的打扮兒——伶伶俐俐】(歇)跑解馬:又稱跑馬賣解,一種民間雜技,表演者均穿短衣。形容穿著簡便。
【第90句】: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大眼瞪小眼:有勁無處使
【第91句】:【斗虎爭狼,苦殺小獐】(諺)獐(zhang):獐子,形狀像鹿,比鹿小。 指虎狼爭斗,遭殃的是小獐子。比喻上層權勢者之間發生沖突,受害的是下層人物。 也作“龍斗虎傷,苦了小獐”。
【第92句】:【三天兩頭歇】經常中斷,停止。歇,亦可換用其他動詞, 意思也隨著改變,如:忙、跑。茅盾《子夜》:“然而目前天津 八介大廠倒有七個停工,剩下一家也三天兩頭歇!” /虱多不癢,債多不愁借指事多解決不了,只好由它去。 臺灣梁實秋《雅舍小品三集》:“即使命不該絕,明天還有明 天的事,事越積越多,越多越懶得去做。虱多不癢,債多不 愁,那是自我解嘲!”
【第93句】:【九月冷,十月溫,秋底下還有個小陽春】(諺)農歷的九月天氣乍冷,十月秋末,天氣又有幾天返暖。 指秋后天氣返暖,是氣候變化常有的現象。
【第94句】:【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釋義:劉阿斗:三國蜀后主劉禪,小名阿斗。劉禪不思進取,庸祿無為,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興蜀漢。比喻沒有出息,沒有作為的人。例句:皮金狗還想推脫,皮二媽開口了:“狗伢,大伙這是瞧得起你,你別做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不許作怪了!”
【第95句】:【 荒年傳亂話】荒亂的年代,人心不安定,多有謠傳。茅盾 《林家鋪子》:“師傅,隨他們造謠去,你不要發急。荒年傳亂 話,聽說是鎮上的店鋪十家有九家沒法過年關,時勢不好。”
【第96句】:【遠親近鄰,不如對門】(諺)指對門人家比遠親和近鄰更便于相互照應。 也作遠親不如近鄰。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第97句】:【橫草不拿,豎草不拈】什么事情都不做,形容閑懶。草,也 說:針。老舍《四世同堂》:“無論她怎忙,他依然橫草不動, 豎草不拿。”
【第98句】:【占著茅坑不拉屎】(慣)指占著職位而不辦實事。
【第99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諺)象牙:大象的門牙。比喻庸人的嘴里不會說出高雅的詞語。也比喻惡人嘴里沒善言。 也作“狗口無象牙”。
上一篇:公眾號最新摘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