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蒼蠅頭上頂綠豆殼——什么人戴什么帽
【第2句】:重槌敲重鑼——響當當
【第3句】:【曹州兵備——管事寬】(歇)曹州:古代州、府名,唐時轄境相當于今山東東明、菏澤、成武、曹縣和河南蘭考、民權等市縣地,唐末黃巢起義于此。兵備:即兵備道,明代設在各省重要地方負責整飭兵備的道員。本指曹州地廣,兵備道管的面很寬,轉譏人愛管閑事或管事過多。 也作“曹州兵備——管得寬”。
【第4句】:鼻梁上掛鑰匙——開口
【第5句】:【發昏章第十一】(慣)仿《孝經》篇目“某章第幾”的格式。“十一”數目超過“十”,表示程度很深。指發昏至深,神志不清。
【第6句】:城隍廟的泥像——坐一輩子
【第7句】:隔年蠶作繭——無新絲(無心思)
【第8句】:這兩年做裁縫的挺掙錢,媽媽便想讓哥哥學裁剪。爸爸一聽,笑了:“他呀,苞谷稈兒喂驢——天生一把粗料,是弄細致活的人嗎?”(河南·信陽)
【第9句】:背后拉弓——暗箭傷人
【第10句】:八月里的核桃——擠滿了仁(人)
【第11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諺)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第12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慣)柏木:木質堅硬。形容人能說會道,嘴巴厲害。
【第13句】:到了懸崖不勒馬——死路一條
【第14句】:【亂七八糟】“亂七八糟”是人們常用的口頭語,用來形容雜亂無章、一片混亂的一個詞語。這詞源自歷史上的兩次叛亂,一次是西漢時的“七國之亂”,一次是西晉時的“八王之亂”。西漢景帝時,膨脹起來的諸侯王勢力已危及到皇帝的統治。漢景帝采納晁錯的意見,削減諸侯王的領地和特權,引起諸侯王的強烈不滿,吳王劉漳串通楚王、趙王、膠東王等六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聯合起來叛亂。漢景帝聽信讒言,錯殺了晁錯,仍不能退兵。最后,派大將周亞夫領兵平定了這場叛亂。史稱“七國之亂”。西晉晉武帝司馬炎死后,他的兒子司馬衷做了皇帝,司馬衷昏庸無能。有一次他外出,聽到青蛙的叫聲,便問侍從:“為官乎,為私乎?”是說這些青蛙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侍從聽后,哭笑不得,只得說,在官田為官,在私田為私。這樣的皇帝當然掌不了權,結果大權落到其外祖父楊駿手中。司馬衷的皇后賈后野心勃勃,欲掌皇權,她設計謀殺了楊駿,請汝南王司馬亮輔佐,后又對汝南王不放心,便派楚王司馬韓殺死了汝南王。后來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殺死賈后,自立為帝。這又引起其他一些諸侯王的強烈反對,先后又有五個王參與了這場叛亂,最后,以司馬衷被毒死,另立一個新皇帝結束。這場叛亂持續了十六年,先后有八個王參與了叛亂,史稱“八王之亂”。 “七亂”、“八亂”,人民災難深重,將社會搞得一團糟,后人將兩次叛亂聯系起來,造出一個“亂七八糟”的詞來。
【第15句】:【雞多爭窩,羊多爭坡,和尚多了爭飯鍋】(諺)雞多了就爭著占窩,羊多了就爭上山坡,和尚多了就爭吃飯的鍋。捐人多了就免不了爭多論少,發生摩擦。
【第16句】:【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歇)指人雖然不說話,但心里清楚。 也作“啞巴吃餃子——肚里有數”。
【第17句】:【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王小二,泛指貧窮的年輕人。 意即處境越來越壞。王小二,也說:老太太。老太太健康情 況逐年下降。成語:每況愈下。王蒙《活動變人形》:“倪家 已經沒落了,倪家已經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第18句】:【為者如牛毛,獲者如麟角】(諺)牛毛:牛身上的毛,極言其多。麟角:麒麟頭上的角,極言其少。指從學的人往往一哄而上,人數極多;真正能夠學有成就的,卻實在少。
【第19句】:【下課】“下課”一詞原本是教學用語,指一堂課結束。現在卻增添了新的詞意,指體育教練因執教能力被迫停教。它源自四川的球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過四川球迷們的演繹,下課詞義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變成了足球隊教練被迫離職的一種生動寫照。“下課”最初應用在中國足球隊第一任外籍教練施拉普納身上。當時這位德國老頭告訴中國球員,如果不知道將球往哪踢好,就往門里踢,1993年中國足球隊卻在成都慘敗,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響起了“施拉普納,下課”的憤怒聲音。從此,“下課”一詞被廣泛地應用在足球領域,隨后,又被廣泛地引申到其他體育領域,幾乎與引咎辭職同義了。同時,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該被淘汰的意思。
【第20句】:【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跳急速。成語:忐忑 不安。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他這時心中十分煎熬,真 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第21句】:吃米飯揀谷子——挑剔
【第22句】:【抖摟包袱底兒】(慣)包袱底兒:比喻最拿手的本領。指把最拿手的本領亮出來。
【第23句】:【居者無載,行者無埋】(諺)指居家的人不把東西裝在車上作遠行的準備,遠行的人也不會把財物埋藏起來作定居的準備。
【第24句】:哪山唱哪山歌——到哪說那
【第25句】:過后才知事前錯,老來方覺少時非。
【第26句】:天平沒砝碼——兩頭落空
【第27句】:賈寶玉的通靈玉——命根子
【第28句】:【大佛殿里的羅漢——一肚子泥】(歇)羅漢:這里指羅漢的塑像。譏諷人儀表堂堂,實際上沒才學、沒本事。
【第29句】:【一會兒風,一會兒雨】(一會兒陰,一會兒陽)釋義:比喻情況或人的態度變化無常,無法捉摸。例句:你們爺倆一會兒風,一會兒雨,把我弄得五迷轉向,也摸不準你們準脈窩了。他這個人真是猜不透:一會兒陰,一會兒陽,多可怕呀,千萬得小心他一點兒…——
【第30句】:【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諺)火候到了,難蒸的豬頭也能蒸爛;錢花到了,難辦的公事也能辦好。 指只要舍得花錢就能辦好事。也指舊時官場中只要行賄就能打通關節。 也作火大蒸的豬頭爛,錢多買的公事辦。 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
【第31句】:我把媽媽的心愛之物——花瓶弄碎了,我怕媽媽批評,就趕快到媽媽面前認錯。媽媽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地說:“知錯改錯進步快,滿不在乎真正壞。”我一聽不好意思地跑進了我的房間。(河南·洛陽)
【第32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反映人的一種心理狀態,與日常 生活有關。類似的:夢是心頭想。巴金《探索集》:“人們還 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話有時靈,有時又不靈。”
【第33句】:【萬綠叢中一點紅】指襯托得好。清代《兒女英雄傳》:“那 莊門外本有無數的大樹,此時正是濃蔭滿地、綠葉團云的時 候,遠遠的望著,那萬綠叢中一點紅,便有個更新氣象。”
【第34句】:鋼條做釘子——寧折不彎
【第35句】:【糊涂廟里砌糊涂神兒】(慣)形容心里清楚卻裝糊涂。
【第36句】:【無婦不成家】(諺)如果沒個婦女主持家務,這個家就難以成立。指主婦在家庭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37句】:【金剛廝打,佛也理不下】(諺)金剛:佛的侍從力士。金剛要是互相打起來,佛也調和不了。比喻內部鬧起糾紛來,有權威有地位的人物也難以排解。
【第38句】:【不見兔子不撒鷹】釋義:不看見兔子就不把獵鷹放出去。比喻不看準目標或沒有把握,決不輕易行動。“撒”又作“放”。例句:看到這種情況,楊鎮宇立即傳達命令,讓戰士們停止射擊,節省子彈,不見兔子不撒鷹。
【第39句】:天鵝落到雞窩里——盛不下它
【第40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慣)兒女:男女。指對男女之情或對子女、家人的感情過于看重,而喪失了自己的志氣。 也作“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第41句】:【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為什么會用“九頭鳥”來形容湖北人呢?這得追溯到明朝的張居正,并且需要首先弄明白“九頭鳥”是什么樣的鳥類。九頭鳥是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本來有十個頭,日夜嗚叫,人們厭惡它的聲音,遂驅趕獵殺,后來天狗也來助戰,咬下了它的一個頭,于是就剩下九個頭了。它晝伏夜出,畏懼火光,血滴誰家,誰家遭殃。因此在最早的傳說中,九頭鳥是不祥之物。那么九頭鳥又是怎么跟湖北佬聯系起來呢?這得從張居正說起。張居正,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岳,湖北江陵人,明神宗時官至內閣首輔。在位期間,推行了一條鞭法,改革了稅賦制度,使得明朝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并且任用賢臣,在加強北方邊防和整飭東南沿海地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成為皇帝面前的“大紅人”,紅的時間長了也就免不了遭人嫉妒。據說當時有九大御史聯合參奏陷害張居正,結果,他不僅未被參倒,九大御史反被一一整肅,都被打人大牢。因此民間便生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謠,用來諷刺九大御史再厲害,也抵不過湖北出身的張居正一人。就這樣,將“九頭鳥”按到湖北人的頭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九頭鳥”的含義也跟著發生了質的變化,如今的九頭鳥已成了頭腦靈活、聰明多智、敢拼敢搏的代名詞,象征著湖北人的智慧和優良品質。偶有貶損之意,形容湖北人狡猾的一面。
【第42句】:【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吃】傷害別人,又給一點安慰。成 語:又打又拉、恩威并施。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我 不是三歲兩歲的小孩子,用不著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吃。”
【第43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諺)法:法律。指明知道法律規定,卻偏要以身試法,這個罪就得加倍處罰。
【第44句】:3月8日,一大早爸爸就起床做好了飯菜。媽媽起床后說:“咦,今兒個日頭咋從西邊出來了?”爸爸笑了笑說:“三八婦女節,男的干活女的歇嘛!”(河南·滎陽)
【第45句】:火神廟里出了雷神爺——老子和兒子一樣
【第46句】:【分銀子都會有人罵】(諺)給大家分銀錢,也會有人發怨言。指再有益的事情,也會有人不滿意;或人多了,再好的事,也難保人人都稱心。
【第47句】:【富不教學,窮不讀書】(諺)指富人不愿教學,因為教學清苦、勞神;窮人不去讀書,因為讀書費錢財、費時間,窮人承受不起。 也作“窮不讀書,富不教學”。
【第48句】:兔子不吃窩邊草——給自己遮窟窿;留青(情);偷外不偷里
【第49句】:【雞腳高來鴨腳低】(慣)比喻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意見、鬧別扭。
【第50句】:光頭上面長虱子一無處藏身
【第51句】:【和尚的腦袋——沒發】(歇)發:頭發,諧“法”。指沒有辦法。 也作“和尚的腦殼——沒發”。
【第52句】:【做夢挖元寶】指妄想,貪財。成語:財迷心竅。浩然《艷 陽天》:“你別做夢挖元寶,想偏心啦!咱們是打碎的盤子敲 爛的碗,扔到坑里,撒在道上,你揀不回來,也對不到一塊兒 了。”
【第53句】:【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在我國又稱“小寫數字”,比起中國的大寫數字簡省、方便得多。它現在是世界通用的數字,發明者可謂對世界科學進步貢獻大焉。阿拉伯數字并非起源于阿拉伯國家,它的發源地在印度。印度在自然科學方面,最杰出的貢獻就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 在內的10個數字符號。那么,為什么叫阿拉伯數字呢?是因為這種數字符號和計數法產生后,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了西方,被命名為“阿拉伯數字”。
【第54句】:【無鹽不解淡】見“沒咸不解淡”。
【第55句】:【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釋義:比喻心里有話不說,別人不會明白。例句:何不早說?天色將明,郡公老爺將次升帳,引你進見這個。正是: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
【第56句】:媽媽見爸爸一根接一根地吸煙,就指著他的腦袋說:“你真的怕自己的鼻子被痼蟲子噓了,這樣不停地吸?”(湖南·雙峰)
【第57句】:【管閑事,落不是】(諺)閑事:跟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緊要的事。指插手管閑事,往往會落得是非纏身,受人指責。 也作管閑事,落閑事。 管閑事,生閑氣。
【第58句】:【會家不忙,忙家不會】(諺)會家:會做的人,懂行的人。指從容應對的必是行家,慌手慌腳的必是外行。 也作會者不忙,忙者不會。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第59句】:【麥收八十三場雨】(諺)八十三:農歷的八月、十月和三月。八月有場好雨,保證種好;十月有場好雨,麥根扎牢;三月有場好雨,顆粒飽滿。指農歷八月、十月、三月各有一場好雨,就能保證麥子豐收。
【第60句】:【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倒、道諧音,指不善于表達。馬 烽西戎《呂梁英雄傳》:“哎呀周教官,這可是茶壺里煮餃子, 肚里有貨嘴倒不出來。還是叫馬教官說吧!”
【第61句】:井底的青蛙——見識淺:所見有限
【第62句】:玻璃瓶里的蛤蟆——看到光明無出路
【第63句】:【當著和尚罵賊禿】釋義:借指當面揭短。例句:副廠長邵順寶聽了這些話,明知這是當著和尚罵賊禿,也只好打落牙齒往肚里咽。
【第64句】:【老鷹捉小雞】釋義:形容動作又猛又狠,準確無誤,手到擒來。例句:那老鬼大出意外,早已如老鼠見到貓,縮成一團。老六怒火正上,一手捉住他的衣領,正如老鷹捉小雞:“你有自己打算?好呀,我立刻就叫你滾!”
【第65句】:【幸運醫生醫病尾】病已快好,容易醫治。借指客觀條件 已具備,僥幸取得成功。海外梁厚甫《海客隨筆》:“美西戰 爭是險勝,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是幸運醫生醫病尾,韓、越兩 戰,更是打得一塌糊涂了。”
【第66句】:廠長批評羅小平說:“你這條‘魚’太大了,我的池塘小,容不下你。”(湖南·衡陽)
【第67句】:蜘蛛做房子——牽線
【第68句】:小強的姐姐考上了大學,小強媽就硬逼著小強努力學習,要他也考上大學。結果小強非但沒考上學,反倒落了弱視加腦神經衰弱,氣得小強爸直埋怨:“我早就說‘手指大的云彩不下雨’。你不信,結果怎樣,這不把孩子給坑苦了?”(河南·輝縣)
【第69句】:【庸人多福】(諺)舊指平庸無為的人平安長壽多福氣。 也作“庸人多厚福”。
【第70句】:挖了眼睛的判官——瞎鬼
【第71句】:燈草拐棍——難撐;靠不住;主(拄)不定
【第72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詞語一般是指夫妻從小一起長大,恩愛有加。典出李白《長干行》。大詩人李白喜游覽,唐開寶十四年,28歲的李白第二次來到南京。一天,他同朋友在長干橋一帶游覽,突然聽到一曲委婉幽怨的西曲歌,他被深深地感動了。一代詩仙,幽情迸發,揮筆而就《長干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是樂府詩,寫的是一個居住在南京長干里的年輕女子,思念在遠方做生意的丈夫的離愁別緒,情感真切,表達細膩。特別是詩的前六句描寫的意境非常好,清純無瑕的童年記憶,親密無間的戲耍場景,仿佛就在眼前,讓人回味悠長,妙不可言。青梅、竹馬既是兒時的玩物,又是純真童趣升華的媒介,為未來的愛情做好鋪墊。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典出詩仙之手,既浪漫,又真切。
【第73句】:【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諺)比喻每個人或每家都有自己的難處。 也作各人都有難唱的曲兒。 每家有一本難念的經。 家家有本觀音經。
【第74句】:地球繞著太陽轉——周而復始:東方不亮西方亮
【第75句】:【肥漢相博——落得一聲兒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氣。也指勞而無功。
【第76句】:【把貓說成虎】釋義:比喻夸大事實,把小的說成大的。例句:我還以為什么大事呢,這么點上不了大秤的小貨頭,不值得抬著扁擔稱斤兩,別把貓說成虎,自己嚇自己,你嚴厲批評他,如果不聽,扣發他的獎金。
【第77句】:【有錢難買不賣貨】(諺)別人不賣的貨,有錢也買不到。比喻別人不愿意的事,是強迫不得的。
【第78句】:【抬頭不見低頭見】(慣)指彼此經常見面,很熟悉。 也作“低頭不見抬頭見”。
【第79句】:【騎著驢騾思駿馬】(諺)騎上驢和騾子,可以代步,還想著騎駿馬可以更快更風光。指人的欲望總是無止境的,
【第80句】:【 不知道門朝哪邊開】門的方向不知道,門內情況更不知 道。謂生疏,不了解情況,不熟悉業務。柳青《種谷記》:“活 了四十年,常常連吃飯的碗都不夠每人一個,更不知學堂書 房的門是朝哪里開的了,而今辦起工作,才知道不識字的難 處。”
【第81句】:【穿鞋的不知光腳的苦】(諺)指富人體會不到窮苦人的艱難處境。
【第82句】:媽媽讓我去給小兔拔草,我說:“這么冷的天到哪兒去拔草?”媽媽說:“兔吃百樣草,田邊地頭容易找。”(河南·濮陽)
【第83句】:【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淺】(歇)扎猛子:方言,游泳時頭朝下鉆到水里。本指不知水深淺的程度,轉喻人說話、做事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第84句】:看乒乓球比賽——左顧右盼
【第85句】:【爹娘親,娘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諺)娘舅:母親的兄或弟,即舅父。指子女跟父母和娘舅的親情,任何外力都不能隔斷。 也作“娘舅親,骨肉親,打折骨頭連著筋”。
【第86句】:樹倒猢猻散——跑的跑,溜的溜,徹底垮臺
【第87句】:【記性好不如爛筆頭】應重視作筆記,作筆記可以幫助記 憶。語文圖書:“俗話說:記性好不如爛筆頭。搜集材料,寫 作筆記,是很有必要的。”
【第88句】:【豆腐店做一朝,不及肉店一刀】(諺)一朝:一天。豆腐店賣上一天豆腐,不如肉店賣一刀肉值錢。指行業不同,所得到的收益差距很大。
【第89句】:心里生起一盆火——渾身熱乎乎
【第90句】:【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諺)人無論到了哪里,都要盡量留下自己的好名聲,就像大雁經過哪里,都要留下叫聲一樣。指人活一世,應留下好名聲。 也作“人過留名傳后世,雁過留聲待來春”。
【第91句】:【 有風的使風,有雨的使雨】各人使出自己的本領。或說: 能行風的行風,能行雨的行雨。成語:各盡所能。《小說月 報》(1983,3):“國家提倡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展自由市場, 自由競爭,有風的使風,有雨的使雨,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就看誰能為國家多賺錢。”
【第92句】:【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釋義:金錢能使人壞掉良心。例句:原來人心本好,見財即變。自古道得好:“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丁戍見盧疆傾心付托時,也自實心應承,無有虛謬。及依他到所說的某處取得干金在手,卻就轉了念頭。
【第93句】:【墻有縫,壁有耳】(諺)墻上有縫隙,消息會外漏;壁上有耳朵,說話會被偷聽。指人們說話要隨時隨地留心,提防有人竊聽。 也作墻有眼睛,壁有耳朵。 墻有縫,窗有眼。
【第94句】:兩個婆娘一面鑼,三個婆娘一臺戲。
【第95句】:【劈開兩片頂陽骨,傾下一盆冰雪來】見“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冰雪水”。
【第96句】:米篩子擋太陽——難遮蓋
【第97句】:【海水知深淺,人心難思量】人心難以捉摸。明代《金瓶 梅》:“莫不孟三姐也臘月里蘿卜動個心,忽刺八要往前進嫁 人?正是世間海水知深淺,人心難忖量。”
【第98句】:【殺人不見血】(慣)殺了人連血跡都沒有。形容人很陰險,害人不留痕跡。
【第99句】:【去時留人情,轉來好相見】(諺)指與人交往要寬容大度,留有余地。
上一篇:佛語禪心的文案,句句扣人心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