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柳樹開花——無結(jié)果
【第2句】:【欠賬不昧,見官無罪】(諺)昧(mei):隱瞞。揭了債不能如期歸還,只要不昧著良心賴賬,就是告到官府也是無罪的。指欠錢能認(rèn)賬,不算有罪。
【第3句】:賣了鞋子買帽子一顧頭不顧腳
【第4句】:我偷花了家里五元錢,爸爸知道了問我,我支支吾吾。爺爺在一旁說:“大膽說吧,別鯉魚喝水,吞吞吐吐的。”(山西·平陸)
【第5句】:【前怕狼,后怕虎】(慣)形容人膽小怕事,顧慮重重。
【第6句】:不能讓壞人進(jìn)我們的寨門,不能讓敵人進(jìn)我們的國土。
【第7句】:九頭鳥拾到帽子——不曉得給哪個頭好
【第8句】:【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釋義:比喻任何成果都是長期下苦功取得的。例句:張嘉慶看忠大伯心思有了轉(zhuǎn)變,也想,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要從長遠(yuǎn)著想。
【第9句】:【房檐滴水照道描】釋義:下輩照著上輩的樣子學(xué)。例句:說話的婦女學(xué)著老頭腔:“……你們壞良心,將來你們的孩子也房檐滴水照道描!”
【第10句】:【一物降一物】(諺)降(xiang):降伏。一個人或一種東西,總會有另一種人或東西來降伏他。指天下萬事萬物,沒有制伏不了的。
【第11句】:【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慣)關(guān)公:即關(guān)羽,字云長,三國時蜀國大將,善使大刀。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 也作關(guān)夫子門前耍大刀。關(guān)夫子:指關(guān)公。 關(guān)老爺營前耍大刀。關(guān)老爺:指關(guān)公。 關(guān)帝廟門前耍大刀。關(guān)帝廟:祭祀關(guān)公的寺廟。
【第12句】:【賊偷賊,難防備】(諺)指賊熟悉賊的生活規(guī)律,偷起來很難防。也泛指同行人或知底細(xì)的人,要起了偷盜同伴的心,很難防備。
【第13句】:鍛煉是靈丹,衛(wèi)生是妙藥。
【第14句】:【一個樁上不能拴兩頭公牛】(諺)兩頭公牛拴在一個樁上,你頂我撞,不得安生。比喻在同一區(qū)域內(nèi),容不得兩個占有欲很盛的強人。
【第15句】:【行得端,走得正】釋義:行為光明正大。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眾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維持,向日本人低頭,我是堅決不干!”
【第16句】:【耳朵磨出了繭子】(慣)繭子:趼子,手掌或腳掌的某些部位因摩擦過多而生成的硬皮。形容對某些話聽得太多而厭煩。 也作耳朵都聽起繭了。 耳朵眼兒聽得長繭子了。
【第17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擊又拉攏。成語:軟硬兼施。老 舍《駱駝祥子》:“她撇開嘴,露出兩個虎牙來。‘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別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沒你的好兒,告 訴你!“不……’祥子想說,‘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沒 有想齊全。”
【第18句】:【冬天的大蔥——葉黃根枯心不死】(歇)比喻人或集團表面上雖已衰敗,但不死心,仍有復(fù)活的念頭。 含貶義。
【第19句】:林大爺是山上的看林員,工作認(rèn)真負(fù)責(zé),一絲不茍。他常說:“寧可巡查千日空,不可麻痹一時松啊。山林著火,國家的損失就大嘞!”(湖北·荊門)
【第20句】:【天也不空使人】(諺)連老天也不白白派遣人做事。指要人去辦事,總要付給報酬。
【第21句】:【一個將軍一道令,一個和尚一套經(jīng)】(諺)每個將軍都有自己一套指揮的號令,每個和尚都有自己一套常念的經(jīng)文。比喻誰掌權(quán)誰說的話就算數(shù)。也比喻多層領(lǐng)導(dǎo),各自發(fā)號施令。 也作一個將軍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 一個和尚一本經(jīng),一個將軍一道令。
【第22句】:【稻秀雨澆,麥秀風(fēng)搖】(諺)秀:稻、麥揚花期。指稻揚花時,要雨澆灌,卻忌風(fēng)搖;麥揚花時,要風(fēng)吹搖,卻忌雨澆。 也作“麥秀風(fēng)搖,稻秀雨澆”。
【第23句】:【放野馬】(慣)比喻不受管束,自由行動。
【第24句】:“你看,三斤半!”“那是三斤半嗎?秤錘都快砸著腳了。”商販與買主在爭執(zhí)著。(注:買主的意思是秤桿壓得太低,秤錘要滑掉了,當(dāng)然是說沒給夠分量了。)(河南·洛陽)
【第25句】:【自己腳桿瘸,怪路不平】(慣)比喻自己有缺點錯誤,卻責(zé)怪別人不對。
【第26句】:閻王爺拉風(fēng)箱——扇陰風(fēng)
【第27句】:【叫化子丟拐棍——受狗氣】見“抄化子不見拐棒兒——受狗的氣”。
【第28句】:【父子無隔宿之仇】釋義:父子之間有隔閡會很快消除。例句:“‘父子無隔宿之仇’!你傷害我?guī)煾福以趺床粊砭人俊?/p>
【第29句】:包公斷案——六親不認(rèn);明察秋毫;向理不向人:鐵面無私
【第30句】:長尾巴的蝎子——滿肚子毒水
【第31句】:爸爸整日里都是樂呵呵的,媽媽說:“你這人,一口吞個砂鍋,光知道脆,不知道磣,天天趣個啥勁兒?”爸爸回敬道:“你真是一根筷子吃蓮菜——凈挑眼兒哩,關(guān)你啥事?”(河南·新密)
【第32句】:【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東,東家,雇主。意即干活必須 符合東家的目的,才是有效勞動。或說:木匠不隨東,累死 也無功。《北京日報》(1984,5,24):“事事不由東,累死也無 功。這個東就是市場信息、用戶的需求。”
【第33句】:【螞蟻進(jìn)磨盤——條條是道】(歇)磨盤:磨的底盤。道:本指磨的底盤里條形的溝槽,轉(zhuǎn)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第34句】:【當(dāng)著矮人,別說短話】(諺)矮:身材短小。指面對著矮人,不要說有關(guān)“短”的話。泛指說話要看對象,注意回避別人的忌諱,以免刺痛人。 也作“對矮人莫說矬話”。
【第35句】:【得罪了土地爺,養(yǎng)不活小肥豬】(諺)民間傳說,土地爺專管家畜家禽。指要是惹惱了土地爺,就養(yǎng)不活小豬。比喻要辦成事,必須處好有關(guān)方面的人事關(guān)系。
【第36句】:【產(chǎn)處不如聚處】見“出處不如聚處”。
【第37句】:【狐貍精問路——沒有好道道兒】(歇)道道:本指道路,轉(zhuǎn)指主意、心計。指不安好心。
【第38句】:【灑多少汗水,有多少收獲】(諺)流的汗水多,收獲的糧食就多。指農(nóng)民種田,下苦多和收獲大是成正比的。也泛指人在創(chuàng)造財富上,出多大的力,就會有多大的收益。
【第39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看得清楚,自有公論。群眾, 亦可指其他人。類似的:是非難逃眾人口。成語:眾目睽 睽。王朔《輪回》:“耳熟?別人也說過這話?看來英雄所見 略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40句】:【撐硬船兒】(慣)形容人態(tài)度生硬,架子大。
【第41句】:【筵席】“筵”和“席”是我國古代鋪在地上的兩種坐具。《禮記,樂記》有云:“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 “筵”是竹或草制的坐墊。“席”也是草或竹篾等編織而成的坐墊。唐代的賈公彥說:“凡敷(鋪)席之法,初在地者一重即謂之筵,重在上者謂之席。”可見鋪陳的順序是:先鋪筵在地上,再鋪席在筵上。筵比席略長,上下兩層合起來,便是筵席。正因為古人席地而坐,飲食宴會都在席上,故而引申出“酒席、酒筵”等詞來,到后來,“筵席”作為成桌酒菜的代稱。
【第42句】:【筆頭無力嘴頭硬】釋義:硬:比喻徒有其表,而實質(zhì)上無能力。指講起話來夸夸其談,辦起事來優(yōu)柔寡斷。例句: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好像做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實際上呢,他什么也做不到好處,真是筆頭無力嘴頭硬!
【第43句】:【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釋義:聽見風(fēng)吹鷦叫就嚇得心驚膽戰(zhàn),看見一草一木都當(dāng)作是敵兵。形容驚慌恐懼,疑神疑鬼,自相驚擾。例句:有的說鬼子到了盤龍山西南,有的說已到了郭家集;有的說有五六百人,有的說有兩三千。這幾天,特別是夜里,真是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
【第44句】:不保溫的熱水瓶——沒有膽
【第45句】:石油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
【第46句】:【衣冠禽獸】“衣冠禽獸”現(xiàn)在常用來指責(zé)品德敗壞的官員和壞人。稱其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似禽獸。衣冠禽獸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傳說古代有一種惡鳥、惡獸,名叫“梟”、“獍”,這兩種禽獸出生后均先把生它的母親吃掉,據(jù)此就有了“衣冠梟獍”一語,喻指行為卑劣,品質(zhì)極壞的人。因一禽一獸,后演變?yōu)椤耙鹿谇莴F”。另一種認(rèn)為,“衣冠禽獸”一語源于古代官員的衣飾,原來并無貶義。在我國歷史和戲劇舞臺上,封建官吏服飾上都繡有飛禽走獸,明清兩代文官服上繡禽,武官服上繡獸,且看下表:品級:青樹林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文官:仙鶴錦雞孔雀雪雁白鸝露鶿鴛鴦鵪鶉練雀武官:麒麟獅豹虎熊彪犀牛犀牛海馬從中不難看出,衣冠上的禽獸,越是珍奇,品級越高。后來這些象征、區(qū)別官職的“衣冠禽獸”們,只顧當(dāng)官做老爺,仗勢欺人,魚肉百姓,到頭來卻成了人民切齒痛恨的代名詞。
【第47句】:【說大話不怕風(fēng)煽舌頭】說空話說大話沒有用。類似的:說 話不怕牙疼/說大話不怕噎嗓子/站著說話不怕腰疼。浩然 《艷陽天》:“說話不怕風(fēng)煽舌頭。我要像她們那樣,無牽無 掛,我也當(dāng)積極分子,整天跟你一塊開會、辦公!”
【第48句】:【鐵打衙門流水官】(諺)衙門:官署,官員辦公的地方。指衙門像鐵鑄的一樣原處不動,官員卻像流水一樣,一任去了一任來。 也作“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第49句】:肚子里長草——鬧饑荒
【第50句】:【長考出臭棋】(諺)長考:過長時間的思考。指下棋時,棋手思考過度就會陷于猶豫不決,出現(xiàn)敗棋。 也比喻做事思慮過多容易壞事。
【第51句】:小陳總是不遵守紀(jì)律,三天兩頭出問題。老師批評他:“難道你真是‘紅米舂不白,性情改不得’嗎?”(湖南·武岡)
【第52句】:【新鞋不踩臭狗屎】見“好鞋不踏臭糞”。
【第53句】:【自搭梯子自下臺】(慣)比喻給自己找借口擺脫窘境。
【第54句】:不會喝酒伴醉漢——強奉陪
【第55句】:【谷里也難免有粒把稗子】釋義:稗子:一種稻田害草“稗子”的果實。比喻隊伍不可能絕對純潔,有少數(shù)壞人在所難免。例句:哎呀,我多嘴了,說出來不要傷了自己人,游擊隊都是好人,谷里也難免有粒把稗子嘛!
【第56句】:【說漏了嘴】(慣)指無意中把隱瞞的事實透露出來。
【第57句】:【吃一塹,長一智】釋義:吃一次虧就會增長一些智慧。例句:“妹妹!”姐姐沉痛地說,“吃一塹,長一智。接受我的教訓(xùn)吧,把姐姐作為前車之鑒吧!……”
【第58句】:【人叫人千聲不應(yīng),貨叫人點首而來】(諺)點首:點頭。商場中,賣貨人任你千百聲吆喝,也吆喝不來顧客;但只要貨物好,信譽高,顧客就會主動前來。指貨物銷路好,全憑貨真價實有信譽。
【第59句】:【在商為義士,在周為頑民】(諺)商:商朝。義士:忠于朝廷的人。 周:周朝。頑民:不順從的人。商朝認(rèn)為的義士,周朝則視作頑民。 指站在不同的立場、角度看問題,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jié)論。
【第60句】:【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諺)指人在春天容易困倦,在秋涼時容易疲乏,在炎熱的夏天容易瞌睡,在寒冬的季節(jié)又容易貪睡不起。
【第61句】:【販古董的——識貨】(歇)指有識別真假好壞的眼力。
【第62句】:【和尚置梳篦】(慣)梳篦:梳子和篦子的合稱。和尚是光頭,不需要梳子。比喻做毫無用處的事情。
【第63句】:鉆了空子的魚——漏網(wǎng)
【第64句】:洗淋水澡——首當(dāng)其沖
【第65句】:【將軍肚】“將軍肚”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肚子,也有叫“啤酒肚”的。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將軍肚越來越多。在過去很多人以將軍肚為榮,認(rèn)為有氣派。其實,將軍肚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所以現(xiàn)在時興減肥。將軍不一定都是大肚子,那么,為什么把大肚子稱為“將軍肚”而不稱作宰相肚呢?這和清末一位著名的將領(lǐng)有關(guān),他就是湘軍統(tǒng)帥之一的左宗棠。左宗棠身材魁梧,喜歡開玩笑,詼諧幽默,他曾指著自己的大肚子說:“將軍不負(fù)腹,腹亦不負(fù)將軍。”“將軍肚”因此廣泛流傳開來。左宗棠尤其喜歡拿自己的大肚子開玩笑。左宗棠領(lǐng)兵駐甘肅時,炎夏的一天,他躺在榻上,撫摸著自己的大肚子,問身邊的侍從:“你知道這大肚子里裝的是什么嗎?”侍從回答說:“都是燕窩魚翅。”左宗棠聽后,笑斥道:“你說的是什么話?”侍從又說道:“那裝的是甲魚、火腿了。”左宗棠聽后大笑:“你不知道這里面裝的是絕大侖嗎?”侍從不解,卻又不敢直言左帥,出來對人說:“什么樣的金輪,將軍能吞到肚子里,何況還是絕大的。”人們聽了被逗得捧腹大笑。還有一次,左宗棠向左右說:“你知道我肚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嗎?”有人說是滿腹經(jīng)綸,有人說是甲兵百萬,也有人說是包羅萬象。左公聽后搖頭說都不對。忽然一小校站起來大聲說:“大帥的肚子里沒有裝東西,都是屎。” 此語一出,驚壞了四座,人們都為這個膽大包天的小校捏了一把汗,不料左公不但沒有處罰這個小校,還帶著喜色地說:“這話還差不多。”像這樣的故事在左帥身上發(fā)生過不止一次,每次都是以溫和幽默的方式處理,可見左帥為人之率真。
【第66句】:潘金蓮?fù)禎h子——本性難改
【第67句】:【此一時,彼一時】此語比喻時間、條件改變,情況也隨之改變。原作“彼一時,此一時”。形容人的境況居多。如京劇《鎖麟囊》中富豪之女薛小姐因水災(zāi)流落他鄉(xiāng),巧遇奶媽,奶媽到舍粥之處為她舍來一碗稀粥,她卻說粥是飯后之物,如何當(dāng)飯吃。奶媽說:“此一時,彼一時,你湊合著點吃吧。” 此語源自《孟子·公孫丑下》,記述了在戰(zhàn)國時,孟子離開齊國到別的地方去,弟子充虞在路上問他:“以前我聽你講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今天您怎么看起來有點不高興呢?”孟子回答說:“彼一時,此一時,我現(xiàn)在正為天下紛亂擔(dān)憂,怎么能高興得起來呢?”后人將“彼一時,此一時”顛倒過來,比喻時過境遷,情況發(fā)生了變化。
【第68句】:【千人打罕,萬人稱奇】(慣)指眾人都覺得罕見、稀奇。
【第69句】:老鴰站樹梢——呱呱叫
【第70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第71句】:【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諺)聽別人講說的次數(shù)再多,也不如自己親手做一遍效果好。指一切真知,都必須經(jīng)過實踐方為可靠。 也作“眼過干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72句】:【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諺)嫫(m。)母:古時有名的丑女。西施: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獻(xiàn)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為美女的代稱。嫫母雖丑,也還有她的美點;西施雖美,也還有她的丑處。指美與丑都不是絕對的。
【第73句】:大廳里掛字畫——客觀
【第74句】:【槍桿子朝里打】(慣)指打擊、傷害自己人。
【第75句】:【一個人吃飽了,一家子都不餓】(慣)指過單身生活,無牽無掛。 也作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一個人吃飽一家人不饑。 一個人吃飽一家人不鬧饑荒。
【第76句】:【寺老佛多,人老話多】(諺)寺廟古老,廟里的佛像就排得多;人到老年,說起話來就會沒完沒了。指老年人說話嘮叨,有著生理上的原因。
【第77句】:一手遮住臉——獨當(dāng)一面
【第78句】:狼和狗比胸膛——狼心狗肺
【第79句】:將帥無謀,累死三軍。
【第80句】:【難將一人手,掩盡天下目】個人憑借權(quán)勢,也不可能封鎖 消息,掩蓋真相。明代《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今日選將出征, 事務(wù)重大,難得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第81句】:【投師不如訪友,訪友不如交手】(諺)練武的人想要提高武藝,投師領(lǐng)教,不如訪友切磋;訪友切磋,又不如交手實練。指親身實踐提高最快。
【第82句】:小莉買衣服從不挑選,拿著哪件就是哪件。她媽媽說:“人家買個燒餅還捏捏厚薄呢,你倒大方。”(安徽·廬江)
【第83句】:【 吹喇叭,拾轎子】當(dāng)吹鼓手、轎夫。指捧場,制造輿論。 語序亦可換置。成語:鳴鑼開道。《天怒》:“報紙登的是大 款、歌星、企業(yè)家、私人老板,電視也是如此,全給他們抬轎 子,吹喇叭,這是不正常的。”
【第84句】:【烏龜爬門檻——就看此一跌】(歇)本指烏龜過門檻,爬上后跌倒翻過身才勉強過去;轉(zhuǎn)喻成與不成就看這一下。 也作烏龜爬門檻——看這一跌。 烏龜爬門檻——就看此一翻。翻:諧“番”。
【第85句】:【胡姑姑假姨姨】(慣)指胡亂認(rèn)的,不是正經(jīng)的親戚。
【第86句】:搟面杖升云天一誹謗(飛棒)
【第87句】:弟弟放學(xué)回來后哇哇大哭,說在路上被小同學(xué)欺負(fù)了。哥哥一聽,火冒三丈,馬上就要去尋那個小同學(xué)。媽媽讓他回來,并說:“干什么去?沒聽說過‘以大欺小不公道,以大幫小呱呱叫’?”(山西·平陸)
【第88句】:我和妹妹經(jīng)常吵架,都說對方不好。奶奶聽見了說:“行了,行了,你們倆別吵了,一個碗不響,兩個碗叮當(dāng)。”(江蘇·無錫)
【第89句】:【沒事人一大堆遇事沒有反映】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成 語:若無其事。清代《紅樓夢》:“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來拿 我們小軟兒出氣呢?正經(jīng)的,奶奶又裝聽不見,沒事人一大 堆了。”
【第90句】:【惡龍相斗,魚鱉遭殃】有勢力的人物發(fā)生沖突,受害的是 普通人民。高云覽《小城春秋》:“兩族的頭子都是世襲的地 主豪紳,利用鄉(xiāng)民迷信風(fēng)水,故意擴大糾紛,挑起械斗。這 么著,惡龍相斗,小魚小蝦就得遭殃了。”
【第91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錢;死不要臉
【第92句】:【狗攬三堆屎】貪多務(wù)得,把住不放。清代《醒世姻緣傳》: “你若不茁茁實實的說與他,狗攬三堆屎,有了和尚他還有 寺哩!什么是看長的人!”
【第93句】:鵝卯石砌墻根——根基不穩(wěn)
【第94句】:一根木頭難燒火,一扇石磨難磨面。
【第95句】:【人去不中留】(諺)指人決意想離開時,不宜勉強挽留。 也作人去不中留,花落難返枝。 人去不中留,留人難留心。
【第96句】:黃鼠狼和狐貍結(jié)親——臭味相投
【第97句】:【孔方兄】“孔方兄”是古錢幣的別稱,義稱“孔方”、“家兄”。為什么把銅錢稱作“孔方”,占人把一百來個半成品銅錢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銼外沿,使其光滑。圓棍穿錢H艮,修銼時,來回轉(zhuǎn)動,后改為方棍穿錢眼,就把這一串錢固定住了,便于加工,于是銅錢中有了方孔。錢為何稱“兄”呢?錢字由“金”、“戈戈”組成,“戈”、“哥”音同,于是這方孔的錢就稱“兄”道“弟”了。最早把銅錢稱作“孔方兄”的是晉代魯褒的《錢神論》。據(jù)《錢神論》載:“親之如兄,字日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昌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把錢稱作孔方兄,自然有譏笑之意,把錢看做親哥哥,這種人自然重利輕義了。宋代黃庭堅活用其典,據(jù)說他因得罪了朝廷被降職,他的親友們便漸漸與他疏遠(yuǎn)起來,他很傷心,遂寫了《戲呈孔毅父》詩,詩中云:“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詩意是被降職后,只有筆墨相隨(管城子是筆的別稱),只有筆墨無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意和我來往了,而錢,更與我絕交了。由于此詩的廣泛流傳,“孔方兄”更加“深人人心”了。
【第98句】:【扯順風(fēng)旗】(慣)順風(fēng)旗:指船帆。 順著風(fēng)向揚起船帆。1比喻占有好條件,有某種優(yōu)勢,能占上風(fēng)。2比喻順著權(quán)勢者的心意說話辦事。 也作“打順風(fēng)旗”。
【第99句】:牲口不上膘——料不到
上一篇:人生哲理文案,適合做qq簽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