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兔子不吃窩邊草】釋義:兔子不去吃自己窩旁邊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門口或當(dāng)?shù)馗蓧氖拢蝗デ址钢車说睦妗⒁姟袄销棽怀愿C下草”、“猛虎不吃傍窩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來追趕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窩邊草?!?/p>
【第2句】:草船借箭——滿載而歸;巧用天時
【第3句】:【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諺)指關(guān)鍵時刻落后了一步,就會步步落后,陷入困境。
【第4句】:【記性好不如爛筆頭】應(yīng)重視作筆記,作筆記可以幫助記 憶。語文圖書:“俗話說:記性好不如爛筆頭。搜集材料,寫 作筆記,是很有必要的?!?/p>
【第5句】:【盡地主之誼】“盡地主之誼”指客人來了,總要盛情款待,熱情招待。它源出《左人·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謂子貢日:‘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倍蓬A(yù)注:“侯伯致禮,以禮賓也。地主所會,主人也。餼,生物?!敝傅氖侵魅藢λ絹淼目腿艘远Y待之。后來演變成“地主之誼”。意思是當(dāng)?shù)氐闹魅藢砜徒哟亩Y節(jié)和飲食饋贈等情誼,而“地主”也就是指主人。簡言之,就是盡主人之情誼。
【第6句】:【瞎貓撞著死鼠】釋義:比喻僥幸得到意外收獲或成功。例句:甌諺有云“瞎貓撞著死鼠?!币馔庵?,然有一世為瞎貓而不遇死鼠者。
【第7句】:水里捉鱔魚——滑不溜鰍
【第8句】:【冬吃蘿卜夏吃姜】(諺)蘿卜:有幫助消化功能的蔬菜。姜:生姜,有開胃暖胃的功能。指冬季多吃蘿卜,夏季多吃生姜,有助于身體健康。 也作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郎中開藥方。郎中:中醫(yī)醫(yī)生。 冬吃蘿卜夏吃姜,免請醫(yī)生免燒香。燒香:拜神上香,祈求保佑。
【第9句】:【沒包彈】(慣)包彈:批評,指責(zé)。 指沒有缺點,無可挑剔。
【第10句】:【禮多人不怪】(諺)對人多講究禮貌,人不會見怪。指禮貌是文明的舉止,以禮待人,謙恭有禮,人們總是樂于接受的。 也作禮到人不怪。 禮多不罪人。
【第11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謂環(huán)境使人陶醉。明代《警世通言》: “又造百花樓一座,與玉堂春做臥房。隨其科派,件件許了。 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p>
【第12句】:【只看見活人受罪,沒看見死人扛枷】(諺)活人受罪是常事,死人扛枷從來無。指受罪的當(dāng)然都是活著的人,人們的一切努力,應(yīng)該是只為了活人少受罪。
【第13句】:【親戚有遠近,朋友有薄厚】(諺)親戚中有遠親近親的分別,朋友中有交情淺交情深的分別。指同樣都是親戚朋友,總有遠近厚薄之分,不可一概而論。 也作“親戚有厚薄,朋友有遠近”。
【第14句】:鄰家失火——不救自危
【第15句】:【哪處田園不歇馬】(諺)歇馬:下馬休歇。沒有哪一處田園不可下馬休歇的。指天下到處都可容人落腳安身,不必發(fā)愁無處去。
【第16句】:耗子啃床腳——磨牙
【第17句】:單槍匹馬上陣——孤膽英雄
【第18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第19句】:【窮家富路】見“貧家富路”。
【第20句】:無二爺(無常鬼)賣布——鬼扯
【第21句】:【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慣)比喻采取損害他人的手段,求得個人地位的提升。
【第22句】:小山溝里的青蛙想吃云間白鶴肉——癡心妄想
【第23句】:【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諺)凡人:塵世間的普通人。比喻上層人物爭權(quán)奪利,直接受害的是老百姓。 也作神仙打仗,百姓遭殃。 神仙打架,小鬼倒霉。
【第24句】:【民以食為天】釋義:比喻吃飯問題很重要。例句: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不讓土地生產(chǎn)出五谷雜糧,靠什么活著?
【第25句】:屬算盤珠的——撥一撥,動一動;不撥不動;隨人撥弄
【第26句】:【飯前飯后一碗湯】(諺)指飯前喝湯,可以潤腸;飯后喝湯,可以化食:都是身體健康的需要。
【第27句】:后山石頭——死不開竅
【第28句】:【三日不彈,手生荊棘】(諺)三天不彈琴,手就像長了荊棘一樣生澀。指技藝要想精熟,必須常習(xí)常練。 也作三日不練不順手,兩天不念不順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第29句】:【富從升合起,貧從不算來】(諺)合:一升等于十合。富裕是從一升一合積攢起來的,貧窮往往是因為過日子不會精打細算。指日常生活一要積累,二要算計。
【第30句】:【金鑰匙】在外交場合,常見中國官員在訪問外國某一城市時,被當(dāng)?shù)厥虚L贈與一把該市的“金鑰匙”,這是怎么回事呢?贈送“金鑰匙”,是歐洲各國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它表示國家或城市對外賓的敬意,也是一種隆重的歡迎儀式。古代的歐洲城堡都有城墻和城門,都要用鑰匙啟鎖。因而這種具有實用意義的鑰匙,在人們心目中代表一種開放或通向禁區(qū)的權(quán)力,還是高貴飾物和官階的標(biāo)志。例如,掌管英王加冕典禮的英國掌禮大臣的官徽就是一把鑰匙。由于鑰匙的特殊意義,在歐洲逐漸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禮節(jié):由一個城市的最高主管官員,將鑰匙贈送給某位外賓,以此作為尊敬和歡迎的表示以及高度信任和融洽無間的友誼象征。直到現(xiàn)在,城垣和城門早已不復(fù)存在,但仍然保持著贈送金鑰匙的傳統(tǒng)禮節(jié)。
【第31句】:舍身巖邊摘牡丹——貪花不怕死
【第32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諺)空話:不實的話。豆腐多了水分就多,空話多了誰也不會相信。指說話要取得人們的信任,就必須實話實說,有根有據(jù)。
【第33句】:【三春不趕一秋忙】(諺)三春:農(nóng)歷正月、二月、三月的總稱。不趕:比不上。春季的春耕春播,比不上秋收忙碌。指農(nóng)家在一年四季中,數(shù)秋收時節(jié)最忙。
【第34句】:天狗吃日頭——吃了就吐;無從下口;
【第35句】:【自己的夢自己圓】釋義:圓:圓夢,指推測吉兇。比喻自己的事自己辦,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一例句:“老王,自己的夢自己圓。你好好想想,你和黨一個心眼么?和老鐵一個心眼么?要說是一個心眼,為啥你離老鐵那么遠,可又離那些不清不白的那么近?”
【第36句】:【為者如牛毛,獲者如麟角】(諺)牛毛:牛身上的毛,極言其多。麟角:麒麟頭上的角,極言其少。指從學(xué)的人往往一哄而上,人數(shù)極多;真正能夠?qū)W有成就的,卻實在少。
【第37句】:【另起爐灶】(慣)另外再壘砌爐灶。1比喻重新開始。2指分家另過。3比喻另搞一套。 也作另立爐灶。 另立灶火門。
【第38句】:泥牛入?!脽o音信,一去不復(fù)返;永無信息;有去無回
【第39句】:【直腸子沒彎兒】人直爽,不會用心眼兒。類似的:一根腸 子通到底。浩然《艷陽天》:“我這個人直腸子沒彎兒,有什 么講什么?!?/p>
【第40句】:半個銅錢——不成方圓
【第41句】:【一根筷子吃面條——單挑】(歇)指自己單獨干或獨自一人生活。
【第42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第43句】:暑假期間媽媽讓我下地撤糞,因為是頭次撒,鐵锨總不聽使喚,撒出去就是一堆。媽媽邊示范邊講:“撒糞要均勻,揚起一條線,落下一大片?!保ê幽稀び莩牵?/p>
【第44句】:數(shù)學(xué)考試,有一道應(yīng)用題做錯了,媽媽讓我找原因。我說老師讀這道題時讀得太快了,媽媽批評我說:“不說自己桶繩短,光怨別人水井深。”(山西·平陸)
【第45句】:【話里有文章】(慣)指話語里含有其他的意思。
【第46句】:【強龍不壓地頭蛇】(諺)地頭蛇:地方上有權(quán)勢、有影響的團伙。指外來勢力再大,也難敵地方上有影響的團伙。也指盤踞在地方上的惡勢力是難惹的。 也作強龍難敵地頭蛇。 強龍壓不住地頭蛇。 強龍斗不過地頭蛇。
【第47句】:【天牌壓地牌】天牌地牌是賭具“排九”中的兩張牌,天牌 大于地牌。借指以大壓小。清代《兒女英雄傳》:“就算老爺 委屈了奴才吧!主兒就是一層天,天牌壓地牌的事,奴才就 委屈,又敢說什么!”
【第48句】:【有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報非丈夫】(諺)指應(yīng)報答別人的恩惠,報復(fù)自己的仇人,恩怨分明才算是有志氣的大丈夫。
【第49句】:【肚皮貼著脊梁骨】(慣)肚子里沒有一點食物,癟癟的。形容非常饑餓。 也作“肚皮餓得貼脊梁”。
【第50句】:【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見“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
【第51句】:看著躺在床上的大嬸,滿臉愁容的大叔想讓在軍隊中服役的兒子回家一趟。大嬸知道后,搖著頭說:“千難萬難扛在肩,不動長城一塊磚。還是讓他安心服役吧!”(河北·巨鹿)
【第52句】:【刀斧雖利,不加無罪之人】見“鋼刀雖快,不斬?zé)o罪之人”。
【第53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諺)州官:古代一州的長官。指舊時官吏可以為非作歹,老百姓的正當(dāng)需要卻遭禁止。 也作“只興官家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第54句】:腳踩西瓜皮,手抓兩把泥——能滑就滑,能溜就溜
【第55句】:【景德鎮(zhèn)的大穿——凈瓷兒】(歇)景德鎮(zhèn):市名,在江西省東北部,以產(chǎn)瓷器聞名。瓷兒:諧“詞兒”。形容詞語豐富。
【第56句】:【粉絲】現(xiàn)在,“粉絲”是個使用頻率十分高的熱詞,相當(dāng)于追星族。粉絲是個外來語,與粉絲、粉條這種大眾食品沒有任何關(guān)系。 “粉絲”是英文fans的音譯,原意是“熱心的追隨者”的意思。因為在中文里,說“我是他(她)的迷”這樣的話是不通的,必須在“迷”之前再加一個字,如“歌迷”、“影迷”、“球迷”等。在許多場合,這樣用起來還是繁瑣,為了方便,干脆就把“熱心的追隨者”——“粉絲”拿來使用,不管是歌迷、影迷、球迷,都可以直稱“我是某某的粉絲”。并迅速流傳開來。
【第57句】:【無官一身輕】不承擔(dān)責(zé)任,不用煩心。官,亦可用其他表 示負擔(dān)的詞,如:事、債。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從 此以后,我無官一身輕,咱們?nèi)齻€痛痛快快的敘幾天?!?/p>
【第58句】:【貧無本,富無根】(諺)本:根。 窮也沒個窮根,富也沒個富根。指窮富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窮人勤奮也可致富,富人驕惰也可變窮。
【第59句】:【油干燈草盡】(慣)燈草:燈芯草莖的中心部分,用作油燈的燈芯。 油燈里的油干了,燈芯燒盡了。比喻生命枯竭或精疲力盡。
【第60句】:【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歇)指吹噓得再厲害,最終也要破滅。
【第61句】:【雛鳥不練飛,永遠振不起翅膀】(諺)雛鳥:小鳥。指小鳥必須練習(xí)飛翔,才能振翅高飛。比喻年輕人如果不在社會上磨煉闖蕩,就不會堅強起來。
【第62句】:【打九九,不打十足】(諺)九九:不足十成。十足:完全滿盈。要九九的程度,不要十足。指大凡籌劃與做事,要留有余地。
【第63句】:鄰居海軍,五一節(jié)放假后,每天和大人在一起打麻將。他奶奶說:“你爺來牌,你爸來牌,你也來牌,這真是老貓枕著鍋臺睡,一輩傳一輩。你可知道,勤有功,戲無益,賭博場里惹是非。以后別再來牌了,好好溫習(xí)你的功課?!保ê幽稀と昴希?/p>
【第64句】:【拿別人當(dāng)梯子往上爬】(慣)踩著別人往上爬。比喻利用或損害他人,以達到自己升官發(fā)財?shù)哪康摹?/p>
【第65句】:【太華之下,白骨狼藉】(諺)太華:西岳華山。白骨狼藉:遍地都是死人的白骨。上華山原為求藥避世,卻多有死在山下的。指華山不易攀登,十分兇險。
【第66句】:鴨子不吃癟谷——肚子里有貨
【第67句】:人皮包臭肉——心里臟
【第68句】:【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饃,北方面制食品,通常指饅頭。 指光聽別人說的話不夠,得親自去了解情況。類似的:嚼過 的甘蔗不甜。成語:拾人牙慧、拾人余唾、味同嚼蠟、索然無 味。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 味道。毅然帶隊調(diào)查。”
【第69句】:唱戲不拉胡琴——干嚎
【第70句】:【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釋義:山雨到來之前,滿樓都是呼嘯的大風(fēng)。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一派緊張情勢。這是許渾《咸陽城東樓》詩句。例句:真是“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好像解放軍解放石家莊的戰(zhàn)斗馬上就要打響了。
【第71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諺)能寬恕人的地方盡量寬恕,能饒恕人的地方盡量饒恕。指為人處世不宜太苛刻,要有大度量,對己嚴,對人寬。 也作“好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72句】:【價一不擇主】(諺)商家一旦就某一商品與買家議定了價格,就不應(yīng)該為了圖利而棄信,將此商品賣與其他出價更高的買家。指買賣要講信譽。
【第73句】:頭發(fā)冒煙——葉惱(腦)火
【第74句】:【眼里揉不下沙子】(慣)比喻容不得人或容不得看不慣的事。也比喻不能容忍別人的蒙蔽、欺騙。 也作眼里下不去砂子。 眼里不揉沙子。 眼里著不得沙子。
【第75句】:【船爛還有三千釘】釋義:比喻有錢人家即使敗落了,也還有些家底。有時也比喻有威信的領(lǐng)導(dǎo)人即使離開了崗位,也還受到人們的敬重。例句:“‘船爛還有三干釘’,畢竟是尚書府里闊哥兒。逃難下業(yè),仍捧得出三百兩銀子?!?/p>
【第76句】:爸爸鋤地到吃午飯時才回家,吃過飯,碗一丟,又急急忙忙地上工。我對爸爸說:“現(xiàn)在是閑天,你怎么那么忙?“爸爸笑著說:“麥鋤三道草,粒大稈不倒?,F(xiàn)在不抓緊,小麥拔節(jié)以后就不好鋤了?!保ê薄ょ娤椋?/p>
【第77句】:【何首烏】何首烏,是我國特有的一味名貴中藥材,其莖、根皆可入藥,而且藥用價值很高。相傳在唐代,有一個姓何名田兒的人,因其體弱多病,不能生育,到了五十歲仍無子。有一天晚上,他飲酒過多,醉臥田野,在朦朧中看見兩株樹藤相距三尺,苗蔓相交,覺得很奇怪,就連根掘起,根部長得像一男一女兩個小娃娃。何田兒把此物帶回家,但無人認識。有人對何田兒開玩笑說:“你年老無子,這可能是天賜神藥,有兒有女為何不吃吃試試?”田兒就把它切碎,每天服用少許。說也奇怪,連服數(shù)月后感覺精力強盛,舊疾都痊愈了;相繼服用了一個時期,原來已經(jīng)花白的頭發(fā)也都變?yōu)趿耍⑶以谑陜?nèi)生了幾個子女;他改名能嗣,活到一百多歲。能嗣的兒子延秀、孫子首烏,終生服用此藥,都健康長壽,晚年須發(fā)仍然發(fā)黑。由此,這一藥的名聲傳開了。后人用何家第三代的姓名為藥名,叫“何首烏”。
【第78句】:【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釋義:安谷:能吃得下米飯。絕谷:斷絕飯食。病中食物不減,生命力就旺盛;絕食斷粒,命就不會長久。例句:五臟更相平也,—臟不平,所勝平之。故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
【第79句】:吹喇叭打鼓——各有各的調(diào)門
【第80句】:【趕著羊群攻猛虎】釋義:比喻讓大家白白去送死。例句:你們幾個先引大伙走吧,別無頭蒼蠅似地亂飛。弄不好,那成了趕著羊群攻猛虎了!
【第81句】:千根木頭隨船走。
【第82句】:公雞對著麥克風(fēng)叫——鳴(名)聲不低
【第83句】:水面上的影子——清高
【第84句】:亂麻一團——解不開
【第85句】:鵝伸脖子一等著挨刀
【第86句】:【飯瓢子過河】釋義:比喻順?biāo)饕粓隹铡@洌骸案魅酥ぃ⌒娘埰白舆^河!”陳工頭對外面罵了一句。
【第87句】:【丑人多作怪,黑饃多就菜】見“黑饃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第88句】:青蛙走路一連蹦帶跳
【第89句】:惡狼生了賊狐貍——不是好種
【第90句】:【干一行,怨一行】(諺)行(hang):行業(yè)。干哪一行營生,時間長了,往往也會對這一行產(chǎn)生厭煩情緒。指干哪一行,怨哪一行,是人之常情。 也作干一行,傷一行。 干啥的,煩惡啥。
【第91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諺)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長在堂前,也會因為妨礙人行而惹人討厭。比喻好事做不到點子上,還不如不做的好。
【第92句】:老虎長翅膀——能飛能闖
【第93句】:孤雁出群——總在前頭
【第94句】:火車輪子——連軸轉(zhuǎn)
【第95句】:【毛筆】毛筆是文房四寶之第一寶。相傳,蒙恬是毛筆的始祖?!妒酚洝酚涊d:“秦始皇命太子扶蘇與蒙恬筑長城以御北方匈奴,蒙恬取山中之兔毛以造筆?!薄段姆克淖V》上也記載:“昔日蒙恬造筆,以拓木為管,鹿毛為柱,兔毛為被,此乃謂蒼毫也。”《博物志》云:“秦之蒙恬取狐貍毛為柱,兔毫為被以書。”史書言之鑿鑿,稱蒙恬是毛筆的發(fā)明者。其實,在蒙恬之前就已出現(xiàn)了毛筆。從出土的秦之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上就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在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毛筆。其后,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了戰(zhàn)國筆,這些實物都比蒙恬早??梢姡窌蚓窒扌砸才加惺韬觥?/p>
【第96句】:【南風(fēng)腰里壯,北風(fēng)兩頭尖】(諺)原指南風(fēng)刮來,兩頭勢弱,中間勢猛;北風(fēng)刮來,兩頭勢猛,中間勢弱。借指任何事物總是有起有落,有強弱變化,不會一成不變。
【第97句】:【夫妻交市,莫問誰益;兄弟交憎,莫問誰直】(諺)交市:互相做交易。交憎:彼此結(jié)怨。夫妻間交市,不必過問誰得了便宜;兄弟間結(jié)怨,不必過問誰有理誰沒理。指夫妻、兄弟之間沒有根本利益和是非曲直之爭。
【第98句】:老鱉吞秤砣——好狠的王八,鐵打的心
【第99句】:鄰居王某很不孝順,對他父親想罵就罵。后來他兒子長大了,對他也是如此。別人都說:“好種出好稻,壞種出稗草?!保ㄉ綎|·蒼山)
上一篇:吟詠黃河的詩句(吟詠黃河的詩句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