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村里有一對夫妻,男的禿女的瞎,卻生了一個又漂亮又聰明的小孩。村里人驚嘆地說:“這真是爛豬窩里出好筍。”(江西·余江)
【第2句】:【駱駝下騾子——怪種】(歇)下:動物生產。本指怪異的變種,轉指不肖的子孫。含責罵意。
【第3句】:早睡早起,沒病惹你。
【第4句】:【糠籮里跳到米籮里】(慣)籮:盛糧食的器具。比喻生活環(huán)境一下由壞變好了。
【第5句】:【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進不來】見“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第6句】:【門里出身,自會三分】(諺)門里:專業(yè)行當。從一個專業(yè)行當里出身的,耳濡目染,經(jīng)見多了,對本行的技藝,自然就懂得一些。指環(huán)境會對人產生影響。 也作“門里出生,自帶三分”。
【第7句】:【吃柳條拉雞籠——肚子里編】(歇)編:本指編織、編制,轉指編造、捏造。指某事是有人編造或存心捏造出來的。
【第8句】:【無巧不成書】生活中有些事情,或文學作品中有些情節(jié) 帶有偶然性。書,也說:話。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無 巧不成話。恰好有一人從墻下而過。”
【第9句】:【雞抱鴨子——干忙活】(歇)抱:孵。干:徒然,白白地。忙活:急急忙忙地做活,指白忙一場。 也作雞孵鴨子——干著忙。 雞孵鴨子——白忙乎。
【第10句】:哥哥要外出打工,臨行前,爹媽再三叮囑他:“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三里就是個離鄉(xiāng)人了,誰也不知道你是個青杏還是毛桃,自己要多長些心眼兒,格外小心?。 保ê幽稀ぬ担?/p>
【第11句】:【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諺)饑餓時就顧不上飯食的精粗,寒冷時就顧不上衣服的貴賤,慌忙時就顧不上路途的安危,貧窮時就顧不上妻子的美惡。 指在人需求最急迫的時候,便談不到從容選擇。 也作饑不擇食,寒不擇衣。 饑不擇食,慌不擇路。
【第12句】:【賈家的姑娘嫁賈家——賈門賈氏】(歇)賈:諧“假”。氏:諧“事”。 形容十分虛假。 也作“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賈門賈氏”。
【第13句】:【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在任期內以權謀私。張賢亮《青春 期》:“當官的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我這個小官也要趁有權的 時候使喚使喚你這個好勞動力?!?/p>
【第14句】:【廬山真面目原】為蘇軾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 在此山中?!苯柚刚鎸嵡闆r。海外劉宜良《江南小語》:“凡到 華盛頓的旅客,少不了到白宮光顧一番,借睹‘廬山真面 目’?!?/p>
【第15句】:出土的筍子逢春雨——節(jié)節(jié)高
【第16句】:【無根沙蓬——沒有個準地方】(歇)沙蓬: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后枯死,被風刮走,無定所。指人沒有固定的住處或去處。
【第17句】:妹妹一到冬天就穿得很厚。那天,寒風刺骨,把妹妹的小臉蛋凍得發(fā)紫。奶奶笑著說:“熱不死屁股,凍不死小臉。”妹妹向奶奶吐了吐舌頭笑了。(河南·孟州)
【第18句】:抱著書本兒騎驢——走著瞧
【第19句】:【馬虎】“馬虎”用來形容某些人為事草率或粗心大意。馬、虎和粗心大意這風馬牛不相及的三者,怎么會聯(lián)系到一起,成為一個有特定含義的固定詞語“馬虎”呢?相傳,宋代時京城有一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么。他非常喜歡畫虎,有一次,他剛畫成一只虎頭,有位朋友登門來拜訪,請他畫一幅馬。這位畫家大筆一揮,非常隨便地在虎頭之下添上了馬的身軀。朋友見他如此不認真,便質問他說:“你這畫的到底是馬呀還是虎呀?”沒想到這位仁兄隨口便答道:“管它什么呢,馬馬虎虎吧!”朋友見狀,一氣之下拂袖而去。別人不要,畫家就把自己這幅“得意之作”掛到墻上。他的大兒子看見后很奇怪,用手指著畫問他:“爸爸,那上面畫的是什么啊?”“是虎”,畫家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后來二兒子也好奇地問他,畫家又隨口支吾著說:“是馬”。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碰上一匹馬,卻以為是虎,搭上箭,一箭就把它射死了。馬主人不干了,要他賠償,害得畫家不得不原價賠償。后來二兒出門,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以為是馬,就想去騎,結果被老虎吃掉了。畫家聞訊,悲痛萬分,就把《馬虎圖》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喂了虎。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庇谑沁@位畫家贏得了一個“馬虎先生”的外號。從此,“馬虎”這個詞獲得了新義,流傳至今了。
【第20句】:【水是莊稼娘,無娘命不長】(諺)水就好比田禾的親娘一樣,沒了親娘,孩子就很難成長。指農業(yè)豐產要靠水利建設。
【第21句】:【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諺)麟角:麒麟的角,極為稀罕。指從學的人一哄而起,多得像牛毛;而真正學成的人卻像麒麟頭上的角一樣,極為罕見。 也作“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第22句】:學校的禮堂蓋了兩個月了還沒竣工。我問爸爸:“蓋房子怎么這么慢?”爸爸說:“孩子,不容易啊!拆屋一陣風,起屋動千工?!保ńK·靖江)
【第23句】:【千錘打鑼,一錘定音】(諺)敲鑼的雖多,敲打的時間雖長,但最后收尾憑的是一錘之音。比喻討論問題,不妨大家爭鳴,但最后作決定,還得主持人說了算數(shù)。 也作千聲鑼鼓,一錘定音。 千錘擊鼓,一錘定音。 千人打鼓,一錘定音。
【第24句】:【喝干醋】見“吃寡醋”。
【第25句】:【三畝棉花三畝稻——晴也好,落也好】(歇)落:方言,下雨。晴天對棉花生長有利,雨天對稻子生長有利。比喻不論出現(xiàn)哪種情況,都沒有什么不好。
【第26句】:蚯蚓上墻——腰桿子不硬
【第27句】:【一扇籬笆——兩面倒的貨】(歇)一扇籬笆立不穩(wěn)。比喻沒有主見,左右搖擺的人。
【第28句】:【當著矮人,別說短話】(諺)矮:身材短小。指面對著矮人,不要說有關“短”的話。泛指說話要看對象,注意回避別人的忌諱,以免刺痛人。 也作“對矮人莫說矬話”。
【第29句】:導火線上拴炸藥——觸即發(fā)
【第30句】:劉阿斗——扶不起
【第31句】:【 想過河又怕濕了腳】做事有顧慮,怕不利。類似的:又想 過河,又怕脫褲子。姚雪垠《李自成》:“經(jīng)過這一夜暢談,特 別是自成已經(jīng)流零出挽留之意以后,他知道他要么就入伙, 要么就斷然拒絕,不容他想下水又怕濕了腳?!?/p>
【第32句】:【老狗砍掉尾巴——裝羊】(歇)羊:諧“樣”。指裝模作樣,欺騙人。
【第33句】:【貓哭耗子假慈悲】偽裝好人,假仁假義。劉云若《紅杏出 墻記》:“你不用貓哭耗子假慈悲,有了男人還要什么姐姐。”
【第34句】:鴨子不尿尿——自有便道
【第35句】:【有智不在年高】(諺)有智謀不在于年齡大小。指拔尖的人才往往出于青年人中。
【第36句】:隔皮選西瓜——難識貨
【第37句】:【打盆兒還盆兒,打碗兒還碗兒】(諺)指損壞了什么,就必須照樣賠償人家什么。也指在什么問題上得罪了別人,就必須在這方面向人賠禮道歉。
【第38句】:【二姑娘頑老雕——架不住】(歇)頑:通“玩”。架:招架,支持。 指吃不住,吃不消。
【第39句】:星期一老師去開會時,我們班有幾位男同學大聲吵鬧。老師回來說:“貓子不在家,老鼠上籬笆?!保ㄉ綎|·文登)
【第40句】:【先養(yǎng)孩子后起名】謂先有事實,后有名稱。政論圖書: “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民辦企業(yè)剛剛興起的時候,就發(fā)生給 這些企業(yè)或者說經(jīng)濟成分定性的問題。當時有入主張先生 小孩再起名?!?/p>
【第41句】:包公升堂——盡管直說;青天在上
【第42句】:【聽傳言,失江山】(諺)傳言:毫無根據(jù)的流言蜚語。江山:國家大業(yè)。指輕信流言蜚語,會失掉江山。多泛指輕易相信傳言,必定會誤大事。 也作聽傳言,失落江山。 聽信閑言,失落江山。
【第43句】:【抓兩頭帶中間】表揚先進,批評落后,帶動中間。也指先 做最大的、最小的,再做一般的。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 “抓兩頭帶中間,已經(jīng)抓了兩個大鬼,再抓出兩個小鬼來。”
【第44句】:【猛火烤不出好燒餅】(諺)燒餅:面食的一種,用火烤熟。指火力過猛,烤出的燒餅皮焦里生。比喻操之過急辦不好事。
【第45句】:鉆進風箱里的老鼠——受不完的氣
【第46句】:喝著蜜水吹笛子一又甜又樂
【第47句】:【拿著皮肉往外人身上貼】(慣)比喻把好處白白送給外人。
【第48句】:【魚吃魚不腥】(諺)魚吃魚,不感到有腥味。比喻同行業(yè)之間發(fā)生斗毆、吞并或互相揭短,是很容易上手的。
【第49句】:吃多了安眠藥——不省悟
【第50句】:【瞎倉官收糧——無有不納】(歇)倉官:管倉庫的官員。納:收。指別人送來的,不管好壞多少全都收下。
【第51句】:【打不到狐貍,惹著一身臊】(慣)比喻除害不成yipinjuzi.com,反而惹來了麻煩或災禍。 也作打不著狐貍,反惹一身臊。 打不著狐貍,惹一股子騷。
【第52句】:【涼水澆頭】見“冷水澆頭懷抱冰”。
【第53句】:媳婦堂前拜,公婆背利債。
【第54句】:群眾是根莖,是海洋;個人是樹葉,是滴水。
【第55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諺)路途遠,才能檢驗出馬力的強弱;日子久,才能考驗出人心的善惡。 指要真正認識一個人,必須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觀察與考驗。 也作路遙知馬力,時久見人心。 日久知人心,路遠知馬力。
【第56句】:【 買醬油的錢,買不得醋】專款專用,借指不打亂原來的計 劃。《敵后武工隊》:“常說打油的錢不買醋,你倆怎么在槍 子底不還東張西望的?”
【第57句】:我家的鞋子東一只西一只,橫七豎八放了一地。媽媽看見了說:“咱家的鞋子開會了?!保ㄉ綎|·菏澤)
【第58句】:【春凳折了靠背兒——沒的倚了】(歇)春凳:一種有靠背、寬而長的凳子。比喻失去了依靠或依仗的條件。
【第59句】:【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釋義:癩蛤蟆打蒼蠅吃,將供上嘴。比喻勞動所得勉強糊口。例句:三爺,我是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不能擼鋤杠,才給你們看園子。
【第60句】:導彈打色機——同歸于盡
【第61句】:【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釋義:長期生活在外,最后總希望回到家鄉(xiāng)。例句:“常言道,樹高干丈,葉落歸根。這小廝怕養(yǎng)不大;若還長大了,少不得尋根問蒂,怕不認我做外公么?”
【第62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該軍法從事?!?/p>
【第63句】:【老貓不在家,耗子上房笆】釋義:房笆:鋪在房椽子上面的葦箔(b。)、秫秸等。比喻沒有人管束了,便任意胡來。例句:牛大嬸:“對!‘帥不離位’真不假,看你們這‘老貓不在家,耗子上房笆’了。”
【第64句】:【舉白旗】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舉白旗表示投降,已是國際慣例。它源自古代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使用白旗始于遠古,但當時白色旗幟代表要求進行談判先休戰(zhàn),而不表示投降。當交戰(zhàn)的一方打出白旗時,對方便知道另一方要求談判,于是下令停止一切進攻活動。持白旗的一方則派出軍使、號手、旗手和翻譯到對方指揮都會明談判條件和意圖。軍使從展示白旗始到再回到本方為止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把在戰(zhàn)爭中打出白旗轉認為是投降,后來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標志,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65句】:【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釋義:比喻越來越糟。一代不如一代。例句:待黎倀當家時,更是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人死家破,一敗涂地,只剩下黎倀一人,以教私塾為生。
【第66句】:耗子掉進灰堆里——憋氣又窩火
【第67句】:【跟著龍王吃賀雨】(慣)賀雨:指舊時人們向龍王求雨時擺上的供品。比喻跟著有權有勢的人沾光得好處。
【第68句】:【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釋義:白露:節(jié)氣名,在陽歷九月七日或八日時天氣轉涼,即將秋熟。迷迷:形容大霧迷蕩。秋分:節(jié)氣名,在陽歷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秀:谷類植物開花結實。謂白露時節(jié)霧蕩蕩,分來臨稻穗齊。例句:八月,秋興:白露前后霧,主稻穗易實。諺云:“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p>
【第69句】:【 踩一頭,翹一頭】踩下這一頭,那一頭翹起來,如同蹺蹺 板。表示照顧不過來。成語:顧此失彼。清代《紅樓夢》: “論家事,這里是踩一頭兒翹一頭兒的,連珍大爺還彈壓不 住。”
【第70句】:活魚兒口里的水——有進有出
【第71句】:我對現(xiàn)在有些企業(yè)成立智囊團、策劃部大為不解,爸爸笑著說:“一人肚里一條計,三人肚里一本戲,人多智慧大呀!”(河南·輝縣)
【第72句】:【好鞋不踩臭狗屎】釋義:比喻品行端正的人不招惹思想行為不好的人,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例句:不過,話得往深處說,壞人盡管搖頭擺尾地得意,好人還得做好人!咱們得忍著點,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你明白我的話吧?
【第73句】:爺爺七十多歲了,他常愛說老的東西好。這一天,他又說:“生姜是老的辣,甘蔗是老的甜,酒是老的貴。”我靈機一動,又補了一句:醋是老的酸?!睜敔斅犃撕呛堑匦?,說我補得好。(山西·平陸)
【第74句】:【碰到南墻不回頭】見“撞倒南墻不回頭”。
【第75句】:【不怕路遠,只怕志短】(諺)比喻只要有志氣,有決心,就不怕艱難困苦。
【第76句】:小弟生病了,不想吃飯。奶奶勸他:“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fā)慌。人是旱地飯是水,人是爐子飯是煤;無水旱地渴,無煤爐子餓。人不吃飯怎么活呢?”(河南·南陽)
【第77句】:【孺子?!俊叭孀优!爆F(xiàn)在用來比喻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此典出自《左傳·哀公六年》:“鮑子曰:汝忘君子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边@里的孺子,乃春秋時齊景公的幼子荼的名字。史載齊景公非常寵愛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官逗孺子玩耍,自己竟趴在地上,口銜繩子,讓孺子當牛騎。孺子正玩得高興,一不小心從“?!北成系讼聛恚抢K子一下子把齊景公的牙齒給掛斷了。顯然,當年的“孺子牛”,是指齊景公對孺子的寵愛有加。可見父愛無疆。魯迅先生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睂⑵潼c化,把父愛升華為對人民大眾的無限忠誠和熱愛。
【第78句】:【谷怕碾不出米,人怕來個比】(諺)谷經(jīng)過碾,才能看出顆粒是飽是癟;人經(jīng)過比,才能見出品行才學是優(yōu)是劣。指比較能夠顯出人與人的差別來。
【第79句】:【欲多傷神,財多累身】(諺)貪欲多損傷精神,財物多累壞身心。誡人清心寡欲。
【第80句】:【砍柴上山,捉鳥上樹】(諺)要想砍柴,你就得上山;要想捉鳥,你就得上樹。指有了確定的目標,還必須找對門路,盲目亂干不會有結果。
【第81句】:井里吹喇叭——低聲下氣
【第82句】:【叫他打狗,不敢罵雞】絕對聽從,多指做不好的事情。成 語:惟命是從。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大哥你讓我往 東,我絕不往西,你讓我偷狗,我絕不抓雞!為了你兩肋插 刀,嘩嘩淌血,咱哥兒們絕對!”
【第83句】:【秋風過耳——早休休】(歇)指早就完了。
【第84句】:買豬頭討個膽——自討苦吃
【第85句】:【七個不成,八個不就】(慣)形容怎樣做都不行,非常難辦。
【第86句】:我在江水翻花的地方下了魚鉤,以為很快就會釣著大魚,可是等了老半天,連個魚影也沒見。這時,一位老大爺路過,說:“小伙子,水翻花,沒魚蝦。還是換個地方吧!”(湖北·丹江口)
【第87句】:閻王奶奶繡荷包——鬼花招
【第88句】:【春鰱夏鯉,吃了不悔】(諺)指春天的鰱魚,夏天的鯉魚,正是肥美鮮嫩的時候,應時品嘗,是極好的享受。
【第89句】:老鼠背上生瘡一發(fā)不大
【第90句】:吃了三天齋就想上西天——功底還淺
【第91句】:【敲竹杠】“敲竹杠”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借某種口實抬高價格或索取錢財?!扒弥窀堋笔窃趺串a生的呢?有以下幾種說法。一說是清朝末年,各水陸要沖設置關卡,查禁煙土,但禁而不絕。煙販挖空心思把煙土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隨船從水路運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駛至浙江紹興碼頭時,緝私官帶人上船檢查,查遍船艙每個角落,未發(fā)現(xiàn)煙土。這時,一個老師爺吸著長煙袋,緩步走到船艄,信手在船篙上敲敲煙灰,煙袋鍋兒敲得竹篙“篤篤”直響。船上商販心中有鬼,嚇得面如土色,以為師爺已經(jīng)看透了秘密,慌忙掏出大把銀子悄悄塞給他,請求包涵。他這一舉動,倒把師爺鬧糊涂了,還是師爺腦筋轉得快,看了看竹杠,這才笑納了銀子,將船放行。從此,“敲竹杠”就成了訛詐財物的代名詞。二說是清代末年,市上小額交易都是用銅錢,店家接錢便丟在用竹杠做的錢筒中,晚上結賬時倒出來盤點。當時上海有家店鋪,老板很滑頭,對待陌生主顧常常隨意提價。每當伙計接待陌生顧客時,店主以敲竹杠為暗號,敲一下提價一成,坑騙顧客。三說是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上海成為對外通商碼頭,中外客商云集。當時外灘的十六鋪碼頭是國內各路客商的交匯地,一些外埠的小商販,白天經(jīng)商,夜晚為了節(jié)省開支就在碼頭附近路邊屋檐下打地鋪過夜。這就為警察局的巡捕和一些地痞流氓提供了“生財”的機會。他們以維護治安為由,向小商販勒索錢財。小商販就動腦筋把銅板、銀元、紙幣藏在挑運貨物的抬杠里??蓵r間一長,被巡捕和地痞流氓知道了內情,不交所謂的保護費就敲敲商販的竹杠或抬棒。小商販們惹不起這些歹人,破財免災,就從杠棒中倒出些銀兩來“開路”。從此“敲竹杠”成了強行勒索的代稱。
【第92句】:【借著中秋買月餅】(慣)指趁著某種機會為自己撈取好處。
【第93句】:【萬事不求人】(慣)指一切靠自己,不用別人幫忙。
【第94句】:彈花鋪里掛張弓——不彈(談)了
【第95句】:【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諺)知:知交,交情很深的朋友。糟糠之妻:吃糠咽菜、同苦共難的妻子。堂:堂屋,正房。指人在發(fā)跡之后,一不可忘了患難朋友,二不可拋棄糟糠妻子。 也作貧賤交,不可忘;糟糠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
【第96句】:錯把駝峰當腫背——大驚小怪
【第97句】:【神龍見首不見尾】(慣)形容行動巧妙迅速,或行動詭秘,不見蹤影。
【第98句】:【無祀鬼神壇——憑你自來自去】(歇)無祀鬼:不享有固定祭祀的鬼神。神壇:祭祀鬼神的高臺。指可以任憑人自由來去。
【第99句】:壁頭上掛蒲席——不像話(畫);不成話(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