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膽是嚇大的,力是壓大的】(諺)膽量是在承受驚嚇的過程中逐步變大的,力量是在承受壓力的環境中不斷增強的。指人的膽量和力量,都不是先天帶來的,而是后天鍛煉出來的。
【第2句】:【快馬一鞭,快人一言】釋義:痛快人說話痛快,干脆。例句:武當說:“快馬—鞭,快人一言,說干就干,說走就走.今天動身!”
【第3句】:我給爸爸讀課文聽,爸爸說:“看你怎么讀的,一個字一個字地亂蹦,像炒豆似的。”(山東·汶山)
【第4句】:【眼/羊死不閉眼。】成語:死不瞑目。老舍《駱駝祥子》:“這玩 藝一成家,連大帶小,好幾口兒,死了也不閉眼!你說是不 是?”
【第5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釋義:癩蛤蟆,極丑陋;天鵝,極美好。比喻美丑懸殊,不相配。再說癩蛤蟆跳不高,根本吃不上天鵝肉。也比喻空想,癡心妄想。例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第6句】:【有錢不住東南房】(諺)東南房:舊時四合院中的東房和南房。東房夏天太陽光照多,太熱;南房冬天刮西北風,太冷。指有錢人家不住東南房。
【第7句】:【馬老卸鞍,虎老歸山】(諺)馬老了,就應卸下鞍韉,不再征戰;虎老了,就應歸臥深山,不再騰躍。比喻人到老年,就應辭去職務,頤養天年。
【第8句】:春節到外婆家拜年,表弟亮亮只吃素菜,一塊肉也不吃。原來,有一次亮亮吃肉多了,結果傷了胃。外婆對他說:“你呀,就是不會吃,真是‘會吃吃得千頓香,不會吃吃得一頓傷’!”(河南·林州)
【第9句】:【明星】“明星”現多指在文體等方面成績突出、受人追捧的人,如歌星、影星、球星等。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呢?它上源自天,下源自地。首先說天。“明星”,古書上指金星,又叫太白星,這是肉眼能觀察到的亮度較高的星。有月,眾星捧月。無月,明星耀眼。這是“明星”一詞的最早出處。其次再說地。《太平廣記·采仙錄》日:“仙女明星,玉女居華山,服玉漿,白日升天。”“明星”原是華山仙女的名字。不管太白金星也好,仙女明星也好,都是光彩耀目,眾人仰慕。所以,近代人們常以“明星”比喻成績卓著、出類拔萃、引人注目或某一領域知名度很高的人。如”電影明星”、“歌星”等。眾明星參加晚會叫“今夜星光燦爛”。
【第10句】:【化緣和尚大手腳】(諺)化緣:和尚、道士向四方求布施。大手腳:大手大腳,即花錢毫不心疼。指不是靠辛苦勞動掙來的錢,往往容易揮霍掉。
【第11句】:【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第12句】:割驢蛋敬神——驢也痛,神也惱
【第13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語的意思是同類的物種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此語出自《周易·系辭上》。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淳于髡,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于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內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能之士。齊宣王很驚訝,就問淳于髡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肩并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一個圣人,那圣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到一樣,現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七個賢士,那賢士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說:“大王此言差矣。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是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洼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致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里取水,在燧石里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這句話是至理BBB,當年,革命青年冒著生命危險從全國各地跋山涉水涌向革命中心——延安。延安聚集著一大批國家的棟梁之才。
【第14句】:【廟小豈容方丈富】方丈,廟里主事的和尚。借指集體事 情沒有搞好,而主事者富有,財富來路不明,必然是貪污。 電視新聞:“廠長發財,廠子賠錢。老百姓說:廟小豈容方丈 富。紀委決定立案審查。”
【第15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錢;死不要臉
【第16句】:【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衙門雖在,官卻不住的換人。意即 任期不長,不能永久保持富貴。賈平凹《廢都》:“古話說,鐵 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我這市長,今日當了今日是市長,明日 不當了我什么也不是。”
【第17句】:【老鴉落在豬身上——只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歇)老鴉:烏鴉。指只看見別人長得黑,看不見自己長得黑。也指只看到別人的壞或不好,看不見自己的壞或不好。
【第18句】:【公雞鉆籬笆,進不去又退不回】釋義:比喻進退兩難。例句:一時間,他真有點像“公雞鉆籬笆,進不去又退不回。”
【第19句】:我做了錯事,爸爸批評我,我還笑。媽媽生氣地說:“你這大蘿卜臉,不紅不白的,可真夠嗆!”(遼寧·錦州)
【第20句】:【兒女是娘身上的肉】見“孩子是娘的連心肉”。
【第21句】:【水牛掉在井里,有力使不出】無法發揮作用。類似的:黃 牛拿耗子,有勁使不上。姚雪垠《李自成》:“既然朝廷無道, 盧象升縱然做了宣、大、山西總督,也如同水牛掉在井里,有 力使不出。”
【第22句】:【 嘴像蜜罐子,心是蒜瓣子】說話動聽,內心毒辣。類似的: 口如蜜罐,心如辣蒜。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二嫂那 人,嘴像蜜罐子,心是蒜瓣子。你來,跟她不好處。”
【第23句】:【東方不亮西方亮】釋義:比喻這里行不通,還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希望總是有的。例句:中國是一個大國——東方不亮西方亮,不愁沒有回旋的余地。
【第24句】:【不怕肚不飽,就怕氣不平】(諺)不怕受餓,就怕受氣。指受人凌辱比挨餓更難忍受。
【第25句】:【花子死了蛇——沒得弄了】(歇)花子:叫花子。弄:本指耍弄(蛇),轉指玩弄(手段)。指失去了憑借或依靠的手段,沒有應付的辦法或沒有什么可干的了。 也作“花子死了蛇—一沒什么弄得”。
【第26句】:【鍋里有米,碗里有飯】釋義:比喻集體富裕了,個人也會富裕,個人依靠集體。例句:富裕了大家有,社辦窮了大家也有份兒!“大河沒水小河干。”“鍋里有米,碗里有飯。”大家的事,就和大家商量么。
【第27句】:【欺眾不欺一】(諺)指寧在眾人身上分獲薄利,不在一人身上謀取暴利。舊時商販常語。
【第28句】:【勝者王侯敗者賊】見“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第29句】:【大饑食宜軟,大渴飲宜溫】(諺)指人在極度饑渴的時候,只宜進軟食,飲溫水。
【第30句】:【好事不在忙】(諺)指好的事情做起來不必急躁忙亂。
【第31句】:【七十二個心眼兒,九十六個轉軸兒】(慣)形容人心眼多,頭腦靈活。
【第32句】:【費力不討好】見“吃力不討好”。
【第33句】:【聽見風,就是雨】釋義:比喻做事輕率,盲目。也指輕信。例句:“這號人哪,都是氣象大學畢業的,聽見風,就是雨,看見閃,就是雷,……”
【第34句】:【讓圓就圓,讓扁就扁】(慣)形容非常聽話,讓怎么樣就怎么樣。也形容人軟弱,由人欺負。
【第35句】:【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歇)蓑衣:一種披在身上的雨具,用草或棕制成,易浸水。本指蓑衣遭雨淋后會越來越重,轉以形容負擔越來越重。
【第36句】:【 好肉上生蛆】清白受辱。柳青《創業史》:“我郭振山沒對 她改霞說過一句生寶本人的壞話。她改霞不能在我的好肉 上生蛆!”
【第37句】:中午忽然下起雨來,可是下了一會兒就不下了。爸爸說:“真是亮一亮,下一丈;人怕猛一窮,天怕猛一晴。”(河南·濮陽)
【第38句】:媽媽買了一件新衣服,穿在身上試了試,衣袋小了點,想去商店換一件。奶奶說:“世上哪有無核的棗,一點小毛病就算了。”(湖南·瀏陽)
【第39句】:【外披羊皮,內藏狼心】(慣)形容人外表裝得善良,內心卻十分狠毒。
【第40句】:【清官騎瘦馬】(諺)清廉的官員連騎的馬也是瘦的。指清官一身清貧,難有享受。
【第41句】:【藕發蓮生,必定有根】釋義:比喻問題的產生必定有根源。例句:藕發蓮生,必定有根。看來,他們可能要利用廖德俊和李旺這個事,搞什么把戲,居心叵測,葫蘆里不定裝著什么毒藥呢!
【第42句】:爸爸在看電視,媽媽在洗衣服。我呢,又是掃地又是倒垃圾。忙完了,我對媽媽說:“媽媽,看我多好啊!”媽媽笑著說:“你呀,瞎娘抱著個禿娃娃,別人不夸自己夸。”(河北·邱縣)
【第43句】:貴州驢子學馬叫——南腔北調
【第44句】:【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諺)馬屁:拍馬屁,即專門用甜言蜜語奉承討好人。舊指無論什么東西都有可能被人看穿厭棄,惟有奉承話是人人愛聽的。
【第45句】:【有雞天也亮,沒雞天也明】釋義:比喻不管少了誰,事情照樣辦。例句:“你走,你走,走就走唄;一句話說到底:有雞天也亮,沒雞天也明!”
【第46句】:【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慣)形容過日子非常節儉。
【第47句】:【酒病酒藥醫】(諺)指人因飲酒而得的病,還要用酒來醫治。也泛指人從哪方面引出的問題,還得從哪方面去著手解決。 也作“酒病還須仗酒醫”。
【第48句】:【倒苦水】(慣)比喻傾訴所遭受的苦難或心中的痛苦。
【第49句】:燈草搓繩,爛板搭橋——枉費心機
【第50句】:【遠親近鄰,不如對門】(諺)指對門人家比遠親和近鄰更便于相互照應。 也作遠親不如近鄰。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第51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
【第52句】:玩把戲的絕技——耍花招
【第53句】:我跟爸爸去集上買年貨,問爸爸是不是每年年前東西都比平常貴。爸爸說:“是啊,常言說一到老年根,黃土貴三分。”(江蘇·高郵)
【第54句】:冷死花旦,熱死武生。
【第55句】:【見著禿子不講瘡,見著瞎子不講光】(諺)見了禿子,不要提說“瘡”字;見了瞎子,不要提說“光”字。 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犯了別人的‘禁忌或觸及別人的隱私。
【第56句】:夢中游蘇杭——好景不長
【第57句】:星期天,我和姐姐都在外婆家玩。我倆因為一件小事爭吵起來,我就不再理姐姐了。外婆看到這種情況,關心地詢問我是為什么。我說:“姐姐老愛說我的過錯。”外婆聽后,笑著說:“說話,說話,說過就‘化’了。你小小年紀,怎么還記仇呢?”(四川·廣元)
【第58句】:吃飯的時候,碗里還剩一點飯,我不想再吃了。爸爸對我說:“一把草撐死一條牛啊?吃掉!”(湖南·衡陽)
【第59句】:媽媽叫我洗菜,我才洗菜,叫我掃地,我才掃地,從來沒主動做過啥。媽媽說:“你呀,就像蛤蟆一樣,點一下跳一下,不點就不跳。”(四川·雅安)
【第60句】:長哥長嫂當爹娘。
【第61句】:【讓人一步自己寬】謙讓有利于和睦相處。類似的:退后 一步自然寬。西戎《兩澗之間》:“算了,算了,讓人一步自己 寬,無原則糾紛,不能看得那么認真,要是認真起來,一天啥 也不用于,只丟下生氣一條路了!”
【第62句】:【道路難行錢作馬,城池不克酒為兵】(諺)辦事遇阻,多使點錢就買通了;城池攻不下,用酒色收買腐蝕就攻下了。舊指用金錢行賄的手段,啥事都可辦成。
【第63句】:【討野火】(慣)罵人我麻煩。
【第64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釋義:冰是由水凍成的,但是比水涼;青顏色是從蓼藍提取的,但是比蓼藍的顏色深。比喻學生勝過先生,后人勝過前人。例句:對我這老一代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你們年輕一代應該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第65句】:鴨子吃黃鱔——吞吞吐吐
【第66句】:【高田宜黍稷,低田直稻麥】釋義:高田:地勢高的田。低田:地勢低的田。指黍稷性耐寒,宜種在高田:稻麥性喜暖,宜種在低田。例句:然麥性微寒,以為金,則徐氏之說優矣。古稱:“高田宜黍稷,低田宜稻麥。” ………
【第67句】:【顧前不顧后|顧頭不顧尾】只想到眼前的事情,考慮不周 到。類似的:顧一不顧二/野雞鉆頭不顧尾/山公雞躲頭不 躲尾。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他就是做事顧前不顧后 的,再加上脾氣暴躁,其實人并不見得壞。” 拉著黃牛當馬騎牛馬不分,胡亂頂替。牛,也說:驢。 明代《二刻拍案驚奇》:“只為這一路人,眾惡所歸,官打見 在,正所謂張公吃酒李公醉,拿著黃牛便當馬。”
【第68句】:【大水都過得去,小溝溝還能趟不過去】釋義:比喻大困難都能克服,小困難更不在話下。例句:想這些干啥!這幾年,大水都過得去,小溝溝還能趟不過去!共產黨有好章程,怕啥。
【第69句】:我和同桌為一件小事吵了架,去找老師評理。老師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倆是針尖對刀刃,有理五八,沒理四十,一個不服另一個,都該做自我批評了。”(內蒙古·開魯)
【第70句】:【調皮的騾子能拉套】(諺)拉套:套在車轅的前面或側面拉車。不馴服的騾子拉套往往很得力。比喻頑皮的年輕人,只要引導得法,往往很有出息。
【第71句】:【有賣的,有買的】謂互相需要,事情總能辦成。或說:有 丟的,有拾的/有丟的,有揀的。王統照《山雨》:“你真是個 雛子,有賣的就有買的,沒有銷路我自己還吸得下?”
【第72句】:【十里長亭】在戲曲、影視中常常見到“十里長亭”送別的場景,但只見一亭,不見長亭,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十里長亭”不是十里,而是每隔十里設一個亭子。秦漢時每隔十里設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歇腳,親友遠行也常在此話別。秦制三十里一傳,十里一亭,亭設有住宿的館舍。按秦法,亭應及時負責信使的馬匹給養、行人口糧、醬菜和韭蔥,類似驛站。 “十里長亭”原意并非送別,后來表示送別,這是怎么來的呢?古人長途遠行,或乘車船,或騎馬,或步行,山河阻障,跋涉艱難,風餐露宿,路上有各種風險,一旦離家,很多事情都難以預料,通訊又不發達,所以,親朋遠行是件大事情。送有餞行,到有洗塵接風。特別是送行,必須先祭祀路神而后登程,其意是祈求一路平安,稱之為“祖”。后來這種風俗一直延續下來,一般都是在路旁亭舍或路邊臨時設立帷帳,準備酒肴送別行人。餞行送別是古人悵惋興悲、觸動心靈之事,在古代詩詞、戲文中有很多吟詠。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三折:“今日送別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是在十里長亭;中國名劇《梁祝》送別一場,也是在十里長亭,雖然沒有筵席,卻送了一程又一程,謂之“十八相送”,場景感人淚下。文人墨客多用“長亭”這一特定場景表達離情別緒,逐漸為世人所接受,所以,一般送別時都安排在十里長亭。
【第73句】:做飯,刷碗,洗衣服,媽媽說她天天忙得辮子不沾背。(江西·宜黃)
【第74句】:扒著軟梯上飛機——高攀
【第75句】:老鼠吃貓飯——偷偷干
【第76句】:【因風吹火,用力不多】(諺)順著風向吹火很省力。比喻趁著有利形勢做事,省力而又易于成功。
【第77句】:【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釋義:無房無地,形容非常貧窮。例句:僅剩的三間茅草屋也被黃老拐奪去抵了債,他們爺孫倆已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了。
【第78句】:【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來萬里云】釋義:雨打嬌花,烏云遮月。比喻好人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例句:趙氏玉貞衣不解帶,晝夜伺候,不想大限已到,古語說的是:“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來萬里云。”李文元一病不起,嗚呼哀哉,竟自死去。
【第79句】:【芒種三日見麥茬】釋義: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6日前后。麥茬:麥子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麥莖和麥根。過了芒種,就是麥收季節。例句:五月底,再過幾天就到夏歷芒種節了。農諺說:“芒種三日見麥茬”,麥收季節眼看就要到。
【第80句】:【圣人門前賣字畫】(慣)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
【第81句】:【千針難縫人心碎】(諺)干針萬線,也難縫合破碎了的心。指人一旦傷透了心,便再難回復到以前狀況。
【第82句】:【三叩九拜】“叩、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節,至今在百姓當中流行,紅白喜事有,過年過節有,拜師收徒有,認干親結金蘭有,不過不像古代那么繁瑣罷了。叩拜,源于上古,到周朝規范化了。“叩”是叩頭,與“拜”密不可分。《周禮》對九拜的解釋是“一日稽首,二日頓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兇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具體情況是吉事三拜,兇事三拜,另外是其他三拜。吉事三拜。先說稽首,這是最古老、最隆重的跪拜禮節,跪下之后,兩手著地,叩頭至地,并停留一段時間。古代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以及拜天地、拜祖先都用這種跪拜大禮;再說頓首,頓首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輩之間互相表示敬意的禮節,也稱叩頭。其形式如同稽首,只是頭觸地后不在地面停留。三說空首,空首稱“拜手”,其動作要領是身體呈跪姿,兩手拱合,俯首至手和心持平,頭停空中而不叩頭至地,是尊、長者對“稽首”的答禮。隋唐之后,座椅板凳逐漸普及,人們不再席地而坐,“空首”轉為躬身示禮。以上三種禮節即“三叩首”,此為正拜,又叫“大拜”。兇事三拜。先說振動,此為喪禮中最重跪拜之禮。振動不僅要頓首,還要雙手相擊,哭天喊地,渾身戰栗,涕泗交流,表現得越悲痛越算心誠禮重。再說吉拜,古代有守喪三年的禮俗,三年期后,和喪家相見要行吉拜禮,其動作要領是先拜手,“空首”拜,然后再行頓首拜。三說兇拜,是喪家在三年居喪期內答拜賓客的禮節。先頓首拜,然后空首拜,以表示悲痛和感謝之意。以上是兇事三拜。其他三拜。先說“奇拜”,奇為單數,即拜一次算完事。再說“褒拜”,即拜的次數在兩次或更多。需要說明的是,奇拜和褒拜都是指拜的次數,不是獨立的跪拜形式,而是跪拜的隆重或嚴肅程度,常常視跪拜對象和場合的需要而定。三說肅拜,是表示恭敬的見面禮節,是俯身拱身行禮,并不下跪,推手為揖,引手為肅,其實也就是作揖。這種禮節一是適用女性,不僅有利于孕婦,還可以防止弄臟衣服。它還適用于軍禮,軍人身披甲胄,軍務繁忙,不便跪拜,所以用此肅拜。以上可以看出,“三叩九拜”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完成九次之拜,所以,“九拜”不是九次之拜。
【第83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友好不是單方面的,要雙方相 互真誠相待。成語:將心比心。張恨水《啼笑因緣》:“從今 以后,我才知道人心換人心這句話是假的,不過是金子換人 心罷了。”
【第84句】:【水灣里照影子——倒過來】(歇)指把事物顛倒過來。
【第85句】:【無立足之地】(慣)立足:能站住腳或生存下去。比喻沒法生存下去。也形容非常慚愧,無地自容。
【第86句】:【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釋義:周郎:指周瑜,三國時東吳主將。折:虧損。《三國演義》故事:周瑜用美人計,讓劉備到東吳招親,想要借機扣留,以便討還荊州。劉備按照軍師諸葛亮的周密安排行事,使招親一事弄假成真,帶著夫人逃回荊州。周瑜追來,被蜀軍殺得大敗。比喻遭到雙重損失。“安天下”又作“高天下”。例句: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日:“周郎妙計安天下,陪(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87句】:鵝上臺階——靠猛勁
【第88句】:【憨人自有憨福】見“呆子有呆福”。
【第89句】:魔術師的道具——盡是秘密
【第90句】:【逮著旋風就是鬼】(慣)旋風:螺旋狀運動的風。比喻聽到一點風聲,就信以為真。
【第91句】:【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見“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92句】:袁世凱做皇帝——夢不長:短命貨;好景不長
【第93句】:【船到江心補漏遲】有問題及早解決,遲了就難以挽救。 明代《醒世恒言》:“過遷漸漸自怨自艾,懊悔不迭。正是臨 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94句】:每天早晨我總要在被窩里磨蹭著多睡一會兒,眼看著上學的時間到了,媽媽急了:“你這是肥豬鉆在案板下,躲得了時辰躲不了挨刀,還不快起床?”(陜西·戶縣)
【第95句】:【省了鹽酸了醬,省了柴禾睡涼炕】只圖節省yipinjuzi.com,反而影響質 量。類似的:吃了省錢瓜,得了絞腸痧/買得便宜柴,燒了夾 底鍋。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治瘡別怕剜肉。要是 該花,再多咱也花。可千萬別省了鹽,酸了醬;攢下柴禾,睡 涼炕!”
【第96句】:獨臂做餃子———手包辦
【第97句】:【珍珠土里埋】沒有人賞識,處于困境。或說:珍珠落在糞 堆上。劉紹棠《芳草滿天涯》:“我不能再看著你珍珠土里 埋,打算提拔你到公社當脫產干部。”
【第98句】:【穿小鞋】釋義: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使人受到刁難、打擊報復,又無法說出口。例句:“咱們倆一齊心,處處找她的毛病,老給她小鞋穿,她就不敢再美了!”、
【第99句】:【 天狗吃不日頭】舊時習俗,認為日蝕、月蝕是天狗要吃 太陽月亮,敲鑼以便嚇退。此語借指事情不會有危險,仍會 恢復正常。日頭,也說:月亮。李季《王貴與李香香》:“世上 有怪事,天上也一樣,天狗還能吃月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