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鯊魚把兒請貓代管——不保險
【第2句】:【棺材出了,才討挽歌郎錢】(慣)挽歌郎:舊時在喪家送葬時,受雇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辦成了才去討要報酬。也比喻辦事錯過了時機。
【第3句】:【什么種子出什么苗】(諺)指農(nóng)作物下什么種子,就會生長出什么苗。常比喻有什么樣的父輩,就會有什么樣的后代,或有什么樣的領(lǐng)頭人,就會有什么樣的下屬。 也作什么種出什么苗,什么葫蘆畫什么瓢。 什么葫蘆開什么瓢,什么種子長什么苗。
【第4句】:【能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諺)飛禽:空中飛的鳥類。走獸:地上跑的獸類。寧可吃上一口飛禽肉,也不吃半斤走獸肉。指走獸的肉遠不如飛禽的肉鮮嫩有營養(yǎng)。 也作“寧吃天上二兩,不吃地上一斤”。天上:指天上飛的鳥類。 地上:指地上跑的獸類。
【第5句】:秦始皇治書生——坑害人(焚書坑儒)
【第6句】:丫環(huán)抱著元寶睡一守財奴
【第7句】:【順得姑來逆嫂意】兩面作難。相關(guān)的:起早了得罪丈夫, 起晚了得罪公婆。成語:左右為難。陸地《瀑布》:“一個人 為大眾辦事,總難免有人說好有人說壞。順得姑來失嫂意, 媳婦是不好當(dāng)?shù)摹!?/p>
【第8句】:【老何家的姑娘嫁給老鄭家——鄭何氏】(歇)舊時女子出嫁后,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冠以夫姓作為姓名。鄭何氏:稱嫁給鄭家的何姓女子,諧“正合適”。指正好符合實際情況或需求。
【第9句】:我放學(xué)后貪玩,天黑了才回家,挨了媽媽的一頓訓(xùn)。奶奶見我難過的樣子,悄悄地哄我:“你媽呀,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實她心疼著你呢!”(江西·興國)
【第10句】:【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諺)指凡事有它有利的一面,也就必定有它有害的一面。
【第11句】:不成葫蘆不成瓢——兩不像
【第12句】:【螞蚱打噴嚏,滿嘴莊稼氣】釋義:比喻沒有文化,說話土氣。例句:“就得是這樣,不能像高翔他們一樣,螞蚱打噴嚏,滿嘴的莊稼氣,講起話來,像數(shù)白花菜一樣。”
【第13句】:【兩袖清風(fēng)】“兩袖清風(fēng)”比喻為官清正廉潔。此詞確實源自清官。明朝時候,在外居官的臣子如果有機會奉旨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帶上許多當(dāng)?shù)氐摹巴羶x”(即土特產(chǎn))去獻給皇帝和朝中權(quán)貴。當(dāng)時有位著名的清官叫于謙,在外省當(dāng)巡撫(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省長)。有一次,于謙也奉命進京面見圣上,但他既不張羅禮物,也不采辦“土儀”,而是準(zhǔn)備空手前去。有人問他什么緣故,于謙作了一首詩回答:“絹帕蘑菇并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詩中“絹帕”、“蘑菇”、“線香”借指土特產(chǎn),“閶閻”借指老百姓。為了避免老百姓議論,黎民指斥,于謙做到了“為官不擾民”。后來,人們就把居官清正、一塵不染贊頌為“兩袖清風(fēng)”。
【第14句】:弟弟三歲了,很淘氣,媽媽很嬌慣他。爺爺教訓(xùn)媽媽:“嬌兒不孝,嬌狗上灶。不能老寵著他。”(湖北·荊門)
【第15句】:裱褙店里的鉤蟲——嚼別人的畫(話)
【第16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諺)足赤:十足的純金。完人:完美無缺的人。世上沒有成色十足的純金,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指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對人不可求全責(zé)備。 也作金無足赤,人無十全。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第17句】:燈草搓繩,爛板搭橋——枉費心機
【第18句】:【花子死了蛇——沒得弄了】(歇)花子:叫花子。弄:本指耍弄(蛇),轉(zhuǎn)指玩弄(手段)。指失去了憑借或依靠的手段,沒有應(yīng)付的辦法或沒有什么可干的了。 也作“花子死了蛇—一沒什么弄得”。
【第19句】:【吃五谷,想六谷】欲望越來越高。韓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網(wǎng)》:“吃五谷想六谷,捧著土豆找白薯!小豆倌兒還配不 上你呀?”
【第20句】:【不怕肚不飽,就怕氣不平】(諺)不怕受餓,就怕受氣。指受人凌辱比挨餓更難忍受。
【第21句】:【牛不吃水強按頭】釋義:比喻強迫人做不愿做的事,例句:家生女兒怎么樣?“牛不吃水強按頭”?我不愿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
【第22句】:【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諺)風(fēng)、俗:民俗風(fēng)情。指各地民俗風(fēng)情不同。
【第23句】:【若問黑心人,吃素道中尋】(諺)吃素:信佛的人不吃葷,只吃素。 如果要找心腸狠毒的人,就在那吃素念佛的人群中找。指越是表面上念佛向善的人,往往越是心黑手狠。 也作若要欺心人,吃素隊里尋。 若要心兇人,念佛淘里尋。
【第24句】:我給報社投了許多稿,可都石沉大海。媽媽安慰我說:“敗事之路順溜溜,成事之路彎曲曲。只要不灰心,你會成功的。”(福建·福州)
【第25句】:小巫見大巫——相形見絀
【第26句】:猴子穿大褂——充闊佬;裝入樣
【第27句】:小紅和小麗不知為什么事吵起架來,越吵聲越大,同學(xué)們怎么也勸不住。這時,老師來了,她和藹地對小紅和小麗說:“謙,可平人怒;讓,可息人爭。同學(xué)們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絆絆的,每個人都要學(xué)會互相謙讓才行啊!”(廣東·龍門)
【第28句】:【氣死人,不償命】(慣)指說話、做事太讓人生氣。也指故意氣對方,幸災(zāi)樂禍。 也作“氣死活人不償命”。
【第29句】:【一人一把土,堆起萬丈山】(諺)一個人掬起一把土,就能堆起一座高山。指積零就能成整,積少就能成多。也指一項大事業(yè),要靠眾人協(xié)力才能成功。
【第30句】:小霞后天就要到縣城參加歌詠比賽了,可她仍像沒事似的。她媽媽對老師說:“別看她這幾天表面上挺悠閑的,心里可又是鑼又是鼓的,在暗暗用勁呢!”(山東·平度)
【第31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dāng)面對證。
【第32句】:家有一老,猶如一寶,有了疑問,問之便曉。
【第33句】:【武大郎開店——比我高的別進店】(歇)《水滸傳》描寫武大郎身材矮小。指人妒賢嫉能,不能容納比自己強的人。
【第34句】:【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最難得的是農(nóng)歷五月干旱六月澇。指五月天旱,利于夏收復(fù)播;六月多雨,利于秋苗成長。
【第35句】:秋收已畢,穿老板讓我爸爸承包干活,價錢太低,干吧不合算,不干又沒有活干。媽媽說:“這真是猴子撿塊姜,扔了舍不得,吃了辣得慌。”(河南·淅川)
【第36句】:【不敢說半個不字】絕對不敢反對,不敢違拗。《臺灣鄉(xiāng)土 作家選集》:“這樣干,無論是怎樣壞的家伙,也要被你弄得 不敢說一個不字。”
【第37句】:【醬油碟子跟著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較厚,蘸碟子里的醬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錢財很快就消耗完了。
【第38句】:【疏秧大肉,疏禾大谷】(諺)疏:稀疏。秧苗稀了,能使稻米豐滿;禾苗稀了,能使谷穗碩大。指種莊稼,禾苗宜稀不宜稠,稀田的產(chǎn)量勝過稠田。
【第39句】:戈壁灘上的石頭——明擺的
【第40句】:【朋友妻,不可戲】(諺)對于朋友的妻子,要尊重、嚴(yán)肅,不可有任何輕浮的表現(xiàn)。指朋友之間義氣為重,對朋友妻尤其不得失禮。 也作朋友妻,不可欺。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滅.
【第41句】:【喝慣了的水,說慣了的嘴】(慣)比喻人太愛說話,管不住自己的嘴。
【第42句】:紅眼老鼠出油盆——吃里爬外
【第43句】:【胖子的褲帶——全不打緊】(歇)打緊:本指系緊褲帶,轉(zhuǎn)指事情要緊。指一點兒也不要緊,不必在意。
【第44句】:【坐收漁人之利】此語由“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演化而來。 謂雙方相持不下,第三者趁機取利。姚雪垠《李自成》:“李 自成已逃出商洛山,他必定趁著咱們同楊嗣昌殺得難分難 解,因利乘便,坐收漁人之利。”
【第45句】:【好漢餓不得三日】(諺)再壯實的漢子,也經(jīng)受不住連餓三天。指饑餓對人的威脅極大,在饑餓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漢經(jīng)不起三天餓”。
【第46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遇到大的事變,也能保持鎮(zhèn)靜。香 港梁鳳儀《千堆雪》:“他的理由其實極不充分,雖說泰山崩 于前而色不變,不應(yīng)為人事而阻公事,畢竟人的生命寶貴。”
【第47句】:【送佛送到西天】(諺)西天:佛教指佛祖所居的圣地。要送佛祖,就必須送到西天。比喻幫人要幫到底。 也作送佛送到西天,幫人幫到周全。 送人送到家,救人救到底。
【第48句】:【買豬不買圈】釋義:選擇配偶,只看本人如何,不看家庭如何。例句:“買豬不買圈,咱要的是姑娘,看她家干啥?”
【第49句】:【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表面上親熱,暗地里陷害。清 代《紅樓夢》:“一輩子不見他才好呢!嘴甜心苦,兩面三刀, 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占 全了。”
【第50句】:【眼飽肚中饑】(慣)1指面對美味佳肴,大飽眼福,卻吃不上。2比喻心中喜愛的人只能看著,不得親近。
【第51句】:【娘家住不老,親戚飯吃不飽】(諺)閨女不能總住在娘家不出嫁;靠親戚家接濟,難以養(yǎng)活自己。指生活必須自立。
【第52句】:【上不得臺盤】(慣)臺盤:席面。 1比喻自身素質(zhì)差,不能在正式或公開的場合露面、應(yīng)酬。2比喻見不得人的話或主意。 也作上不得高臺盤。 上不得臺面。
【第53句】:【幸運醫(yī)生醫(yī)病尾】病已快好,容易醫(yī)治。借指客觀條件 已具備,僥幸取得成功。海外梁厚甫《海客隨筆》:“美西戰(zhàn) 爭是險勝,第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幸運醫(yī)生醫(yī)病尾,韓、越兩 戰(zhàn),更是打得一塌糊涂了。”
【第54句】:三十年的舊棉絮——老套子
【第55句】:【大丈夫四海為家】釋義:有作為的男兒不戀家。例句:“大丈夫四海為家。喜財,我勸你還是避一避的好。”
【第56句】:爺爺常說:“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了,最寶貴的是友情。攢下銀錢催命鬼,交下朋友護身符。”(吉林·農(nóng)安)
【第57句】:爸爸與一位干部的親戚一起找工作,那人找到了,爸爸卻沒找到。爸爸悻悻地說:“交情有厚薄,磚頭有缺角。”(江蘇·揚州)
【第58句】:【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諺)膽小的人怕的是膽大的人,膽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連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沒人敢惹的。
【第59句】:【 騙子有屏風(fēng),屠夫有幫手】為壞人提供方便。成語:助紂 為虐、為虎作倀。《人民日報》( 1982,3,16):“騙子有屏風(fēng), 屠夫有幫手。不禁使我聯(lián)想起以往冒險家樂園的上海,只 要投奔洋人腋下,同‘包打聽’一掛鉤,送點‘酬款’,就可以 在十里洋場,得逞一時。”
【第60句】:【兵不厭詐】(諺)厭:滿足。詐:欺詐。用兵打仗,使用假象蒙蔽敵方,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厭其多的。 指在對敵時使用欺騙策略,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越妙越好,越多越好。
【第61句】:【驢不知自丑,猴不嫌臉瘦】(諺)比喻人總?cè)狈ψ灾鳎床坏阶陨淼腻e誤和短處。
【第62句】:媽媽從筐里拿起一個白蘿卜,一看外邊讓老鼠給啃了,里邊又糠了。媽媽說:“真是黑心蘿卜蟲竄了,里里外外全占了。”(河北·蔚縣)
【第63句】:【過了篩子又過籮】(慣)篩子:用竹篾、鐵絲等編成的有許多小孔的器具,要篩的東西放在上面,細碎的可以漏下去,塊兒較大的則留在了上頭。籮:一種器具,將網(wǎng)狀物固定在木框或竹框上,用來使細的粉末或流質(zhì)漏下去,較粗的粉末或渣滓留在網(wǎng)上。比喻一遍又一遍地挑選或?qū)彶椋浅W屑殹?/p>
【第64句】:【 黃泥巴落在褲檔里,不是屎來也是屎】謂處境令人懷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說不清楚。類似的:黃鼠狼站在 雞棚上,不是偷雞也是偷雞。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們支持淫亂,我們現(xiàn)在是黃泥巴落在褲襠 里,不是屎來也是屎。”
【第65句】:【 算盤一響,黃金萬兩】指經(jīng)商發(fā)財。電視劇:“中國入說: 算盤一響,黃金萬兩。要發(fā)財,就得做生意。”
【第66句】:三月天的布谷鳥——催耕忙
【第67句】:船工租船游西湖——劃得來
【第68句】:猴兒照鏡子一里外不是人
【第69句】:花生的殼,大豆的皮——層管一層
【第70句】:【爬得高,跌得重】釋義:官職攀得越高,招來的災(zāi)禍越大。例句:爬得高,跌得重。心越狠,命越窮。人心不知足,得隴又望蜀。
【第71句】:【打獵的人有鳥吃】指職業(yè)上的方便,有利。王統(tǒng)照《山 雨》:“他還圖這點小便宜?犯不上!人家干的什么,打獵的 人沒有鳥吃?每年到鎮(zhèn)上做這份生意的誰不得送上三五 兩?”
【第72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釋義:好藥吃起來雖苦,但對治病有好處;忠誠的勸告聽起來雖不愉快,但對行動確有好處。例句:“竊聞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73句】:【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諺)指人世間最難得的是知心知己的人。 也作萬兩黃金容易得,一個知己也難求。 萬兩黃金容易得,人間知己最難求。
【第74句】:驢頭馬面——路貨色
【第75句】:【貓咬尿泡空喜歡】釋義:好事并不存在,白高興。例句:你看那娘娘一片云情雨意,哄得那妖王骨軟筋麻。只是沒福,不得沾身。可憐!真“貓咬尿泡空喜歡!”
【第76句】:【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釋義:犄角:角,牛角。比喻人受過挫折,膽子變得越來越小。例句:不管史太昌如何夸贊大成,大嬸還是期望郝大成在吃過這次苦頭以后,暴烈的性情會有所改變。正像俗話說的:“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
【第77句】:我在訂本子,怎么也弄不好訂書機,媽媽說:“竅門滿地跑,看你找不找。”(遼寧·朝陽)
【第78句】:【鳳凰落到老鴉群里】(慣)比喻優(yōu)秀的人才或美麗的女子生活在貧窮、落后的人群中。
【第79句】:【寧要一藝精,不要百藝通】見“百樣通,不如一樣精”。
【第80句】:【開快車】(慣)比喻加快速度。
【第81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至理BBB是勉勵人們要惜時如金。要知其來源,先要知其時間是怎么得來的,寸陰是多長時間。古代用日晷計時,日晷是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的計時儀器。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晷針垂直地穿過晷面中心,日晷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之勢,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上劃上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dāng)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投影就會投向晷面,并隨著太陽的移動而移動,于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xiàn)代鐘表的指針,晷面則是表盤,以此來顯示時刻。將晷面上的格子用“寸”來衡量,晷針投下的陰影,就叫“寸陰”。那么“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是怎么來的,古人早就使用“寸陰”一詞了。如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xùn)》:“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南宋陳亮《上光宗皇帝鑒成箴》:“當(dāng)效禹王,寸陰是惜;當(dāng)效文王,日昃不食。”此處均是用“寸陰”代表光陰。將“寸陰”最早比作“寸金”的是唐代詩人王貞白,其詩云:“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后來元代詩人同恕《送陳嘉會》也這樣比喻:“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最完整的是清代周希陶編著的《重訂增廣賢文》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從此,這句話就十分流行。
【第82句】:關(guān)門不落閂——推就開
【第83句】:耗子掉進灰堆里——憋氣又窩火
【第84句】:【掛羊頭賣狗】肉這一俗語,家喻戶曉,人人明白,看似比喻商業(yè)行為,廣告吹得天花亂墜,而實際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售其奸。實指政治手段,一些所謂得道高人,不厭其煩講經(jīng)說法,混淆視聽,欺騙群眾,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指世俗之間弄虛作假、以賴充好,愚弄人、糊弄人。總之,這一俗語運用十分廣泛。那么,它源于哪里呢?原來,它出自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最早不叫“掛羊頭賣狗肉”,而叫“掛牛頭賣馬肉”,后轉(zhuǎn)為“掛羊頭賣狗肉”。典出《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據(jù)載:齊靈公喜歡看宮內(nèi)女人著男裝,齊國女人皆效法。但靈公有點葉公好龍,卻討嫌宮外女子著男裝,便下令官府制止,有女子著男裝者撕衣斷帶,但還是制止不了。靈公便問齊相晏子,這是為什么。晏子回答說:“您喜歡官內(nèi)女人穿男裝,卻禁止宮外女人穿,這如同在門上掛牛頭,而在門里賣馬肉。你如果先禁宮內(nèi)女子,則宮外女子莫敢再穿。” 齊靈公采納晏子的建議,果然在一月之內(nèi)沒有女人再穿男裝。后世,掛牛頭賣馬肉逐漸轉(zhuǎn)為“掛羊頭賣狗肉”。
【第85句】:【 不見真佛不燒香】認準(zhǔn)了有用的人,再去求他。電影《紅 色娘子軍》:“南某闖蕩半生,這份家業(yè),得來不易!不見真 佛,我是不能燒香啊!”
【第86句】:放大鏡下看報紙——顯而易見
【第87句】:【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慣)喬:假扮。喬家公:假冒的家長。指不管有沒有關(guān)系,都要裝出很親的樣子。譏諷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
【第88句】:【蓮花出于污泥】釋義:比喻極差的條件、環(huán)境中會產(chǎn)生品格高尚的人物。例句:老殘道:“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而且又是年輕的尼姑,外像仿佛跟妓女一樣。古人說:‘蓮花出于污泥。’真是不錯的!”
【第89句】:麻袋里裝麥秸——草包
【第90句】:【話怕三對六面,事怕挖根抽蔓】(諺)三對六面:三方面人當(dāng)面質(zhì)對證實。挖根抽蔓:挖出根、抽起蔓查找根源。指面對問題要查對核實、追根究底,徹底弄清。
【第91句】:【內(nèi)有斗秤,外有眼睛】(諺)家里的財物多少,有斗有秤,可量可稱;外人雖無斗秤,卻有眼睛看得分明。指一個家的錢財多少,四鄰八舍的人們看得一清二楚。也指一個人的人品行為,瞞不了周圍的人。
【第92句】:【一個小雞不好,帶壞一籠】(諺)籠里有一只小雞搗亂,全籠的雞都不得安寧。比喻一個人做了壞事,同事們的名聲也受到懷疑了。
【第93句】:【憂人發(fā)跡怕自窮】(諺)發(fā)跡:發(fā)財?shù)脛荨V感膽炎运降娜耍燃刀蕜e人走紅運,又怕自家貧窮困苦,憂心忡忡,不可終日。
【第94句】:【七十二行,莊稼為王】(諺)七十二行:泛指各行各業(yè)。在各行各業(yè)中,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最重要的一行。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關(guān)系著國計民生,是重中之重。 也作七十二行,以農(nóng)為本。 千行萬行,莊稼是頭一行。
【第95句】:【吹牛皮】人們常用“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這句話來諷刺那些說大話的人。為什么把說大話稱為“吹牛皮”或“吹牛”呢?有兩種說法。先說吹牛。關(guān)于牛,認為它與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有關(guān)。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重要的財產(chǎn)就是牛和馬。因此,人們聚在一起時總喜歡談?wù)撟约旱呐:婉R,其中就難免有夸大的成分,特別是到了提親年齡的小伙子,托媒人夸富,夸富的內(nèi)容就是有很多牛馬。能說會道的媒婆樂此不疲,領(lǐng)著女方的親戚指著別人家的牛群,說成是小伙子家里的財產(chǎn),反正游牧也沒有定所,多說點比少說點強。日久天長,“吹牛”之說流傳開來,成了說大話的代名詞。再說吹牛皮。古時候,我國黃河上游一帶居民,還沒有學(xué)會造船技術(shù),他們用牛皮縫制成一種皮筏子當(dāng)做渡河的工具。下小時得靠人用嘴巴把皮筏子吹起來,筏子才能在水面上當(dāng)船使用。可是沒有足夠的力氣,皮筏子是吹不起來的。因此,對那些光會說大話沒有真本事的人,人們便會對他說:“你有本事把牛皮吹起來!”這就是吹牛皮的來歷。
【第96句】:莊稼沒肥慢長,人不鍛煉不壯。
【第97句】:【騎上毛驢找毛驢】(慣)比喻到處尋找就在自己身邊的東西。
【第98句】:【百藝百窮,九十九藝空】釋義:百藝:各種技藝。窮:尋根窮底。百種技藝都想學(xué),九十九種落空。比喻學(xué)不專一,必?zé)o所成。例句:百藝百窮,九十九藝空。言多則不精也。鄙語雖小,比喻大。
【第99句】:兩位阿姨來我家串門兒,媽媽剛想介紹,沒想到她們已經(jīng)搭上話了。媽媽驚奇地問:“你倆認識?”其中一位阿姨說:“我們倆呀,是炒面捏的面人兒——早就熟透了。”(陜西·橫山)
上一篇:千古名句古詩詞(千古詩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