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春?
思春,指的是在青春期的少女或少年因為身體發育、荷爾蒙分泌等原因而產生的對異性的濃厚興趣和渴望。
詩句中關于思春的體現
許多古今中外的詩人都曾經用深邃優美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思春之情的感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相關的詩句吧:
唐代杜甫《麗人行》
美女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夜沾濕何由過?閑人道此心如亂。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動人、身份高貴卻孤獨寂寞、遙不可及卻又深深刻在心底的女子形象。尤其是其中“閑人道此心如亂”這一句,在表達了主人公內心復雜紛亂、思緒萬千時,也折射出了思春的特點。
唐代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是白居易送別友人的作品,其中“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一句,則表現了主人公對愛人或朋友的深深思念和難舍之情。雖然并沒有明確提到思春,但這種復雜的情感體驗與思春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宋代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月到十五就圓時,芙蓉向臉兩邊垂。憑欄知處木蘭花,出沒山泉水底知。
這首詞描寫了一個美貌如花、溫柔可人、散發出無窮魅力的女子形象。在表達出對其喜愛之情后,“憑欄知處木蘭花”則是在點明自己對于心儀對象的關注和留意。這種濃烈的愛慕之情正是思春的體現。
結語
思春是人類在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雖然其體驗和感受因人而異,但都表現出了一種對于異性的好奇、渴望和敏感。詩歌作為文學形式之一,在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后,也成為了表達思春之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