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賢作文網“和端午 張耒”相關端午,詩文作文內容:
和端午
宋 張耒(lěi)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格式】七言絕句
【名句】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基調】凄清、悲切
【年齡】不詳
【譯文】
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里還能回還啊?
國破身死如今還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注釋】
和(hè):唱和的意思。
競渡:賽龍舟。
詎(jù):豈,表示反問。
離騷: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的作品。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和創作背景不詳。
【賞析】
張耒的這篇《和端午》文字簡練,內容簡單,但,基調凄清悲切,意韻深遠。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表面寫端午競渡,但龍舟競渡的意義在于“千載冤”,是為了悲悼愛國詩人屈原的冤魂。但“忠魂一去詎能還”,又飽含詩人多少的悲哀與無奈?即使再有多少次隆重的龍舟競渡,又如何能讓冤死的屈原起死回生?這也難怪唐朝詩人文秀《端午》說“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了!也難怪北宋進士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說“龍舟爭快楚江濱,吊屈誰知特愴神”。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這兩句使得全詩的意境直轉而上、宏闊高遠。前兩句表現了詩人的悲哀與無奈,這兩句卻更有一種悲壯慷慨的情感,雖然“國亡身殞”,灰飛煙滅,但那光照后人的愛國精神和彪炳千古的《離騷》絕唱卻永遠不會消亡,這種“屈原精神”一直激勵并鼓舞著后來人。毛澤東在《屈原》中說“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說《離騷》的思想內涵就像殺人的刀那樣銳利,這是對屈的愛國精神高度的贊揚。
下一篇:年輕勵志的小詩歌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