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梧桐葉落——歸根
【第2句】:【 熬過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取經,經過八十一難,事見《西游 記》。指經受了艱苦的磨練。成語:歷盡艱險。《北京日報》 (1987,12,25):“但是,全面核裁軍還有九九八十一難,爭取 世界和平的道路還是崎嶇的。”
【第3句】:奶奶用了多年的龍頭拐杖被我弄壞了,我請爸爸又給買了一根新的。奶奶卻并不高興,說:“砸爛舊缸賠新缸,新缸沒有舊缸光。”(江蘇·邗江)
【第4句】:飛機的屁股——尾巴翹上了天
【第5句】:【吃力不討好】花了很大力氣,別人還有意見,得不到好 評。吃,也說:費。歇后語形式為:老公公背兒媳婦過河,吃 力不討好/頂著石臼唱戲,吃力不討好。香港唐人《金陵春 夢》:“我的處境好有一比,頂著石臼唱戲,吃力不討好。”
【第6句】:字要習,馬怕騎。
【第7句】:【 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謂人要忠厚、誠實。巴金《我的幾個 先生》:“他活著也只是痛苦地捱日子。但是他并不憎恨社 會,他還保持著一個堅定的信仰:忠實地生活。用他自己的 話來說: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第8句】:貓額上畫王字——虎頭虎腦
【第9句】:年初一見面——盡說好話
【第10句】:【爬刀山,下火海】見“上刀山,下火海”。
【第11句】:【光棍點到為算】(諺)對精明人說話,不必細說,意思點到即可。指精明人心有靈犀,一點就明。 也作“光棍一點就透,傻子棒打不回”。
【第12句】:【早知要尿炕,一宿不睡覺】沒有料到會出事,未能預防,表 示后悔。相關的:怕尿炕,不喝水。李準《龍馬精神》:“你早 知道尿床,一夜不睡覺了!吃那個后悔藥干啥!”
【第13句】:家有一老,強似活寶。
【第14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螻】(諺)戶樞(Shi):舊式門扇的轉軸。螻:螻蟻蛀蝕。指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人身體能保持健康。 也作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蠹:蠹蟲蛀蝕。 流水不腐,戶樞不朽。
【第15句】:【八哥啄柿子——揀軟的吃】(歇)八哥:一種鳥,毛黑色,頭部有羽冠,經訓練,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指欺負軟弱的人,拿軟弱的開刀。
【第16句】:【空口無憑,見著便信】見“口說無憑,眼見是實”。
【第17句】:【外披羊皮,內藏狼心】(慣)形容人外表裝得善良,內心卻十分狠毒。
【第18句】:【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釋義:公開的打擊容易對付,暗中的襲擊難以防備。例句:“偷魚的要是個行家,就該從咱們爺兒倆眼皮下把魚偷走,不到那;面\魚塘去。”“為什么?”“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呀!”
【第19句】:我跟著媽媽去菜地拔草。媽媽囑咐我不要踩著了菜畦子,可我無意中還是踩了一個深深的腳印。媽媽生氣地說:“沒見你干什么事,你倒把菩薩眼睛搗瞎了。”(安徽·金寨)
【第20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諺)要靠秀才們起來造反,無論多久也別希望成功。指書生氣十足的人舉事,優柔寡斷,瞻前顧后,成功無望。 也作秀才造反,十年難成。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秀才造反,一世不成。
【第21句】:我一邊寫作文,一邊聽廣播,隔會兒又去看看課外書。爸爸說我是“吃著雞,抓著鴨,歪著頸子望著鵝”。(安徽·廬江)
【第22句】:仙姑思幾——心野了
【第23句】:【冷手抓不住熱饅頭】冷手,又指生手、空手。謂不熟悉情 況,不在行,為難,做不好事情。西戎《蓋馬棚》:“主觀辦事,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問題來了!”
【第24句】:我爸爸因媽媽長期患病而整天不快,光想外出打工一走了之。外公勸導他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你得振作起來,做好人父人夫。”(河南·鄢陵)
【第25句】:【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謂渴望得到滿足。明代《金瓶 梅》:“西門慶就在月娘房中歇了。兩個是久旱逢甘雨,他鄉 遇故知。歡愛之情,多不必說。”
【第26句】:十個銅板少一文——九文(久聞)
【第27句】:心急等不得人,性急釣不得魚。
【第28句】:刀尖上賭氣——活不久;活不長
【第29句】:【 無顏見江東父老】原指項羽兵敗,無臉回江東故地,在烏 江自刎。借指失敗后羞見熟人。海外於梨華《三人行》:“從 臺灣回來,他便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愿回到洋人圈里。” 小曲好唱口難開指不好張口明說,羞于啟齒。特指男 女開始相愛時,有話不好直說。李季《王貴與李香香》:“小 曲好唱口難開,櫻桃好吃樹難栽;交好的心思兩人都有,誰 也害臊難開口。”
【第30句】:二百錢一雙烏拉——賤皮子(不知羞恥)
【第31句】:【好事不在忙】(諺)指好的事情做起來不必急躁忙亂。
【第32句】:我指出表弟的缺點,他不但不聽,反倒說起我來了。在一旁的媽媽說:“真是病人兇過先生。”(廣東·博羅)
【第33句】:水灣里照影子——到過來
【第34句】:【法不傳六耳】(諺)六耳:一人兩只耳朵,六耳指三個人。指機密事只能你知我知,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第35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該軍法從事。”
【第36句】:【與其欠錢,不如賣田】(諺)欠錢:借債。賣田:變賣財產。寧愿變賣家業,也不去借債欠人錢。指借債付息,殊不可取。
【第37句】:【海里無風三尺浪】釋義:海浪總是很大的,即使無風天也有三尺高的浪。例句:“你倆去?”齊師傅吃驚地說,“這行船走海可不是打哈哈呀!俗話說,海里無風三尺浪。又是個黑夜,險乎啊!”
【第38句】:【一個不摘鞍,一個不下馬】(慣)比喻雙方互不相讓,僵持不下。 也作一個不接馬,一個不下鞍。 一個不下馬,一個不接鞍。
【第39句】:【屬爆竹的——點火就響】(歇)人像是有爆竹的屬性,一點火就爆炸。形容人性子急躁,遇事容易發火。 也作“屬炮仗的——一點就響”。
【第40句】:【 眼里插棒棰實在受不了】無法容忍。梁斌《紅旗譜》: “你不要忘了,朱老忠,朱老明,嚴志和他們就在咱的眼里插 棒棰。”
【第41句】:三伏天氣,叫人捉摸不透,早上晴得好好的,中午就下起雨來。媽媽說:“六月天是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她還說:“三伏天瓦不干,現在是一年雨水最多的季節。”(河南·延津)
【第42句】:【雞兒不撒尿——各自有去處】(歇)雞只有一個排泄器官,尿與屎一塊兒排出。指人自有他的去處,或各有門路。 也作“雞兒不撒尿——自有門道”。
【第43句】:扁擔靠在電桿上——矮了半截;矮了一大截
【第44句】:【花圈】當有人去世時,吊喪的人一般送個大花圈表示哀悼。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并扎紙人、紙馬來燒,另外還要打幡,撒紙錢等,并沒有送花圈的習俗。那么,花圈是怎么來的呢?花圈的發源地據說是在希臘,最初并不是為喪禮專用的。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圣物。按照基督教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安琪兒(即天使)就會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在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律——《十二銅表法》中《神圣法》中第七條說:“假如有人或者親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馬或奴隸在競賽中獲勝而得到花圈,那么在他死時,無論在他家里或在戰場,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上。同樣,也允許他的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 原來,花圈是在競賽中獲得的獎賞物,由于生前本人或者馬、奴隸獲得了這樣的獎賞,死者有資格把花圈帶到天堂。現在人們為死者送花圈,仍然屬于給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這種習俗已被東、西方共同接受了。
【第45句】:【小大姐兒裁稿子——閑時置下忙時用】(歇)小大姐兒:舊時稱大姑娘。褯(jie)子:方言,尿布。指事先做好準備,以應以后急需。
【第46句】:【枉披了人皮】(慣)枉:白白地。 比喻人的行為極其卑鄙、惡劣。
【第47句】:【家常便飯吃得長,粗布衣裳穿得久】(諺)家常便飯:普通人家平常的粗茶淡飯。吃飯最好是家常便飯,穿衣最好是粗布衣裳。指過普通人的生活,最能長久。
【第48句】:【馬勺子吊起來當鑼打——窮得叮哩當啷晌】(歇)叮哩當啷:擬聲詞,本擬敲打馬勺的聲音,轉以形容人窮得一無所有。
【第49句】:【三叩九拜】“叩、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節,至今在百姓當中流行,紅白喜事有,過年過節有,拜師收徒有,認干親結金蘭有,不過不像古代那么繁瑣罷了。叩拜,源于上古,到周朝規范化了。“叩”是叩頭,與“拜”密不可分。《周禮》對九拜的解釋是“一日稽首,二日頓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兇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具體情況是吉事三拜,兇事三拜,另外是其他三拜。吉事三拜。先說稽首,這是最古老、最隆重的跪拜禮節,跪下之后,兩手著地,叩頭至地,并停留一段時間。古代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以及拜天地、拜祖先都用這種跪拜大禮;再說頓首,頓首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輩之間互相表示敬意的禮節,也稱叩頭。其形式如同稽首,只是頭觸地后不在地面停留。三說空首,空首稱“拜手”,其動作要領是身體呈跪姿,兩手拱合,俯首至手和心持平,頭停空中而不叩頭至地,是尊、長者對“稽首”的答禮。隋唐之后,座椅板凳逐漸普及,人們不再席地而坐,“空首”轉為躬身示禮。以上三種禮節即“三叩首”,此為正拜,又叫“大拜”。兇事三拜。先說振動,此為喪禮中最重跪拜之禮。振動不僅要頓首,還要雙手相擊,哭天喊地,渾身戰栗,涕泗交流,表現得越悲痛越算心誠禮重。再說吉拜,古代有守喪三年的禮俗,三年期后,和喪家相見要行吉拜禮,其動作要領是先拜手,“空首”拜,然后再行頓首拜。三說兇拜,是喪家在三年居喪期內答拜賓客的禮節。先頓首拜,然后空首拜,以表示悲痛和感謝之意。以上是兇事三拜。其他三拜。先說“奇拜”,奇為單數,即拜一次算完事。再說“褒拜”,即拜的次數在兩次或更多。需要說明的是,奇拜和褒拜都是指拜的次數,不是獨立的跪拜形式,而是跪拜的隆重或嚴肅程度,常常視跪拜對象和場合的需要而定。三說肅拜,是表示恭敬的見面禮節,是俯身拱身行禮,并不下跪,推手為揖,引手為肅,其實也就是作揖。這種禮節一是適用女性,不僅有利于孕婦,還可以防止弄臟衣服。它還適用于軍禮,軍人身披甲胄,軍務繁忙,不便跪拜,所以用此肅拜。以上可以看出,“三叩九拜”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完成九次之拜,所以,“九拜”不是九次之拜。
【第50句】:鄰院的老爺爺去世了,我夜晚不敢出門。哥哥說:“人死如燈滅。可別信神信鬼的,自己嚇自己!”(河南·太康)
【第51句】:【滿園葡萄一根藤】借指同根,同一系統。類似的:千朵桃 花一樹生/千枝萬葉一條根。語文圖書:“滿園葡萄一根藤, 一根藤就是主線。主次分清,多而不亂。”
【第52句】:【老太太吃檳榔——燜啦】(歇)檳榔:這里指檳榔的果實,長橢圓形,橙紅色,可食用。檳榔殼硬,老太太吃時需燜熟。燜:諧“悶”。指悶聲不響,不說話。
【第53句】:木魚兒改梆子——還是挨敲的貨;總是挨打
【第54句】:黃河里的尿泡——隨大流
【第55句】:【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釋義:家里有賢惠的妻子,丈夫可以避免意外的禍害。例句:自古說“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只為夫妻是最親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她朝說暮說,男子心腸雖硬,被她勸阻,也要回心。所以說娶賢妻免禍。
【第56句】:【黃瓜菜都涼了】釋義:黃瓜菜本來就是涼的,這是一種詼諧的說法。比喻什么都晚了。例句:劉三兒傲慢地挺起胸脯:“要指望著你們兩個找葫蘆,黃瓜菜都涼了。”
【第57句】:白鴿眼——望高不望低
【第58句】:買干魚放生——盡做糊涂事
【第59句】:爸爸笑我飯吃得不少,卻不能干活,說我是“光能吃,不能干,提著空籃子,還出一頭汗”。(河南·南陽)
【第60句】:張果老騎毛驢——背道而馳;往后看
【第61句】:演戲扮皇帝——神氣一時
【第62句】:星期天,我們一家三口來到田頭。爸爸指著稻田對我和媽媽說:“秋天里多彎腰,來年有吃又有燒。今年哪,又是一個豐收年。”媽媽接過話茬兒:“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這是你早出晚歸,辛勤耕作的成果啊!”(浙江·紹興)
【第63句】:老鷹不落地——干旋
【第64句】:【三魂不附體,七魄在他身】(慣)附體:附在身體上。魂魄到了他人身上。形容人不能控制自己。
【第65句】:【簾子做的——要卷上去就卷上去,要放下來就放下來】(歇)形容態度、臉色等變化無常,想變就變。
【第66句】:【你有長籮索,人家有彎扁擔】釋義:蘿筐繩子再長,用彎扁擔也能把籮筐挑起來。比喻計策再高明,對方也有對付的辦法。“索”又作“繩”;“彎”又作“翹”。例句:我們特派員雖然計謀多端,終究比不過人家,真是“你有七算,人家有八算;你有長籮索,人家有彎扁擔”。
【第67句】:【成人容易做人難】(諺)成人:指人發育成熟。做人:指做一個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指成人容易,但要成為一個有修養有作為的人卻很難。
【第68句】:媳婦堂前拜,公婆背利債。
【第69句】:掂著碌碡打天——不知天高地厚
【第70句】:【心有靈犀一點通】古人認為犀牛角是靈異之物,角中心 有一條白色細紋。原為唐代李商隱的詩句,借指心意暗中 相通。成語:心心相印。臺灣林海音《曉云》:“但心有靈犀 一點通,她就常常及時地給我幫助和安慰。”
【第71句】:【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句非常有益的俗語,意思是為人要寬宏大量一些,雖然有理,不要太計較,更不要把人逼到絕路上去,放人一馬,有利于化解矛盾和恩怨,且不可得理不饒人。宋朝時蔡州褒信縣有個道士,善于下圍棋,開始只在本縣下棋,很長時間都沒有人能贏他,于是他便離開本縣前往京城。到了京城,和當時著名的國手對弈,竟又贏了。逐年下來,下棋所贏的銀子,使他成了富翁。后來他年紀逐漸大了,便開始深悔過去下棋過于認真,損傷了很多人的面子。因此,他寫了一首詩,最后兩句是:“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此后,再下棋時他便心存容讓,有意給人家留點面子,不讓別人輸得太慘。后來,他成了德藝雙馨的國手。
【第72句】:【上山虎遇見下山虎】(慣)比喻兩個強者遇到了一起。
【第73句】:【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釋義:牛的眼看到人高大,狗的眼看到人低小。比喻勢利,小看人。例句: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老子是聶司令的先遣隊,你敢放刁?
【第74句】:【破天荒】(慣)相傳唐朝時湖北荊州每年送舉人去考進士,均未考中,時人稱作天荒;后來劉蛻考中了,稱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發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第75句】:我很饞嘴,想跟媽媽去很遠的地方吃宴席,媽媽說:“就知道吃肥走瘦。”(貴州·印江)
【第76句】:【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歇)影戲人子:皮影戲中用皮或紙剪成的人物,也叫影戲人兒。指明擺著的這么回事兒,就是不去說破它罷了。
【第77句】:冬天不戴帽子一凍(動)腦
【第78句】:【柳樹上開花,沒結果】釋義:柳樹的種子外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很像一團團白花,叫柳絮,種子非常小,不顯眼,人們錯以為柳樹不結果。比喻事情沒有個結果。例句:唉,他說命太苦,頭一回說親說了個你,鬧了一回子,誰知道柳樹上開花,沒結果。
【第79句】:看戲挑媳婦——頭滿意
【第80句】:馬路不拐彎——正直公道
【第81句】:【當面鑼,對面鼓】釋義:比喻面對面把事情講明。例句:說吧,“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誰的理誰的非,當面鑼對面鼓,快說吧!
【第82句】:淘氣的小表弟把剛買的塑料管劃了一個大口子,結果挨了妗妗一頓揍。妗妗還說:“犯了錯就該打,打是親罵是恩,不打不罵是遠人。”(山西·太原)
【第83句】:隔年的小樹長成材一一添枝加葉
【第84句】:【鳥來投林,人來投主】(諺)鳥飛倦了,要投入林中棲息;人到末路,要投奔親友求助。指凡來求助者,都是勢不得已,只可援救,不可拒絕。 也作鳥投林,人投主。 人來投主,鳥來投林。
【第85句】:【容易得來容易舍】(諺)容易得到的,舍棄也就不心疼。指艱難獲得的,舍棄也艱難;容易到手的,舍棄也容易。
【第86句】:【只要槳花齊,不怕浪花急】(諺)槳花:用槳劃船時濺起的水花。劃船時只要大家動作一致,水浪再猛也不怕。比喻齊心協力,就能克服困難。
【第87句】:【吃掛面不調鹽——有鹽在先】(歇)鹽:諧“言”。指把話說在前頭。
【第88句】:【狗尾巴熬西葫蘆——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蘆”時發出的聲音,轉指人自言自語時發出的聲音。 滋味:本指味道,轉喻某種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第89句】:【唯食忘憂】(諺)指人很難排除憂愁煩惱,只有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暫時忘掉。 也作“唯食可以忘憂”。
【第90句】:【東山看著西山高;真到西山,西山還不到東山的腰】(諺)人在東山,總羨慕西山高;到西山一看,卻比東山矮得多。借指不務實的人見異思遷,結果只落得個失望與悔恨。
【第91句】:【騎著馬,好找馬】一方面保留,一方面再選擇。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有人在一個單位玩不轉了就托人找關 系,一走了之。這就助長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騎著馬找 馬。”
【第92句】:【一個好漢三人幫,一根屋柱三個樁】(諺)指一個人再有本事,也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就像一根屋柱子,離不開三個木樁來穩固它一樣。 也作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個籬笆三個樁,好漢也要眾人幫。 一個籬笆要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
【第93句】:【河里無魚市上取】(諺)河里沒有魚,到市場上就能買到。指出產的地方缺貨,聚賣的市場上卻有的是。也指這里沒有那里有,要把眼界放寬點。 也作“河里沒魚市上看”。
【第94句】:【心高遮了太陽】(慣)形容人高傲到極點,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第95句】:【吹牛皮】(慣)指說大話,夸海口。
【第96句】:【凡事留一線,他日好相見】釋義:做事留下一些情面,以便后來見面日寸好交往。例句:有的人就是世故:“凡事留一線,他日好相見”,不肯抓破臉,不愿說。
【第97句】:柳樹結桃——好看不好吃
【第98句】:【不是姻緣莫強求】(諺)舊指男女雙方如果沒有緣分,就不要勉強結合到一起。
【第99句】:小敏受了批評,哭個不止。她媽媽氣沖沖地說:“拿個篩子來,看她能不能哭滿?”(河南·蘭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