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見了兔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欺侮弱者,向強者屈服。成 語:欺軟怕硬。臺灣李敖《臭屎·臭屎·堆》:“俗話說:見了兔 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上香行為本是一種迷信的頂禮模 式……堂堂中央大員豈可提倡迷信?”
【第2句】:【算盤珠子,不撥不動】指不自覺,沒有吩咐就不知道主動 做事。張賢亮《河的子孫》:“這樣,莊戶人干起活來就跟算 盤珠兒一樣,撥一下動一下;有的連地也不會種了?!?/p>
【第3句】:【久病床前無孝子】釋義:兒女對長期生病的父母照顧不好,不孝順。例句:開始時,他的兩個兒子還過來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漸漸地也都不管他了。
【第4句】:【自己各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見“各人自掃門前雪”。
【第5句】:【沒有三分利,誰肯起五更】(諺)三分利:三分的利潤。五更:一夜分五個更次,第五個更次在黎明時分。指人們起早摸黑苦干,無非就是為了財利。
【第6句】:【撐船撐到岸,幫人幫到底】(諺)撐船運送乘客,一定要送到對岸;幫助危難中人,一定要幫他徹底解除危難。指幫助人要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
【第7句】:【擠油水】(慣)比喻靠施加壓力來得到好處或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8句】:【入田觀稼,從小看大】(諺)想知道農(nóng)作物的收成,到田里看看莊稼的長勢就可推斷出來;想知道一個人將來的成就,從他小時候的行為表現(xiàn)上就可推斷出來。指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會有預兆。
【第9句】:【不打不成交】釋義:不經(jīng)過沖突,彼此不了解,就不會成為朋友。例句:有一次因為背錯了“文案”差點沒被紅衛(wèi)兵作“現(xiàn)行反革命”送到公安局去。不打不成交,由于錯背“文案”事件,各派紅衛(wèi)兵組織連連審訊和批斗梁有德。
【第10句】:【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慣)指言行不一致或耍兩面手法。
【第11句】:【患難見朋友】(諺)人處在患難之中,才能見識真正的朋友。指身處富貴結(jié)交的朋友不可靠,只有患難與共的生死之交最見真情。 也作患難識朋友。 患難結(jié)知己。
【第12句】:大風里滾出的雷聲——白猖狂(鄂倫春族)
【第13句】:【伏天吃西瓜,藥物不用抓】(諺)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jié)。熱天吃西瓜,可以解暑去病。 指西瓜不僅能消暑解渴,而且有益于健康。
【第14句】:【放煙幕】(慣)比喻散布虛假的信息或做出掩蓋真實意圖的行為,以蒙蔽他人。 也作放煙幕彈。 放煙霧。 散煙霧。
【第15句】:【東門不開西門開】這兒不通那兒通,總會有出路?!斗ㄖ?文萃報》(1999,6,14):“(危機感)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個人, 都會有。但有一條:東門不開西門開?!?/p>
【第16句】:【不吃魚,口不腥】釋義:比喻不貪小便宜,就不會惹出是非。例句:我們不要占便宜,不吃魚,口不腥!
【第17句】:【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 也作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
【第18句】:【山小雀翻筋斗——賣弄花屁股】見“啄木鳥翻跟頭——賣弄花屁股”。
【第19句】:【褲襠里放屁——兩岔】(歇)褲襠:兩條褲腿相連之處。指兩個人走岔了或兩人想在兩處。 也作“褲兜子里放屁——兩岔”。
【第20句】:【金水子,銀水子,買不下這奶水子】(諺)奶水子:乳汁。哺育嬰兒,無論怎樣貴重的飲料,都無法與母體的乳汁相比。指嬰兒最好的食物是乳汁。
【第21句】:【 拿金子換銀子】謂以好的換差的,不上算。類似的:金瓜 換銀瓜,越換越差。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大山冷冷 地說道:‘用不著,這是拿金子換銀子’?!?/p>
【第22句】:【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諺)世間夫妻之間的關系最親近,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最真切。指論親近數(shù)夫妻,論恩情數(shù)父母。 也作至親不過爹娘,至近不過夫妻。 最親不過父母,最近不過夫妻。
【第23句】:哥哥說爸爸疼他,媽媽疼我。媽媽聽了說:“手心手背都是娘的肉,十個指頭咬了我個個疼!”(河南·虞城)
【第24句】:大海里丟針——無處尋
【第25句】:【抱著葫蘆不開瓢】(慣)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中間細,表面光滑,像上下兩個球連在一起,可將其剖開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開口講話。
【第26句】:【老鼠沒有不偷油的】釋義:比喻人沒有不貪便宜的。例句:等到當家的回來,生米已經(jīng)煮成了熟粥,看他還能怎樣,老鼠還有不偷油的?貓還有不貪腥的?人還有不愛財愛物的?
【第27句】:【烹牛而不鹽,敗其所為也】(諺)煮牛肉不舍得放鹽,結(jié)果把牛肉煮壞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甚不可取。
【第28句】:耗子不留隔夜糧——好吃
【第29句】:【墻頭草,隨風倒】借指沒有主見,動搖不定。或說:墻上 一草,風吹兩面倒。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你看,他 發(fā)了多少財,白手起家,靠的是誰?如今也忘了水源頭了,一 墻上的草,兩邊倒著呢?!?/p>
【第30句】:【老鼠兒見了貓】(慣)比喻弱者見到了懼怕的人。 也作“耗子見了貓”。
【第31句】:【要的般般有,才是買賣】(諺)顧客進了商店,要什么貨物就有什么貨物,這才算是做買賣。指貨物齊全,生意才能興隆。
【第32句】:【人老心不老】(慣)1指雖然上了年紀,但不服老。2指雖然上了年紀,心態(tài)還很年輕。
【第33句】:【指望公雞下蛋】(慣)寄希望于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比喻希望必定落空。
【第34句】:【火燒牛皮——自己連】(歇)連:連接(牛皮被火燒化后互相連接在一起),諧“聯(lián)”。指自己主動與他人聯(lián)合。
【第35句】:臘月三十吃年飯——團圓
【第36句】:【得理不讓人】釋義:只要有理,就不退讓。形容不好惹,太過分。例句:“哎,梁斗,你也別得理不讓人了!”
【第37句】:【挨著大樹不長苗】(諺)植物的幼苗在大樹之下,上缺陽光,下缺水分,自然難以生長。比喻在強大勢力的壓制之下,弱勢的人難以生存與發(fā)展。
【第38句】:【瓜兒多,子兒少】(慣)又嫌瓜多,又嫌瓜子少。形容人說三道四,百般挑剔。
【第39句】:十字路口造涼亭——方便眾人
【第40句】:哥哥要去學習烹飪技術(shù)。臨走時,爸爸叮囑說:“去了好好學,家有千兩黃金,不如薄藝在身。”(河南·鄧州)
【第41句】:【墻有縫,壁有耳】(諺)墻上有縫隙,消息會外漏;壁上有耳朵,說話會被偷聽。指人們說話要隨時隨地留心,提防有人竊聽。 也作墻有眼睛,壁有耳朵。 墻有縫,窗有眼。
【第42句】:【 官鹽不當私鹽賣】我國的鹽產(chǎn)一向采取官賣或收稅的制 度,不經(jīng)官府監(jiān)督發(fā)售或沒交稅的鹽,便是私鹽,算違法。 謂光明正大的事情,無須采取不正當?shù)氖侄??!缎≌f月報》 (1980,9):“老話說了,官鹽不當私鹽賣,這茶館可是官家的 買賣,由不得咱們呀。”
【第43句】:【人情若像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諺)人和人的相交,最后如果能夠保持初識時的那股熱情,就不會彼此怨恨了。指人情往往善始不能善終,開始相親,久后相怨。
【第44句】:【老鷹抓小雞】(慣)形容動作快捷而兇猛。 也作老鷹捉小雞。 老鷹抱小雞兒。
【第45句】:【 腦袋掖在褲腰帶上】冒著極大的危險,準備掉腦袋。或 說:腦袋提在手里/提溜著腦袋過日子。成語:出生人死。 臺灣李敖《世論新語》:“如果想在政治上爭一席之地,就該 把腦袋提在手上玩。”
【第46句】:【棒打不回頭】(慣)形容人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第47句】:【尚方寶劍】“尚方寶劍”現(xiàn)多比喻上級特許的權(quán)力。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當中常會看到手持尚方寶劍先斬后奏的情節(jié)。尚方寶劍何來那么大威力?所謂“尚方”,是官署名,漢代的尚方是少府屬官,專門掌管供應制造皇帝所用器物。尚方劍本名斬馬劍,很鋒利,可以斷馬,是真正的寶劍。由于斬馬劍藏于尚方,所以,俗稱“尚方寶劍”。因尚方寶劍屬于皇帝所用器物,代表皇權(quán)威儀,一旦賜給大臣持有,便代表皇上,擁有先斬后奏特權(quán)。所以,能得到尚方寶劍的,必是皇上信得過的近臣。京劇《遇皇后》、《打龍袍》之后包拯獲尚方寶劍,在《鍘美案》劇中,開鍘陳世美之前,他有句唱腔“先打官司后上朝”,斬美之后再奏。
【第48句】:【拿鏡子照照自己】釋義:指看看自己怎么樣。含不好之意?!罢照兆约骸庇肿鳌罢找徽铡薄@洌喝苏媸莻€怪物,光知道有嘴說人家,外表裝進步,說起話來天官賜福,咋就不拿鏡子照照自己呢?
【第49句】:【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搟面杖無孔。一竅不通,謂外行, 不懂。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你要寫文章,咱是搟面 杖吹火,一竅不通?!?/p>
【第50句】:【只愁不養(yǎng),不愁不長】(諺)只怕生不下孩子,不怕孩子長不大。指孩子生下后,自然會長大。
【第51句】:【葫蘆內(nèi)賣出什么藥來】釋義: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的果實,可以掏空做器皿,過去常用來裝藥。比喻不知人肚子里到底打算搞出什么名堂來。例句:“你們都退去,只留朝云在此。”眾人領命,一齊都散,不留一人。元普便叫朝云閉上門,朝云正不知劉元普葫蘆內(nèi)賣出什么藥來。
【第52句】:【這個耳朵進來,那個耳朵出去】(慣)比喻不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 也作這個耳朵聽進去,那個耳朵跑。 左耳進,右耳出。
【第53句】:鄰居大嬸同她公公吵架,張大爺路過這里,急忙過來勸說。沒想到不講理的大嬸卻向張大爺嚷道:“半天云里掛小豬——出來個挨刀鬼。”(河北·蔚縣)
【第54句】:【一法通,百法通】(諺)指精通了某一方面的方法、技巧,其他相關方面的技術(shù)也就融會貫通了。
【第55句】:【窮怕親戚富怕賊】(諺)窮人怕的是親戚來了招待不起,富人怕的是賊來偷盜,遭受損失。指窮家富家,都有擔心的事。
【第56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57句】:【砍三斧頭】(慣)原指唐初大將程咬金使的三板斧功夫。比喻事情開始先使出最厲害的招數(shù),震懾住對方。
【第58句】:病人拍皮球——有氣無力;少氣無力
【第59句】:【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釋義:事實不容歪曲。例句:“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再多幾張嘴,我也不怕!”
【第60句】:【 敗棋有勝著】不能全盤否定,也有可取之處。明代歷史 圖書《千百年眼》:“諺語說:敗棋有勝著??上?,當局者迷, 看不到這一點?!?/p>
【第61句】:【軍令重如山】(諺)指軍中只要下達命令,任何人都必須絕對服從,不可違抗。 也作軍令如山倒。 軍令如泰山。
【第62句】:膝蓋上打瞌睡一自靠自
【第63句】:【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釋義:責怪人管事太多。不該管的也要管。“拿”又作“撲”、“咬”、“捉”。例句:女護士勉強地把自行車搬進醫(yī)院大門,但還是嘟嘟囔囔地說:“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還不知安的哪份心呢!”
【第64句】:【登山觀虎斗,坐橋看水流/坐山觀虎斗】采取旁觀態(tài)度,伺 機得利。浩然《艷陽天》:“這樣一來,鄉(xiāng)里立刻就會來人解 決問題,蕭長春在上邊下邊都別想再站住腳了。只有請馬 之悅出來重整旗鼓。他越想越美,手都發(fā)癢了。真是登上 高山觀虎斗,坐在橋頭看水流?!?/p>
【第65句】:午飯,小麗嫌蘿卜不好吃,小嘴翹得老高。爸爸見了說:“蘿卜是消氣的,多吃一些還有好處呢!有句俗話叫做‘蘿卜擔上街(街讀gai),藥鋪就搬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四川·合川)
【第66句】:【男兒膝下有黃金】見“大丈夫膝下有黃金”。
【第67句】:【圣人門前賣字畫】(慣)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
【第68句】:我有個小妹妹,整天話特別多。一次,媽媽笑著對她說:“你呀,真是個打不盡的芝麻,摘不盡的棉花,整天說個沒完沒了的,有時候還真煩人?!保ê稀こ恢荩?/p>
【第69句】:在縣城一家家具廠上班的哥哥,正干得好好兒的,突然想改行做生意。全家人都勸他,他卻不聽。大伯生氣地說:“駱駝蹄子走猴路,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踏踏實實,干啥工作也不行?!保ê幽稀の魅A)
【第70句】:裁衣不用剪刀——胡扯
【第71句】:生鐵進了鐵匠鋪——挨打的坯子;等著挨錘
【第72句】:【梁山兄弟,越打越親】釋義:《水滸》中描寫的宋時農(nóng)民起義的英雄人物,在上梁山以前,不少是冤家對頭,經(jīng)過交戰(zhàn)才結(jié)為兄弟。比喻越打關系越親密。例句:吳克良先生,您今后如若犯了皮膚瘙癢癥,可請我們這位“郎中”來給您治治,保證百醫(yī)百好,妙手回春,而且送醫(yī)上門,義務出診。梁山兄弟,越打越親呀!
【第73句】:核桃仁蒸蜂蜜——又香又甜
【第74句】:雞爪上釘馬掌——不對蹄(題)
【第75句】:老竹做笛子——盡受氣
【第76句】:【一山不能存二虎】釋義:一個地方不能兩雄并存。例句:“一山不能存二虎,它一定不容,就要過來斗了?!?/p>
【第77句】:【破天荒】“破天荒”有開天辟地頭一回的意思,意為打破常規(guī),首先出現(xiàn)的事物。源出五代王定?!短妻浴泛退纬瘜O光憲《北夢瑣言》等文獻。據(jù)記載,唐代的荊州南部地區(qū)(今湖北),雖然文人書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選送)舉人進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稱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沒有一個考中。意同現(xiàn)在某中學高考無人考上戲稱“剃光興”一樣。唐宣宗大中四年,終于有一個名叫劉蛻的舉人考中了進士,這才破了“天荒”。當時魏國公崔鉉鎮(zhèn)守荊南,他感謝劉蛻為荊南爭了光,贈給劉蛻“破天荒”錢70萬以示資助。劉蛻從不輕易接收別人饋贈,遂謝絕了崔鉉的好意,并回信感謝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日天荒?!贝笠馐钦f,五十年來是人們荒廢學業(yè)造成荊南地區(qū)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荊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稱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對“破天荒”之說有意見,不能接受。由于劉蛻脫穎而出的“破天荒”壯舉,使人們改變了對荊南地區(qū)的偏見,而“破天荒”也成為一個典故流傳下來。
【第78句】:【一輩人不管兩輩人的事】(諺)指兒女輩的事讓兒女自己去料理,當父母的不必包辦代替,操多余的心。
【第79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風雨無阻,堅持工作,長期辛 勞。老鬼《血色黃昏》:“冬天凍死,夏天曬死,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沒人樂意干。”
【第80句】:【死知府不如一個活老鼠】(諺)知府:舊時州府最高的行政長官。 知府一下了臺,無官無職,在人們眼里,連只活著的老鼠也不如。舊指官場重在權(quán)勢,權(quán)勢在人情在,權(quán)勢沒人情滅。
【第81句】:【吃了迷魂藥/喝了迷魂湯】指被迷惑。浩然《山水情》:“兩 性之愛怪得很,掉落情網(wǎng)里的人,就如同吃到迷魂藥一般, 十有八九不顧前后。
【第82句】:【月有陰睛圓缺,人有生死離別】釋義:借指自然規(guī)律無法抗拒。例句:關于死的信息,自他過了五十個生日后,這種陰影就不時襲上心來,他并不害怕,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死離別,這是自然規(guī)律,一代君王都可以長眠,何況山野之人?
【第83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釋義:經(jīng)商刻薄的,不一定多賺錢;忠厚的,也不一定就蝕本。例句:那些和尚們也聞知秦賣油之名,他的油比別人又好又賤,單單作成他。所以一連這九日,秦重只在昭慶寺走動。正是: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第84句】:【剪牡丹喂牛】(慣)比喻糟蹋、浪費貴重的東西。
【第85句】:天平上稱體重——把人看輕了
【第86句】:【殘物不過半價】(諺)殘損的貨物,要出賣只值原價的一半。指殘缺損壞的物品不值錢。
【第87句】:【耳朵里起繭子】聽得太多,磨成繭子。表示聽膩了。魯 迅《故事新編》:“這一類不甚可靠的傳聞,是誰都聽得耳朵 起繭了的?!?/p>
【第88句】:【露口風】(慣)指從言談話語中透露出某種不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風。 透口風。
【第89句】:仙女的裙子——拖拖拉拉
【第90句】:一棵草易凋,一滴水易干。
【第91句】:【奶媽抱孩子——人家的】(歇)指人或物屬于別人,不屬于自己。
【第92句】:【疾風暴雨,不過寡婦之門】見“促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
【第93句】:【魚大現(xiàn)形,樹大招風】(諺)魚的形體大了,容易顯現(xiàn);樹的形體大了,容易招風。比喻目標大了,容易招惹是非。
【第94句】:【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歇)據(jù)《三國演義》描寫,劉備在長坂坡慘敗后,趙云殺入重圍救出劉備的兒子阿斗;劉備為籠絡人心,故作姿態(tài)地將阿斗摔在地下,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指用手段籠絡人心,使人甘愿受其利用。 也作劉備摔孩子——籠絡人心。 劉備摔阿斗——刁買人心。
【第95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遇到怪異之事,無須自相驚擾。清 代《紅樓夢》:“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他,隨他去就是 了?!?/p>
【第96句】:【求大同,存小異】大的方面謀求一致,小的分歧可以保 留。池莉《來來往往》:“都盡力克制自己,求大同存小異,相 互之間愈發(fā)地客氣了?!?/p>
【第97句】:【樹倒猢猻散】“樹倒猢猻散”比喻以勢力(利)相聚合的人,為首者一倒,跟從的人一哄而散,含有貶義。它源自南宋。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記載:“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依附者甚眾,獨其妻兄厲德新不以為然。詠百端威脅,德新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新遣人致書于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猴散賦》一篇?!边@段話的意思是說,宋高宗時,有個侍郎叫曹詠,他善于逢迎拍馬,深得奸相秦檜的歡心,所以官運亨通,當了侍郎。曹詠當了大官以后,有很多人來巴結(jié)他,獨有他的大舅子厲德新卻從不向他獻殷勤。厲德新知道曹詠并非憑真才實學,而是靠依順秦檜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詠這種人沒有好下場。對此,曹詠耿耿于懷,一心想找個茬整整厲德新。后來,秦檜死了,那些依附秦檜的家伙一個個倒臺了,曹詠也被貶到了新州。厲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興,就寫了一篇《樹倒猢猻散賦》寄給曹詠。文中說如今大樹一倒,猢猻四散,于國于家,真是可喜可賀。將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樹上的猴子。這篇賦很快便在臨安傳開,遂成俗語。
【第98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指不會傷害自己。清代《蕩寇志》: “怎么,外感證好吃這種大補藥?算來快刀不削自己的柄, 一準是他昏了開錯的,須接位高明先生來評評看。”
【第99句】:媽媽和嬸嬸為了一點兒小事吵了起來。奶奶告訴爸爸,爸爸說:“哪有牙齒不碰舌頭的?妯娌們住在一起,小矛盾總會有的,過兩天就好了。”(陜西·成陽)
上一篇:《健康和自由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