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的班會感言日記100字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個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
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
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后談到“仁”。
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系,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
《三字經》里說道:“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后談到“自立,自強,自信”。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
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于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啰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愿,想到這里,我不禁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知道感恩,總惹他們生氣,傷心,太不應該了。
在這里,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后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
”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優秀的合格人才。
《《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
八年級1班開展懂得感恩,回報父母的主題班會,以下是三位同學的感言:
主辦單位:工程學院團委 承辦單位:08級農業工程班 策 劃 人:zqq 一、活動主題:心存感恩,共建樂觀人生 二、活動目的: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大學生活作為人生的一部分,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挫折與失敗都會接踵而至,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很多,失敗時,不感恩的理由卻只需一個。
設計此次班會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班會的一系列活動,讓同學們學會用感恩的心去看待一切挫折與失意,引導同學們樹立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心態,進取的信念。
三、活動時間:5月20日(取“吾愛您”諧音,使之更有紀念意義) 四、活動地點:待定 五、活動前準備:
【第1句】: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昨日重現》《感恩的心》《超越夢想一起飛》《燭光里的媽媽》《老師——我愛你》等;
【第2句】:精美小卡片二十九張;
【第3句】:蘋果一個。
六、具體項目安排: 班會開始前播放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營造一家人親切的氛圍,.驅除與會人員的拘束感. 活動一:小品《倒霉的一天》 此小品是我們容易遭遇的一些煩事(譬如東西不見了,考試沒過,被人誤會,被人欺騙等等)的一個小縮影。
它是以極其幽默的形式演繹,活躍現場氣氛的同時勾起同學們對自己經歷此類事情時的回憶。
為活動二的談感言做鋪墊。
活動二:小小故事會 主持人講以下小故事: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
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
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
說完故事后,讓同學們說說自己曾經歷的與之相似的小故事及當時的態度并對比此故事談談從中受到的啟發.使同學們從中學會用感恩的心對待挫折。
(背景音樂:輕音樂《昨日重現》) 活動三:朗誦《感謝》 ?。ū尘耙魳罚骸陡卸鞯男摹罚 「兄x明月照亮了夜空 感謝朝霞捧出了黎明 感謝春光融化了冰雪 感謝大地哺育了生靈 感謝母親賜予我生命 感謝生活贈友誼愛情。
我們還要感謝: 感謝傷痛,因為傷痛可以使我們記住教訓. 感謝挫折,因為挫折可以使我們更加堅強. 感謝失敗,因為失敗可以讓我們渴望成功. 感謝苦澀,苦澀可以讓我們珍惜甘甜。
感謝老天爺所降下的雨水,為傷心淤穢的心靈,刷洗潔凈。
感謝黑夜的來臨,你知道不論今天的你有多麼失敗,全新的明天仍然等待著你證明自己。
感謝那些令你傷心難過的日子,你知道快樂已離你不遠了。
感謝你的勇氣,不論今天有多麼不順利,你將勇敢的活下去
活動四:擊鼓傳花之真心話大冒險 ?。ㄓ锰O果代替花,增加趣味性) 主持人背對觀眾喊開始,蘋果在同學們手里依次往下傳,主持人喊停時,正好接到蘋果的同學即為被懲罰對象。
“真心話”、“大冒險”,被罰同學任選其一。
選“真心話”:可讓此同學對他(她)最想感激的人說出感激之言,若此人不在現場則以打電話的形式說出;或者和班上某同學有何誤會也可借此機會說明等等。
(適時播放《燭光里的媽媽》、《老師——我愛你》等歌曲) 選“大冒險”:可讓此同學唱一首感恩歌曲或說幾句感恩名言或做幾個搞笑動作等等。
(即興發揮) 旨在給同學們一個表達感激的平臺,并借此升華同學間的友誼 活動五:教手語《感恩的心》 活動六:誓言 每人發一張預先準備的卡片,讓同學們寫下: 親愛的“傷痛,挫折,失敗,苦澀”: 感謝你們讓我懂得堅強的生活, 我的笑容因你們的存在而更有意義, 我的生活因你們的光臨而變得更加生動且充實。
(署名) 寫完卡片自己保存。
活動七:播放歌曲《超越夢想一起飛》,全班合唱,班會到此結束。
請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備注:根據時間及具體情況,可適當增加文藝節目和游戲。
把你自己的班級的情況取代 上面的資料 我覺得 這個策劃蠻通用的 嘿嘿
主題班會的心得體會
主題班會的心得體會
【篇一:觀摩主題班會心得體會】觀摩主題班會心得體會武城縣第二實驗小學張敏2024年10月21日—23日,為期3天的山東省“以校長為首,德育課程為主,構建學校德育新體系”課題研究之“班主任工作”專題研討會在蓬萊第二實驗小學舉行。
來自我省各地市區的18名優秀德育教師同臺競技,進行了班隊會課展示,相互交流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心得體會。
省內500多名領導、老師參加了本次會議。
三天來,18堂精彩動人的主題班會將重點集中在了愛心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習慣養成教育、中國夢想教育等方面,通過精致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建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激揚向上的積極態度面對未來的人生道路。
會上,蓬萊第二實驗小學18個班級的學生積極配合授課老師完成教學任務,每一堂課上學生們都回答聲音響亮,表達語言流暢,思想有深度,思維有高度,出色的表現不時贏得聽課領導和老師的掌聲,表現出了二小少年的自信大方積極向上的風采。
本人有幸參加了此次會議,在會議中,各地的教師為我們呈現的優質班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在帶班方面和開展主題班會方面給了我很多啟發,使我受益頗深。
作為本次活動的東道主,蓬萊二實小的曲俐俐老師作為蓬萊市唯一一名執教老師在會上展示了《厲行節約題班會,教師先從學生現今做計劃和完成計劃來入手,這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做計劃與完成計劃上還有諸多不足,急于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心得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心得 體會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在倍受父母親人呵護的中學生在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為了教育學生擁有一顆善良的感恩之心,我們初一學年于4月2日在一樓階梯教室集體觀看了一橫老師《感恩教育》演講活動,下午第三節課,我們全體師生在全體班主任及政教老師協助下,同學們穿戴著整齊的校服,唱著嘹亮的虎林一中校歌《暢想明天》進入會場,同學們嚴格遵守會場秩序,靜靜地觀看一橫老師的演講,雖然音響效果不佳,但同學們都側耳聆聽,聽著聽著,感動的淚水不由的沾滿了衣衫,擦濕了紙巾,同學們被老師的感人演講所征服,所震撼!最后大家又在嘹亮的歌聲《感恩的心》中結束了這次主題班會活動。
這次活動得到了校長及劉書記的肯定和支持,他們認為這樣的活動要多開展,讓學生時時、事事受到教育,得到啟迪。
讓學生在淚水中接受心靈的洗禮。
我們這次活動宗旨就是要教育學生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給了我們鮮活的生命,無論貧窮與富貴,高尚與卑微,珍惜世上最關心我們的人;學會感恩,感謝我們的老師,是他們起早貪黑,不知疲倦,含辛茹苦的傳授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愛惜陽光下最崇高的老師;學會感恩,感謝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幫助你、關心你、指點你,還是怨恨你、傷害你、拋棄過你的人
感恩主題班會發言稿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剛才從播放的音樂和黑板的熒屏中,大家知道我們今天要召開一次有關“感恩”的主題班會。
而這個主題班會,我早已準備好,遲遲未開。
大家知道為什么嗎
《感恩的心》這首歌,大家不知吟唱了多少遍;感恩勵志報告,大家不知聆聽了多少場。
然而,我們真的懂得感恩嗎
有的同學很是茫然,更有些同學對“感恩”已經麻木。
所以,我擔心這樣的主題班會成為了一種形式,讓大家覺得又是一場大道理,因為再生動的語言如果沒有在實際行動中體現,依然是蒼白無力的。
今天早上,我在翻閱同學們的周記中,感受到了同學們對家庭和父母的那份親情,對班級和同學的那份友情的感動和依戀。
不得不讓我重新思考召開有關“感恩”的主題班會。
我認為它不僅必要而且適時,大家認為呢
大家都會吟孟郊的《游子吟》這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之所以讓人感動,是因為它體現出父母對子女的那份牽掛和愛戀。
有人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
他們用全身心的愛去包容子女,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子女。
然而,他們卻不圖任何回報。
即使遭受再大的委屈,他們從不抱怨,而是一如既往的為子女付出。
作為子女,我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了嗎
有同學會說,父母不理解我們,常常逼迫我們學習,完成他們為完成的心愿,給我的壓力太大了……誠然,我并不否認這一點。
畢竟我們所處的年代和父母不一樣,是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的。
這也是大家和父母產生代溝的原因。
但我想試問一下,你理解父母嗎
父母為什么這樣做
他們是為自己嗎
父母終生的夢想不是讓自己的子女過得好一點,過得幸福一點嗎
而這一點有錯嗎
讓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表現。
《種瓜得豆》:一個女孩在父母的呵護下從小學上初中考上重點大學讀研究生讀博士,可當父親病了母親需要與女兒商量如何給父親治病的時候,女兒說‘我又不是醫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
’,當母親讓女兒把沾滿了父親口水的濕毛巾拿到廚房清洗的時候,女兒極不情愿的用兩個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著什么穢物。
而最近在網絡上兩起“傷害”父母的事例,讓人們不得不陷入思考。
一個是2011年10月16日,中央電視臺《看見》欄目播出了對16歲博士張炘煬的專訪《長大要成人》。
在專訪中,張炘揚發出疑問:“我博士出來,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博士畢業有用嗎
博士后畢業有用嗎
”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給他買房。
就他家的經濟狀況而言,這個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
此言論一出,使得張炘煬陷入了輿論的風尖浪口。
另一個是2011年10月24日,深圳市光明新區發展和財政局公務員廖天野與父親因爭吵產生肢體沖突,導致父親身體多處受傷。
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關注。
當我看到這兩篇報道后,很是無語。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于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你可以不養,但不能不敬,更不能不孝,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何況我們人乎
更可恨的是你怎么能動手呢
愧為人子,枉為人也。
讓我們來通過一段視頻“小細節大恩情”來看看父母的一生是怎樣養育我們的。
看完這個視頻,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
也許大家認為父母還年輕,還能為大家一直操勞。
但父母還有老的時候,在父母老的那一刻,我們是否能像大家小的時候攙扶著我們父母前行。
有一句話請大家記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呀
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則公益廣告:“媽媽洗腳”。
這是愛和孝的感染和傳遞。
或許我們沒有驚天的壯舉來回報父母的恩情,也許我們不會像公益廣告《媽媽洗腳》中那個小男孩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但我們要學會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不讓父母傷心,這是做人的底線。
正如上面講的那個毆打自己父親的公務員一樣,打在父身更疼在父心,即使這樣,他的父母最終還是原諒了他。
這就是父母的偉大
在家庭中,我們擔當為人子女的責任,就要做一個好子女。
在農忙時節幫父母干一些農活;回家幫父母干一些家務;在父母生日時,對父母說一聲:生日快樂
回家擁抱一下父母或者對父母報一個微笑。
而這一切已經足矣。
記?。杭词鼓銦o所謂,你對家庭不能無所謂;即使你對家庭無所謂,但是家庭對你不能無所謂。
善待我們的父母,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然而,對大家來說,學會感恩,還要擔當另一個責任:做一個好學生。
有人說,同學之情是人生中最純潔的感情。
一點都不假。
沒有社會中的爾虞我詐和勾心斗角,只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體現出一份濃濃的友情。
在人生中短短的幾年相聚,成就的是一生的擁有。
我們最終要分離,但我們擁有了一段最美的相聚。
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同學之間的情誼,為他人著想,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
對一個班級來說,往往有這么四種人組成:第一種是班級離不開的人;第二種是班級有我更好的人;第三種是班級有我沒我都一樣的人;第四種是班級沒我更好的人。
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到底屬于那種人。
然而,做一個好學生,還必須要善待學習。
大家都知道作為學生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可以回想一下大家對學習的態度。
是否是全心全意的或者是全身心的
我想不是,從大家感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
“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
而目前的學習就是為以后做一個好公民做準備。
我甚至認為可以允許大家學習沒有分數,但不能沒有成長。
因為無論你現在怎樣對待學習,但總是要成長的。
然而,對于我們有的學生,總是認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吸引人,總想往外面跑。
豈不知目前對大家來說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還是在校園。
想想一生中我們的學校生活有多長
而學校生活中我們的高中生活有多長
人生是沒有回路的,一旦錯過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我們總不能失去時才覺得珍惜吧
為什么不在擁有時好好享受呢
更何況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
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
做一個好學生,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將來做一個社會好公民。
即使不為社會,還要為自己。
希望大家能做一個人格自尊、學習自主、行為自律、生活自理、責任擔當的好學生。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計的木匠走,再三挽留,木匠決心已下不為所動。
老板只得答應,但問他是否可以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了。
在蓋房過程中,大家都看出來,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
用料也不那么嚴格,做出的活計也全無往日水準。
老板并沒有說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鑰匙交給了老木匠。
“這是你的房子。
”老板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老木匠愣住了,同樣,他的后悔與羞愧大家也都看出來了。
他這一生蓋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卻為自己建了這樣一幢粗制濫造的房子。
人生的那份考卷,我們是交給自己的,所以,請記?。阂欢ㄒ獙ψ约贺撠?/p>
讓我們常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時時銘記他人的恩情。
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報答父母、報答師長、報答社會,報答所有關心愛護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燦爛。
XX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這學期,經過聆聽多位骨干班主任的主題班會,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
不僅使我從理論上重新認識了班主任工作的內涵,一些優秀班主任的案例實踐給了我很多啟示。
一、主題班會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班主任開展德育教學的重要途徑。
主題班會的設計不能信手拈來、應付了事,而因具備充分的針對性,所以主題班會應針對目前學生的學習、思想等實際情況進行思考、設計,有針對性地、巧妙地指出問題,并通過各種形式提出解決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與學生達成共識,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和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以確定一些帶有普遍性的東西,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適時地幫助學生廓清是非,提高認識。
本次主次班會比賽中,感恩、環保、家鄉等都是學生深有體會的主題,因此在開展過程中大家都踴躍參與,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感想,相信同學們都能從中獲益匪淺。
二、主題班會的設計要有可操作性 主題班會的設計要實現教育者的目標,那就必須具備可操作性,主題班會可以由班主任主持,比如蔡圣俊老師;也可以交由學生全權組織,比如陸燕老師、顧春芳老師等。
無論誰是主體,班會的設計都要目標清晰,活動準備充分,活動過程計劃有序。
當然,如果把整堂班會課都讓學生主導,學生除了在思想方面獲得提高,在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各方面都能有所發展。
三、主題班會的設計要有實效性 主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