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員工工作感言和個人事跡的介紹(300字)
我認為一名優秀員該起到表率作用,應該度的主人翁精默默地奉獻著光和熱;應該抱著務實認工作態度,埋頭苦干,敬業愛崗,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
現在我們公司的全員活動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我做為鉆房一名優秀員工,將積極參與改善活動中去,不斷地展現自己的熱情和智慧,為公司和自己創造一個更加優美的工作環境。
展望未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不會被現在一點成績沖昏頭腦,我將繼續發揚成績,不斷創新,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在以后工作中,以無缺勤、高效率,少報廢為目標,為XX公司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做出更大貢獻。
蔡永祥 事跡感言 快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在登封工作期間,帶領公安干警打黑除惡,除暴安良,清理積案,親民愛民。
從警二十年來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真正做到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非常可貴的。
寫學習汶川英雄少年事跡的感言的征集,必須突出珍愛生命。
做尊師收紀,明禮誠信
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襲來,無論是受災群眾還是救援人員,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少年兒童,都面臨著生與死、堅持與放棄、救人與自救、危險與安全、為己與為人的考驗,都必須做出自己的抉擇。
我們感動,在這一場災難面前,全體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英勇頑強,顯示了滄海橫流中的英雄本色。
我們更感欣慰,面對這樣的 考驗,許多少年兒童以出色的表現,詮釋了什么叫智勇雙全。
地震襲來的那一瞬間,北川中學高一學生朱付敏大喊一聲:“地震了,快趴下”,為全班33個同學贏得了躲避的時間。
在廢墟下,他喊“男生要堅強,女生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體力”,他把坍塌的墻壁弄出一個一人寬的縫隙,從而打開了生命的通道
他以自己的從容、冷靜、智慧,成為同學們心目中的英雄。
在廢墟之下,面對生命被埋壓,面對無邊的黑暗與恐懼,那些幼小的生命以自己的沉著鎮靜、團結友愛、樂觀向上,顯示了少年英雄們的機智與成熟。
初三學生甯加馳,不僅讓同學躲在自己的腹部下,還不斷給同學唱歌,“團結就是力量……”,相互鼓勵勇敢活下去。
面對同學們哭泣聲、呻吟聲、絕望聲,小學三年級學生許中政哼唱國歌,一聲、兩聲、三聲……同學也跟著唱起來了,28小時后,他們終于走出了這座廢墟。
地震在那一瞬間,他們沒有把安全留給自己,把危險留給同學老師,少年英雄們沒有離開,而是臨危不懼,勇于救人。
“因為我是班長
”災難面前,九歲的小學生林浩用自己弱小的肩膀背出了兩個同學。
陜西省寶雞市三名初中生,在隨時可能坍塌的教學樓里40秒合力完成愛心接力,將一名腿部骨折的女同學轉移到安全地帶。
面對同學向孝廉被壓,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的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
4小時后,向孝廉被刨了出來,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在這一場少年兒童也奮勇當先的救援中,我們看到了他們都在盡自己之力參與救人,同樣看到了他們救人的智慧。
爬出廢墟的高二學生王亮不停地呼喊著同學的名字,不斷為同學鼓勁、傳遞消息,幾次爬進“死亡洞穴”,成功把一名同學救出,沒辦法挪開壓著另兩個女生的石板,他就陪一位受困同學說話。
廢墟下,11歲的何亞軍伸出僅能活動的右手,后仰為斜下方約1米處的同學喂水。
在等待被救出的50小時里,她給同學喂水120多次。
初三學生雷楚年在第一次返回教室救同學時,眼角余光掃到了教學樓前的一棵梧桐樹,他在心里想好了另外一條逃生通道。
救人之后,在樓梯垮塌的危急關頭,他返回二樓縱身一躍抱住了那棵救命樹,而教學樓在他身后轟然垮塌。
一則以智,一則以勇,這是面對地震災難不可或缺的兩翼,亦是鑄就真英雄的內在品質。
惟以智與勇,方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救人者自己的生命危險,又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難中的生命。
而面對未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惟以智與勇,亦能最大限度地化險為夷,開辟新境,開創新局。
在這場大災難中,我們的少年們以自己的智慧與勇敢,積極而頑強地自救與救人,顯示了自己崇高的精神與優秀的品格,亦昭示了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美麗前程。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百年前,梁啟超先生提出了這樣的命題,并寄予少年以這樣的期待與厚望。
而從災難面前的這些少年英雄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中國的壯美前景,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璀璨希望。
安新縣英雄事跡,寫一篇感言
固定安新縣里的英雄事跡寫作文難,我發一篇你可以參考下。
英雄人物的故事今天,我讀完了《英雄人物的故事》這本書,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在王二小很小的時候,身為八路軍的父親 在執行任務時不小心暴露了身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久,王二小的母親也被日本鬼子殺害了,十一歲的王二小便成了孤兒.為了給自己的父母報仇,他參加了兒童團,站崗,放哨,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天,正在放牛的王二小看見了一群日本鬼子,便把他們都引到了李團長事先布置好的埋伏圈里去了.李團長看見王二小牽著敵人的鼻子朝著埋伏圈這里走來,便做好了關門打狗的準備,剎那間,子彈飛射,王二小高興地大喊:“同志們沖啊,殺啊!”這時,敵人們才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那個中隊長用戰刀結束了王二小的生命. 秋風吹遍了每一個村莊,它把動人的王二小的故事傳揚.每一個人都會含著淚,唱著王二小放牛郎.王二小人小鬼大,憑著自己的智慧把鬼子們耍得團團轉,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出了一首抗日的歌曲.我堅信,人們一定會把這首歌流傳到永遠,永遠!
安新縣英雄事跡,寫一篇感言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里,剛上完體育課,我就口渴的不行了,我對自己說:“在忍一忍,馬上就要放學了.”是啊,在這一剎那間,學校大門開了,我像箭一般的沖出校園,走到賣汽水那個奶奶攤前.哎著該奶奶呢?我滿臉不屑的問道‘站在我旁邊的那個小男孩說:她今天不在我幫她賣’我心想著個小屁孩能頂什么用‘就他還能看住著攤嗎?算了,不管了,我現在口渴得很,先不問了,給我汽水,他憨憨的說哦.在她那汽水的時候,我瞧了瞧這個不起眼的小男孩,他穿著很樸素的衣服,臉上沒有一絲笑意,頭發亂亂的,我完全愣在那里了,他遞給我飲料,我竟然不知道.我一把抓過飲料把錢扔到冰柜上邊,忽然一個一元的硬幣掉到地上,我轉過頭,一看小男孩爬在地上在尋找那枚硬幣,看到這一幕,我驚呆了,他為了那一元錢竟然趴在地上,不顧別人的嘲笑.就在這時,我對他有了另一個看法了,那奶奶在這里時,身體很虛弱,他來肯定是幫他奶奶的,他多么孝順啊,有多么樸實.我不由向前走去,也幫他一起找,我問他那奶奶是你的親人嗎、他說她沒有親人,他說今天早上她在著暈倒了,我把她送到醫院幫他看著個灘的.聽到他這句話,把我嚇愣了,他是一個這樣的人,我竟然那樣瞧不起他.我們身邊的小英雄很多,我們要認真地去發現,有時平凡的普通人也能變成一位英雄
毛澤東事跡 感言
教師節感言:毛\\\/澤\\\/東才是中國的大教育家我談談對武訓傳的看法。
我認為知識分子樹立的那個武訓的形象,的確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形象,和雷鋒,邱少云,王進喜等英雄根本就是兩碼事。
甚至我認為今天如果有人象武訓那樣辦教育,我都會覺得惡心。
我下面就講講電影的內容,看上窮碧落先生有沒有決心象武訓那樣搞教育。
我當時是在軍隊里看的,印象最深的是“打一拳,一個錢,踢一腳,兩個錢”。
那么這是電影中的一個什么片斷呢
是這樣,武訓由于不識字,于是遭地主的欺負,他就認定了一個道理,就是不識字就是要遭人欺,因此,窮人想要不遭人欺,就必須識字必須上學。
于是他就要辦義學。
那么他辦義學的手段是什么呢
是乞討,到處要錢。
后來要了不少錢的時候,一個晚上被小偷偷走了。
于是他就再要。
而武訓則用了這么個辦法,他在大街上對人們喊:“辦義學辦義學,打一拳,一個錢,踢一腳,兩個錢”。
也就是說,他想出了一個供人們“娛樂”的手段。
就是任何人在大街上打他一拳,可以盡全力打,就要給他一元錢,而如果狠踢他一腳呢
就要給他兩元錢。
結果當然是有那么一大幫流氓惡少一樣的人上來對他拳打腳踢,于是他面前的碗里的錢就迅速地漲了起來。
你不會愿意在北京大街上對人們喊“為了希望工程,打我一拳給我人民幣一百元,踢我一腳給我人民幣二百元”吧
反正我以為這是非常惡心的事情。
一方面顯示出武訓這個人的受虐狂特征,另一方面他在反復地訓練社會上的人們的殘忍心理和虐待狂傾向。
而后來武訓通過乞討這種基本手段獲得了教育經費之后,要辦義學了,但是要請教師,實際上,他的那些經費,很大程度上是給那些封建文人老師作報酬的,那些人的要價是很高的,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嘛。
可是一開始那些封建文人教師們不愿意給武訓去教書。
這時候武訓采取個什么手段呢
還是乞求,而是跪著求。
影片中的一個鏡頭,武訓已經在某一位舉人家面前跪了幾天幾夜,外面下著大雪,因此大雪把武訓的身子都覆蓋了。
當然最后就感動了那位舉人,就出來當教師了。
而后來皇帝聽到了武訓的事跡,也非常感動,因此就賜給他皇馬褂一件。
有了這件皇馬褂他當然就成了名人,到哪兒都是個知名人士。
那么,知識分子投巨資拍了這部上下集的武訓傳,給中國的全體勞動人民樹立了一個知識分子們認為的光輝榜樣,知識分子們希望中國的勞動人民要認識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了書就不受人欺負,但是怎樣才能夠讀得上書呢
就要學習武訓好榜樣,要向知識分子們跪著求。
而封建文人們兩千年以來一直高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大力興科舉,興私塾,鼓勵人們向武訓學習,向知識分子們乞求,下跪,效果怎樣呢
多少個朝代過去了,中國還是絕大多數人都不識字。
因此,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看,知識分子封建文人的那些辦法,武訓的辦法,是失敗的,當然是行不通的。
武訓認識的這個道理,“人如果不識字就會遭人欺負。
”說明武訓這個人是認可了這個社會規則的,因此他希望在封建社會的這個社會規則下為窮人找出路。
也就是說,他認為“人不識字就會遭人欺負”是合理的,是一個合理的游戲規則。
但這個規則恰恰不是合理的,即使按資產階級的人文哲學,也不是合理的。
正因為武訓認為合理,所以他要在維護封建統制的整套游戲規則之下搞事情。
但毛\\\/澤\\\/東的觀點則不同,毛\\\/澤\\\/東認為窮人要翻身就必須武裝起義,砸碎舊制度,建立窮人當家作主的新制度,對推翻的地主階級及其封建文人實行人民民主專政,鎮壓他們的任何反抗的舉動,宣傳新社會的新文化,鏟除封建思想,實踐證明毛\\\/澤\\\/東的作法使大多數人民識了字。
毛\\\/澤\\\/東才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空前絕后的最大的大教育家。
(數學)2007-9-10教育問題能夠靠“希望”來解決嗎
以前讀過毛\\\/澤\\\/東的《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因為沒有經過那個年代,也沒有看過《武訓傳》,所以不是很好理解。
不過,不看《武訓傳》沒關系,現實中的武訓傳在一天復一天地上演
在天津有一位蹬三輪車的老人,現已八十五六歲了,十幾年來靠自己蹬三輪車賺來的血汗錢,資助了近200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曾受到多位國家領導的贊譽和接見。
他就是白芳禮老人,人稱當代武訓。
初聽這事,我覺得讓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而且還是蹬三輪車的老人,用自己那么一腳一蹬踩出來的血汗錢,去供那么多青春年少的大學生吃飯、穿衣和上學,實在太有點殘酷了,也太……總之我心里有種說不清的滋味。
媒體如此熱衷,也是意味深長的一件事。
翻開歷史,每遇兵災,男人總是先跑路,把女人丟在家里。
風平浪靜后,才回來大張旗鼓地表彰烈女。
然而抵抗外敵本來是男人的責任啊,你們怎么能夠要求女人來承擔呢
王朔講過一個故事,有個父親教育孩子說,你不要相信書上叫人學好,那都是寫書的人想別人做好事,好讓自個兒做壞事。
我也有點小人之心:這樣可著勁兒宣傳武訓白禮芳,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希望工程也是當代的武訓工程。
自從那個大眼睛的小姑娘上了希望工程的海報,中國的農村教育就交給現代的武訓們,多少人在感動之余紛紛慷慨解囊,救助一個兩個三個貧困的讀不起書的農村小孩。
多少躊躇滿志的老板,懷著憐憫的心情,看著眼前身體單薄的小孩接過某人捐贈的一個書包、幾本筆記,眼淚汪汪地叫聲感謝老板,感謝黨和政府
數字是無情的:希望工程運作十數年到上一世紀末,也不過區區數千萬元,其中還包括鄧穎超和鄧小平這些黨國領導人的捐款,到現在,我沒留心最新的統計,大約總算有幾個億或者是十幾個億了,其中以香港老板成總捐獻的較多。
有,總勝于無,這筆錢確實可以解決不少窮人的燃眉之急,也算是雪中送炭功德無量了。
然而,君不見:沈陽的慕馬,到澳門去瀟灑,豪賭可以一擲千萬,而包括小平在內的“希望”捐款,辛辛苦苦十幾年募集,還不及已經浮出水面的巨貪們到澳門瀟灑的賭資。
事實也正是如此。
希望工程,長期以來竟一直是黑箱運作。
那些飽含愛心的捐款,在其最高主事人 徐永光的把持下,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進行了多項無效投資。
應該扶助失學兒童的資金,被大量地流失和浪費。
據《南方周末》最保守的統計,徐永光至少動用了“希望工程”
【第1句】:6億元的捐款進行了不被 政策允許的投資。
說真的,作為泱泱大國,辦教育居然要靠這么一點點“希望”,這本身就是笑話。
希望工程最惡劣的地方還不在貪腐和未有效利用捐款,最惡劣的地方在于,它是愚民的手段,它轉移了民眾的視線,淡化了社會矛盾。
八八年以前大學是免費的,后來收費也不很高。
開始搞教育產業化以后,中國的大學學費猛增,西部一個壯勞力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三十五年才能供養一個大學生(《南方周末》)。
高中的收費也在不斷增加。
靠希望工程,靠愛心人士捐助,永遠填不干凈收費的無底洞。
世界上一百七十多個國家是免費義務教育。
很多窮國大學免費或收費很低。
我國則直到本屆政府才真正開始在農村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制度一變,初中小學的貧困生數量大減。
國家現在不是沒有錢,一年公款吃喝兩千億,是希望工程年捐款的一千多倍。
其余加上公車、公費出國旅游等一年消耗九千億。
前不久一次性免除非洲國家一百億美元的債務。
一個貪污大案動輒幾十億上百億。
是國家沒錢嗎
鬼都不信。
今天有緣再讀毛\\\/澤\\\/東的《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我終于明白了毛\\\/澤\\\/東批評的武訓狂熱宣傳的封建文化是什么
古代武訓,如果給他一個機會,他能珍惜,那么他一定推行他辦學的成功經驗,建立起全國、以至全世界范圍內的慈善捐款和乞討辦學制度
武訓將把教育“交給社會”,一方面大力加強慈善辦學體系,辦法是給捐款和慈善者立牌坊和功德碑什么的,刺激慈善力量投入辦學,取得辦學投入的增長;一方面,武訓將把所有校長、老師和學生通過集中培訓,讓他們學會討錢的本領。
新中國以來教育事業所取得的成就,靠的是誰
難道是武訓們嗎
不,是靠共產黨正在進行的推廣全民識字率的推進現代化的偉大工作背道而馳共產黨的“土改工作隊”在廣大農村進行“識字班”運動,新中國的廢除土地地主所有制,就是要廢除封建貴族教育的經濟基礎,使所有農民的孩子可以受到現代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窮人上不起學,又是為了什么
不就是走了武訓的路嗎
現在在江蘇的一些地方,在“改革深化”中竟將中小學全部賣掉,進一步將教育的產權“明晰化”為私有,教育終于徹底地產業化了。
這樣一來,在受教育的權利方面,也終于可以實現“金錢面前人人平等”了。
這一徹底的“轉型”,使“武訓精神”大放異彩——而今之后,弱勢窮人要想接受好一點或高一點的教育,好好學習武訓,寄希望于“希望工程”吧。
(劉瑯)
了解一下成功人士的事跡,看看從中你得到哪些感悟,把你的成長感言記錄下來。
愛迪生發明電燈
王琇瑛事跡的感想
僅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幫助王琇瑛1931年畢業于燕京大學協和醫學院高級護士學校,1935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公共衛生及護理教育,獲碩士學位。
1936年回國,曾任協和醫學院護士學校副教授。
建國后,歷任北京第三護校校長、北京第二醫學院護理系主任、主任護師。
中華全國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及全國護理科普主任委員。
主要從事護理教育工作,在抗美援朝期間,第一批到鴨綠港戰地培訓基地培訓護士長,為提高我國護理教育水平及培養護理人才做出了貢獻,是國內知名的護理學專家。
1983年5月12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公布第二十九次獎章頒發通告,授予中國優秀的護理工作者王琇瑛國際護士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
這是新中國護理工作者首次榮獲的最高榮譽。
“病人無醫,將陷于無望;病人無護,將陷于無助。
”我國首位南丁格爾獎得主王琇瑛的這番話曾激勵著一個又一個護理人員勤奮工作,不讓病人陷入無助的境地。
王琇瑛早年曾在北京貝滿女子中學讀書,后考入燕京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護士學校。
1931年獲理學學士學位和護專業文憑。
1935年至1936年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護理系進修,獲理科碩士學位。
1983年5月12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公布第二十九次獎章頒發通告,授予中國優秀的護理工作者王琇瑛國際護士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
這是新中國護理工作者首次榮獲的最高榮譽。
1983年9月,王琇瑛當選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00年9月4日,王琇瑛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國家不可一日無兵,亦不可一日無護士。
護士的工作必須像田園中的水一樣灌注到人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王琇瑛對護理工作的詮釋正是她一生履行的誓言
上一篇:廣播電臺主持人改版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