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主持人姓名:李靜雯珠江頻道《今日關注》主持人李靜雯簡介 珠江頻道 姓名:李靜雯 學歷:本科 經歷:曾任廣州電視臺早間新聞主播、大型文藝晚會文編,主持過《汽車雜志》、《交通警訊》、、《活得精彩》、《傾城追擊》、《相聚珠江》、《美食特工》、《好歐天地》等強檔欄目,和《青春中華》、《粵港一家親》、《雅典奧運直播》等大型直播節目。
曾出演《外來媳婦本地郎》KELLY一角,出演《美麗冤家》阿燕一角。
榮獲2002年廣東省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獎二等獎,2003年廣東電視臺“優秀節目主持人”稱號,2003年度廣東電視臺優秀作品獎一等獎。
主持感言: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曾在不經意間做出選擇的時候,她并沒有想到自己的生活由此會變得色彩絢爛;四年后當她以一個主持人的身份暢想明天的時候,她有了更多的躊躇和期望,這個女孩就是我——廣東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李靜雯。
我的經歷簡單得讓人羨慕,但是,4年的主持生涯過后,得出的結論卻是什么事情都不是偶然的。
能有幸加入“今日關注”這個大家庭,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希望在如花的春天過后,收獲的是秋天豐碩的果實。
觀眾印象:這是個極具親和力的女孩,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舞臺上。
4年主持生涯的磨練,更彰顯出了她的聰穎和機敏——“清新秀麗、聰明能干、樂觀開朗”似“輕盈而自由的水仙”,“頗有潛力、可向多方向發展”,不愧為廣東電視臺的主持新秀。
電子郵箱:lijingwengd@主持人姓名:毛琳 電子郵箱:jrgz@珠江頻道《今日關注》主持人毛琳簡介 廣東電視臺 產品名稱:毛琳 通用名稱:毛毛 海拔:166cm 凈重:43kg 生產日期:9月19日 操作系統:廣東電視臺節目中心主持人組 硬盤:中國傳媒大學 新聞學 性狀:本品為口齒伶俐,反應快,嬌俏可愛,外形千變萬化,可塑性高,活潑友善,團結同事,節省資源且工作性能極高的宣傳工具。
使用范圍:先后主持了《繽紛藝苑》《粵韻風華》《娛樂最前線》《尋根問底》《相聚珠江》《廚神爭霸》《今日關注》《時尚放送》等廣東電視臺重點欄目及主持了數年的春節晚會和各類型有著廣泛影響的大型綜藝晚會。
過往成績:與著名主持人汪涵、李湘主持《超級女生》廣州唱區比賽在我臺著名系列短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coco”(即康家小姑姑)與我臺名嘴任永全先生主持大型益智類節目《尋根問底》與四方好友主持《共抗非典》大型晚會、東南亞賑災慈善晚會
今日關注主持人名單
中文: 鄭達 名字拼音:ZhengDa 語言: 粵語語 愛好: 、主持節目 最大: 外向、直言不諱、善惡分明、獎罰分明 學歷:大專 出生地:廣東 鄭達,與陳揚、何浩鵬、林頤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嘴”。
其雖為廣東著名主持人,卻從無名人的感覺,常常被觀眾當作朋友,甚至是 親人。
其主持的《今日關注》收視率很高,在東南亞具有一定的關注度,該節目最吸引觀眾的無非是兩點:敢說話、有沖勁,也正是這個節目讓他的形象更深入民心。
他的真誠、親和、激情、通俗、幽默、詼諧、犀利都是觀眾喜愛他的理由。
除此之外,大家還喜歡聽他講“民生”的故事。
主持感言:能為觀眾服務是我的榮幸。
雖是電視新聞隊伍中的一員新丁,但我將盡最大努力干好。
我能! 經歷 1984年進入廣東廣播電視廳工作,在電臺曾講古多年.有口水達之稱.1990年開始同時兼任廣東電視臺時尚、綜藝類節目主持。
主持的電視節目有:《家庭百事通》《搖錢樹》《經濟你我他》《假日閑情》《相聚珠江》《粵韻風華》等。
曾七次榮獲由電臺組織專家與聽眾評選的“我最喜愛的節目主持人”稱號,各種節目無數次獲獎,包括國家級、省級、市級等。
《今日關注》主持人、廣東名嘴鄭達的行事風格向來天馬行空,他橫跨舞臺、廣播、電視三大領域,上至時事新聞點評、下至經濟飲食女性類節目通通涉足,他還為電臺說“鬼故”(鬼故事),是本土最有名的“講古佬”之一。
2008年09月26日,鄭達為他的節目《解密大行動》突破100集慶功時,對自己“撈過界”給出了最平實的注解:“我只不過喜歡在不違反紀律的前提下炒炒更而已。
”同時,“鬼”性大發的他當場大講“鬼故”,令在場記者無不心驚肉跳。
初次講古5塊錢一集 鄭達透露,在入行之前自己的主業是醫生,晚上則去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排練話劇,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便是那個時候練下來的。
能成為主持人要感謝早期廣州兩大電臺之間的一次挖角,“那個時代在珠江經濟電臺講故事是一個很吃香的職業,有龐大的聽眾群,收入也很高,講一集就有50塊錢,不過由于后來電臺之間的競爭關系,珠江臺的幾個說書人都被挖到另外一個臺(頻道)去了,他們的工資也翻了一番變成了每集100塊,在那個年代這是非常高的薪水了,每天一集、一個月有3千塊。
”臺柱都被挖走了,但節目還在,珠江臺馬上組織了十幾個沒有經驗的主持人來比賽講故事,“我有幸成為了那個留下來的人,不過我每集的收入只有5塊錢。
”這樣的薪水與現在鄭達貴為廣東電視臺《今日關注》主持人的身價可謂是天壤之別。
考核主持人的辦法
主持人上崗,道德考核要過關
新聞點擊: 道德考核不通過不能上崗 廣電主持人面臨大洗牌 從下個月起,國內的主持人不只是普通話講得好就可上熒屏,他們還將面對嚴格的道德考核這一關。
以往一般要獲得“主持人上崗證 ”,只須向有關部門遞交書面申請、普通話證書,再經過主持人資格考試即可。
但在新規定中,職業道德、品行、聲譽成為主持人上崗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新規定中指出:違反、違背職業道德,造成惡劣影響的;品行不端、聲譽較差的,不予辦理注冊手續,而且必須被調離主持崗位。
評說鏈接: 新京報:主持人道德考核是否會成形式 (作者:宋慧) 看了新聞,我們有些疑惑,道德從來都是無法用文字的形式一五一十地記載描述下來的,或者說是很難量化的,要將它作為一個考核的標準,它如何來具體落實
如果從該人先前的工作崗位或者生活圈子中去考查,那么考查的結果也只能是考查了個人的日常的品行,是很難說明其達到主持人的職業道德標準。
而且除此之外,主管部門是很難用筆試的形式來考查主持人的道德品行的,道德筆試是完全的形式主義。
由此一來,第一,主持人的道德考核沒有了一個十分明確的考核標準;第二,該考核沒有一個明確的考核對象或者說考核期。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對于他們的道德考核能獲得很好的效果嗎
我擔心,考核很有可能最終會流于形式。
電視媒體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作者:孫立波 樓巍) 作為一個主持人,最終還是要學會做人。
現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層次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他們接受信息的范圍、層次要多得多。
所以,作為媒體,給他們提供一些健康的高素質的榜樣,給他們提供精彩而適合的電視劇和綜藝節 電視“名嘴” 當心你的“飯碗”
(作者:齊殿斌) 其實,對一些電視“名嘴”的此類“不良”表現,廣大觀眾早有尖銳批評。
如今,權威部門已經發話,我們不禁要提醒“名嘴”們:當心你的“飯碗”
無論怎么講,電視主持人都必須具備良好的素養,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億萬受眾,特別是億萬未成年人,一言一行影響相當廣泛。
電視主持人并不代表個人,而代表著文化理念,代表著媒介判斷。
網友跟帖: 善哉“道德考核不通過不能上崗” ——網友 于 2004-07-21 16:39:19 發表評論(IP地址:
【第61句】:1
【第33句】:1
【第25句】:★):鑒于“近年來電視熒屏上的主持人質量良莠不齊,一些素質不高的演員或歌手都能被冠以“主持人”的稱號,他們的不佳穿著和談吐更是給電視機前的未成年人帶來了惡劣影響。
”將于下月在主持人中實行道德考核,不合格將不予批準上崗。
筆者認為,此舉可以說是配合全國青少年的一個十分有力的舉措,必將對青少年的起到極大推動的作用。
我們大家知道,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正處于求知的最佳時期,他們對新事物比較敏銳,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但是由于他們少,由于改革開放在吸收文明進步的思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進來“蒼蠅”,他們對于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的東西又缺乏辨別能力,加之不良的文化產品又極力包裝得深得青少年的喜愛,因此,相對于成年人來說,青少年就極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
近年來的青少年的違法犯罪的血淋淋的事實已經證明,文化傳媒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有關這方面的問題,社會學家甚至說是黨中央已經認識到了,目前的這一舉措就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青少年的一個具體措施。
的此舉,可以說是牽住了影響媒體健康的牛鼻子。
提高主持人的素質,加強主持人的思想,就等于說是給青少年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起到示范、引導的作用,就一定會把青少年引導到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道路上去。
相信經過不長的時間,中小學生的精神面貌一定會有一個可喜的變化。
——網友 于 2004-07-21 16:32:27 發表評論 (IP:2
【第20句】:1
【第73句】:
【第3句】:★):一些節目主持人不要頭腦發熱,要知道你的名氣、人氣和神氣,是沾了電視臺電臺這個傳媒工具的光。
一但離開了它,你的頭上還有多少光環
做人做事還是本分些為好。
——網友 于 2004-07-21 16:03:01 發表評論 (IP:
【第61句】:2
【第41句】:1
【第44句】:★):道德由誰來考核
由誰來認定
——網友 于 2004-07-21 21:33:59 發表評論(IP:2
【第18句】:
【第23句】:10
【第8句】:★):道德考核規定“品行不端、聲譽較差者”,注冊機關不予辦理注冊手續。
但不知具體又如何操作
有沒有“硬指標”
如果沒有可操作性的硬指標,那么此規定會不會又成為“注冊機關”的發財機會
坐鎮“注冊機關”的人是否也需要經過“道德考核”
編輯留言: 主持人上崗除普通話外,還要實行道德考核,“品行不端、聲譽較差者”該如何界定
考核是否有可操作性的硬指標
考核如何做到公平
您認為此舉必要嗎
歡迎廣大網友各抒己見,進行探討。
請將感言寫入留言板,或將評論稿件寄至觀點頻道信箱。
求一篇 學習“播音主持”課程后的感想
我是2008級播音與主持 專業的 ,很榮幸可以站在這里與大家一起回味剛剛過去的那充實而又難忘的實習生活。
我所在的實習單位是< >。
在 的 時間,可以說是每天都有成長、每天都有收獲。
月,我從一個懵懂的學生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立在國家電臺采訪、寫作、口播和制作傳輸的“準記者”、“準主持人”; 月,我從一個毫無經驗的0起點學徒成為一個實習單位鑒定中認可和稱贊的“中央臺上手最快的實習生和最多產的實習生。
” 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使我對未來的新聞生涯充滿豪情與信心,讓我的理想更加堅定。
我是今年 月來到 臺記者中心北京站的。
我很慶幸可以分配到這樣一個部門開展工作,因為在這里,可以讓播音主持的學生實現采編播合一的夙愿。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針對北京市發生的重大時政新聞進行采訪、錄音、寫稿、口播、合成和終期傳輸。
在這樣一個崗位上,我可以實際操作廣播節目運作中除編審環節外的每一個流程。
同時,很多重大時政新聞外的其他消息還要加工成網絡新聞稿向 廣播網和國際在線兩大網站供稿。
所以我說,在這個部門自己的身份有4重:廣播記者、廣播播音員、廣播制作和網絡編輯。
每天近12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讓我體會著新聞傳播工作的艱辛,但每天的艱辛換來的卻是第二天清晨,億萬聽眾收音機里《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中傳出的自己的聲音和文字以及各大著名網站相繼轉載自己的報道,這種職業的自豪感和認同感早已超出了艱辛的價值本身。
媒體的兩大重要職責,其一是傳遞主流聲音、唱響主旋律,第二是開展輿論監督、傾訴百姓疾苦。
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來講述我的故事。
中間填寫什么內容就是經歷的事情一路走來,一個個人,一件件事,仿佛都近在眼前,是他們教會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他們讓我感受到國家的強大,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更讓我由衷地熱愛自己的專業,堅定了自己不惜一切投身這個熾熱事業的信念。
從這件事我深深意識到,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所要肩負的責任。
那是多少雙眼睛的守望,是多少雙無助的手對你的期盼。
這件事也增強了我的職業自豪感,新聞人的聲音與文字,可以改變和影響社會的進程。
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 學院領導和各位老師三年來對我們的教誨,循循善誘的專業老師們讓我們將新聞理想薪火相承、可親可近的學工組老師們給我們后方最有力的支持與幫助。
我還要特別感謝 級播音主持班的導師兼播音專業課老師 老師,我們是你第 屆的學生,你把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都獻給了 播音這三年的成長,清晨你帶著學生練聲,傍晚你帶著學生試鏡,如今我們這個集體已經從進校時的稚嫩成長為今天的省級先進班集體。
學生有今天的豐碩成果, 老師功不可沒
太多的感謝匯成一句誓言,今日 播音,明日傳遞中國聲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