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中國讀后感300字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于近日在央視晚黃金時間播出,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紀錄片《輝煌中國》通過壯觀震撼的大規模航拍現場、生動熱絡的百姓生活現場、讓人感動的一線生產現場等,展示了中國五年來取得的的輝煌建設成就,展示了普通百姓的自豪感和獲得感,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這一切充分表明,今日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紅色名言
鄧稼先頒獎詞
【第1句】:當大點綴了蘑菇云的硝煙,當五星紅旗升國的上空。
是他,長空鑄劍,吼出雄師的憤怒;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
殷紅熱血,精忠報國,他是共和國忠誠的奠基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中華民族不倒的脊梁
【第2句】:(鄧稼先)他,一個忠厚樸實的人,卻毅然決然地參與了我國核研究工作;他,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戈壁的風沙吹散了他的姓與名;他,一個滿腔熱血的人,為祖國隱姓埋名幾十年。
當歲月的車輪碾過那片戈壁時,他的臉上也留下了車轍;當戈壁風沙在天空狂舞時,那個不知道是誰的灰色身影與風沙融合在一起。
他是黨最忠心的兒子,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第3句】:(鄧稼先)國難當前,方顯英雄本色
為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他面對重重困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站在選擇面前,他毫不猶豫,愿以身許國,因為他心中懷有梅風傲骨,是龍的傳人,這是不可動搖的內心、血液。
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卻又在眾人面前不動聲色,默默無聞。
他,是忠義之大者
【第4句】:為了祖國,他默默無聞,隱姓埋名31年,壯大的蘑菇云見證了他的偉大,他使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就算在臨死前,他也面不改色,始終想著祖國,他是真正的中國男兒。
大哉鄧稼先
【第5句】:(鄧稼先)他是黑暗里的一支火把,將中國引向繁榮;他讓一朵蘑菇云升騰而起,如一把利劍,吼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他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10
對于中國的變化有何感想 高考作文范文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她幅員遼闊,山川秀美。
當國歌奏響時,站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我們熱血沸騰,壯志激昂,“東亞病夫”已不再成為中國的稱號,中國迎來了新的輝煌。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北京申奧成功,神七升天,華夏兒女無不揚眉吐氣,豪情萬丈。
改革開放,給人民的生活上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你瞧: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敞的柏油大道,低矮的平房和土窯變成了高樓大廈;自行車也不再成為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私家車卻漸漸“奔涌”出來;補丁的舊衣裳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華麗服飾十分普遍;用糧票才能吃上飯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打打的百元鈔票;現在家家都裝上了太陽能、煤氣、電腦,黑白電視機變成了彩色液晶數碼電視;……你聽:唐詩、宋詞、元曲都不是“重點”,“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這是現代的流行歌《五星紅旗》,“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這是我們的國歌,現在流行歌不管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聽了都充滿激情。
以前的“老土”話,成了現在的文明用語:“您好”、“請”、“對不起”“沒關系”……。
新中國成立60年的變化,是我們偉大的黨領導人民奮斗的60年,如今九十年代的孩子,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溫暖陽光中長大,我們這些祖國的幼苗要更多了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會感恩。
我們要踩著先輩們的足跡,學好知識,不懈的努力奮斗,祖國必將越發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也必將越來越美好。
愛國感言作文600字
愛國之情愛國是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一種誠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
但作為一個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認為愛國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較渺茫的事。
最近,我讀了《民族英雄鄭成功》一書,對愛國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波詭云譎的時代浪潮中揚帆前進,經歷歷史滄桑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有這么一種堅如磐石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信念作為民族思想支柱,正是它成為祖國發展騰飛的不竭動力。
在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愛國英豪,有虎門硝煙的愛國將領林則徐;有舍身炸碉堡的解放軍戰士董存瑞;有征服體育界一舉奪得六枚金牌被譽為“體操王子”的李寧;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們應該為擁有這樣的先輩而感到光榮、自豪和驕傲。
但我們不能安于現狀,而是要不斷的發揚愛崗敬業的優良傳統,勵精圖治,與時俱進,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企業大環境里,鑄造出與企業共有的一片輝煌。
愛國的體現來自于必勝的決心和恒心。
當年鄭成功就破釜沉舟,昭告百姓:“如果不收復臺灣,就不回來見父老鄉親。
”在攻打臺灣城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他憑著那種永不放棄、永不退縮的信念,把它一一都克服了。
愛國的行動來自于情感的無私和無畏。
為了“反清復明”鄭成功不惜“殺父報國”。
為了早日把荷蘭軍隊趕出臺灣,他顧全大局毅然離開了妻子和兒子。
為了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大公無私,拒收荷軍總督的賄賂,與荷軍斗爭到底。
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
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當中體現。
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
自信自強,無私無畏。
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所謂“愛國”,顧名思義,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確實有很多的愛國志士,就說一代名將岳飛吧
從小就在背上刺了“精忠報國”的字樣,為了宋朝的大好河山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
又說中國的開國功臣周恩來總理,從讀書時就立下誓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愛國志士多各朝各代的奸臣、奸雄也不少。
像與岳飛同時期的奸臣秦檜,禍國殃民,還害死了岳飛,遭后人唾罵,遺臭萬年。
還有一代奸雄的國民黨首領蔣介石,不幫助共產黨一致對付小日本,反而與自家人窩里反。
被打敗后夾著尾巴逃到臺灣,導致了現在的中國無法使領土完整。
跪求中國通史第一集中國之路觀后感(100字就好)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
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
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里,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
【第8句】: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
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
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
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
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
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
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
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
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
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
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
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
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我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
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放眼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從北京天安門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表明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
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
第二,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第三,宣告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一,建國六十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已在中國大地上扎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建立了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沒收了大官僚壟斷資本,通過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
這就從根本上鏟除了階級剝削的根源,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
消滅了剝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優點,從此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
人民利害相同、休戚與共,每個人的利益都依賴于國家、集體事業的發展。
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協作關系。
盡管在人民內部還有矛盾,但這種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暫時的,只要正確處理,就不難解決。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們有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
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是我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
它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它經過全體人民的奮斗,一定能實現。
對于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有著堅強的共同信念,并由此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能夠高速度地向前發展。
建國60年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工業的發展上,我們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半個多世紀走過的路程。
我們的農業、交通運輸、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實現“四化”創立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
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社會主義制度在人類歷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它還不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挫折,出現反復,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問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同時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因素,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正在日益顯示出來,它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必將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占主導地位的“左”傾路線,標志著“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從那時以來的30年,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國,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30年,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上走過了輝煌的歷程,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
我國人民在建國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30年的改革開放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給中國帶來了持續快速的發展。
文革中一度瀕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到今天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三。
老百姓從溫飽不足到吃飽穿好,不少人還買房買車,到國外旅游。
從抗震救災中,從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從神七飛天太空行走中,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這一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就是要讓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實現偉大復興。
三,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
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胡書記指出: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的黨中央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制定和作出了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整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現在又為我們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奮斗目標,只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