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退休教師的詩歌。
退休教師的詩歌難忘師恩三尺講臺一顆心,萬語千言語諄諄。
嚴時恨鐵不成鋼,慈時猶如父母親。
粉筆黑板輸智慧,嘔心瀝血鑄靈魂。
曾是豆蔻花初綻,如今霜雪上云鬢。
齊國治家平天下,誰是無師自通君。
孔子論語傳萬代,今天桃李滿園春。
世上萬物陽光育,天地君親師為尊。
滴水應當涌泉報,吃水勿忘挖井人。
澤東開國不忘師,已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xiá),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老師謝謝您我曾記得您那沾滿粉末的雙手 我曾記得您那慈善的諄諄教導 我曾記得您那新增的幾根銀發 因為有您 莘莘學子才能成才 因為有您 世界才會如此文明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
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
老師
您的關懷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
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
在金秋時節結下碩果。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在歡樂、和諧、溫馨的盛世年代里,讓我們一起為崇高、偉大、光榮的教育事業攜手拼搏,共同創造教育美好的明天吧
愿意為您奉上一杯清香的熱茶,聊上幾句感慨的心里話,講一講輝煌的過去,道一道美好的明天,其情融融,其樂無窮。
盼望的“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關于教師節的詩歌50句左右
[cp]您好! ___原創 一、昨晚,我夢見了昔日的同學和老師,今晨,我翻開了封存的記憶和歷史。
二、光陰荏苒,日月如棱,一晃,已四十余載,書聲朗朗,笑語喧嘩…回首,仿佛如昨天。
校園里,同學還是少年,風華正茂、壯志雄心…講臺上,老師還是年輕,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少頃,我拿起了久違的鋼筆和紙張,寫下了許多許多老師的姓名,驀然,我想起了昔日的輕狂和無知,留下了很多很多自責和悔恨。
三、世間沒有后悔藥,少年光陰不復還。
少年,多么讓人羨慕的年華。
老師,永遠讓我尊敬的恩師。
假如,世間真有來世,我愿再做您的學生。
假如,世間真有來世,我希望您還做我的老師。
我們相約,我們祈禱。
四、教師節,向老師致敬
教師節,向同學問好
#教師節禮物##教師節祝福語# ?[\\\/cp]
求教師節活動的創意和內容
典故
與朱元思書鳶飛戾天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與朱元思書》,鳶飛戾天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表達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或:熱愛大自然及其沉潤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開國大典 中第七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開國大典 》中第七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答:采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主要寫了:中國人民聽到新中國成立的宣告聲時激動興奮自豪之情.
夢想起航還有更好的詞代替嗎
山歌,令人蕩氣回腸;民歌,叫人魂牽夢繞。
周筆暢為一首湖南民歌賦予嶄新的內容,從而演繹出一首《瀏陽河2008》。
《瀏陽河》作為中國經典民歌,自創作以來,廣為流傳,分別有多位演唱家,如蔣大為,李谷一,宋祖英等傾情演繹。
今晚,提高班優秀學員態度將和這些大家作一拼比,為朋友們真情獻上這曲《瀏陽河》……
【女主持】白云:朗誦《雨巷》戴望舒以深情的歌喉唱出了動人的愛國之音,表達出詩人沉郁的憂患意識和拳拳赤子之情。
《雨巷》中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還有那彷徨的聲音,讓我們無限惆悵,一代一代永遠也走不出這悠長悠長的“雨巷”。
讓我們再次隨著白云走進戴望舒的《雨巷》,去靜候那丁香一般的姑娘……
【男主持】永遠的短發 朗誦《中國的寶島臺灣》看著這個可愛的名字,您的眼前一定會浮現一張真誠的笑臉。
生活中的她,是一位嬌媚、博學的好老師;網絡上的她,則是一位認真、執著、聲音甜美的好學生。
請聽永遠的短發帶來的朗誦《中國的寶島臺灣》
【女主持】
【PT03】甄寶玉 口哨《萍聚》回憶永遠美好,勝過琴瑟笙蕭。
“別管以后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
。
。
”喜歡《萍聚》那首歌,特別是歌詞總給人一種只要愛過就無悔的感覺。
提高班3號學員的口哨吹奏清脆悅耳,美妙動聽,堪稱一絕。
請欣賞他的口哨吹奏《萍聚》
【男主持】格幻:朗誦《春》她很喜歡朗誦,朗誦讓她得到了身心的愉悅和滿足;在朗朗之聲的韻律中,她體驗到了朗誦藝術的魅力,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常懷一顆平常而感恩的心,和朋友們一起,共賞文學之美、共度快樂時光,閑看云卷云舒,靜賞花開花落。
請讓我們攜一縷柔情伴隨她走進朱自清的《春》
【女主持】霧里◇看花ぷ :朗誦 《鄉愁 》霧里◇看花ぷ是朗誦班一位非常優秀的學員。
她盼望通過不斷地學習能使所有的人因為她的聲音而陶醉。
有夢想的日子是快樂的,追求夢想的日子總是充實的
無論理想能飛多高,無論愿望能走多遠,故土永遠是自己生命的根
少小離家,遠離故土,奔波跋涉之中自然平添一縷鄉愁,淡淡的卻揮之不去。
對故鄉的思念,對親人的思念,都傾注在那一枚小小的郵票上。
小小方寸,連著彼此牽掛的心。
而那灣淺淺的海峽,成了一個古老民族的深深傷痕,是詩人心中的傷痕,也是和詩人一樣的千千萬萬中華子孫的傷痕。
請聽:霧里◇看花ぷ帶來的
【鄉愁】
【男主持】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作者:舒婷 朗誦:
【 03員】在飛她從物化天寶、人杰地靈的山西晉中走來,她從建筑藝術的寶庫、民俗學的殿堂喬家大院走來。
她是一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她冰清玉潔的夢想就是想用語言來溫暖人心,用聲音來留住歲月,用藝術來震撼你我。
她今夜用真情歌頌祖國不屈的靈魂,譜寫她滄桑地嘆息,傾訴她厚重地低吟,請欣賞:
【 03員】在飛帶來的精彩演繹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女主持】 聽雪 舞蹈忘不了,民族舞的優美;忘不了,交誼舞的溫馨;忘不了,的士高的激越;忘不了,拉丁舞的風情。
而滑舞在舞時風情萬種;飛時象蛇形移動,慢飄時象云象霧。
相信我們提高班班主任聽雪和他的朋友為大家帶來的精彩滑步《銀發女》行如飛,一定會讓您耳目一新
【男主持】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作者:舒婷 朗誦:
【 07員】滄海一粒兒來自遼寧錦州的滄海一粒兒,是一位金融界的優秀職員。
學習朗誦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聲音也能給聽眾帶去快樂和享受。
很多時候她喜歡靜靜地獨處,在悠遠深邃的夜空下,一任濃濃的愛國情噴薄洶涌。
……請聆聽她為我們帶來舒婷的作品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女主持】
【誦30】映芷 《桂林山水》來自四川某中學的英語教師的她,從心底發出最純美的聲音:我喜歡美的聲音,欣賞美的文章,一直以來渴望有機會接受系統的朗誦知識, 這次非常高興能參加太陽雨老師的朗誦班,在此,非常感謝老師的無私奉獻,真誠地對老師說一聲:老師,辛苦了!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爭取比較大的進步,不讓老師失望!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堪稱“四絕”,為她贏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譽。
下面讓我們的教務長映芷引領我們領略桂林風情
【男主持】夢萌: 朗誦《在山的那邊》詩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與海這兩個有象征意義的藝術形象告訴人們自己成長中的人生感悟,并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不停的翻過無數座山,要一次次戰勝失敗和苦難,才能達到理想境界.請欣賞朗誦班優秀學員夢萌為大家帶來的:朗誦《在山的那邊》
【女主持】紅黃藍:書畫表演她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
從教美術的她,書畫成了她心靈的朋友、孤獨的伴侶、困境中的慰藉、意念中的摯友。
她用畫筆書寫人生激情,表達網絡感動
鮮花有請基礎班優秀學員紅黃藍
【男主持】夢幻:朗誦《海燕》《海燕》是高爾基早期創作活動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詩。
作者創造出“海燕”的藝術形象,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一曲充滿戰斗激情的頌歌。
《海燕》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的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
請欣賞我們學習園優秀的管理夢幻傾情演繹個性風格的《海燕》
【女主持】
【誦25】霧雨:朗誦:《再別康橋》徐志摩春雨又再,細細綿綿;垂柳又再,飄飄揚揚。
多情的詩人,帶著一顆多情的心,漫步在人間四月。
離別時分,揮一揮衣袖。
留在記憶中的,沒有永遠的永遠,只有從前的從前。
請欣賞25號學員霧雨帶來徐志摩的力作《再別康橋》
【男主持】雨的方向:朗誦《白楊禮贊》她是生活中那些樂于奉獻的語文教師的中堅,她在學習園這個網絡家園傾訴心愿。
她的文字清新灑脫,樸素自然,情感細膩。
請上我們恬靜淡雅的才女雨的方向,讓我們沉浸在她為大家帶來陰柔版本的《白楊禮贊》,期待她的精彩
【女主持】PJ008】江歌 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唱響多少英雄壯歌。
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涌東逝,空留偉業。
不似單刀直入,而似歷盡滄桑。
感受滄涼悲壯,創造淡泊寧靜
請欣賞基礎班學員江歌為大家演唱《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 》,讓我們用心聆聽江歌的演唱,感受那種蕩氣回腸
【男主持】朗誦:《沈園的故事》作者:夏雨清朗誦者:怡然陸游一生詩詞千首,懷念唐婉的詩詞不下百首,他對唐琬念念不忘,至死不渝的情愫,以及唐婉對他的一往情深,鐫刻在不朽青石的紋理中,緣斷情在,人去園存,留給我們的是一段傷情,一種感懷,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請學習園優秀管理怡然帶著朋友們走進沈園,傾聽怡然為大家講述《沈園的故事》
【女主持】
【PT41】小黑:<第一場雪>靜賞王安石“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陪伴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杜甫長吟“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岑參高誦“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跟隨朗誦班優秀學員小黑走進峻青的<第一場雪>,感受雪大、景美、人歡,便讓我們少了一份現代的浮躁和喧囂,多了一種脫俗的雅致
掌聲有請小黑……
【男主持】《致橡樹》朗誦者:可^_^馨《致橡樹》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經典的愛情詩。
詩中寫到:“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種比肩站立,風雨同舟的愛情是詩人渴望的理想愛情。
請欣賞配樂詩朗誦《致橡樹》朗誦可^_^馨
【女主持】
【誦02】飛妃演唱《》她,是一位來自美麗的廣西的美麗的教師
“雨聲可以代替風聲,但卻不能激起波瀾;沉默或能掩藏心情,但對您我心依然
”懷著對老師的滿腔崇敬,她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走進晚會,鮮花請出……
【男主持】
【心中那枝蓮】 作者:水木清 朗誦:
【01學員】寧靜來自內蒙古對普通話情有獨衷的寧靜,是一名人民教師。
她希望自己的朗誦能夠得到學生們的喜愛和認可。
一個心中裝著學生的老師,那種心靈的美麗如同圣潔的夏荷。
古人用“出淤泥而不染”來形容蓮。
蓮的心事,女人的情感,男人的神往。
紅塵中最深最重的愛就是當歲月蒼老了容顏,你卻永遠是他
【心中那枝蓮】 作者:水木清.(匆匆寫來,辭不達意,敬請各位朋友不吝賜教!衷心感謝!)
教師節快到了,給老師送什么好呢
人物經歷梁曉聲,原名梁紹生。
當代著名作家。
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爾濱市,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勞動。
后任北京電影制片廠編輯、編劇,中國兒童電影制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創作特點創作多以知青題材為主,有人稱為“北大荒小說”,多描寫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實、動人的展示了他們的痛苦與快樂、求索與理想,深情地禮贊了他們在逆境中表現出來的梁曉聲圖冊 2張美好心靈與情操,為一代知識青年樹立起英勇悲壯的紀念碑。
代表作有《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師恩難忘》、《年輪》等,長篇小說《雪城》最為出色。
后期作品開始探討現實與人性,長篇小說《浮城》以社會幻想的形式展現了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的分析,十分深刻。
主要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浮城》、《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生非》等。
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
成就榮譽其作品大多被香港、臺灣出版,并譯為英、日、法、俄等國文字。
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國“世界名人錄”中。
他創作的作品為我國文學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所獲獎項:短篇小說《父親》,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小說集《天若有情》、《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煙火》、《白樺樹皮燈罩》... 《今夜有暴風雨》獲1984年全國中篇小說獎。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親》分別獲19
【第83句】:1984年全國短篇小說獎。
改編的電視劇獲1987金鷹獎和飛天獎。
《雙琴記》分獲《小說月報》百花獎。
2010年12月11日,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作家文摘報社舉辦的首屆“《作家文摘》閱讀人物”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梁曉聲入選“閱讀人物”。
2011年4月12日上午,北京首屆閱讀季正式啟動,聘請梁曉聲擔任北京讀書形象大使。
人物軼事作為作家的他,是中國文壇的常青樹。
曾用知青文學攪動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文壇,此后,他記錄平民生活,為他們代言,被他們稱作“人生的指導者”。
作為教師的他,在北京語言大學主講“文學寫作與欣賞”,有時也走進別的校園,最常講的是“中文與中文能力”這樣的題目。
“傳播情感和思想,這是中文的光榮所在”。
不愿“出書”的作家梁曉聲揉了揉疼痛的頸椎,指著放在床上的厚厚一疊文稿說:“這些事情就不是我愿意干的。
”他說的是校對文稿。
一家出版社策劃出了一個“點子”,把一些名家所寫的與這個“點子”相關的文章收錄起來,包裝成一套新的文集,其中有梁曉聲一本。
梁曉聲說,這樣一拼湊,那樣一拼湊,左結一個集子,右結一個集子,這樣出來的書,我不喜歡。
似乎沒人理解他,不少人問他,出書不是有稿費么,你怎么會不喜歡稿費呢
“實話說,現在我不必靠那兩萬元稿費養家糊口。
當一個作家到了不指望兩萬元來過日子的時候,看到到處都是改頭換面的‘舊’書心里是不愉快的,也是很不舒服的。
”他說。
可對于出版社來說,這樣的出書方法,卻是風險最小,穩坐穩收的好策劃。
因為所選作品并非首次出版,作家們不那么要求印數,出版社首印上一兩萬冊,在市場中分流得很快,頃刻之間就能消化了。
盡管梁曉聲并不樂意這樣的結集方式,每每看到這樣出來的書也是少有滿意的。
但每當面對一些關系不錯的出版社或者編輯,梁曉聲便有些不忍心,“都不容易,答應了算了”。
盡管一直在猶豫,我還是告訴了梁曉聲我對于他首次叩問男女關系的作品《伊人,伊人》的感受:是很難適應的。
他笑了,他所說的出版《伊人,伊人》的初衷,讓我目瞪口呆。
“我嫌惡青春劇,我希望我搞一個出來放在那兒,人家就說,這個劇種到此為止吧,在這以后就不要演了、也不要寫了,過多少年之后再說吧。
我感覺可能起到了這種作用。
”至今,梁曉聲創作了400萬字的長篇小說,200多萬字的中短篇小說,200多萬字的雜文,200多萬字的影視作品。
1000多萬字的創作量,讓他毫無爭議地成為當代作家中少有人能比的高產作家。
對于他的書,他給予的評價是“有影響的,但不是暢銷的書”。
“我是可以寫出暢銷書的,我寫了這么長時間,太知道加入什么元素、怎么操作就會暢銷了,但我不愿意這么干。
”教書不帶研究生梁曉聲調入北京語言大學,主講“文學寫作與欣賞”。
他這么表明過態度:第一,不教大一大二,也不教大四;第二,不帶研究生。
梁曉聲俞德術是梁曉聲第一屆學生,當年讀大三。
雖然他已經畢業了,但在梁曉聲的心里還占據著一個不可替代的位置。
至今,他還牽掛著他,常打電話問他的情況,在我剛坐在梁曉聲面前時,他便問我對俞德術供職的那家都市報有什么看法。
他告訴我,俞德術的這份工作是本著生存第一找到的。
前些天,他打電話給俞德術:“現在能給家里寄錢了吧
”“能了。
”“寄一千
”“不止。
”“兩千
”“也不止。
”梁曉聲說德術把大部分錢都寄給家里了,梁曉聲說,多好的孩子啊。
可惜,他的工作距離文學有些遠了,我擔心把他耽誤了。
說到這兒,梁曉聲不再說話了。
我能感受到他對學生那種真摯的關心和愛護。
梁曉聲說自己喜歡班上所有的孩子,但特別關愛德術。
自從得知他是貧困的農家子弟,是一心一意沖著“中文”二字才報考中文系時,自己難免更偏愛他幾分。
對于教授梁曉聲來說,教書的意義和幸福,莫過于遇見像俞德術這樣的學生。
梁曉聲2002年自愿從教,這讓很多人不理解。
的確,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有什么比專職更有利于寫作的呢
梁曉聲也知道,專職的狀態好處太多了,但他還是想去教書,給那些真正喜歡文學、又有潛力的年輕人講課,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他相信。
盡管中文系的學生不都是俞德術,盡管有一些學生對中文興趣不大,有一些學生能力稍顯不足,但梁曉聲還是盡心盡力地啟發他們,甚至費盡心思給他們補課。
其中,補得最多的,是感性思維的課,這一在中學時期被逐漸抑制、甚至扼殺了的思維方式,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