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勝選感言演講稿
Hello, Chicago! 芝加哥,你好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 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answer. 如果有人懷疑美國是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懷疑美國奠基者的夢想在我們這個時代依然燃燒,懷疑我們民主的力量,那么今晚這些疑問都有了答案。
It"s the answer told by lines that stretched around schools and churches in numbers this nation has never seen; by people who waited three hours and four hours, many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in their lives,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this time must be different; that their voice could be that difference. 學(xué)校和教堂門外的長龍便是答案。
排隊的人數(shù)之多,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
為了投票,他們排隊長達三、四個小時。
許多人一生中第一次投票,因為他們認為這一次大選結(jié)果必須不同以往,而他們手中的一票可能決定勝負。
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 rich and poor, Democrat and Republican, black, white, Latino, Asian, Native American, gay, straight, 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 — Americans who sent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we have never been a collection of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we are, and always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無論年齡,無論貧富,無論民主黨人或共和黨人,無論黑人、白人,無論拉美裔、亞裔、印地安人, 無論同性戀、異性戀,無論殘障人、健全人,所有的人,他們向全世界喊出了同一個聲音:我們并不隸屬 “紅州”與 “藍州”的對立陣營,我們屬于,現(xiàn)在如此,永遠如此
It"s the answer that led those who have been told for so long by so many to be cynical, and fearful, and doubtful of what we can achieve to put their hands on the arc of history and bend it once more toward the hope of a better day. 長久以來,很多人說:我們對自己的能量應(yīng)該冷漠,應(yīng)該恐懼,應(yīng)該懷疑。
但是,歷史之輪如今已在我們手中,我們又一次將歷史之輪轉(zhuǎn)往更美好的未來。
It"s been a long time coming, but tonight, because of what we did on this day, in this election, at this defining moment, 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 漫漫征程,今宵終于來臨。
特殊的一天,特殊的一次大選,特殊的決定性時刻,美國迎來了變革。
I just received a very gracious call from Sen. McCain. He fought long and hard in this campaign, and he"s fought even longer and harder for the country he loves. He has endured sacrifices for America that most of us cannot begin to imagine, and we are better off for the service rendered by this brave and selfless leader. I congratulate him and Gov. Palin for all they have achieved, and I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m to renew this nation"s promise in the months ahead. 剛才,參議員很有風(fēng)度地給我打了個電話。
在這次競選中,他的努力持久而艱巨。
為了這個他摯愛的國家,他的努力更持久、更艱巨。
他為美國的奉獻超出絕大多數(shù)人的想象。
他是一位勇敢無私的領(lǐng)袖,有了他的奉獻,我們的生活才更美好。
我對他和州長的成績表示祝賀。
同時,我也期待著與他們共同努力,再續(xù)美國輝煌。
I want to thank my partner in this journey, a man who campaigned from his heart and spoke for the men and women he grew up with on the streets of Scranton and rode with on that train home to Delaware, the vice-president-elect of the United States, Joe Biden. 我要感謝我的競選搭檔——當(dāng)選副總統(tǒng)喬?。
為了與他一起在斯克蘭頓市街頭長大、一起坐火車返回的人們,全心全意地竟選,他代表了這些普通人的聲音。
I would not be standing here tonight without the unyielding support of my best friend for the last 16 years, the rock of our family and the love of my life, our nation"s next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Sasha and Malia, I love you both so much, and you have earned the new puppy that"s coming with us to the White House. And while no longer with us, I know my grandmother is watching, along with the family that made me who I am. I miss them tonight, and know that my debt to them is beyond measure. 我要感謝下一位第一夫人?奧巴馬。
她是我家的中流砥柱,是我生命中的最愛。
沒有她在過去16年來的堅定支持,今晚我就不可能站在這里。
我要感謝兩個女兒和,我太愛你們兩個了,你們將得到一條新的小狗,它將與我們一起入住白宮。
我還要感謝已去世的外婆,我知道此刻她正在天上注視著我。
她與我的家人一起造就了今天的我。
今夜我思念他們,他們對我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To my campaign manager, David Plouffe; my chief strategist, David Axelrod; and the best campaign team ever assembled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s — you made this happen, and I am forever grateful for what you"ve sacrificed to get it done. 我要感謝我的競選經(jīng)理大衛(wèi)?普魯夫,感謝首席策劃師大衛(wèi)?阿克塞以及整個競選團隊,他們是政治史上最優(yōu)秀的競選團隊。
你們成就了今夜,我永遠感謝你們?yōu)榻褚顾冻龅囊磺小?/p>
But above all, I will never forget who this victory truly belongs to — it belongs to you. 但最重要的是,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場勝利真正屬于誰---是你們
I was never the likeliest candidate for this office. We didn"t start with much money or many endorsements. Our campaign was not hatched in the halls of Washington — it began in the backyards of Des Moines and the living rooms of Concord and the front porches of Charleston. 我從來不是最有希望的候選人。
起初,我們的資金不多,贊助人也不多。
我們的競選并非始于華盛頓的華麗大廳,而是起于德莫奈地區(qū)某家的后院、康科德地區(qū)的某家客廳、查爾斯頓地區(qū)的某家前廊。
It was built by working men and women who dug into what little savings they had to give $5 and $10 and $20 to this cause. It grew strength from the young people who rejected the myth of their generation"s apathy; who left their home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jobs that offered little pay and less sleep; from the not-so-young people who braved the bitter cold and scorching heat to knock on the doors of perfect strangers; from the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volunteered and organized, and proved that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later, 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has not perished from this earth. This is your victory. 勞動大眾從自己的微薄積蓄中掏出5美元、10美元、20美元,拿來捐助我們的事業(yè)。
年輕人證明了他們絕非所謂“冷漠的一代”。
他們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拿著微薄的報酬,起早摸黑地助選。
上了年紀(jì)的人也頂著嚴(yán)寒酷暑,敲開陌生人的家門助選。
無數(shù)美國人自愿組織起來,充當(dāng)自愿者。
正是這些人壯大了我們的聲勢。
他們的行動證明了在兩百多年以后,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并未從地球上消失。
這是你們的勝利。
第二部分等一下
歷史題:就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tǒng),假如你是黑人,寫一篇感言行文要求用第一人稱。
200字左右
【第1句】:三角貿(mào)易航程: 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fā)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返航。
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nèi)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gòu)成三角形狀,所以被稱為三角貿(mào)易
【第2句】:我最感謝“林肯”總統(tǒng),他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解放了黑人,至少擺脫了奴隸的身份。
【第3句】:奧巴馬任總統(tǒng)后會對美國的影響:奧巴馬任總統(tǒng)標(biāo)志著美國真正放下了對黑人的歧視,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對全世界而言,這無疑是全社會對各民族的包容、認可。
有利于美國的民族大融合,社會更和諧,真正實現(xiàn)了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一個具有包容的民族是光榮的、一個具有包容的國家是偉大的。
希望幫到你
望采納
O(∩_∩)O謝謝~~~· ------------來自知道團隊《八千里路云和月》;團隊貼吧《史志不渝》吧。
很高興為您答疑解難
奧巴馬最著名的演講是哪一次?
下面是不同時期起到不同作用的演講,你自己看喜歡哪一篇吧。
第一篇 The Audacity of Hope有希望則無所畏懼這是奧巴馬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主題演講,是令奧巴馬從美國一個小州(伊利諾伊州)走向白宮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演講。
本次演講對于時年43歲的奧巴馬來說也是一次重大考驗,是一個向全黨、全國及全世界推銷自己的絕好機會,成功則能威名遠揚,失敗則可能會黯然退出民主黨的政治中心。
事實證明奧巴馬沒有辜負民主黨元老們的重托,演講取得了巨大成功,為其在黨內(nèi)的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為其以后的大選奠定了基礎(chǔ)。
第二篇 Change Is Coming to America變革正向美國走來這是奧巴馬在艾奧瓦州初選獲勝的演講。
奧巴馬進行此番演講時,兩黨的選情都呈膠著狀態(tài),民主黨方面尤其如此。
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與參議員巴拉克·奧巴馬短兵相接,在不同的民意調(diào)查中分別領(lǐng)先。
奧巴馬在艾奧瓦州的勝出對于年輕氣盛但經(jīng)驗遠遠不夠豐富的他來說不亞于久旱后的甘雨,來得恰是時候。
開局的勝利讓奧巴馬躊躇滿志,信心倍增,因此他1月3日的勝選演講可謂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氣勢如虹,氣吞山河,而在場的上千名觀眾聽得也是如醉如癡,歡聲雷動。
第三篇 A More Perfect Union更加完善的聯(lián)邦這是奧巴馬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發(fā)表的演講,也是他在參選以后第一次就種族問題發(fā)表公開演講。
2008年初的初選過程中,奧巴馬皈依的芝加哥圣三位一體聯(lián)合基督教教會牧師賴特以前在布道時發(fā)表的一些仇恨白人和反美的激情演講片段被媒體公布,全國頓時一片嘩然,奧巴馬頓時陷入嚴(yán)重的信任危機。
3月18日,奧巴馬在費城美國憲法中心發(fā)表了此篇深入探討美國種族問題的演講,獲得好評如潮,成功地走出了信任危機。
本篇譯文參考了王道余先生發(fā)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譯文,在此向他致謝。
第四篇 Remembering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緬懷馬丁·路德·金這番演講發(fā)表于印第安納州紀(jì)念馬丁·路德·金遇刺40周年的集會上。
在此番演講中,奧巴馬號召美國人民繼續(xù)金博士終生追求的事業(yè)——追求社會正義和經(jīng)濟正義,并指出要實現(xiàn)馬丁·路德·金的美國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大量引用了馬丁·路德·金在被刺殺前夕的布道演講“I"ve been to the mountaintop”。
第五篇 Yes We Can是的,我們能本次演講是奧巴馬在北卡羅來納州初選獲勝的感言,地點是在北卡羅來納州州立大學(xué)的雷諾茲體育館。
從1月3日初選開始以來,為贏取黨內(nèi)提名,奧巴馬和希拉里展開了曠日持久、勢均力敵的爭奪戰(zhàn),兩大選舉陣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選舉宣傳戰(zhàn),彼此互有攻擊。
但因為希拉里在選舉人票數(shù)上一直落后于奧巴馬,所以她的選舉陣營就加大了對奧巴馬的攻擊力度。
在本次演講中,奧巴馬強調(diào)了民主黨要團結(jié)一致對抗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
第六篇 The Future Lies Ahead未來就在前方這是奧巴馬于2008年5月25日在康涅狄格州的衛(wèi)斯理公會大學(xué)畢業(yè)生典禮上的演講稿。
演講人原定的是參議員Edward M. Kennedy,但由于他被診斷患有惡性腦瘤而送院治療,奧巴馬臨危受命代替肯尼迪前往演講,同時接受該校為其授予的名譽法學(xué)博士學(xué)位。
在本次演講中,奧巴馬敦促畢業(yè)生要積極投身于社區(qū)服務(wù)工作。
The Atlantic雜志資深記者、曾任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首席白宮講稿撰寫人的James Fallows曾對奧巴馬的本篇演講稿大加贊賞,認為奧巴馬“has gotten better at the necessary poetry of ceremonial speaking” 并且“passed that test”。
該演講必將成為畢業(yè)典禮演講的典范。
第七篇 Their Lives Are a Model for Us All他們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這是奧巴馬2008年5月26日在陣亡將士紀(jì)念日集會上的演講,地點為美國新墨西哥州,聽眾中大部分為軍人。
Memorial Day是美國大多數(shù)州都要紀(jì)念的節(jié)日,時間為5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一。
美國總統(tǒng)同時也是三軍總司令,所以爭取得到軍人的支持尤顯重要,奧巴馬利用陣亡將士紀(jì)念日向美國軍人表示敬意,一方面是他真情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是選舉的需要。
該篇演講短小精悍,感人至深。
第八篇 Our Responsibility as Fathers父親的責(zé)任奧巴馬2008年6月15日在芝加哥南部的上帝使徒教堂參加周日禮拜(Sunday Services)時發(fā)表了演講,該日正好是父親節(jié)(6月的第三個周日)。
奧巴馬結(jié)合自己的身世就父親在家庭社會的責(zé)任發(fā)表演講。
他批評美國父親在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失,敦促他們、尤其是黑人父親在撫養(yǎng)子女方面承擔(dān)起更多的責(zé)任。
奧巴馬的這篇演講獲得普遍好評,加深了人們對他是個有責(zé)任感的總統(tǒng)候選人的印象。
從演講中可以看出,他強調(diào)的競爭是一種“追求卓越”,同時又要兼具“同理心”的價值觀。
他的強者觀念是:“把別人擊倒的人不是強者,把別人扶起來的人才是強者”。
第九篇 The America We Love我們所熱愛的美國這是奧巴馬2008年6月30日在杜魯門總統(tǒng)的故鄉(xiāng)密蘇里州獨立城所作的演講。
自從奧巴馬參選美國總統(tǒng)以來,競爭對手一直利用他非裔美國人的身份質(zhì)疑并攻擊他的愛國情懷,比如批評他沒有佩戴國旗胸針、沒有宣誓對美國效忠,攻擊他唱國歌時沒有把手放在胸口等等。
在這樣真真假假的媒體攻勢下,大批選民被蒙蔽,開始懷疑奧巴馬是否是一個愛國者。
為此,奧巴馬特意選擇了7月4日美國國慶節(jié)到來之前發(fā)表本演講,向美國選民表明他的愛國之心,同時向人們闡明何謂愛國,何謂不愛國。
第十篇 Veterans Should be Honored向老兵致敬奧巴馬的選舉力量來自基層民眾,但是美國總統(tǒng)同時也是三軍總司令,所以爭取得到軍人的支持尤顯重要。
基于自己并沒有在軍隊服過役,更沒有對手麥凱恩的赫赫戰(zhàn)功可以向世人炫耀,奧巴馬利用美國國慶前夕向退伍軍人表示敬意,這一方面是他真情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是選舉的需要。
盡管美國北達科他州歷來是共和黨的天下,即所謂的紅州,但奧巴馬仍不放棄任何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演講優(yōu)勢,第二次到該州演講拉選票,他的競選官員相信奧巴馬有機會贏得該州的選票。
不過最后還是麥凱恩贏得了該州的選舉人票。
第十一篇 The America"s Promise美國的承諾2008年8月28日是美國民主黨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奧巴馬被正式提名為民主黨的美國總統(tǒng)候選人,代表民主黨參加2008年11月4日美國總統(tǒng)大選,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黨內(nèi)提名參加總統(tǒng)大選的黑人。
本篇演講是奧巴馬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接受提名時向在場的八萬四千多名來自全國的民主黨黨員發(fā)表的里程碑式演講。
可以說,至此奧巴馬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歷史。
第十二篇 Financial Crisis Requires Action金融危機需要我們行動起來這是2008年10月17日奧巴馬在弗吉尼亞州羅阿諾克市的演講,針對美國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以及麥凱恩開出的治國政策,給出了自己的大政方針。
他用雄辯的事實和辛辣但不刺耳的語言有力回擊了麥凱恩陣營的攻擊。
有些共和黨的死硬派聽了奧巴馬的演講后也轉(zhuǎn)變了立場,改為擁護奧巴馬。
第十三篇 This Is Your Victory這是美國人民的勝利2008年11月4日,奧巴馬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
奧巴馬當(dāng)晚在其芝加哥的競選總部向現(xiàn)場15000名支持者發(fā)表了勝選演講,演講談古論今、旁征博引、氣勢磅礴、文采華麗,為奧巴馬歷時兩年的競選之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第十四篇 New Era of Responsibility (Inaugural Speech)開創(chuàng)負責(zé)任的新時代(就職演說)2009年1月20日,近200萬美國民眾聚集在華盛頓的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在這個1963年馬丁路德金高呼“I have a dream”的地方,見證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的誕生。
中午12點剛過,奧巴馬將手放在林肯1861年宣誓就職時用過的《圣經(jīng)》上宣誓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tǒng)。
整個演說振奮人心,充滿著對美國歷史的追溯和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奧巴馬大學(xué)演講十次提到中國 稱美國有落后危險事實演講的感想
其實就是美國人比較謙虛,愛講真話實話而已。
美國永遠是美國。
沒有任何國家能超過它。
你以為就像中國一樣多搞點豆腐渣工程,多弄點GDP就能超過美國
這年頭靠的是金融、專利、高尖技術(shù)混飯吃的。
不是靠給人加工產(chǎn)品污染環(huán)境能超過美國的。
這篇作文該如何入手 麥凱恩落選感言 奧巴馬勝選感言
你可以先介紹一下他們倆的實際情況,然后從中分析奧巴馬的獲勝原因,在分析的過程中,你可以講奧巴馬的成長歷程。
然后針對美國的社會特點,例如美國夢和種族主義等,講一下奧巴馬當(dāng)選的意義,以及今后發(fā)展的方向。
我們?yōu)槭裁匆蠈W(xué)——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開學(xué)演講
和布什不同的是,奧巴馬可以自己寫作,并提出基于個人思考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和克林頓不同的是,奧巴馬更加可信、坦白、透明,但他和克林頓一樣擁有雄辯的口才并對普通民眾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2004年7月27日,奧巴馬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fā)表“基調(diào)演講”,演講的題目就是《大無畏的希望》,奧巴馬充滿激情地宣示:“不存在一個自由主義的美國和一個保守主義的美國,而只有一個美利堅合眾國。
不存在黑人的美國和白人的美國、拉丁族裔的美國和亞洲人的美國,而只有美利堅合眾國。
”這次演講使很多年輕的民主黨人欣喜若狂,很多上了年紀(jì)的民主黨人也為之熱淚盈眶。
正是這場演講讓名不見經(jīng)傳的奧巴馬開始聲名鵲起。
一個希望的火種開始在美國熊熊燃燒。
演講大師 他是個天生的演講家,有著“令政客妒嫉的嗓音”,加上其個人魅力無窮,調(diào)動現(xiàn)場氣氛能力一流,演講中帶著某種直指人心的魔力,每每能使得群情激昂。
奧巴馬的演說富有節(jié)奏感,味道十足、語氣恰到好處,幾乎帶有一種催眠和傳教的功能。
即使當(dāng)他面對成千上萬人演講,也能讓每個人都覺得奧巴馬就是對他一個人在說。
這是在希拉里的競選集會中難以看到的。
美國歷史上優(yōu)秀的政治家,如林肯、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都是演講高手。
在傳媒日益發(fā)達的當(dāng)代,這一點直接關(guān)系到能否感動選民、取得共鳴。
善于演講并非奧巴馬的天賦,在演講問題上,他也曾遭遇過慘敗。
2000年,奧巴馬在民主黨的提名戰(zhàn)中,以一票之差敗給了對手博比·拉什。
奧巴馬落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身上的教授氣質(zhì)和精英氣息,這使得平民百姓對他感到隔膜。
奧巴馬決定從失敗中學(xué)習(xí),他首先改掉的是學(xué)究的演講方式,他造訪區(qū)內(nèi)各個黑人教堂,學(xué)習(xí)黑人牧師講話的節(jié)奏和夸贊的神態(tài),并觀察聽眾的反應(yīng),不斷學(xué)習(xí)調(diào)整。
人們被他“任何人都可以分享我的激情,取得自己的成功”的口號打動。
兩年后,奧巴馬停掉了在芝加哥大學(xué)的課程,全力競選國會參議員。
2004年,他競選成功,正式從芝加哥大學(xué)辭職。
善用排比 奧巴馬在演講中善于使用排比句,取得排山倒海般的效果。
2007年9月12日,奧巴馬在艾奧瓦州克林頓市的一所大學(xué)里發(fā)表了題為《翻開伊拉克問題的新的一頁》的演講,奧巴馬說,“我在2002年反對這場戰(zhàn)爭。
我在2003年反對它。
我在2004年反對它。
我在2005年反對它。
我在2006年反對它。
” 2008年1月3日,奧巴馬在艾奧瓦黨團會議選舉獲勝之夜發(fā)表演講,這篇演講激情澎湃。
演講一開始,他首先肯定了今天的勝利,宣布預(yù)言家的失敗,非常成功地渲染了作為第一位預(yù)選獲勝所代表的深意。
他連用排比句,氣勢磅礴,很具感染力: 我會是這樣一位總統(tǒng):讓每個人都能看上病和看得起病。
我在伊利諾斯州就通過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的攜手合作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biāo)。
我會是這樣一位總統(tǒng):終止所有把工作運往海外的公司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并給美國最值得享受減稅的中產(chǎn)階級減稅。
我會是這樣一位總統(tǒng):讓農(nóng)場主、科學(xué)家和企業(yè)家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使我們國家一勞永逸地擺脫石油的主宰。
最后,我會是這樣一位總統(tǒng):我要結(jié)束伊拉克戰(zhàn)爭并讓我們的士兵回家;我要恢復(fù)我們的道德地位;我知道9·11不是騙取選票的借口,而是使美國和世界聯(lián)合起來應(yīng)對21世紀(jì)這個世界面臨的共同威脅:恐怖主義和核擴散,全球變暖和貧困,種族屠殺和疾病。
演講的精義就在于要感染人、打動人,從而 “迷惑”大家理智,贏得大家支持。
所以,煽情、升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這篇演講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其中嫻熟的排比句的運用功不可沒。
在場聽到他演講的美國學(xué)者認為奧巴馬不僅僅是一個候選人,他更是在發(fā)動一場運動。
愛講故事 奧巴馬演講的另一特色是喜歡在演講中舉出具體的事例,以生動的故事承載深奧的政治理念。
比如下面這段演講詞: “我記得在匹茲堡遇到的梯姆·韋勒夫婦,他們正在想辦法為自己年幼的兒子尋找供移植的肝臟;我還記得伊利諾伊州西北部東木連市的謝默斯·阿赫,一個正準(zhǔn)備去伊拉克實現(xiàn)報效國家的美國青年,以及他父親臉上洋溢著的對兒子的自豪感。
我還記得在圣路易斯碰到的一個黑人女孩,她說她正在努力考大學(xué),盡管她們家祖祖輩輩連一個中學(xué)畢業(yè)的人都沒有。
感動我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奮斗精神,更在于他們在艱難時刻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大無畏的決心、樂觀主義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
這種精神使我想起我曾聽到的一次牧師布道時說的一句話:大無畏的希望,這就是美國精神的最好表現(xiàn)。
” 奧巴馬也會提到自己的成長故事。
2004年7月27日,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奧巴馬是主要發(fā)言人之一。
奧巴馬這樣介紹自己的身世: “我的父親是個外國留學(xué)生,在肯尼亞的一個小村莊出生并長大,他幼時牧羊,在簡陋的鐵皮校舍里上學(xué)。
我的祖父是個廚師,一個傭人。
但我祖父對他的兒子的未來抱有更大的夢想。
通過頑強拼搏,我父親拿到了去美國留學(xué)的獎學(xué)金。
美國是一片神奇的國土,對未曾來過的人而言,美國是自由和機會的象征。
在留學(xué)期間,父親遇到了母親。
我母親出生在堪薩斯的一個小鎮(zhèn)上。
她父親在大蕭條時期為了養(yǎng)家糊口,不是在石油鉆塔下打工,就是在農(nóng)場務(wù)農(nóng)。
珍珠港事件后,他自愿入伍,加入巴頓的部隊,曾在整個歐洲大陸輾轉(zhuǎn)作戰(zhàn)。
在后方,外祖母養(yǎng)育著他們的孩子,并在一條生產(chǎn)轟炸機的工廠流水線上干活。
戰(zhàn)后,他們研究了《士兵福利法案》,通過聯(lián)邦住宅管理局買了一套房子,并移居到西部尋找機會。
他們對自己的女兒也寄予了很大的夢想。
一個共同的夢想,在兩個不同的大陸醞釀。
我的父母不僅共享美好的愛情,他們還共同堅信這個國家有巨大的潛力。
他們賜予我一個非洲名字:巴拉克,意為‘老天保佑’。
他們相信在寬容大度的美國,一個人姓甚名誰不會妨礙其通向成功。
盡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們送我去這片土地上最好的學(xué)校就讀。
在富足的美國,即使你并不富裕,你也能發(fā)掘出你的潛力。
現(xiàn)在他們都過世了。
不過我知道,在這個夜晚,他們正在星空驕傲地俯瞰著我。
” 正是在這次大會上,奧巴馬以一句坦誠告白“我是同胞弟兄的守護人,我是同胞姐妹的守護人”,使很多代表聽得熱淚盈眶。
這篇著名的演講使奧巴馬在黨內(nèi)的名聲一炮打響,光芒直逼總統(tǒng)候選人約翰·克里。
語言通俗 和布什不同的是,奧巴馬可以自己寫作、推理,并提出基于個人思考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和克林頓不同的是,奧巴馬更加可信、坦白、透明,但他和克林頓一樣擁有雄辯的口才并對普通民眾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奧巴馬的演講才華得益于在教會服務(wù)的經(jīng)歷,他從中學(xué)到了一種很能打動人心的說話方式。
知識分子說到種族平等,可能會引用《獨立宣言》里的名言,但是奧巴馬會像黑人牧師那樣說“我們黑人也是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樣子創(chuàng)造的”,比較而言,還是后一種說法更有感染力。
語言通俗,并不意味著思想也淺薄。
奧巴馬在競選中,有一個演講盡顯其演講中的冷峻一面,讓人們領(lǐng)略到奧巴馬演講的另類風(fēng)采。
2008年3月18日,面對自己的牧師發(fā)表譴責(zé)美國的布道錄像被公開后引起的軒然大波,奧巴馬選擇在美國憲法誕生地費城發(fā)表了一篇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演講,奧巴馬說,美國的種族問題很復(fù)雜,“賴特牧師那一代人對他們當(dāng)初所遭受的侮辱、懷疑和恐懼依然記憶猶新,他們的憤怒和苦澀也就如影隨形。
”“如果我們現(xiàn)在選擇逃避,我們只是后退到各自的角落,我們將永遠無法一起面對挑戰(zhàn),解決問題”。
他指出,黑人的憤怒是過去種族隔離政策的產(chǎn)品,50年前,歧視黑人被合法化,到現(xiàn)在黑人與白人之間還是貧富懸殊,因此,“憤怒是真實的,是強有力的,要憑主觀愿望使之消失,及對其作出譴責(zé),只會令不同種族之間的誤解造成的裂痕擴大。
” 奧巴馬是在發(fā)表這篇演說的當(dāng)天凌晨3時寫完演說稿的。
一些評論家贊賞道,這是美國歷代重要政客有關(guān)奴隸制往事的講話中,“最個人化兼討論最廣泛”的一篇。
演說結(jié)束后,奧巴馬看到同為非洲裔的妻子在后臺哭泣。
美國媒體對奧巴馬的講話多有正面的評價,一些評論家認為,奧巴馬此番講話給人非常成熟的印象,表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大將風(fēng)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