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上海大世界的作文
上海圖書館是一個研究型公共圖書館,建于1952年7月,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號,后搬遷至淮海中路1555號。
1996年12月20日,上海圖書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大型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躋身于世界十大圖書館之列。
館內擁有設施完善的閱覽室、個人研究室、展覽廳、學術活動室以及報告廳、多功能廳和音樂欣賞室等。
采用現代化文獻采訪、編目、流通、書目查詢等功能的計算機集成管理和服務系統。
引入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助推讀者的閱讀,相繼推出外借數字移動閱讀器、手機圖書館、電子閱報欄、網上委托借書、e卡通——上圖電子資源遠程服務以及“我的圖書館”(一卡通行證)讀者免費閱讀等現代化數字服務新舉措。
館藏豐富,門類齊全。
擁有圖書、報刊和科技資料近5200萬冊(件)及15萬余張老唱片等非書資料。
館所為上海市古籍保護中心所在地,館藏歷史文獻370萬冊,距今1400年的《維摩詰經》是上圖最早的藏品。
擁有家譜342姓氏計
【第1句】:8萬余種,是國內外收藏中國家譜最多的圖書館。
館所實行免費辦證,堅持“360行,行行可以辦證、365天,天天對外開放”。
探索現代圖書館的多元化服務形式,形成了上海市中心圖書館“一卡通”系統、上海公共情報服務平臺、“上圖講座”、“上圖專遞”、“上海之窗”、網上聯合知識導航站、《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上海年華、館藏文獻精品年展等10多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現代服務品牌,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上海圖書館西門三樓的小會議廳,在這里聽了圖書館的館所介紹,了解了圖書館的各類借閱服務,對上海圖書館的面貌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
接著,大家饒有興趣地參觀了上海圖書館的館藏之一——音像制品閱覽室,其中收藏了不同時期各類唱片二十余萬張。
內容包括古今中外各類音樂作品和一些名人講話錄音,其間還陳列了最早的百代公司的原聲唱機,令大家大開了眼界,也獲悉了上海圖書館不僅是書的海洋,也是音樂的寶庫。
大家還有幸參觀了“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看到了那些耳熟能詳的書是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不禁對那些文化名人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隨后,大家又參觀了古籍閱覽室、中外書刊外借室、多媒體報紙閱覽室.…大家不禁感嘆道:上海圖書館建館至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在不斷地更新著。
未來的社會,是學習型的社會,我們需要求知若渴,善于獲取、創造、遷移知識,今天的上海圖書館之行,為大家敞開了一扇知識的大門。
上海檔案館參觀感受
聚焦黃浦,感受經典——參觀上海檔案館活動小結近日,我們一行人在團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參觀了位于上海外灘的上海市檔案館,收獲甚豐。
通過之前的了解,我們得知,上海市檔案館是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檔案工作的職能機構。
它是全市集中保管和開放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文化事業單位,如此想來,不免對它多了幾分崇敬,它是我們上海歷史的見證。
而且,它不僅記錄了我們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更有革命立適檔案資料、日偽政權機構檔案,這對于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和探究是很有幫助的。
取的那天我們著重參觀了革命英烈的簡解與事跡,受益匪淺。
新中國建立之后,上海各條戰線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和先進本色,他們是時代先鋒、黨員楷模,我們作為共青團員,更應努力學習好文化知識,將來為建設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努力奮斗
做時代先鋒 為黨旗增輝—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有感寒假期間,作為一名共青團員的我,有幸來到位于黃浦江畔的上海檔案館參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的文獻圖片。
走進展覽大廳,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許多優秀共產黨員的照片、事跡和榮譽。
有為困難群眾的溫飽而牽腸掛肚的市民政局救災處處長楊長海;有三顧家門而不入,以“平凡的工作中追求不平凡的事業”為信念的好刑警董福明;還有為我國4500萬畝低洼鹽堿地開發水產養殖讓千百萬生活在哪里的貧困農民脫貧致富而不懈努力,無私奉獻的水產研究員王慧……。
看著這些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我頗有感觸,我想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具有立黨為公、勤政為民的思想,正是因為他們具有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正是因為他們具有奮發有為、顧全大局的意識,使得我們的黨和國家茁壯成長。
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應當要此機會學習他們先進的精神,學習他們認真扎實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為上海早日實現 “兩個率先”,建成“四個中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參觀上海圖書館后的感想怎么寫
到上海已經快三年了,卻還沒有去過上海圖書館,借著這次《文獻檢索》實踐課的機會,讓我有幸去了一趟有著大量藏書和濃厚學術氛圍的上海圖書館。
那天,我們一行6人輾轉在公交站與地鐵站間,總算是在一個多小時后來到了上海圖書館,雖然路上花費的時間長,但是不虛此行。
在這次行動中,我們辦理了圖書館閱讀證,感受到了強烈的學術氛圍,體驗了上海圖書館的網絡資源檢索系統,翻閱了館藏書本,參看了相關資料,對上海圖書館進行了深入了解。
上海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圖書館,它創建于1952年7月,于1996年12月對外開放,已擁有圖書、報刊和科技資料近5200萬冊及15萬余張老唱片等非書資料,館藏歷史文獻370萬冊,距今1400年的《維摩詰經》是上圖最早的藏品。
上海圖書館還擁有家譜342姓氏計
【第1句】:8萬余種,是國內外收藏中國家譜最多的圖書館,擁有朱卷(包括會試卷、鄉試卷及貢卷)8000余種,在這些珍貴的館藏中,有國家一級文物700種,二級文物1300種。
而且館內擁有設施完善的閱覽室、個人研究室、展覽廳、學術活動室以及報告廳、多功能廳和音樂欣賞室等,為讀者提供了寬敞、舒適的學習環境,和珍貴的資源共享。
在文獻共享方面,上海圖書館會為用戶提供文獻服務,包括各種類型和載體的文獻查尋、廣域檢索、館際互借及至最終傳遞。
閱讀者可以根據需要辦理不同等級的閱讀證,入館進行閱讀,檢索,借閱等一系列活動。
此次,我們還了解了上海圖書館與文獻檢索課程相關的一些信息。
例如,數字資源檢索服務,上海圖書館具有工程索引(EI)、化學文摘(CA)、科學文摘(SA)、科學引文索引(SCI)等世界權威的檢索類數據庫;七國二組織的專利全文、中國專利全文以及美國、歐洲、世界、中國專利等各類二次文獻數據庫,英國、美國等國家、各行業協會標準、美國四大套政府報告等數據庫;國內外學位、學術會議論 文全文數據庫;國內外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及各類專業網絡資源信息。
有了這些數據庫,使得上海圖書館的網絡資源極為豐富,只要檢索一個關鍵詞就能出現很多可供參考選擇的文獻,為搞研究、搞學術的人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總的來說,上海圖書館是一個很有文化內涵的地方,人性化的檢索和借閱等服務,以及豐富的多樣的館藏,都帶給了我極大的學習體驗和方便。
去上海科技館后的感想..
上海科技館游記 自已改一下吧7月21日,二十多名來自園區各大外資企業的通訊員、在園區外企協會的組織安排下,乘坐巴士前往上海,此行我們將參觀上海科技館。
雖然是炎炎夏日,但車內的我們還是抑制不住周末外出旅游的愉悅和開心。
有的人在透過車窗欣賞著高速公路兩側的田園風景,有的人全神貫注的在觀看車載電視播放的電視劇,有的人則興高采烈地在聊天。
一個多小時后,汽車進入上海市區,我們也仿佛進入一個被林立的高樓大廈包圍的 “都市叢林”。
一邊是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一邊是風格各異樣的一座座高樓大廈,構成了典型的上海景象。
下午一點鐘,我們到達了上海科技館。
這次我們的游覽方式是從一樓游覽到頂樓。
上海科技館南臨浦東世紀公園,,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以“自然·人·科技”為主題。
2001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是在此舉行的。
它由天地館、生物館、智慧館、創造館和未來館組成,幾乎可以容納現代科技的任何展示,體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21世紀的科技一流水平,是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外形獨特,由碩大球體和4層的框架結構組成,整展館以轉合的弧形平面,螺旋上升立體,將立體復蓋在一片由西向東緩緩升起的1萬平方米的巨型翼狀屋頂下,正好與科技館的展示功能渾然一體,相映生輝。
建筑內最搶眼的是擁有2000平方米的中央大堂。
那直徑20米、形如地球的蛋黃懸浮球體矗立在卵形的中央大堂,即象征生命的孕育,又寓意宇宙的無限。
球體內是極具特色的激光演示。
大堂內巨大的馬門溪龍化石和舞蹈機器人相映成輝,讓你驚愕歷史的深遠和現代科技的深奧。
進入地殼探區,蒼穹的夜色中,不時有流星彗星從頭頂掠過,讓你置身太空的感覺;在生物萬象展區,典型的活體雨林和生態景觀,讓你充分享受回歸自然的樂趣;兒童科技園里,孩子們可利用激光操縱“光控飛機”、“欄河發電”,可經歷獨立探索、團隊合作、競爭挑戰等考驗;到了智慧之光展區,你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才能通過隧道幻光歷險、陡壁吸盤攀越、雷區紅外探測等關卡,在獲得意外驚喜的同時理解相應的科學原理。
正是如此,科技館才不斷給我們以驚喜,我們親身參與體驗了各種視聽娛樂活動,感受到了現代信息媒體影視技術的無窮魅力,我們的參與意識、想象能力得到了鼓勵和激發。
當然膽小的通訊員不時地會被那些栩栩如生的蛇,蟑螂,蜘蛛等嚇得膽戰心驚。
但我并沒有被這些動物們嚇怕,我不斷地逗逗小蜘蛛,向高空中的蝴蝶眨眨眼睛,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參觀的過程中,每個地方都讓我倍增知識,感覺像上了一堂堂科普課。
或許正是帶給了我們很多樂趣和知識,使我覺得上海科技館雖然不像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等一系列標志性建筑、以矗入云霄、直指蒼穹的高度傲人,卻以近10萬平方米的博大胸懷,涵蓋科學、技術、人類、自然,“包容”中外、古今、未來乃至整個宇宙而震撼了我們的心靈。
我們在科技館逗留了近4個小時才基本參觀完畢。
傍晚時分,乘車返回蘇州。
在回來的路上,我還在回想著上海一日游的精彩有趣,心想以后還要再來參觀 答案補充 今天我們又雄辯地向世界證明“直掛云帆濟滄海”——堅冰已經打破;科技星火已成燎原,人們品味小康、幸福生活;強起來的祖國,才品味出什么叫尊嚴,什么叫主權,什么叫強大,什么叫巍峨
博大強勁的民族凝聚力
隨著“神州五、六、號”的成功發射,我們中華民族終于實現了飛天的夢想。
我們高興地看到,碧空如洗,明亮澄澈;鮮花怒放;紅紅的中華結...... 從心靈深處萌生出無限的驕傲與自豪
科技能振興祖國更能強國,只能用科技發展的硬道理才能振興中國
參觀歷史博物館有感 300字
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歷史博物館,不妨你也跟著我一起去吧
我們一走進博物館,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塊紗布里面站著一個巨人——他就是銅立人像。
它形態各異,而且還有兩只長長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樣。
可見,它具有濃濃的民俗文化啊
接下來,我看到一個文物好像在金雞獨立,結果,我上前一看原來是銅人首鳥身像啊。
它像奧運云一樣,一動不動地立在那里。
然后,我又看到了一顆巨大的牙齒,它會是誰的牙齒呢
原來,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的牙齒。
它巨大無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畫吸引住了,然后,我就不知不覺地來到“畫廊”,那里到處都是畫,有的刻在木頭上,還有的干脆把人的造型捏出來。
第一幅畫是在木頭上刻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很精致。
可是,我感覺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圖》。
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別,又相像。
然后,我們又去了三樓,那里有鄧小平爺爺所開過的車、用過的公文包等等。
在這里,我大開眼界,看到了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的電話,還看到以前竟然有兩個鏡頭的照相機,真是應有盡有
可是,一個大大的家伙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心想,這家伙,這么大,還有一個自行車一樣的圓圈,真奇怪
原來,它是古代的電影設備啊
你看,古代的東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該回去了。
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歷史博物館,心思還在那有趣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