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法制的名人名言
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以下是“法制的名人名言”,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第1句】: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第2句】:法律有權打破平靜。——馬·格林
【第3句】: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
【第4句】: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
【第5句】: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
【第6句】: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
【第7句】: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第8句】: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第9句】: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
【第10句】: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
【第11句】: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
【第12句】: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第13句】: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
【第14句】:法律是最保險的頭盔。——愛·科克
【第15句】: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
【第16句】: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西塞羅
【第17句】:弱者比強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威·厄爾
【第18句】: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杰弗遜
【第19句】: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第20句】: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第21句】: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羅·伯頓
【第22句】:在民主的國家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第23句】:盡量大可能把關于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布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邊沁
【第24句】: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第25句】: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第26句】: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
【第27句】: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司馬遷
【第28句】:綱紀廢棄之日,便是暴政興起之時。——威·皮物特
【第29句】:法律因罪惡而發展,并且懲辦罪惡。——弗洛里奧
【第30句】: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于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第31句】: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莊嚴的`表現。――羅伯斯庇爾
【第32句】: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第33句】: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斯賓諾莎
【第34句】:風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廢除法律。——塞·約翰遜
【第35句】: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費爾德
【第36句】:人類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第37句】:人們嘴上掛著的法律,其真實含義是財富。——愛獻生
【第38句】: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第39句】: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
【第40句】: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個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羅
【第41句】:人類法律,事物有規律,這是不容忽視的。——愛獻生
【第42句】: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
【第43句】:法律是社會的習慣和思想的結晶。
【第44句】: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
【第45句】: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埃爾曼
【第46句】: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哥爾德斯密斯
【第47句】: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第48句】:若是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持,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第49句】:好法律是由壞風俗創造出來的。——馬克羅維烏斯
【第50句】: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斗。就像為了城墻而戰斗一樣。——赫拉克利特
【第51句】: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第52句】: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第53句】: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有關法制的名言
【第1句】:自然界中沒有獎賞和懲罰,只有因果報應。--英國作家瓦謝爾
【第2句】: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孟德斯鳩
【第3句】: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孟德斯鳩
【第4句】: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卡爾。馬克思
【第5句】: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第6句】:對于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惡果,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
【第7句】: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第8句】: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西塞羅(古希臘)《法律篇》
【第9句】:懲罰是對正義的伸張。--英國奧古斯丁
【第10句】:陛下雖在萬人之上,卻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國法諺
【第11句】: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漢)《史記?循吏列傳》
【第12句】: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漢)《漢書?刑法志》
【第13句】: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第14句】: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國法學家波洛克F)
【第15句】: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張文顯
【第16句】: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意)《論犯罪和刑罰》
【第17句】: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第18句】: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第19句】: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
【第20句】: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第21句】: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第22句】: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準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第23句】: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埃爾曼
【第24句】:法律人不應該倡導過于激烈的變革,因為激烈的變革導致的結果是社會秩序的進一步的喪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槍炮作響法無聲。槍炮作響的時候,法律就沒有辦法生存。所以我們都不希望這個社會發生太過劇烈的變化。--和衛方
【第25句】:法律如果沒有法院來闡說和界定其真正含義和實際操作就是一紙空文。--漢密爾頓
【第26句】: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莊嚴的表現。--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
【第27句】: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美國總統威爾遜
【第28句】: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第29句】: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美)《法律和國家概論》
【第30句】: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第31句】: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英國作家哥爾德斯密斯
【第32句】: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第33句】: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列寧(蘇)《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
【第34句】: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法)《社會契約論》
【第35句】: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
【第36句】: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美]德沃金
【第37句】: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宋)《劍州司理參軍董壽可大理寺丞制》
【第38句】: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管子(戰國)《管子禁藏》
【第39句】:犯罪總是以懲罰相補償;只有處罰才能使犯罪得到償還。--英國作家達雷爾
【第40句】: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日蓮(日)《立正安國論》
【第41句】:即使判決并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邁克爾。D.貝勒斯
【第42句】: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么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洛克(英)《政府論》
【第43句】: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英美法諺
【第44句】:救濟走在權利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利。--英美法諺
【第45句】: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古羅馬法諺
【第46句】: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晉)《傅子?法刑》
【第47句】: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英國政治家伯克
【第48句】: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戰國)《管子?七臣七主》
【第49句】: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人在天性上類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類。--巴爾扎克
【第50句】:沒有哪個社會可以制訂一部永遠適用的憲法,甚至一條永遠適用的法律。--美國總統杰斐遜
【第51句】:美國人生活中最顯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過于對法律的廣泛研究了。--法國法官托克維爾
【第52句】: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貧窮者。--[德]尼采
【第53句】:能夠認識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別人認識到的利益來控制自己履行權利,使人意識到,權利應該得到履行;這也就意味著,應該有權利存在,而權力應該通過相互承認得到控制。--格林
【第54句】: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伏爾泰
【第55句】:奇特幾乎總能提供一種線索。一種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點,就越難以查明。--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爵士
【第56句】:全部歷史就是利益的斗爭,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風的利益的權威性的表現。--拉布里奧拉(意)《關于歷史唯物主義》
【第57句】:人類對于不公正的行為加以指責,并非因為他們愿意做出這種行為,而是惟恐自己會成為這種行為的犧牲者。--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第58句】:人們通常會發現,法律就是這樣一種的網,觸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網而過,大的可以破網而出,只有中等的才會墜入網中。--英國詩人申斯通
【第59句】:人們嘴上掛著的法律,其真實含義是財富。--愛獻生
【第60句】: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
【第61句】:如果說就某特定國度的特定時期而言法律是命令,那么把它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考察,法治社會的法律又是一種永恒的理性對話過程。它是一種“對話”(discourse),乃是指法律是在各種不同的觀點及利益的交鋒與辯論中不斷獲得產生變更與發展;它是一種“理性”(retional)對話,乃是指這種對話在本質上是一種平和而非暴力的說理過程。--張千帆
【第62句】:如果我們國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種神靈,而不是殫精竭慮將神靈揉進憲法,總體上來說,法律就會更好。--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第63句】: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棚瀨孝雄
【第64句】:若是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持,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美國廢奴運動領袖菲力普斯
【第65句】:實際上,我們想要的不是針對犯罪的法律,而是針對瘋狂的法律。--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第66句】: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第67句】: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冠子(戰國?楚)《冠子?度一》
【第68句】:私有財產的真正基礎即有占有,是一種事實。一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于社會賦予實際占有以法律的規定,實際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質。--馬克思
【第69句】: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斯賓諾莎(荷)《神學政治論》
【第70句】:我不同意你說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第71句】: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是我愿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國作家伏爾泰
【第72句】: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美]L.亨金
【第73句】:我已經發現,混亂和一切禍害的起源原因和發展都與各種社會的腐敗的法制有關。--[法]摩萊里
【第74句】: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
【第75句】: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英】培根《論司法》
【第76句】:一個細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經常地從純自然的環境中產生出來,而一個強烈而持久的期望,則只能來自于法律。--邊沁
【第77句】: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英國作家丁尼生
【第78句】:在個人自己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執法從來不能疏忽。--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第79句】: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第80句】:在民主的國家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德]馬克思
【第81句】: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馬丁
【第82句】:在一切能夠接受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里沒有法律,那里就沒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論》
【第83句】: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第84句】: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亞當·斯密
【第85句】:自然法即神靈法,只是用來約束每一個個體的法律,我們必須堅定地拒絕遵守。我們應該堅定地遵守忽視神靈法的規章制度,因為規章制度賦予我們和平比較好的政府和穩定,因而對我們來說,規章制度比神靈法更好,因為如果我們采用神靈法的話,他會將我們陷入迷惑無序和無政府狀態。(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有關法制的黑板報
【文章導讀】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法制的黑板報,供你參考和借鑒。
有關法制的名言
【第1句】:如果說就某特定國度的特定時期而言法律是命令,那么把它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考察,法治社會的法律又是一種永恒的理性對話過程。——張千帆
【第2句】: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第3句】: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人在天性上類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類。——巴爾扎克
【第4句】: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英國政治家伯克E
【第5句】: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卡爾。馬克思
【第6句】: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亞當·斯密
【第7句】: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準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第8句】:我不同意你說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第9句】:如果我們國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種神靈,而不是殫精竭慮將神靈揉進憲法,總體上來說,法律就會更好。——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第10句】:在一切能夠接受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里沒有法律,那里就沒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論》
【第11句】: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戰國)《管子·七臣七主》
【第12句】: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古羅馬法諺
【第13句】:在個人自己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執法從來不能疏忽。——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第14句】:人們通常會發現,法律就是這樣一種的網,觸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網而過,大的可以破網而出,只有中等的才會墜入網中。——英國詩人申斯通W
【第15句】: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英)培根《論司法》
有關于法制的手抄報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有關于法制的手抄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有關于法制的手抄報篇一:人人學法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國家十分關注我們的成長。這些年。黨一直在加強對我們的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藍天下,我們從一群羽毛未豐滿的小鳥,逐漸換成一群正準備騰飛的雄鷹。
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如何,關系到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所以我們必須要知法守法,做任何是都要與法律同行,法律要靠我們大家自覺遵守。遵紀守法,我們要從小做起,從小事。例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有的同學因發生了糾紛,而引起了打架斗毆,有意傷害他人,這明顯是不對的,這樣一來不會反受傷,受老師,父母的批評,還要受到法律的懲處。以上案例,足以看出那些人的道德觀念是那么的落后。黨中央就此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第22條第1項:“毆打他人,造成輕微的傷害的,尚不構成刑事處理的,處15日一下拘留,200元以下的罰款或警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理”這小小的事例告訴我們:
【第1句】:要講文明,懂禮貌,團結同學。
【第2句】:同學之間有矛盾要找老師或家長解決,不能互相打人,不能欺負小同學。
我是一名遵紀守法的學生,其中離不開學校家長的教導。學校經常開展法制教育課我從中學會了不少,知道什么是法律,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守法,如何面對周圍的事務······老師也經常提醒我們,要我們時刻遵守學校、社會制度。在家,只要我一犯錯,父母就會立刻指出來,教育我們怎樣才是正確的,下次如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我漸漸的懂得了很多,時刻銘記老師家長的話,用法律來約束自己,使自己避免犯錯。正確做到與法律通行,通過有針對性的對青少年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有利于不斷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幫助青少年學法、懂法、手法和用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人生在世,法律二字,人人學法,家庭幸福,社會安定,國家的發展日益前進,朋友們你們是否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請你意識它的重要性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了他,你才能理解老師們“苦口婆心”的講法律的原因,法律要行動來奠基教育來澆灌教育來澆灌,自覺來支持!
有關于法制的手抄報篇二:在法制的藍天下
提起法律,就應該給人一種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舉止。正是因為由于這些規范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有條有理:正是因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帶給我們的一切。
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與法律同行”從表面意思看是:和法律一起行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走路了,人們走在馬路上可不是那么簡單的,它也受法律的控制。“紅燈停,綠燈行”這是法律規定的,人人都知道,可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這樣,法律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當糾紛的出現也意味著法律的到來。它可以合理解決事故,可以讓一切平息。沒錯,如果沒有人違反法律,就沒有事故的出現,也就不需要法律的制裁。這里面有著很奇妙的關系,而一切都關于法律,所以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與法同行,那么一切都不會發生了。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我們必須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與法律同行。法律素質如何,就關系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品道德,甚至直接關系到我國依法制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
法律,要靠我們大家自覺遵守。遵紀守法,我們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小學生的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卻自我感覺已經是大人了,喜歡獨來獨往,而有時卻有懷疑自己的能力,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因此有些學生喜歡拉幫結派,重“感情”,講“義氣”,崇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人更是無法無天,強行索取他人的個人財產,發生與他人斗毆,一句話說他不對就拳腳相加,打得你求饒為止。連點學生的樣子也沒有,說難聽點,這就是地痞流氓。當他們在家庭、公共場所遇到社會難題時,只相信自己,過于信任自己的狐朋狗友,而不聽家長老者的勸阻,遇事不冷靜,行動不計后果,喜歡“先動手”,“后動腦”,事過之后也沒任何反應,知道冷靜下來發現出了大禍才驚慌失措,痛恨不已。也有些人沉迷于網絡、電子游戲之中,因沒錢玩游戲,常常干出不可饒恕和難以想像的事情來。這時,一切的一切已經遲了,一個人的花季被黑雨所污染了。
在守法律的制度的同時,還要懂法的學生。其中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教導。學校要經常開展法制教育課。同學們能從中學會不少法律知識,知道什么是法律,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守法,如何面對周圍的突發事件……老師也經常提醒我們,要我們時刻遵守學校、社會制度。在家,只要我們一犯錯,父母就應該立刻指出來,教育我怎樣才是正確的,下次如何避免……我們用法律來約束自己,使自己避免犯錯誤。這樣,我們的確做到了與法同行。要不,將來成為一個法盲,那可就慘了。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丑,人性的光輝與丑惡交織在一起,影響著每一個人。愿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棟梁之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