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做人,不自私是凈化的身心。
【第2句】:【禪心佛語】取舍合理的經濟:僧團注重“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希望沒有經濟的壟斷、貧富的懸殊、勞資的對立等等社會問題,人人皆能得其應得,把國家建設成繁榮富強,人民富有、幸福安康的社會。
【第3句】:溫,溫度、體溫、溫潤、溫暖、溫文、溫和、溫順、溫厚、溫良。因溫之單字而引伸出來的詞語甚多,所引起的思考也甚多。
【第4句】: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總是刻意地去模仿別人,那么到后來迷失的還是自己。莎士比亞曾說:“你是獨一無二的。”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逐步認識自我、確定自我的過程,形成并保持自己個性是不容易的。
【第5句】: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痛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須,當知是人能善修慈?!秲炂湃浣洝肪砥?,禪波羅蜜品
【第6句】:【禪語人生】我們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活著,怎么樣才算好好活著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而已。別閑著,做你該做的事兒去,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活著。
【第7句】:譬如火燒木,須臾作灰燼,智火焚業薪,當知亦如是。又如燈破暗,一念盡無余,諸業之暗冥,多劫所積聚,牟尼智燈照,剎那悉除滅?!洞蟪嗣車澜洝肪碇?,顯示自作品
【第8句】:【禪心佛語】佛和魔也許只在一念之間,運用之妙存乎于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第9句】:【禪心佛語】待我一襲袈裟,許誰相思放下。待你了無牽掛,許誰浪跡天涯。關山兩地誰夢誰,誰已青燈古剎。待你弦斷音垮,許誰青絲白發。
【第10句】:【佛心禪語】作功德、布施、持戒及修止禪是對應于世間的,在佛陀出世前及出世后,這些東西都一直存在著。
【第11句】:世界多災難、眾生也多苦厄,唯有佛陀詳悉禍因災源,并善巧適時地應機設教,對癥投藥;以仁心仁術保護眾生身心安康、促進世界祥和凈樂。若眾生身心病害及諸般苦惱盡除,則世間災禍必定息滅!
【第12句】:與其被忙不完的工作所驅使,不如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坦然面對,做得到的就去做,做不到的不強求。
【第13句】:【禪心佛語】個體是群體的一部分,只有尊重個體,才能保障群體的利益。學會體貼下屬,那么在必要的時候,他們就會為你、為整個群體效死。
【第14句】:佛如優曇花,值遇生信難,遇已種善根,永離餓鬼苦,亦復能損減,阿修羅種類。芥子投針鋒,佛出難于是。。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大般涅槃經》卷二,壽命品
【第15句】:擁有本是一種簡單原始的快樂,然而擁有太多,則會失去最初的歡喜,變得越來越不如意。唯有舍得放棄,才能從“占有太多”和“得不到”的痛苦中解脫。
【第16句】:【禪心佛語】蓮花的特性是它不長在干凈的地方,那泥巴越臟,蓮花長得越好。它另一個特性是花果同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ㄒ婚_就有蓮蓬,蓬中就有蓮子。
【第17句】:【禪語人生】要聽成功者成功的經驗,不聽失敗者信口開河。任何事情都請自己耐心驗證,而不要道聽途說。
【第18句】:【禪心佛語】等待是一種過程,就像冬天里的萬物期盼春暖花開。等待是一種幸福,它讓生命里充滿最真實的未來。學會等待,你回發現生命中每一刻都很精彩。
【第19句】:【禪心佛語】生死事大,輪回路險。一氣不來,則成下世?;圻h大師云:“一世之榮,劇若電光,聚則致離,何足貪哉?”大多數人學佛不能得力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看不破,放不下。
【第20句】: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峨s阿含》卷二十四,第619經
【第21句】:【禪心佛語】人活著其實非常簡單,簡單得到最后就是一方小的盒子可以容身。短暫的幾十年,一轉身的過程,人生百態,盡顯其中。
【第22句】:修禪的關鍵在于行禪,在于如何去做。聽得太多,說得太多,卻不去做,這也是假法。雖然聽得不多,說得不多,但能身體力行簡單的一句偈文,這就是真法。
【第23句】:“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欲尋回真如自我,必須力行人生正道,修學行儀必須存誠厚德,與道相合。
【第24句】:【禪語人生】葉子的離開,不是風的追求,也不是樹的不挽留,而是命運的安排,自然的選擇,花開花落,天道輪回,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有時候離開并不意味著結束,而是另一種開始。
【第25句】:【佛語摘抄精選】言五戒者,所謂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其五戒也。此五能防故名為戒。前三防身,次一防口,后之一種通防身口,護前四故。(《大乘義章》卷十二)
【第26句】:他人若已擁有一分愛心,我們要積極鼓勵他,使他的愛心綿延不斷。不只是一時短暫的愛心善念,還要使他們能保持長期不斷的精進心,去完成菩薩的道路。
【第27句】:有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35經
【第28句】:我見幾家貧了富,幾家富了又還貧。蒿蓬隱著靈芝草,淤泥陷著紫金盆。奉勸人行方便事,得助人時且助人。濟人不在有萬貫,萬貫之人少濟人。
【第29句】:【禪心佛語】世間之物皆是使用,過后就應該放下。不怕你擁有,就怕你對擁有留戀不舍。我們每天都在我和我的之間來回盤旋。
【第30句】:唐朝盤山寶積禪師說:“心若無事,萬法不生,意絕玄機,纖塵何立?”當你被莫名其妙的煩惱所困時,如能了解自己的本心,就能找出問題的癥結。只要你不那么想,一切自然周全圓融。
【第31句】:恒唯法師: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總會痊愈。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
【第32句】:理即是心,心能平等,名之為理;理能照明,名之為心;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古印度)求那跋陀羅見《楞伽師資記》
【第33句】: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個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來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況,而是依靠內在的情況。記?。何⑿δ芨淖兡愕纳?。
【第34句】:我們要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因為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積極主動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結緣。
【第35句】:若用智慧返觀心性,則能通行心,至法華、念佛、般舟、覺意、首楞嚴諸大三昧,及自性禪乃至清凈禪等,是出世間上上禪門?!夺尪U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
【第36句】:閉上眼睛好好的想想,自己是不是因為心浮氣燥而搞砸過很多事?自己是不是常常被環境被人所影響?自己是不是常常為了小事生氣不放過自己?
【第37句】:其實我們遇到的種種災難都是不善的意念變現出來的。只要我們把不善的意念放下,提起正念、善念和凈念,這個地球上將不再有災難。
【第38句】:【佛門禪語】不管對什么樣的人,哪怕他的職業再低賤、身份再卑微、行為再惡劣,我們也不應該隨意輕視,而要盡量觀清凈心、平等心。六祖也說:“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于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p>
【第39句】:不要告訴我永恒是什么,許多事物在最燦爛的瞬間毀滅,不要告訴我成熟是什么,許多生命在剛開始的瞬間結束。生命用悲傷讓你了解什么叫幸福,噪音教會你如何欣賞寂靜,彎路提醒你前方還有坦途。
【第40句】: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人們因此生出愛與恨、悲與苦,于是眾生之間便產生了聯系,或和睦相處,或相互斗爭。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糾結的根源。
【第41句】:【圣經文案】307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肌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羅8:35)
【第42句】:【禪心佛語】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第43句】:【禪心佛語】你要想:我掙這個錢,要找到它的意義,幫助很多人做善事啊。這才是生活的意義,生命的意義。
【第44句】:【禪心佛語】你喜歡鳥鳴聲卻厭惡車子的吵雜聲;你害怕人群和噪音卻喜歡在森林里獨處。放下聲音去注意「主題」。這個「主題」就是你的修行。
【第4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好向枝頭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籃中?!敦懞图丰專合埠迷谥︻^體味春光明媚,其實春光在籃里的茶樹葉上。自心即佛無須外求。
【第46句】:【佛心禪語】不要抄近道,否則會白跑。不要繞遠道,否則會遲到。不要走邪道,否則會坐牢。不要走黑道,否則會挨刀。
【第47句】:【圣經文案】140以后,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豫言。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珥2:28)
【第48句】:【佛心禪語】文人是用思想征服歷史故能千秋,武人是用力氣征服歷史只能一時,圣人是用慈悲征服歷史故能永生。
【第49句】:常尊重父母,恭敬而供養。《華嚴經》卷七十一,入法界品是佛弟子修行孝順者,應念念中常記父母?!斗鹫f孟蘭盆經》
【第50句】:若人有缺點,也要顧及對方的自尊;有不端的思想,要及時規勸;有錯誤的行為,要勉勵他盡快改過。
【第51句】:【禪心佛語】對于心靈來說,人奮斗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第52句】:苦難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它是佛賜予我們的一劑良藥,也是修煉品性的一個熔爐??嚯y能讓人變得英勇無畏,只要將苦難當作一塊墊腳石,我們就總會在黑暗的盡頭看見光明。
【第53句】:【禪心佛語】放下,看起來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許多人卻很難真正的做到,所以煩惱也就如同纏繞在心頭的麻一樣剪不斷理還亂。
【第54句】:【禪心佛語】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運不是名詞,而是動詞。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第5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慈愛是積抵子,亦是積福根苗,試看哪有不慈愛的圣賢;容忍是無量福德,亦是無量福田,試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第56句】:【禪心佛語】所謂“桶底脫,自歡喜?!薄斈愕男难郾幻杀纬梢粓F漆黑時,桶底脫落而透入光高,此曰豁然開朗。這就是“悟”,佛道于是引導對人生的大徹大悟。
【第57句】:途有掃地僧,殿供佛光影。問故何去來,卻答不知情。此中有禪意,修行可千年。蕓蕓乃眾生,踽踽自獨行。
【第58句】: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成一段傳奇,不是所有的坦誠都能換回等同的默契。種一束心香,在風里,只因,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回憶。淺相遇,薄相知,淡相忘,只問淺笑安然,不問花開幾許。
【第59句】:【成敗與父母】成功人士都很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成功人士的第一良師;事業失敗者都能得到父母的關心,因為父母永遠都是人們心靈和身體的照護。
【第60句】:【禪心佛語】人事的艱難與磨練,就是一種考驗和修練,也可能就是幸福和財富的基礎。
【第61句】:舉凡有事就有煩惱,若要做事,就必須先下決心——絕對不怕煩惱。若不怕煩惱,則任何困擾都可解決。
【第62句】:知足的人能品味一滴露的甘甜、一瓣花的芳香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快樂為什么越來越少?
【第63句】:歸命阿彌陀佛,我就不再是我的,而是阿彌陀佛的,是佛的產品、佛的作品,所以不能嫌棄、厭棄,而是歡喜感恩、全面接受。
【第64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后悔無追!《大般涅槃經后分》卷一,遺教品
【第65句】:【禪心佛語】思憶常會在夜靜燈昏時翻開甜酸苦辣也成了一道最凄美的風景線,陳舊的美無法在代謝中泯滅。
【第66句】:人,一簡單就快樂,但快樂的人寥寥無幾;一復雜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卻熙熙攘攘。這反映出的現實問題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簡單來不容易,要活出復雜來卻很簡單。
【第67句】:【禪心佛語】如是學者,不論多寡,乃至一個半個,是為佛教的好現相,舍此而談佛教的教育,如舍舟航而渡大海,可斷言不能矣。
【第68句】:【禪語人生】小強又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小和尚笑的更開心了,這次他拿一塊石頭丟過去,正好丟到汗巾上,然后指給小強“看到了吧?拿那個汗巾”。
【第69句】:有一種美,叫安靜,安靜的姿態是美的。在安靜生命的眼中,一切外在的物質形式,像風中的浮云。
【第70句】:生活的向前在于一個人心態的氛圍與轉變,不只是活成了人生的印記,也都活成了人生一個又一個節點,包括那些曾經的障礙和傷痛,也不再是生命的沉重和負累,恰恰是人生境界的一種風景與紀念。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生需要有三看:一是要看得遠。人若無遠慮,必會有近憂。二是要看得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三是要看得透。只有完善了自我,才能會超越自我。
【第72句】:上帝將編好的劇本交給欲望這個全能的導演,然后舞臺的大幕緩緩拉開,一場注定沒有觀眾的大戲開始在人類上演。
【第73句】:無明火:人心常在愚昧癡迷中,人我是非糾結、事理不明,時常爭長計短。若不明道理,生活就不能踏實,心靈便會空虛,整天性惶恐恐、動蕩不安。
【第74句】:人人都渴望得到財富,那么財富究竟為何物?在佛家看來,財富就是資糧(佛教術語,喻指成佛路上所需要的特質資助和精神修行)。一個人擁有的衣食住行,名和利,以及自由自在的心靈,都是財富。
【第75句】:只有自覺安寧,摒棄身心的各種苦迫,才能從習以為常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所帶來的束縛中超脫出來。
【第76句】:我們作為感覺的源頭,作為主體,不斷地接受著鎖鏈的連鎖反應。所以,我們要隨時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時的發心,務必要符合天道的規律。
【第77句】: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會平和面對動蕩不安,積極應付挫折困難,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風雨中體會到幸福。
【第78句】: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鴩?/p>
【第79句】:【禪心佛語】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
【第80句】:最寶貴的東西不是你擁有的物質,而是陪伴在你身邊的人。不能強迫別人來愛自己,只能努力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其余的事情則靠緣分。
【第81句】:諸佛菩薩之情是清凈、覺悟的大愛長情,為了普度眾生、救濟苦難,而倒駕慈航返入娑婆;無論眾生到哪里,佛菩薩也跟著到哪里。此為佛菩薩所發之大乘菩提愿心。
【第82句】: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一《永嘉證道歌》
【第83句】:【禪心佛語】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們欲望過多;人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ɑㄊ澜?,浮華人生。靜默淡然,隨遇而安。
【第84句】:送君千里,終有一別。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川被犬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第85句】:【禪心佛語】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第86句】:【佛心禪語】做人不可讓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欲太強會讓人的靈魂變態,變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第87句】:【禪心佛語】古人說:“君子有造命之學。”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運,超出命數之外。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種下惡因當然有惡報,若能改過從善,便可趨吉避兇。
【第88句】:【佛心禪語】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和尚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心滿意足的老師?!?/p>
【第89句】:【佛心禪語】悲心不只是同情心,事實上,它是了知平等的心。了知自他之間的平等、好壞之間的平等,一切二元對立之間的平等,這就是悲心。
【第90句】:生活中難免遺憾,也難免作惡。我們這一生罪惡很多,贖罪很難,還常常罪上加罪。生命中有許多不能承受之輕,生命中也有許多不能承受之重。
【第91句】:【佛言禪語大合集】歲月因為經歷而懂得,生命因為懂得而精彩。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幸福是用來感受的,傷痛是用來成長的。讓心在繁華過盡依然溫潤如初。帶上最美的笑容且行且珍惜。
【第92句】:境地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心即除矣,境豈實有?——《法語四》
【第93句】:【禪心佛語】對于歲數大的人,不識字的,不會誦經,多念念阿彌陀佛就行了,這是我們佛教徒的究竟歸宿。
【第94句】:家庭和諧,即使物質貧乏,仍是富在天倫之樂中;否則再多的錢財,也抵不過家庭失和的苦惱和缺憾。
【第95句】:【禪心佛語】佛性者,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故知一切諸善,以覺為根;因其覺根,遂能顯現諸功德樹。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觀心,可名為了。
【第96句】: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塊小小的缺角,這塊小小的缺角用一生也補不全。那個缺角是希望和絕望輪番上陣的戰場,總是充滿硝煙和無聲的廝殺。沒有人一生都處在希望之中,也沒有人一生都總是絕望。
【第97句】:【禪心佛語】人人都在追求富貴,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許多東西,他們應該就會把在用在獲得財富上的精力,用來掙脫財富的束縛。
【第98句】:【禪心佛語】是啊,石頭本無意,何必自生怨?由石頭到人,由人到人,我們都需要寬容和諒解,如此一來,煩惱不再,快樂永恒。
【第99句】: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上一篇:佛語禪心的文案,讓人愛不釋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