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語悟道】(佛祖的)道理是修行者由心領(lǐng)悟到的,哪里是在打坐中就能得到的呢?
【第2句】:如果明白“一切現(xiàn)成”,何用勞煩于唯心與唯識?佛法一切現(xiàn)成,人們卻總是向外去找。“一切現(xiàn)成”,當(dāng)注重對現(xiàn)前一切的感悟,注重當(dāng)下。
【第3句】:【佛心禪語】白天坐一會兒,晚上躺一會兒,一天三碗飯,夜來七尺眠,世態(tài)炎涼慢慢過,恩怨是非多看破。生死是個假象,人生來去都是一名過客,人生路有限,牽掛什么。
【第4句】:貪欲、瞋恚,及以愚癡,皆悉緣我根本而生。。若滅我想及貪瞋癡,諸苦亦皆從此永斷。《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卷三
【第5句】:【經(jīng)典佛語】“監(jiān)獄里沒有咱家的犯人,醫(yī)院里沒有咱家的病人”是莫大的幸福。
【第6句】:【禪心佛語】九、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第7句】:【禪語人生】用微笑去應(yīng)付生活,不如用行動來改變生活。躺在床上想得很遠(yuǎn),但畢竟沒有前行半步。腳踏實地的向前一小步,勝過夢幻中的萬里行程。
【第8句】:眾生愚癡,沉醉迷幻。佛陀慈心憐憫,殷殷教誨,也需眾生自度自救、及時醒悟,他人替代不得。福慧凈因,操之在己——光明前程,也需自己勇猛精進(jìn)去開創(chuàng)。
【第9句】:有二位年輕比丘尼來精舍,問:“法師啊!在您修行的這條道路上,有否碰到困難的事?”師父反問他們:“什么nL{做困難?我從來沒有時間去想困難。”
【第10句】:【禪心佛語】佛陀的開示廣大,密法傳承眾多,涉及的主題無盡。缺少老師的精要指示,我們永遠(yuǎn)無法知道,如何把這么多的法教濃縮到精要的點上實修。
【第11句】:悟是不能完全用語言及文字表達(dá)和形容的,譬如你吃了一顆糖,感覺很甜美,這甜的滋味只有吃過的人才能知曉,沒有吃過糖的人是不易體會的,“悟”是自證自覺的境界。
【第12句】:多做好事,可在行動中糾正過去不正常的心態(tài),從他人的贊許中得到利他的樂趣,使自己的靈魂得到凈化,從而與人結(jié)下更多緣分。
【第13句】:【圣經(jīng)文案】429“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個是罪魁。(提前1:15)
【第14句】:世間言語、文字或名位,繽紛迷離,姿影綽約——因其多彩多變,故不真實。
【第15句】:【禪心佛語】競爭是為了不爭,競爭是暫時的一種動力;真正做到不爭而能不懈努力,即已達(dá)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靜的境界了。
【第16句】:【禪心佛語】見與不見,心之所見。念與不念,鏡花水月。食色性也,虛惘紅塵。靜觀如是,塵起緣滅。
【第17句】:【禪心佛語】擔(dān)當(dāng)老大,能夠領(lǐng)導(dǎo)群倫,固然很好;做個老二,配合成就他人,也很偉大。
【第18句】:【禪語人生】修行悟道,易亦難,難亦易。如開電燈一樣,會則彈指之間,大放光明,萬年之黑暗頓除;不會則機(jī)壞燈毀,煩惱轉(zhuǎn)增。
【第19句】:【禪心佛語】居于此地,安于此地,居于此時,樂于此時,因緣于今世的,不要急著要去趕到來世,也不要急著要跨回前世。
【第20句】:【禪心佛語】如果存心時刻都想利益大眾,則不但眾人可得利益,即自己也可以得到利益。
【第21句】:【禪心佛語】佛教雖然強(qiáng)調(diào)“苦”,但并不否認(rèn)生命有快樂和幸福的存在。
【第22句】:【禪心佛語】漂亮的女人象是放在展柜里的工藝品,欣賞的人很多,但買下的人只能一個人。
【第23句】:【禪心佛語】世間之事,求則不得,不求則得之,故而不得求之。僅空了不行,還要把這個空的境界在凈空,如非絮窩,空空如是。
【第24句】:為利一切有情故,以佛教法為正因,遍作一切事業(yè)成,彼得廣多勝妙福。《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xiàn)證三昧大教王經(jīng)》卷十七
【第25句】:當(dāng)無我的信念深植在一個人的內(nèi)心時(當(dāng)一個人深信無我的真理時),他便可因而達(dá)到寧靜、沉著和更泰然自若的境地。——《佛陀的格言》
【第26句】:【禪語人生】選擇糊涂,不是真糊涂,因為明白,有些東西爭不來,不爭也會來;選擇平淡生活,不是不奢望繁華,因為明白,功名利祿都是浮云,受得住寂寞才能升華。
【第27句】:【禪心佛語】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即無。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動即無。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
【第28句】: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顯現(xiàn);唯有奉獻(xiàn),心量才能廣大如虛空。
【第29句】:【禪心佛語】人世間的事事物物,從淡泊中滋生喜樂;從無求中,體驗清凈;從無我中,實踐慈悲。
【第30句】:【佛心禪語】按時睡、按時起、跑步游泳健身體。【第5句】:夫妻愛、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第6句】:行點善、積點德、心里常念彌勒佛。
【第31句】:用慈悲心來關(guān)懷他人,乃至遍及于一切眾生;要用智慧心來觀照自我,乃至微細(xì)的每個念頭。慈悲如兩足,能遍行各地、了無障礙;智慧如雙目,能洞察真?zhèn)巍l(fā)現(xiàn)實相。
【第32句】:【禪心佛語】六、楞嚴(yán)經(jīng):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xué)人,現(xiàn)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zhí)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圣果。
【第33句】:一切諸法由因緣生故,不由自能生,自他并不成就故,名無生性。(古印度)世親《佛性論》卷二
【第34句】:【禪語人生】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nèi)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第35句】:【禪心佛語】說真話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你不用總惦記著自己上次那話是怎么說的。
【第36句】:能將山河大地、太虛里的任何境界都包容于心,而心卻不被境所轉(zhuǎn),此即出世的精神。
【第37句】:生活可以很復(fù)雜,也可以很簡單,過什么樣的生活,關(guān)鍵還是取決于自己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人的一生如此短暫,我們何不拋開煩惱,瀟灑過一生呢?
【第38句】:日常待人處事中,要秉持誠正信實的心念,不能自欺欺人、心懷不軌。若能終生抱持“此心即道場”的意念,才得入如來室,學(xué)如來行。
【第39句】:【禪心佛語】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富來自施舍,尊貴來自謙恭一樣,美麗的容顏來自柔和善良的性情。
【第40句】: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nèi)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中有三身佛。——《千悔第六》
【第41句】:【佛家禪語】莫輕視小錢,積少成多能大用;勿養(yǎng)成揮霍,固本樸實顧元氣。
【第42句】:【佛語禪話】無爭,并非事事不理,而是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xié)力。
【第43句】:【禪語人生】真正擁有大福德與大智慧的人,他們的舉止會安詳和緩,而不會浮躁。浮躁的人辦不成大事,不知道反省,看不見自身的缺點,成就自然會很有限。
【第44句】:在生活的鏈條上沒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第45句】:【佛心禪語】愛,使你不會因別人的過失而不愉快,但會因為真相而喜悅,要一直準(zhǔn)備著去原諒,去信任,去希望,還有去忍耐。
【第46句】:【禪語人生】我們衡量一個人,除了看他作些什么之外,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看他付出些什么。
【第47句】:住持之要,莫先審取舍。取舍之極定于內(nèi),安危之萌定于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漸積,不可不察。(宋)浮山遠(yuǎn)禪師《與凈因臻和尚書》
【第48句】:若知唯識現(xiàn),離于心所得,分別不現(xiàn)前,亦不住其性。是時攀援離,寂然心正受。《大乘密嚴(yán)經(jīng)》卷上,妙身生品
【第49句】:業(yè)由心造,業(yè)隨心轉(zhuǎn)罪業(yè)因緣,自身所造,非父母為,非從天墮。人行善惡,受苦樂報,如響應(yīng)聲。貪現(xiàn)前利,心行邪諂,不知后世累劫受殃。《佛說未曾有因緣經(jīng)》卷上
【第50句】:【佛心禪語】方丈接著說:“更何況,天道無常,人世無常。今天他比你差,你可以看不起他,明天他若比你強(qiáng)了呢?那時候他再來看不起你,你心里感受卻又如何?”
【第51句】:一個人無論多么威嚴(yán),多么排場,如果沒有愛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個人無論多么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沒有智慧相隨,也只會是名利的仆人。
【第52句】: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作為肉身的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由于內(nèi)心世界的巨大差異,人才有了高貴和平庸之分。
【第53句】:多聞如戒行,法律精進(jìn)學(xué),修已無所爭,是為最吉祥。《法句經(jīng)》卷下,吉祥品
【第54句】: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華嚴(yán)經(jīng)》卷十三,光明覺品
【第55句】:喜而不語是一種豁達(dá),朋友之間的戲虐,遭人誤解后的無奈。這時過多的言辭申辯反讓人覺得華而不實,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做評。
【第56句】:【禪心佛語】孤獨,有時候更像一杯水,沒有雜質(zhì)、沒有污染,是一種清靜的美。
【第57句】:【禪語人生】也許只有夜晚一床溫暖的棉被和一個好夢,才可以慰藉每天有太多不如意的我們。
【第58句】:【禪心佛語】頓悟法門,以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凈為體,以智為用。
【第59句】:【禪語人生】心以誠為貴,志以堅為貴,意以銳為貴,質(zhì)以樸為貴,氣以平為貴。
【第60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不昧良心,不違背常情,不用盡物力,做到這三點,就可以為天地確立心性,為百姓立命,為子孫后代造福。
【第61句】:【禪語人生】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yuǎn)聽不見別人的心聲。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yīng)該多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62句】:【禪心佛語】清明時節(jié)來掃墓,中華民族重孝道;清明節(jié)時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諧;緬懷先賢學(xué)感恩,孝敬親賢世代傳;踏青出游親自然,感念春天新氣象。
【第63句】:只有把智慧和實踐結(jié)合起來,智慧才會產(chǎn)生神奇的力量,而不會成為我們前進(jìn)途中的障礙。
【第64句】:【禪心佛語】如來密意傳,就是心心相通。真法是通過心來傳遞的,不是要通過口來傳遞的。若通過口來傳遞的,就不是真法。
【第65句】:【佛語摘抄精選】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載,日月平等故四時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無爭。(《五燈會元》卷十二)
【第66句】:抵制誘惑,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意味著我們能用心靈的智慧覺照這個世界,意味著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是什么,并能在生活中將這種清醒的智慧貫徹始終。
【第67句】:依止內(nèi)外處,而有心識生,是故識非有,如幻如焰空。(古印度)龍樹《七十空性論》一
【第68句】:【禪心佛語】請求上師三寶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業(yè)障,增加福慧,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第69句】:【禪語人生】一切法因緣生,因緣生就無自性,無自性就是因緣生,因為無自性才能接受因緣。
【第70句】:【佛心禪語】參問之要在專一,不強(qiáng)作為,只守本分,須根腳有透脫處,明見本來面目。
【第71句】:【禪心佛語】看破,但不說破;放下,但不放棄;自在,但不自我;隨緣,但不隨便。
【第72句】:【禪心佛語】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第73句】:【禪心佛語】成功的人,需有八十歲的智慧,二十歲的干勁與五十歲的穩(wěn)重。
【第74句】:【禪心佛語】隨緣不是攀緣,攀緣是有所為,隨緣是有所不為;身為出世行者,于家業(yè)的責(zé)任,原就不可以舍棄眾生,必須饒益眾生。
【第75句】:【圣經(jīng)文案】365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qiáng),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后9:7)
【第76句】:【禪心佛語】寬性寬懷過幾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隨高隨下隨緣過,或長或短莫埋怨,自有自無休嘆息,家貧家富因果顯。萬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閑一日仙。
【第77句】:白馬紅纓彩色新,不是親家強(qiáng)來親。門前栓著高頭馬,縱非親來也是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門前放著討飯棍,骨肉至親不叩門。
【第78句】:【禪心佛語】合情合理的欲望不是錯誤,但被不切實際的欲念終日糾纏卻有礙心理健康,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克制欲望,擺脫這些糾纏等于放下包袱解脫自己。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路途漫漫,活著是一種修行,你我既然無法選擇,那么,就安然的生活著吧。
【第80句】:【圣經(jīng)文案】141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珥2:32上)
【第81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心總是隨著外在的境界轉(zhuǎn)變,或者喜歡什么,或者厭惡什么,變化不定,不能平靜。
【第82句】:對事業(yè)要有計劃,對金錢要會運(yùn)用,對感情要能升華。(當(dāng)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83句】:問:“如何是道?”師云:“爐中有火無心撥,處處無蹤任意游。”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師云:“坐看煙霞秀,不與白云齊。”一《汝州首山念和尚文案》
【第84句】:【佛心禪語】不相信生死輪回,生命就沒有長度;不了解心性,生命就沒有深度。沒有廣度和深度的生命,是短暫而又渺小的。
【第85句】:愛情是會讓人成長的。有些事的確不堪回首,但是請不要逃避。我們應(yīng)該從中吸取教訓(xùn),而不是累積傷痛。
【第86句】:【圣經(jīng)文案】163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
【第8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心里存什么念頭,他就會看到什么東西;他所看到的那個東西,最后會變成他的現(xiàn)實。
【第88句】:做人的基礎(chǔ):修身立德是做人的基礎(chǔ),吾人應(yīng)修心養(yǎng)性、端正行為,方能立身處世。學(xué)佛者則必須持戒修善,奉守正道,方得成正覺。
【第89句】:【禪語人生】只有不設(shè)想報酬,以愉悅的態(tài)度全力以赴,才能獲得生命中最豐富、最偉大的回報。
【第90句】: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而成,并抱持恒久心,于平常的言行舉止中不離佛法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學(xué)佛修德。
【第91句】:【禪心佛語】開口動舌無益于人,戒之莫言;舉心動念無益于人,戒之莫起;舉足動步無益于人,戒之莫行。
【第92句】:【佛心禪語】《佛陀的格言》中說:“在這個世界上,永遠(yuǎn)不可能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
【第93句】:【佛家禪語】信而不修,果報就在那里,或樂或苦,與你寸步不離,不毀不滅。
【第94句】:【佛心禪語】※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但是演戲的時候你要認(rèn)真,不能糊涂,不能當(dāng)真。
【第95句】:【禪心佛語】第二句心若滅時罪亦亡,你這些分別心不起作用,妄心沒了,不再造新的罪業(yè),不障道了,你佛心自然流露出來。
【第96句】:【禪心佛語】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xí)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第97句】:恒唯法師:人生,沒有永遠(yuǎn)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總會痊愈。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
【第98句】:【佛心禪語】別把自己看得太高,這個世界離開誰都行;別把自己看得太低,這世上你獨一無二。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別人比,好好活自己。
【第99句】:【禪語人生】用人所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用人所長,必容人所短。
上一篇:心靈禪語文案令人心動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