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個死了,一個還沒出世】人世間不存在好人。《臺灣小 說選》:“一點都不假,古早人說天良的有兩個,一個死了,一 個還沒出世。”
【第2句】:【 霸王弓,越拉越硬】謂讓步反而使對方強硬。拉,兼指拉 弓、拉攏。鄭義《老井》:“做下虧心事,倒成了霸王的弓,越 拉越硬了,反了你們!”
【第3句】:【紙幣】在紙幣普遍流通的今天,就更有必要探源一下“紙幣”。 “紙幣”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宋真宗時期,在四川出現(xiàn)了代替金屬貨幣的紙幣,這種紙幣稱為“交子”。它不僅足中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自唐朝中期以后,四川的商業(yè)有了較快的發(fā)展,北宋初期,在四川成都地區(qū)仍流行鐵錢。鐵錢有大小兩種,大鐵錢每貫重20多斤,小鐵錢每貫也有6斤多,攜帶起來極不方便,影響了商業(yè)的發(fā)展。宋真宗時期,在政府的許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戶共同印制的“交子”,代替鐵錢在市場上流通,作為現(xiàn)錢使用。后來,交子改由官辦,流行漸廣。紙幣幾經(jīng)沉浮,終成氣候。
【第4句】:管家婆的雞蛋——有數(shù)
【第5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慣)《三國演義》中描寫:周瑜要火燒曹操戰(zhàn)船,一切準(zhǔn)備就緒,只因冬天沒有東風(fēng),不能順風(fēng)勢放火,因此而病。諸葛亮前來探病,索紙筆,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后來諸葛亮“借”來東風(fēng),燒了曹操戰(zhàn)船,曹兵大敗。比喻事前什么都準(zhǔn)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必要條件。
【第6句】:【聽話聽音,鑼鼓聽聲】(諺)指聽人說話,要善于聆聽他的弦外之音,明白話里的真正意思,就像聽鑼鼓一樣,要聽出它的節(jié)奏和音響。 也作聽鼓聽聲,聽話聽音。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
【第7句】:下雨出太陽——假睛(情);陰陰陽陽
【第8句】:【刀山敢上,火海敢闖】釋義:形容非常勇敢。例句:“如果這樣魁梧的小伙子,能碰上一個好樣的帶頭人,準(zhǔn)能造就成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英雄好漢……”
【第9句】:【開后門】(慣)比喻利用職權(quán)給人以不應(yīng)有的方便和好處。
【第10句】:【牛人】“牛人”比喻固執(zhí)且十分傲氣。“牛人”在先秦是一種職務(wù),源自《周禮》。《周禮》記載,地官有“牛人”一職,春官有“雞人”和“龜人”,夏官有“羊人”,秋官有“犬人”。書中寫道:“牛人掌養(yǎng)國之公牛,以待政令,祭祀供享牛;賓客供膳牛;軍隊供犒牛;喪事供奠牛……”意思是說祭祀的時候把牛作為祭品,有賓客的時候招待賓客用牛肉做膳,軍隊打了勝仗犒賞三軍要用牛來犒賞,喪事要用牛來祭奠。看來“牛人”真的與牛有關(guān)。后轉(zhuǎn)義成固執(zhí)、傲氣、脾氣大。“牛人”又稱“牛”。
【第11句】:班主任老師在班內(nèi)講一位同學(xué)丟失東西一事時說:“沒做賊,心不驚;沒吃魚,口不腥。拿了別人東西的人,他不但坐不穩(wěn)而且心也不安。”(河南·淮陽)
【第12句】:飛機艙里伸出個巴掌來——高手
【第13句】:姐姐忌妒她的班長,常在家里說人家的不是。爸爸批評她說:“人無十全,瓜無滾圓,不要吹灰塵找芝麻縫,要多看看人家的長處。”(江蘇·海安)
【第14句】:拉牛尾巴的人——倒退
【第15句】:【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諺)聽別人講說的次數(shù)再多,也不如自己親手做一遍效果好。指一切真知,都必須經(jīng)過實踐方為可靠。 也作“眼過干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16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慣)指不作任何反抗。
【第17句】:吃完了分給我的一份兒點心,我又要去拿弟弟的,媽媽拍了一下我的手說:“一臉子驢毛,還想混著吃馬料,一邊去!”(河南·桐柏)
【第18句】:【把送殯的埋在墳里】(慣)送殯的:送葬時陪送靈柩到墳地的人。 比喻傷害了好心幫忙的人。
【第19句】:【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原指下棋。引申為:旁觀者無切身利 益,看情況比較冷靜全面;當(dāng)事人有切身利益,常執(zhí)著一 端。語序亦可換置。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我只是一個 局外人,沒有權(quán)力來干涉您府上的事。但是俗語說得好,當(dāng) 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20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歇)天橋:北京市永定門內(nèi)一個地段,舊時民間藝人常聚在那里演出。把式:靠賣藝為生的人。舊時在天橋賣藝的人常擺出表演功夫的架勢,但多耍耍嘴皮子,并不動真的。指光說得好聽而不實干。
【第21句】:【座右銘】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銘文,而是一種稱為欹器的酒具。欹器是一種奇特的盛酒器,空著的時候往一邊斜,裝了大半罐則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刂绷⑵饋恚b滿了則一個跟頭翻過去。這種欹器給人以不能自滿,自滿就要翻跟頭的啟迪。春秋時期的齊桓公生前非常喜歡這種欹器,座位右邊總是放著一個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驕傲自滿。而耐人尋味的是名震天下的一代霸主,竟被自己寵信的奸臣軟禁起來,活活餓死,以致腐尸臭爛流出尸水才被人發(fā)現(xiàn)。一次,孔子帶著學(xué)生到廟堂里來朝拜,看到了此酒器,他知道欹器的來歷,便給弟子們講述當(dāng)年齊桓公置欹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說完,他就讓學(xué)生取來水倒進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說的一樣。孔子便對著學(xué)生說:“讀書也是一樣,謙受益,滿招損。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回到家中,孔子也請人做了個欹器放在座位的右側(cè),用來警戒。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屬上的銘文所代替,“座右銘”是由欹器發(fā)展而來的。再后,“座右銘”的材質(zhì)和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有的貼到墻上,有的擺到桌上。
【第22句】:屬蝙蝠的——夜里歡
【第23句】:鴨子吃蝸牛——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味
【第24句】:水里的螞蟥——粘上便難脫
【第25句】:【泰山壓頂不彎腰】(慣)形容在艱難困苦或巨大的壓力面前不屈服:
【第26句】:【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閑】(歇)先生:民間對瞎子的戲稱。瞎子迷了路閑轉(zhuǎn)悠,坐在家里也是閑坐著,反正是一樣閑著不做事。比喻事情不值得花費心思去想去做。
【第27句】:【一字值千金】文章或書法好,受重視。清代《二十年目睹 之怪現(xiàn)狀》:“但是古人一字值千金,我雖不及古人,打個對 折是要的。”
【第28句】:【常抱的娃娃不會走】(諺)比喻對年輕人不敢大膽任用,只會妨害他們的成長。
【第29句】:【大旱三年,餓不死廚官】(諺)廚官:管理伙食的人。指即使連遭三年旱災(zāi),發(fā)生大饑荒,也不會餓死做飯的廚師。泛指務(wù)的什么營生,就會在這方面得便宜沾光。 也作“荒旱三年,餓不死廚子”。
【第30句】:【心寬出少年】(諺)心胸開闊,能使人保持年輕。指人樂觀豁達,無憂無慮,就不易衰老。
【第31句】:【死狗——扶不上墻】(歇)比喻人素質(zhì)太差或沒有志氣,別人想扶持也扶持不起來。 也作“死狗——扶不到墻上”。
【第32句】:【龍配龍,鳳配鳳,鵓鴣對鵓鴣,烏鴉對烏鴉】(諺)龍要找龍配對,鳳要找鳳配對,鵓鴣只能配鵓鴣,烏鴉只能配烏鴉。比喻男女婚配,要講究門當(dāng)戶對。
【第33句】:【敲竹杠】“敲竹杠”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借某種口實抬高價格或索取錢財。“敲竹杠”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有以下幾種說法。一說是清朝末年,各水陸要沖設(shè)置關(guān)卡,查禁煙土,但禁而不絕。煙販挖空心思把煙土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隨船從水路運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駛至浙江紹興碼頭時,緝私官帶人上船檢查,查遍船艙每個角落,未發(fā)現(xiàn)煙土。這時,一個老師爺吸著長煙袋,緩步走到船艄,信手在船篙上敲敲煙灰,煙袋鍋兒敲得竹篙“篤篤”直響。船上商販心中有鬼,嚇得面如土色,以為師爺已經(jīng)看透了秘密,慌忙掏出大把銀子悄悄塞給他,請求包涵。他這一舉動,倒把師爺鬧糊涂了,還是師爺腦筋轉(zhuǎn)得快,看了看竹杠,這才笑納了銀子,將船放行。從此,“敲竹杠”就成了訛詐財物的代名詞。二說是清代末年,市上小額交易都是用銅錢,店家接錢便丟在用竹杠做的錢筒中,晚上結(jié)賬時倒出來盤點。當(dāng)時上海有家店鋪,老板很滑頭,對待陌生主顧常常隨意提價。每當(dāng)伙計接待陌生顧客時,店主以敲竹杠為暗號,敲一下提價一成,坑騙顧客。三說是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上海成為對外通商碼頭,中外客商云集。當(dāng)時外灘的十六鋪碼頭是國內(nèi)各路客商的交匯地,一些外埠的小商販,白天經(jīng)商,夜晚為了節(jié)省開支就在碼頭附近路邊屋檐下打地鋪過夜。這就為警察局的巡捕和一些地痞流氓提供了“生財”的機會。他們以維護治安為由,向小商販勒索錢財。小商販就動腦筋把銅板、銀元、紙幣藏在挑運貨物的抬杠里。可時間一長,被巡捕和地痞流氓知道了內(nèi)情,不交所謂的保護費就敲敲商販的竹杠或抬棒。小商販們?nèi)遣黄疬@些歹人,破財免災(zāi),就從杠棒中倒出些銀兩來“開路”。從此“敲竹杠”成了強行勒索的代稱。
【第34句】:【眼睛長到頭頂上】(慣)形容人驕傲自大,目空一切。也形容人勢利。 也作眼睛長上額頭。 眼睛長到腦門子上。 眼睛長到腦瓜頂上。
【第35句】:【身在福中要知福】(諺)身處在幸福之中,要知道珍惜這幸福生活。 指人必須知足惜福。
【第36句】:【上有天,下有地,中間有良心】天地作證,憑良心做事。袁 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上有天,下有地,中間有良心;我 要是三心兩意,叫我挨槍子兒。”
【第37句】:【 軍聽將令草聽風(fēng)】強調(diào)必須服從。軍,也說:兵。類似 的:軍聽將令,馬聽鑼聲。葉辛《蹉跎歲月》:“老話說,兵隨 將領(lǐng)草隨風(fēng),兒孫全看著老輩子。”
【第38句】:屁股袋上裝黃連——苦在后頭
【第39句】:【閻王好做,小鬼難當(dāng)】(諺)指當(dāng)個閻王發(fā)號施令容易,當(dāng)個小鬼跑腿應(yīng)差卻十分難。比喻上司頭目好當(dāng),下級辦事人員難做。
【第40句】:【瞎子撲螞蚱——有你也抓不住】(歇)指不了解情況,辦不成事。
【第41句】:穿皮襖喝燒酒——里外發(fā)燒;里外熱乎
【第42句】:【無娘兒,天照應(yīng)】(諺)沒有親娘照料的孩子,無人疼愛,只靠老天關(guān)照。指沒娘的孩子很可憐,沒有母愛。也指沒娘的孩子過早地懂得人間的辛酸苦難。
【第43句】:【除了靈山別有佛】(諺)靈山:靈鷲山,佛祖圣地,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居住。比喻凡事不可只認(rèn)一條死理,要能夠靈活變通。 也作“除去靈山別有廟”。
【第44句】:【一箭射兩只老鴰】一舉辦成兩件事。成語:一舉兩得、一 箭雙雕、一石二鳥。徐光耀《平原烈火》:“把車子扣下,叫他 光桿兒回去。他賠幾回本,以后就不出來了,我們也有車子 騎了。這叫什么?一箭射兩個老鴰。”
【第45句】:【老虎不嫌黃羊瘦】(諺)比喻東西只要還有一點用處,就要抓住不放。也指強者對弱者的掠取,是不計多寡肥瘦的。
【第46句】:哥哥和外商談生意,聽外商說得頭頭是道,就急于和人家簽合同。爸爸在一旁提醒他:生意場上可是風(fēng)云變幻莫測,自古就有‘人不保心,木不保寸;一說。你可得想仔細(xì),穩(wěn)妥一些啊!”(河南·輝縣)
【第47句】:爸爸問我的學(xué)習(xí)情況,我支支吾吾地不敢正面回答。爸爸慢條斯理地說:“心里沒冷病,不怕吃西瓜。我看你最近老躲著我,成績肯定不怎么樣。”(河南·輝縣)
【第48句】:行船靠舵,趕車靠鞭。
【第49句】:【舍不得白米抓不著雞】(諺)舍得撒出一把白米,才能把雞逮住。 指不肯付出代價,就不會有相應(yīng)的收獲。 也作“舍不得米,提不來雞”。
【第50句】:不種芝麻不養(yǎng)蠶——無油無綢(無憂無愁)
【第51句】:【臘月】我國農(nóng)歷十二月稱為“臘月”,來歷有二。一是接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開皇四月十二日,詔日:“古稱臘者,接也,取新故交接之意,可以十二月為臘。”可見,在隋朝以前就稱十二月為臘月。二是同獵同祭有關(guān),用獵物祭祀。“臘”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從周代起,各諸侯均于年終時以獵物舉行祭祀祖先和百神的活動。漢代以后,臘月祭祀更隆重。由于臘祭都是在農(nóng)歷十二月舉行,所以十二月被稱為“臘月”。以后,與臘月相關(guān)的往往都加上一個“臘”字,如臘月開的梅花叫“臘梅”,臘月腌制的肉也稱“臘肉”,民俗臘月初八喝粥稱“臘八粥”。
【第52句】:夢里結(jié)婚——好事不成
【第53句】:【脊梁朝天臉朝土】見“臉朝黃土背朝天”。
【第54句】:割麥刮大風(fēng)——亂了鋪(譜)
【第55句】:快刀斬亂麻——干脆利落
【第56句】:【狗皮膏藥貼上了】糾纏擺脫不掉。浩然《艷陽天》:“馬立 本這小子又是狗皮膏藥往淑紅身上貼,讓淑紅媽給寒磣了 一頓,沒臉拉撒地走了。”
【第57句】:【猛火烤不出好燒餅】(諺)燒餅:面食的一種,用火烤熟。指火力過猛,烤出的燒餅皮焦里生。比喻操之過急辦不好事。
【第58句】:【啞子嘗黃柏——昧苦自家知】(歇)黃柏:落葉喬木,樹皮味苦,可入藥。指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第59句】:【吃五谷雜糧,保不住不生病】(諺)指人免不了要吃五谷雜糧,也就免不了要生百病。 也作“人吃五谷生百病”。
【第60句】:【摔碟子摔碗】(慣)形容摔摔打打,亂發(fā)脾氣。 也作摔盆子砸碗。 摔桌子砸板凳。 摔盆子摜碗。
【第61句】:【七個頭,八個膽】(慣)形容人膽子非常大。
【第62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諺)指只要舍得金錢,就能招得勇士為你賣命。 也作重賞之下,必有死夫。死夫:不要命的勇士。 重賞之下出勇夫。 重賞之下無懦夫。
【第63句】:【拉住狀元喊姐夫】(慣)譏諷人不顧廉恥去攀附權(quán)貴。
【第64句】:我遇到一個生字去問叔叔,叔叔說:“我可連一天圣人的罵也沒挨過,只認(rèn)識扁擔(dān)那么長個‘一’字。”(安徽·利辛)
【第65句】:【瓜無個個圓,人無樣樣全】釋義:比喻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例句:只是,正像人們常言說的那樣:瓜無個個圓,人無樣樣全。老成厚道的農(nóng)村實干家羅祖華,對于為人處世方面的學(xué)問簡直少得可憐。
【第66句】:【—個槽上不能拴兩個叫驢】叫驢即公驢,兩頭叫驢會咬 架,比喻兩股勢力不能共存。類似的:一個籠里關(guān)不了兩只 公雞/一個樁上不能扣兩條牛。成語:勢不兩立。姚雪垠 《李自成》:“咱們八大王很嫉恨姓李的稱闖王,行事又不一 般,怕他將來成大氣候。俗話說,一個槽上拴不下倆叫驢, 就是這個道理。”
【第67句】:【元寶】“元寶”的來歷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古代的銅錢幣名稱。元寶之名首見于五代。據(jù)《文獻通考·錢幣》介紹:后晉石敬瑭時期鑄造錢幣,因其年號為“天福”,所以把新鑄的錢幣叫做“天福元寶”。到宋太宗趙光義時期,每逢改元,一般都要鑄造新幣,新幣遂用新年號為“某某元寶”。這在《宋史·食貨志下二·錢幣》有記載:“初,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淳化改鑄,又親書‘淳化元寶’,作真、行、草三體。后改元更鑄皆日‘元寶’,而冠以年號。”這是把銅錢稱為“元寶”的來歷。二說元朝忽必烈時期,以國庫銀子鑄成銀錠,作為貨幣流通,叫做“元寶”。這種元寶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元史·楊浞傳》說到白銀元寶的來歷。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66年),朝廷建立總管全國財政的國用司,以楊浞為國用司員外郎,負(fù)責(zé)主持國庫業(yè)務(wù)工作。他不僅是財務(wù)專家,也是個很細(xì)心的管理者。他發(fā)現(xiàn)國庫白銀在出入時,有偷拿零碎銀子的現(xiàn)象,為了消除這一弊端,楊浞向朝廷建議把散碎白銀熔化,以五十兩鑄為一錠,銀錠上再鑄“元寶”二字,意為元朝之寶,這樣的大錠銀子偷盜就不容易了。朝廷認(rèn)為楊浞的建議有理,遂下令熔鑄元寶。所鑄元寶呈馬鞍形狀,兩端圓弧,中間束腰。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還能看到的“元寶”實物。以上兩種說法都能成立。五代“元寶”名稱首次出現(xiàn),是銅錢的稱謂;元代“元寶”是白銀鑄造的實物元寶,這種元寶始于元代。
【第68句】:【除了死法有活法】(諺)除去原本固定的辦法,更有許多靈活變通的辦法。指做事不要死守成規(guī),只要放開思路,辦法很多。
【第69句】:跛腳馬上戰(zhàn)場——有死無活
【第70句】:【黑吃黑】(慣)指壞人之間互相爭斗、勒索。
【第71句】:【會讓路的不是癡漢】(諺)走路時,能主動給人讓路的,絕不是癡呆的表現(xiàn)。比喻見機行事的人,聰明機靈。
【第72句】:樹蔭底下使羅盤——陰不陰來陽不陽
【第73句】:鐵匠催徒弟——快打
【第74句】:【倒抽一口冷氣】冷不防受到意外的打擊。馬烽西戎《呂 梁英雄傳》:“雷石柱一聽,驚得倒,抽了一口氣,心‘通通通’ 跳起來。”
【第75句】:口袋里裝釘子一個個想出頭
【第76句】:【把官路當(dāng)人情】(慣)指拿公家或他人的錢物給自己做人情。
【第77句】:彌勒佛頭上筑鵲巢——喜上加喜
【第78句】:【 終日打雁,叫雁啄了眼睛】謂有經(jīng)驗的人,做事偶然失利。 或說:天天打雁,倒叫雁啄了眼睛。清代《小五義》:“兩家寨 主一裝醉,再上來的酒就有蒙汗藥了。智爺也是終日打雁, 教雁啄了眼睛。”
【第79句】:【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慣)形容變化非常快。
【第80句】:媽媽夸我普通話講得標(biāo)準(zhǔn),寫文章有條理,我也喜滋滋地說:“常說口里順,常寫手不笨,這是我勤奮的結(jié)果。”(廣東·龍門)
【第81句】:【打卦打卦,只會說話】(諺)打卦:算卦,算命,推算人未來命運的迷信活動。指測八字算卦的人,只會用花言巧語騙人錢財。
【第82句】:吃掛面不調(diào)鹽——有言(鹽)在先
【第83句】:【人不親行親】(諺)行(hang):行業(yè)。指同一行業(yè)的人,在情感上總是相親的。
【第84句】:麻雀和老鷹斗嘴——拿性命開玩笑
【第85句】:【 土命人心實】謂人心地誠實,不會用心眼,不會耍花招。 浩然《艷陽天》:“你往后別跟五嬸逗著玩了,五嬸是土命人 心實,遇著不順眼的事兒,愛著急、上火,我要沒輕沒重地給 你一頓,多讓人瞧不起你。”
【第86句】:【用人血染紅頂子】(慣)頂子:清朝官員裝在帽頂正中的飾物,用寶石、水晶、珊瑚、金屬制成,以其質(zhì)料和顏色表示一定的品級。比喻靠害人來謀取官職。 也作“拿人血染紅頂子”。
【第87句】:【彼一時,此一時】(慣)指那時是一個樣子,現(xiàn)在是另一個樣子,情況已大不相同。 也作“此一時,彼一時”。
【第88句】:箭穿大雁喉——喊叫不得
【第89句】:吃米飯揀谷子——挑剔
【第90句】:【水是土地的血液】釋義:沒有水,土地就不能長莊稼。例句:沙比爾望著這有水便可以變成良田的荒地,心里可不是滋味。“水是土地的血液”,“土地離不開水,好漢離不得群。”
【第91句】:【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銅】(諺)山那邊縱然有金子,也比不上到手的銅實在。指想望再好也只是想望,已得到的實惠無論多么小,卻實實在在歸自己所有。也指凡事寧求小而實,不務(wù)大而空。
【第92句】:【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諺)指年節(jié)的交接,月份的交接,好在都是短暫的一天,容易混過;只有這一天接一天無盡頭的困苦日子,最是難熬。
【第93句】:【遍地是黃金,缺少有心人】(諺)指發(fā)財致富的機會隨時隨地都有,就看人們有沒有生財?shù)难酃夂托挠嫛?/p>
【第94句】:【姜是老的辣】釋義:姜:生姜,味辣。姜越老味越辣。比喻人越老經(jīng)驗越豐富,辦事越老練。例句:他常說:“姜是老的辣。松柏是老的硬,人老吃成鹽多,骨頭比年輕人棒。”
【第95句】:【貞潔女子街上走,板壁縫里出妖精】(諺)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貞潔女性,尋歡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貞潔,并不在于是否在公眾場合露臉。
【第96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釋義:潰:潰決。蟻穴:螞蟻洞。比喻小處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例句:“找教導(dǎo)處,退回去。這樣的人,我們不歡迎!”……“高見!古人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我們不能開這個耗子洞。”
【第97句】:跟狐貍情節(jié)親——惹禍上身
【第98句】:玻璃上跑車——沒轍
【第99句】:鏡子里夾相片——形影不離;形影相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