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電線桿上插雞毛——好大的撣子】(歇)撣子:一種除塵工具,常用雞毛綁在小竹棍上做成。撣:諧“膽”。驚嘆或指責人膽子太大。
【第2句】:幾場秋雨過后,天氣有些冷了。我問爸爸:“冬天還沒到,咋這么冷呢?”爸爸說:“一場秋雨一場寒,三場秋雨換上棉。”(陜西·寶雞)
【第3句】:稻谷成熟了,我和弟弟到鄉下的姑姑家去幫著收打。看到弟弟沒有撿起落在田里的谷子,姑姑說:“記住,細收要細打,顆粒要還家!”(廣東·龍門)
【第4句】:【一口咬斷鐵釘子】(慣)形容人果斷、堅決,說話算數不翻悔。
【第5句】:【隔著皮兒看不透瓤兒】(諺)瓤(rang):皮或殼里包著的東西。指隔著表層看不透內里。比喻人或事物的內情與本質不容易了解清楚。 也作“隔著皮看不見瓤”。
【第6句】:箭穿大雁喉——喊叫不得
【第7句】:【拿皇杠壓人】釋義:比喻用皇家或官府的權勢壓服別人。例句:什么尊重不尊重國府,你別拿皇杠壓人,這是咱地方上的事兒。
【第8句】:【 坐大船,劃懶槳】比喻在集體中混日子,不努力工作。 《北京日報》(1985,1,14):“多年來,人們習慣于有患同當, 有福同享,坐大船,劃懶槳。”
【第9句】:【若依佛法,冷水莫呷】(諺)呷(xia):喝。要是嚴格按照佛教教義的規程行事,就連冷水都不能喝了。泛指凡事都要靈活通變,不可拘泥。
【第10句】:【一馬勺壞一鍋】部分殃及整體。從維熙《愛的奇跡》:“因 此,袁海生怕一馬勺壞了一鍋燙,來了一個小偷,使他的兒 女都得了傳染病。”
【第11句】:【久處令人賤】(諺)住在別人家時間久了,容易讓人家厭煩甚至瞧不起。指親戚朋友家不宜久居。
【第12句】:【蠓蟲飛過都有影】釋義:蠓蟲:蠓科的昆蟲,比蚊子小,能叮咬人、畜,傳染疾病。比喻人經過某處或做什么事情,總會留下形跡。例句:“蠓蟲飛過都有影,何況是常常圣旨來到,能夠瞞住誰?”
【第13句】:草原里的狍子——三五成群
【第14句】:【不結子花休要種,無義之人不可交】釋義:不要栽種不結籽的花卉,不可與不講信義的人交往。例句:“家中平安兒小廝,在南瓦子里宿娼。被吳驛丞拿住,痛刑拶,打教他指攀月娘與玳安有奸,要羅織月娘出宮,恩將仇報。……正是:不結子花休要種,無義之人不可交。”
【第15句】:【天沒眼睛,地沒良心】謂天地間沒有公正。《李順大造 屋》:“天沒眼睛,地沒良心,窮人受的災,想也想不到,說也 說不盡。”
【第16句】:【打掉門牙往肚里咽】被人欺侮,無處伸冤,只好自己忍受。 成語:忍氣吞聲。清代《醒世姻緣傳》:“寵的那小荷香上頭 鋪臉,叫他像降賊的一般,打了牙往肚里咽。”
【第17句】:春天的大雁——又回來了
【第18句】:媽媽生病了。我問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讓媽媽高興啊?”爸爸說:“你把你的成績單裝在口袋里,別讓媽媽看見,媽媽就高興了!”(河北·新樂)
【第19句】:爸爸讓哥哥去噴農藥,哥哥說:“我不會。”爸爸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師傅了。”(河南·內鄉)
【第20句】:【血債要用血來還】對于殺人者必須報仇。魯迅《華蓋’集 續編》:“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 利息!”
【第21句】:【下課】“下課”一詞原本是教學用語,指一堂課結束。現在卻增添了新的詞意,指體育教練因執教能力被迫停教。它源自四川的球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過四川球迷們的演繹,下課詞義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變成了足球隊教練被迫離職的一種生動寫照。“下課”最初應用在中國足球隊第一任外籍教練施拉普納身上。當時這位德國老頭告訴中國球員,如果不知道將球往哪踢好,就往門里踢,1993年中國足球隊卻在成都慘敗,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響起了“施拉普納,下課”的憤怒聲音。從此,“下課”一詞被廣泛地應用在足球領域,隨后,又被廣泛地引申到其他體育領域,幾乎與引咎辭職同義了。同時,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該被淘汰的意思。
【第22句】:【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爵祿,何處買青春】(諺)駿馬、美人、爵祿,都可用金錢買到,惟獨人的青春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 指青春是人生最可寶貴的。
【第23句】:【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歇】處境相同,不應譏笑別人。或 說:烏龜笑鱉爬。古華《芙蓉鎮》:“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 歇。都是一樣落難,一樣造孽。”
【第24句】:【驢唇不對馬嘴】這個俗語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它最早的出處是宋《五燈會元》卷十五:“驢唇馬嘴夸我解問,十轉五轉話繞你從朝問到夜。”這里的“驢唇馬嘴”本意是指眾人紛紛詢問,形容人多嘴雜的意思。后來演化出“驢唇不對馬嘴”,用來表示兩不相干的事物。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講,驢唇是可以對馬嘴的.因為它們是同科動物,猶如獅虎和狼犬一樣,獅虎配生下獅虎獸,狼犬配生下狼狗,驢和馬配生下騾子。所以,“驢唇”對“馬嘴”沒有什么稀奇,倒是驢唇對上其他動物的嘴,那就稀奇了。不過,這也證明了中國的詞匯是豐富多彩的。
【第25句】:【惹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26句】:【老母豬扎壇子——顧腦袋不顧腚】(歇)扎:鉆進。腚:屁股。形容驚慌失措,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第27句】:【一家有事,眾鄰分憂】鄰里街坊,會互相幫助。張孟良《兒 女風塵記》:“一家有事,眾鄰分憂,單指望著遭難的人家是 不行的。如今只有大家一齊出力,才能把錢湊出來!”
【第28句】:【家中無鬼萬年安】(諺)家里要是沒有鬼怪作祟,就會長久地平安無事。指家庭出了邪佞,就會衰敗。
【第29句】:【葫蘆內賣出什么藥來】釋義: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的果實,可以掏空做器皿,過去常用來裝藥。比喻不知人肚子里到底打算搞出什么名堂來。例句:“你們都退去,只留朝云在此。”眾人領命,一齊都散,不留一人。元普便叫朝云閉上門,朝云正不知劉元普葫蘆內賣出什么藥來。
【第30句】:布娃娃的眼睛——有眼無珠
【第31句】:【郎不郎,秀不秀】(慣)郎、秀:明初把人分為哥、畸、郎、官、秀五等,哥最下,郎居中,秀最上。既不是郎,也不是秀。形容人不倫不類,沒有出息。
【第32句】:【貪產貧,惜產窮】(諺)貪產:貪占產業。惜產:死守產業。指對財產貪占或死守不舍的,都會受窮受困,不得自在。誡人不可貪占,也不可吝嗇。
【第33句】:【近家無瘦地,遙田不富人】(諺)瘦地:貧瘠的土地。遙田:離家遠的田地。指離家近的土地管理方便,故而肥沃;離家遠的土地難以管理,故而薄收。
【第34句】:六月的暴雨——陣兒
【第35句】:【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謂新陳代謝是普遍規律,無須留戀 舊的。類似的:腐肉不去,新肉不長。臺灣梁實秋《雅舍小 品四集》:“要教導父母,莫要心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第36句】:【老佛爺】現在,清代的影視劇泛濫,將慈禧太后稱為“老佛爺”,誤導大家一提到“老佛爺”就認為是慈禧太后。其實,“老佛爺”并不是慈禧太后所獨有的,甚至不應她所有,是她強加于自己的。 “老佛爺”源于清初。清朝是由滿族(先初稱為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女真族首領被稱為“滿柱”,“滿柱”是佛爺“曼珠”的轉音,是佛爺吉祥的意思。以后代代相傳,清朝建立后,將滿語的“滿柱”譯為漢語的“佛爺”,于是“佛爺”就成了皇帝的特稱。慈禧太后雖獨斷朝政,但她沒有做過女皇,何來“老佛爺”之稱。慈禧太后為什么被稱為“老佛爺”呢?其中有一個故事。光緒初年,慈禧為了再度垂簾聽政,使用種種手段為自己大造聲勢。心腹太監李蓮英明白主子的心意,令人依照慈禧的模樣在萬壽寺大雄寶殿后面新建了一座觀世音像,接著向太后謊稱萬壽寺大雄寶殿有雙佛顯光。慈禧去之后發現大雄寶殿還是原來的三世佛,勃然大怒。李蓮英請太后到后殿御覽,慈禧轉到三世佛后,果然看到一尊觀世音像,李蓮英大喊“老佛爺到”,在場的大臣們立刻跪下高呼“恭迎老佛爺。”慈禧太后故作不解地問道是哪個老佛爺啊,大臣們立刻回答道:“就是太后您老佛爺啊!”“您就是救苦救難的觀音!”“請您再度垂簾聽政,解救萬民。”這一席話讓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很快“太后老佛爺”之稱就舉國上下無人不知了。慈禧太后強奸民意稱她“老佛爺”,給中國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第37句】:【反說反有理,正說正有理】(慣)反面正面都有理。指人狡辯,無論怎么說,自己都有理。
【第38句】:猢猻跳上煎餅鍋——瞎蹦跶
【第39句】:鄰居張某因偷竊被公安局抓去了。爺爺搖搖頭說:“上個月他叔叔因打架被抓去了,現在他又被抓,真是‘塘敗出泥鰍,家敗出毛猴’啊!”(安徽·阜陽)
【第40句】:補鍋匠戴眼鏡——凈找碴(岔)兒
【第41句】:【屬爆竹的——點火就響】(歇)人像是有爆竹的屬性,一點火就爆炸。形容人性子急躁,遇事容易發火。 也作“屬炮仗的——一點就響”。
【第42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諺)屠刀:殺人刀。只要能放下殺人刀,改惡從善,馬上就是佛一樣的善人。原為佛教勸人向善語,后指人只要能改惡,就大有作為。 也作“放下屠刀,立證菩提”。菩提:梵語,即佛道。
【第43句】:【神仙也有打盹時】(諺)打盹(dun):打瞌睡。神仙也有迷糊的時候。比喻即使是精明不過的人,也免不了有疏忽、失算的時候。
【第44句】:【天狗吃不了日頭】釋義:迷信認為,日、月之蝕是天狗吃了太陽和月亮。比喻事情不會變壞,不用擔心。例句:天狗吃不了日頭,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
【第45句】:【脊梁骨里冒涼氣】(慣)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渾身發冷。 也作脊梁溝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涼氣。
【第46句】:【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一俗語多用于批評那些悲觀失望、消極沉淪的處世哲學。人們譏諷某些醉生夢死的玩世不恭者,常說他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沒什么出息。 “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俗語源自唐詩。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全詩如下:“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意思不難理解,是說世間事如果得到了,就應該高歌歡慶;沒得到而失去了則放手休止;多愁苦多怨恨也要悠然自得順其自然。今日能醉就醉,能歡樂就歡樂,明天有憂愁就放到明天再去愁吧,不必總把不開心的煩惱掛在心頭。顯然,既然詩人鄭重其事題名《自遣》,那么,此詩是自我發泄、消遣之作。作者羅隱出了什么事,因何有感而發呢?他當年曾十次考進士而不中,自感前途渺茫,揮筆自我發泄寫出了這首至今被人常引用的詩篇。羅隱的自遣,還包含規勸他人之意,從這一點出發,不能說此詩完全消極,若人們能不被煩事壓得痛不欲生,以及時行樂排解一下情緒,這不失為一個曠達灑脫的積極處事之法。只要不墮入酗酒深淵,以樂觀豁達態度面對暫時失落,這會減去不少自甘墮落或輕生個案呢?效果也許比“用酒消愁愁更愁”好多呢。
【第47句】:【 身在蕾營心在漢】關云長在曹操營中時,心里總想回到 劉備那兒去。借指表面上為一方工作,實際上為另一方著 想。古華《浮屠嶺》:“富灘雖說是你娘家,可你身在曹營心 在漢!這三國里的話你懂不懂?”
【第48句】:【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釋義: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例句: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牛茂盛看著曹老三一家人的舉動,捉摸到有不測的風云。
【第49句】:【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釋義:比喻人心難測,要真正了解很不容易。例句:現在是革命時代,只講干革命不講打天下,但是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真正的革命派當然很多,假革命準又能保其無?
【第50句】:【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諺)指凡在危及生命的緊要關頭,只有親如父子兄弟的人,才會舍生忘死地相互救助,拼命去干。 也作打虎不離親兄弟,上陣不離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第51句】:【百靈鳥不忘樹,梅花鹿不忘山】(諺)指百靈鳥不忘它生活著的樹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著的深山。 比喻人無論生活環境怎樣變化,都絕不可忘本。
【第52句】:變戲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第53句】:【單打一】(慣)指在一個時期內,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或只接觸某一方面的事,而不管其他方面。
【第54句】:【老鼠尾巴熬湯——油水不大】(歇)油水:本指所含的脂肪質,轉喻可以利己的好處。比喻可賺的錢不多,或可拿出的財物不多。 也作老鼠尾巴熬湯——沒什么油水。 老鼠尾巴——沒有多大油水。
【第55句】:口含黃連——苦到心
【第56句】:【西方不亮東方亮】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第57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下功夫,再難的事情也能 做成。或說:鐵打房梁磨繡針/鐵杵磨成繡花針。臺灣電視 劇《含羞草》:“沒關系,我這人有耐力,有道是有志者事竟 成,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第58句】:【家有黃金,外有斗秤】(諺)家里有多少金銀,四鄰八舍有斗有秤給你稱量得一點兒不差。指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如何,瞞不過鄰里鄉親。 也作“家有黃金外有秤”。
【第59句】:【 撒手不由人】放手就無法控制。劉云若《紅杏出墻記》: “這是撒手不由人的事,本來初次見面,怎能把你鎖在這里, 放你走了,說不定你就不再來。”
【第60句】:木偶做戲——受人牽連
【第61句】:【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說話算數,說一不二。清代《紅樓 夢》:“你不當家,我也不來問你,你如今現在是說一是一,說 二是二。”
【第62句】:【貂惜皮毛象護牙】釋義:貂:一種動物,皮毛珍貴。比喻各自珍惜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例句:他略頓了頓,又進一步開導說:“貂惜皮毛象護牙。咱們呢,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站穩腳跟,不被沖垮,保住烏紗帽。”
【第63句】:【魯班門前掄斧——不知天高地厚】(歇)指缺乏自知之明,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本事。常含譏諷意味。
【第64句】:【罵人不帶臟字兒】(慣)指罵人話中沒有粗俗下流的詞語,罵得含蓄。
【第65句】:媽媽見爸爸一根接一根地吸煙,就指著他的腦袋說:“你真的怕自己的鼻子被痼蟲子噓了,這樣不停地吸?”(湖南·雙峰)
【第66句】:【前怕狼,后怕虎】(慣)形容人膽小怕事,顧慮重重。
【第67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語比喻人與周圍事物、人與人之間習性的關系,常因環境等改變自己。此典出自《北堂書鈔》六十五卷引《晉傅玄少傅箴》:“夫金木無常,方圓應形,亦有隱括,習與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晉朝的大臣傅玄是個品學兼優的人,很受皇帝敬重,被任命為太子的首席教師——太子少傅。太子府里屬員很多,有宮女、太監以及一大批為太子辦事的官吏。這些人為討太子歡喜,阿諛逢迎,在這樣的環境里,要想學好是很難的。為此,傅玄非常憂慮。有一次,他給太子講課的時候,講道:“想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皇帝,你一定要多接近正派的人。譬如,常接近朱砂,就會被它染紅;多接近墨水,就會被它染黑。對自己則一定要嚴格要求,行為端正,做到這些,周圍的人才會跟你學,正派的人才會圍繞到你身邊來。譬如:聲音清亮,回聲就一定和諧;自己站得直,影子就一定不會斜。你如果多接近正人君子,那么符合德義的話就會聽得多,自己的行為就會逐漸符合規范準則。如果你多接近小人,那就好像進入賣鮑魚的店一樣,時間久了,你就聞不到蘭花的芳香了。”后來皇帝聽到了傅玄的這番話,覺得很有深意,就命人把它寫在屏風上,放在太子的房里,讓他每天讀一遍,把它叫做《太子少傅箴》。從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了太子警示自己的座右銘。
【第68句】:我們一家在吃螃蟹。我說:“爸爸,再給我留一只。”爸爸說:“你是好的吃個死,賴的死不吃。”(江蘇·淮陽)
【第69句】:【破車礙好道】(諺)比喻不合時宜的舊事物不清除,就會妨礙新計劃的實施或新生事物的進展。
【第70句】:【正沒窟窿下蛆,來了個賣藕的】(慣)比喻正好給干壞事的人提供了方便。
【第71句】:【軍禮】“軍禮”即軍人的禮節氣,通常包括舉手禮、注目禮、舉槍禮等。軍禮瀟灑英姿,整齊劃一,甚是好看。軍禮最早是從英國開始的。當年,英國海軍在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為凱旋的將士們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在大會上,女王親自為有功將士頒發獎章。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規定參加授獎將士不得平視女王,要用手背遮住眼部。這個動作后來就逐漸演變成了今天各國軍隊的軍禮。
【第72句】:【大年初一吃餃子——沒外人】(歇)指在場的都是自家人。
【第73句】:我學了一年的小提琴,盡管天天練習,卻始終沒有多大進步。星期天,我又在院子里苦練,鄰居王阿姨從門口走過,冷冷地說:“你呀,根本就是西瓜皮打鞋掌——不是那塊料,別在那兒捉起臭蟲放在自己腦殼上叮——自討苦吃了。”聽后,我不服氣地說:“你也別總是隔著門縫看扁人……”(河南·孟州)
【第74句】:聽見貓叫身發抖——膽小如鼠
【第75句】:【蔫牛不下磨,快牛門前臥】(諺)蔫(nian)牛:慢慢騰騰不起性的牛。同樣拉磨,蔫牛拉得慢,下不了套;快牛早早拉完,臥在門前歇息。比喻干活利落的人,總顯得輕松;干活不起性的人,什么時候都顯得忙碌。 也作“快牛門前臥,蔫牛不下套”。
【第76句】:【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釋義:比喻環境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這幾天俺才琢磨出個理兒來: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林子密了,什么鳥都有,天下大了,什么人都有,哪能都長師傅你一樣的心腸。
【第77句】:我家的小鬧鐘不走了,媽媽在它的背面擰了幾下,笑著對我說:“你呀,和它一樣,每天都需要上發條。”(河南·內鄉)
【第78句】:【鳥無頭不飛】釋義: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領頭的人。參見“蛇無頭而不行”、“人無頭不行,烏無翅不騰”。例句:“鳥無頭不飛,你這扶梢的不在,他們都不敢當家。”
【第79句】:【物極則反,人急計生】緊急之際,人被逼想辦法應付。成 語:急中生智。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物極則反,人急 計生。趙壽忽地轉起一念,便道:爹莫慌,我自有對付他的 計較在此。”
【第80句】:【掉書袋】(慣)指愛引經據典,賣弄才學。 也作“調書擔”。
【第81句】: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
【第82句】:【泥人不改土性】(諺)比喻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第83句】:【當紅娘】(慣)紅娘:《西廂記》中的人物,崔鶯鶯的侍女,促成了鶯鶯與張生的婚姻。指為男女婚姻或其他事情的當事雙方牽線搭橋。
【第84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韓信,淮陰人,西漢劉邦手下的將 領。有一次劉邦問他能夠指揮多少軍隊作戰,他回答說: “臣多多而益善耳。”借指越多越好。《續孽海花》:“不要注 重在一人,我們應當乘時事危急,組織團體,集合人才。如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85句】:老大娘吃黃連——苦口婆心
【第86句】:【天下船載天下客】為顧客服務是義務,來者不拒。明代 《警世通言》:“天下船載天下客,不消說,自然從命。”
【第87句】:【東明西暗,等不到撐傘】(諺)天空東方發亮,西方陰暗,這時候,來不及撐開傘,大雨就到了。指東明西暗是暴雨即將到來的征兆。
【第88句】:【 得理不讓人/占理不饒人】雖然在理,但做得過分。池莉 《來_來往往》:“你固然有道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饒人。”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和尚無頭發,打傘遮住天。發、法諧 音,謂胡作非為。和尚,也說:禿子、光頭。張濤之《中華人 民共和國演義》:“十年‘文革’浩劫當中‘和尚打傘,無發 (法)無天’的慘痛教訓太深刻了,飽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呼喚 著民主和法制。”
【第89句】:我們生產組選組長時,大家選上了“科技迷”有道哥。有道哥站起來說:“我可不行,哈巴狗攆兔子——憑跑哩,憑咬哩?”(河南·孟津)
【第90句】:【 偷來的鑼鼓打不得】敲起來就被發現。借指不合法,見不 得人。清代《紅樓夢》:“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來 的鑼鼓兒打不得。”
【第91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諺)后娘:繼母。指孩子一旦失去了親娘,父親也就會和后娘一樣對孩子只有冷淡,沒有關愛。 也作有后娘就有后爹。 有后娘必有后爹。
【第92句】:【三朝媳婦,月里孩兒】(諺)三朝(zha。):三天。剛娶過門三天的新媳婦,就要抓緊引導;剛生下一個月的小嬰兒,就要進行教育。指家庭教育,貴在及早。 也作三朝的新婦,月子的孩兒。 三朝新婦婆引壞,月里孩兒娘引壞。
【第93句】:我潦潦草草地寫完了家庭作業,媽媽看見了說:“這是什么作業呀,鴨子咯嗒泥——糊涂一片!”(河南·新野)
【第94句】:爸爸聽我把一句話說了許多遍,不耐煩地說:“一遍香,二遍臭,三遍四遍臉皮厚。說了這么多遍還有什么意思啊!”(四川·美姑)
【第95句】:【死諸葛駭走了生仲達】釋義:諸葛:指諸葛亮。仲達: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曹魏政權的掌握軍權的大臣。死人嚇跑了活人。形容威名大,讓人聽了就害怕。例句:這是北伐當年的舊官銜,就和“死諸葛”駭走了“生仲達”一樣,這舊官銜卻駭走了防護團。
【第96句】:爸爸和爺爺一樣性情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就大發雷霆。奶奶常無可奈何地說:“唉,真是什么谷子碾什么米,什么老子有什么樣的兒啊!”(河北·行唐)
【第97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即木星。古代術數家認為太歲所 在是兇方,不宜動土建筑。此語表示觸犯忌諱,膽大妄為, 或敢作敢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膽子,到太 歲頭上動土?”
【第98句】:【勤生財,儉治家】(諺)勤苦就能創收,這是生財之道;儉省就會有積蓄,這是治家之方。指勤與儉是生財治家的法寶,兩者不可缺一。
【第99句】:耗子哭貓——假惺惺
上一篇:經典俗語大全大全及答案【200】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