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彭城懷古詩詞
古詩原文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回合云龍。
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譯文翻譯
古老的徐州啊形勢極為險要,這里曾經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遙想身披鐵甲的雙瞳人項羽,身跨烏騅馳騁千里流血流汗,率眾浴血奮戰營帳如云;最終四面楚歌八千人風云四散烏江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江東子弟的陰魂而自過江東。到而今只有黃河如帶蜿蜒于遠方,紛亂參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龍。
取得勝利的劉邦陵闕而今也秋風蕭瑟,禾黍離離長滿關中。當年項羽操演兵馬的戲馬臺已殘破不堪,燕子樓上空留風流韻事的傳說,早已人去樓空。人生百年如秋風中的匆匆過客,暫且開懷暢飲一飲千盅。回望夕陽照射著凄涼的`荒城,獨自倚立闌干目送著遠去的飛鴻。
注釋解釋
形勝:地理形勢優越。
鐵甲重瞳(tóng):指西楚霸王項羽。重瞳:眼中有兩個瞳子。《史記·項羽本紀》:“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苖裔邪。”
烏騅(zhuī):項羽所騎戰馬。
汗血:漢朝時得自西域大宛的千里馬,又稱天馬。《藝文類聚》卷九十三“獸部上”引《史記》謂:“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馬好,名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此借以形容項羽所騎名馬。
玉帳:指軍中營帳。
楚歌:指四面楚歌。
黃河如帶:據《徐州府志》卷二“山川”:黃河在城東北,自河南虞城縣流入郡界,經碭山、蕭縣,入銅山界。《史記》:“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亂山回合:據《徐州府志》記載,徐州周圍有許多山,城北有九里山,城西有楚王山,城南有太山,城東南有奎山、三山,城東有子房山(一名雞鳴山)、定國山、圣水山,城東北有彭城山、桓山、寨山、荊山,故稱。因云龍山較著名,故舉其大者。
云龍:即云龍山,又名石佛山。《江南通志》:云龍山,宋武微時憩息于此,有云龍旋繞之。《舊志》亦稱:山有云氣蜿蜒如龍,故名。
漢家陵闕(què):本句化用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詞句。
禾黍(shǔ)滿關中:《詩經·王風·黍離》序說,西周亡后,周大夫過宗廟宮室,盡為黍離,彷徨不忍去,乃作此詩。后用為感慨亡國、觸景傷情之詞。這里化用其意。關中,指今陜西省一帶。《關中記》:“東自函谷,西至隴關,二關之間,謂之關中。”西漢帝王陵墓,均在長安(今陜西西安)一帶,故稱。此句是說,劉邦雖然奪取了政權,取得了勝利,但如今陵闕照樣為漫山遍野的莊稼所遮掩。
戲馬臺:在徐州城南部,與云龍山相對。項羽因山為臺,以觀戲馬,故名。宋武帝劉裕為宋公時,在彭城,九月九日大會賓僚賦詩于此。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南侵,立氈屋于戲馬臺,以望城中。見《徐州府志》卷八“古跡”。
畫眉人遠:據《漢書·張敞傳》記載,京兆尹張敞擅長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憮”(讀wǔ),嫵媚。此借“畫眉人”,指稱與盼盼交好者。薩都剌《彭城雜詠呈廉公亮僉事》(五首之四)謂:“何處春風燕子樓,斷碑落日古城頭。畫眉人遠繁華歇,無數遠山生暮愁。”可與本句對讀。
燕子樓:舊址在徐州城北。
寄:暫居,形容人生短暫。人生百年寄,古詩云:“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蘇軾《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詩謂:“人生百年寄鬢須,富貴何啻(chì)霞中莩。”本句由此化出。
目送飛鴻:嵇(jī)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云:“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李白《鞠歌行》曰:“平生渭水曲,誰識此老翁?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又,李白《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謂:“何意到陵陽,游目送飛鴻。”此或化用其意。
創作背景
這闋詞是薩都刺在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春三月,從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出為江南諸道御史掾史時,路過徐州所作。
詩文賞析
上片主要追憶項羽的歷史事跡,并感嘆他的失敗。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開句似乎平平,但一句“消磨”頓使歷史變得沉甸甸的讓人難以拾起。
“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歷史在蒼茫中走來,詞人用寥寥幾筆刻畫出項羽的英雄形象,并自然地轉入他那蒼涼的敗績場面中,“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歷史大潮浩蕩而過,成者王侯敗者寇似是人間不變的鐵律,但是誰能阻止歷史的腳步?
“空有黃河如帶,亂山回合云龍”,本來壯闊的徐州之景,在這里成為了項羽失落地走過歷史的見證者。
下片,詞人將對歷史的感慨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
然而下片仍是從項羽對手劉邦開始,“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劉邦雖在徐州彭城這里戰勝了項羽,但同樣也逃不掉歷史長河的消磨。
“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這些都是歷史滄桑的鐵證。
“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回顧歷史之后,詞人再將目光投向自身,百年枯骨,人生寄蜉蝣于天地,何必懷往古之憂呢?
“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歷史如過眼煙云,個人得失雖然讓人惆悵,在這流動的歷史大河面前卻渺小至極,如此一想,再回首看這荒城、落日、飛鴻,看透人世間不過如此,心中百感交集。
懷古詩詞大全
【第1句】:《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第2句】:《淮陰懷古》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第3句】:《交趾懷古》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第4句】:《馬嵬懷古》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第5句】:《青冢懷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笑,樗櫟應慚萬古羞。
【第6句】:《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懷古的詩詞
《金陵懷古》
年代:宋作者:張耒
控帶洪流古帝城,欲尋舊事半榛荊。
六朝山色情終在,千古江聲憾未平。
設險丘陵荒蔓草,帶城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無人問,獨立東風一愴情。
《念奴嬌赤壁懷古》
年代:宋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投金瀨懷古》
年代:清作者:陳維崧
格格沙禽拍野塘,離離苦竹上空墻。
投金瀨在漾斜陽。
擊絮人才憐武員,浣紗溪又產夷光。
英雄生死系紅妝。
《春日懷古》
年代:宋作者:釋重顯
門外春將半,巖冰暖有聲。
玄沙曾未到,虛得偃溪名。
《昌原懷古》
年代:宋作者:林景熙
牛頭一星化為石,千仞棱層垂鐵脊。
隆隆隱隱佳氣藏,列峰環拱效圭璧。
玉棺何代埋云根,三朝萬乘子復孫。
典冊輝煌照九土,歲時園廟嚴駿奔。
輪支自古幾翻覆,山靈不守松柏禿。
離離荒草鬼火青,麥飯無人灑林麓。
我來吊古欲雪天,梵宮金碧棲寒煙。
殘僧相對語寂寞,苔梅隔嶺春年年。
《錢塘懷古》
年代:明作者:全室宗泐
欲識錢塘王氣徂,紫宸宮殿入青蕪。
朔方鐵騎飛天塹,師相樓船宿里湖。
白雁不知南國破,青山還傍海門孤。
百年又見城池改,多少英雄屈壯圖。
《楚江懷古》
年代:唐作者: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出蕭關懷古》
年代:唐作者:陶翰
驅馬擊長劍,行役至蕭關。悠悠五原上,永眺關河前。
北虜三十萬,此中常控弦。秦城亙宇宙,漢帝理旌旃。
刁斗鳴不息,羽書日夜傳。五軍計莫就,三策議空全。
大漠橫萬里,蕭條絕人煙。孤城當瀚海,落日照祁連。
愴矣苦寒奏,懷哉式微篇。更悲秦樓月,夜夜出胡天。
《白帝城懷古》詩詞
《白帝城懷古》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初次出蜀入京時創作的一首排律。此詩描繪白帝城周圍的景色,撫今追昔,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以及旅途感慨。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白帝城懷古》詩詞,歡迎大家閱讀!
《白帝城懷古》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陳子昂。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日落滄江晚,停橈問土風。
城臨巴子國,臺沒漢王宮。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巖懸青壁斷,地險碧流通。
古木生云際,孤帆出霧中。
川途去無限,客思坐何窮。
【前言】
《白帝城懷古》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初次出蜀入京時創作的一首排律。此詩描繪白帝城周圍的景色,撫今追昔,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以及旅途感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三譽之為“唐代律詩之祖”。
【注釋】
⑴白帝城:遺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為東漢初公孫述所筑。
⑵滄江:泛指江水。
⑶土風:鄉土歌謠或樂曲。
⑷巴子國:古國名。
⑸漢王宮:指永安宮,蜀漢先主劉備卒于此。
⑹周甸:周朝甸服之國,意指周朝的領域。
⑺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績。
⑻青壁:青色的山壁。
⑼古木:一作“古樹”。云際:云中。言其高遠。
⑽坐:因為。
【翻譯】
夕陽隱沒蒼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問當地鄉俗土風。城樓面臨著古代的子爵巴國,高臺乃是那湮沒的蜀漢王宮。這荒遠地區仍屬周朝的領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豐功。山巖陡峭好像青青墻壁中斷,地勢險峻下臨清碧江水流通。高大的古樹挺立在白云邊上,歸來的船帆出現在濃濃霧中。水行的旅途一去便無限遙遠,旅客的愁思因此更無盡無窮。
【鑒賞】
根據詩題,此詩應為懷古詩,其實稱之以“旅游詩”可能更恰當。此詩描寫了這位年輕的西部人第一次進入中國中心區域(雖然僅在南方邊緣)的旅程。他不斷地回顧“巴”(四川),細心地尋訪“周甸”(不包括四川),尋訪“禹功”所覆蓋的地區。他反復提到那些廣泛的地理名稱,仿佛這些名稱本身就具有某種神奇的意義。他為這些地區的歷史和古跡所傾倒。他在白帝城懷古,所緬懷的既不是歷史事件,也不是盛衰過程,而是集中于與中國文化的中心區域相聯系的古跡本身。
由懷古而產生的憂傷很容易轉換成孤獨及思鄉的情緒。與較老練詩人的修辭練習不同,陳子昂這首詩更多地與情緒的激發有關,而不是與技巧有關。他的旅行詩并不像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的同類詩,而更接近李百藥的詩。詩中對句的排列比王勃、盧照鄰的詩較不板滯。他的風格離開駱賓王的風格更遠。駱賓王的懷古旅行詩用了高度矯飾的語言,即使最真誠的感情也會黯然失色,從而徹底破壞詩的情調。
陳子昂描寫自然景物的對偶句不似上官儀那樣復雜,可是在這首詩中,這些對句也—鋪到底,破壞了詩篇的流暢。此外,詩人還隱喻性地運用動詞描寫直觀景象,表現了宮廷詩的一定影響。
上一篇:帥氣男主角的臺詞錦集6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