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主持詞漢服
漢式婚禮氣氛嚴肅而莊重,而且充滿文化底蘊的主持詞也許會有另外一種風味。
婚禮第一項:新人登場
鳴炮奏樂
歡聲笑語、天降吉祥、花好月圓、天地之合喜上眉梢日子里,(我等相聚在這里,隆重慶典xx公子與xx娘子喜結良緣!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吉時良辰)
xx小姐和xx公子追憶5000年華夏文明。(卓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展我華夏兒郎,普天同慶,奏華章。)
比翼雙飛共連理,龍鳳呈祥結百年
紅杏枝頭春意鬧,玉欄橋上伊人來,恭請xx公子xx娘子隆重登場
百年恩愛雙心結,千里姻緣一線牽,才子配佳人,織女配牛郎,花好月圓,地久天長!一對佳偶對拜行禮
一拜天地之靈氣,三生石上有姻緣;
二拜日月之精華,萬物生長全靠她;
再拜春夏和秋冬,風調雨順五谷豐
華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書寫下你我的海誓山盟,在婚姻路上你我永不分離。立下承諾,即滄海化為桑田,桑田再變為滄海,夫妻必將相親相愛,攜手共進,直到白頭。
有請二位行洗禮
紫燕雙飛迎春舞,紅花并蒂朝陽開。今日共連理,百年永相隨。
【第1句】:祭天天賜良緣
【第2句】:祭地地做之合
祝福爾等相敬如賓似魚水,同心同德賽鴛鴦。
新人入席行
共勞而食
行共撈禮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白頭偕老,風雨同舟
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早生貴子,光耀門庭,白頭偕老;
勤儉持家,同工同酬;志同道合,尊老愛幼,永結同心!
各位賓朋,xxxx
兩位新人志同道合,從相識、相知到相愛,直到今天步入婚姻的`殿堂,可謂“花開并蒂、珠聯壁合、佳偶天成”;有情人終成眷屬,新人行合巹禮
從相知到相戀歷史的長河中鐘鼓將記錄下這忠貞不渝的愛,柳川河畔上留下你我的足跡,打開這部1260年的古城的畫卷上面將記錄下你我璀璨的名字。是情、是愛把這對心心相印的連理結合得甜甜蜜蜜,融合得恩恩愛愛。
讓我們共同祝福這對龍鳳新人新婚愉快、白頭偕老、永結同心!(掌聲)
婚禮第二項:結姻禮
花開并蒂、珠聯壁合、佳偶天成”結發姻緣,百年和好。
行結姻禮,結發之姻緣,百年之佳偶,曠世情緣,龍鳳呈祥。
愿爾等共享愛情,共擎風雨,白頭偕老;
愿爾等青春美麗,人生美好,生命無憾!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今朝,xx公子以他的忠誠和智慧,贏得了佳麗xx小姐芳心。然而,xx小姐更以她熱情和美貌,徹底征服了新人xx公子赤子之心。
有道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今天衷心地祝福一對連理幸福美滿,天長地久。(掌聲)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白頭偕老,風雨同舟
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早生貴子,光耀門庭,白頭偕老;
勤儉持家,同工同酬;志同道合,尊老愛幼,永結同心!
自由戀愛結碩果,兩朵紅花并蒂開。
優生優育得龍鳳,一代新人成棟梁。
婚禮第三項:拜高堂
(寂寞孤獨悄然離去;充實歡樂驟然而至!)
新人結為連理,從此爾等以長大成人,披荊斬棘的英姿去搏擊人生旅途的煩惱,用爾等無私的愛去溫馨父母夕陽般的暮年。…恭請父母大人登入禮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主持詞:水有源,樹有根,兒女不忘養育恩,今朝結婚成家業,尊老敬賢白發雙親。
新人行拜禮
一拜父母養我身,感謝養育之恩——一鞠躬!
再拜爹娘教我心,感謝撫養成人——二鞠躬!
尊老愛幼當銘記,和睦黃土變成金!——三鞠躬!
孝敬父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杯杯香茶情意濃濃,恭請新人為父母大人敬獻香茶。
歡聲笑語、天降吉祥、花好月圓、天地之合的喜慶日子里,xx公子xx娘子喜結良緣!恭請父親大人致答謝
望爾等能夠在日后居家中互敬互愛,風雨同舟;望爾等孝敬父母,和美治家。同時,望各位摯友賓朋,好事多多,闔家幸福,萬事如意。全家行禮答謝
公元XXXX年XX月XX日新人xx公子xx娘子喜結連理,龍鳳呈祥婚禮儀式到此禮成
漢服作文400字
在中國古代,旗袍與漢服都是很盛行的服裝,但是旗袍卻是遠遠次于漢服的。
漢服與旗袍盡管都是美不勝收,但是這兩種美也是不同的美。
旗袍的美,是一種優雅而高貴的美,漢服之美,則是一種規范的美。漢服不僅美,更重要的,是它有著那悠久的歷史。
從三皇五帝到明朝這段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在這幾千年的`時間里,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
漢服分為幾大體系,有曲裾、直裾、襦裙、褙子、玄端、圓領袍衫、朱子深衣等。但是,無論是任何體系,都是無不體現出漢服無窮的獨特魅力。
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值得每一個子孫引以為豪的一大財富。
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不可以被稱為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相比,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漢服是從黃帝時代出現的,有著近四千年的歷史。直到后來滿清入軍明朝,漢服才逐漸消亡了。
穿漢服高三作文
《左傳》有言:“中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在古時,華美的漢服曾經被上升到和禮儀一樣的高度,其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向世界展現東方大國的繁榮。
然,近日一所大學寢室幾位女生,嚴格遵循古代禮儀在課內外均著漢服,卻遭到不少批評,何以如此?原其因,其未能理性面對傳承。
試問,古時有何人能每個時辰均漢服加身?且不言寬大的漢服會對飲食、勞作造成什么不便。日日著漢服赴學者,非紈绔即膏粱,而如《送東陽馬生序》所言,“蘊袍敝衣處其間”者,大多能潛心于學業。而今卻效行古時富家子弟,若是耽于華美衣著,這與當下追逐名牌之流者有何區別?
面對此事,很難讓人不憶起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他意識到寬大臃腫的.漢服諸多不便,于公元前302年頒令,效仿胡人衣著,最終強國雄兵,諸侯列立其次。自此之后,漢服便逐漸成為禮服,更多地在祭祀、朝拜、迎大賓時發揮作用。而今卻荒唐地時光倒流回趙武靈王之前,將不便的漢服作為日常服飾,豈不是貽笑大方?
或有如是說者:近幾年韓國顛倒是非地將漢服申遺,她們這是保護傳統文化之舉。然君不見,這么一個要靠搶占他人文化來提高自己存在感的小國,可曾能翻起什么大浪?《菜根譚》中有言,“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想來,不妨將韓國視作跳梁小丑,漢服始終都將是華夏的智慧結晶,而我們在彰顯大國氣度的同時,應理性傳承自己的文化。
怎樣稱得上理性傳承?循其本,“理”立一字,處其時,行其事,不逾矩。當下,我們應以不影響學業與生活為前提,在閑暇之時,可著漢服參加諸如漢服于江邊漫步,輕風拂面回味古時的詩情畫意。同時,可喜的是,近日我們也看到了中央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發布的關于加大漢服影響力和宣傳力度的文件,也更讓漢服一步步走進21世紀華夏兒女的生活圈。可見,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不需要沒日沒夜效仿古代身著漢服,而是應理性面對傳承,理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地將漢服中蘊含的文化積淀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第一次穿漢服作文
在除夕夜,我得到了一套漢服。穿上它,就好像是從古代穿越過來的小美女。
先文案上衣。上衣的穿法是把三對紅繩分別系起來。粉色紗布縫在白色衣服的外面,紗衣上繡著一些花、草、果實和小鳥。花是紅褐色的,果實是紅色的,小鳥是橙黃色的,草自然就是綠色的。粉色的紗布上還點綴著一些銀色的'小星星,古典中帶著一些夢幻的色彩。兩只袖口上分別繡著一只金光閃閃的鳳鳥,鳳鳥的旁邊飄著兩朵彩云。瞧,鳳鳥們正飛向藍天、飛向太陽、飛向光明、飛向希望。看來,這漢服還包含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堅定的信心。
裙子的樣式與韓國人裙子的樣式十分相像。都是裙子上有兩條長短不一的布條。我的裙子大體是紅色的,兩根布條是粉色的。
到了冬天,天氣轉寒,當然不能少了披風,古時候,其實叫斗篷。披風內側都是雪白的絨毛。外面是粉色的,繡著花紋,也是粉色的。兩旁還繡著金色的鳥。
因為疫情,這個春節的年味都體現在這套漢服里了。希望疫情可以早點過去,讓我們重新回到平常幸福的日子。
上一篇:配音素材臺詞明星精選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