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相聲臺詞
相聲是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穿越相聲臺詞,歡迎參考!
甲:你知道什么叫穿越嗎?
乙:哦,穿越是指時空變換啊。
甲:是啊,我最近一直看穿越題材的電視劇和小說,我都成了穿越迷,不能自拔了。
乙:那可不行啊,圣經教導我們,要節制啊!凡事都可行,不要受他的轄治!
甲:是啊,這一天我在家睡覺,忽然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是個推銷的產品的。
乙:推銷的什么?。?/p>
甲:(學女聲)先生,想體驗穿越之旅嗎?本產品可以使您夢想成真!活動期間,免費體驗
乙:什么產品啊?
甲:我一看,好像是個冰箱。旁邊還有幾個按鍵。寫著現代,近代,古代,還有圣經人物,還有小控制器,隨時可以穿越回來。
乙:哦
甲:免費的???可以試一下啊,
乙:這能行嗎?
甲:我試試吧,我就進去了!
乙:還真進去了啊
甲:里面黑洞洞的,忽然眼前一亮!我看到自己穿上了皇帝的衣服。旁邊跪著好多人,秦始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乙:嗬!成了秦始皇了!
甲:哎呀,感覺真好!這時候有個太監說:啟奏陛下,孟姜女把長城哭倒了,已被拿下,請皇上發落!
乙:你怎么發落呢?
甲:我說太好了,有這樣的能人啊,送她去拆遷辦當主任吧。
乙:秦朝有拆遷辦嗎?
甲:我正高興呢,眼前一閃,我回來了。
乙:還真回來了啊,
甲:我很高興,就買下來了,
乙:真買了???
甲:是呀,有了這個我可以穿越,當一回圣經里面的人物,那多好啊。
乙:是挺好啊。
甲:這東西需要逐步的解鎖才能穿越到最高一層,也就是說得按現代,近代,古代的順序穿越一遍,最后才可以到圣經人物。
乙:那你就按照順序來吧!
甲:我摁下了現代的按鈕,這能變成誰呢?眼前一閃,我來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我旁邊站著一個外國女人,我還不由自主唱起了歌。
乙:唱的什么?
甲:我和你,心連心,想會在北京。
乙:當了一回劉歡!還真行。
甲:感覺挺不錯的,往下走,我又摁了近代,啪,我又穿越了!
乙:到哪里了?
甲:好像到了民國時期,我坐在火車上,穿著大元帥的的'行頭!我咋這樣穿衣服尼?
乙:還是東北口音!
甲:我向旁邊的衛兵問,我是誰???大帥!您是張作霖!哎呀媽呀!我是東北王張作霖啊,東三省都是我地啊!到哪兒了?
(衛兵:到了皇姑屯了)咣當!
乙:嗨!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了!
甲:我這倒霉催的,繼續下一站吧,古代,我看看我能變成誰?
乙:這會是誰呢?
甲:這會我在一個黑色的山崖頂上,旁邊寫著三個大字《黑木崖》
右手拿著繡花針,左手拿著一本書《葵花寶典》
乙:東方不敗???
甲:這可不行啊,我得換換,啪!我又穿越了,我來到了北魏時代,長得真漂亮,騎在馬上,奮勇殺敵,得勝回營!
乙:這會看來不錯,
甲:剛回營,士兵們高喊,花木蘭將軍回來了!
乙:成女的了?。?/p>
甲:嘿!這算什么事啊,可能從東方不敗哪里穿越,就是女的了,
乙:還得繼續啊!
甲:是啊,要變,就變個漂亮的女人吧,這會我坐在屋里照鏡子,我真成女的了,可好看了。
乙:那還不錯??!
甲:門簾一挑,進來一個大個兒,手里攥著刀:嫂嫂!武松有話說!
乙:你成了潘金蓮啦?
甲:我真是太不幸了!還得穿越!我又來到了唐朝,在一個山坡前,我成了一個豐滿的女人,穿著貴婦的衣服。旁邊坐的唐明皇李隆基。我手里拿著酒杯還唱呢!
乙:怎么唱的???
甲:愛恨就在一瞬間*****一扭頭看見坡上立著一塊石碑《馬嵬坡》
乙:完了,
甲:楊玉環到了馬嵬坡被賜死了。還得穿越??!
乙:又到哪里了?
甲:這下我要穿越成圣經人物了,我想,最好是當一個白馬王子!
乙:想的挺美!
甲:我這會來到了埃及王宮,穿著太子的衣服,旁邊站著好多侍衛。
乙:哦?
甲:又一個侍衛對我說,參見大太子!
乙:看來你還是長子啊!
甲:是呀,我說免禮平身!有什么新鮮事沒有?。?/p>
乙:侍衛怎么說?
甲:侍衛說:剛才又一個拿著杖的人叫摩西,對法老王說,已經降了6災了,你還不放以色列人出埃及,最后就要降第十災了!
乙:第十災??!
甲:是啊,第十災是什么來?誰能告訴我啊?
(會中說:-擊殺長子?。?/p>
乙:是啊,你這大太子又危險了?。?/p>
甲:我真是太悲慘了啊!這時候怎么沒有用紅豆湯買我長子名份的!還得繼續穿越!這回我要當一個大將軍!走!
乙:這會又是誰?。?/p>
甲:我騎著高頭大馬!身穿盔甲背負銅戟手拿鐵槍重600舍客勒,旁邊好多士兵齊喊,歌利亞將軍威武?。。?/p>
乙:哦,非利士大將-歌利亞!
甲:我正高興呢,對面來了一個年輕人,紅光滿面,相貌俊美,手拿機弦。
乙:什么叫機弦?
甲:圣經記載的牧羊人使用的工具。同時也是士兵的一種武器??康氖寝D動時產生的離心力把物體打出。由一個兜子,兩端上面連接繩子而組成。使用時,把石子或者土塊放在兜子里面,一根繩子纏繞在手上,另一根繩子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然后旋轉兜子,最后松開拇指和食指,石子或者土塊就可以飛出去。經過一定的訓練,可以將石子或者土塊準確地擊向目標。
乙:哦
甲:我問他:你地什么地干活?
乙:日本鬼子???
甲:年輕人說,我叫大衛,是萬軍之耶和華讓我來教訓你,用石頭掛在機弦上朝我打來!
乙:打上就沒命了,圣經里說歌利亞就是被大衛打死的。
甲:所以我趕緊嗯控制器,繼續穿越啊!嗖,又跑了!
乙:又去哪里了?
甲:我手里拿著錢袋,有祭祀和法利賽人給我30塊錢,說。猶大!這是你應得的!
乙:賣主的猶大?。?/p>
甲:我怎么又成了賣主的猶大了???真是太不幸了!吊死去算了!
乙:猶大還就是吊死的??!
甲:我拿著繩子往脖子上套,這時候旁邊有人說話了!
乙:誰說的???
甲:我張開眼一看:我媳婦指著我鼻子訓我:不好好睡覺,拿著枕巾勒脖子干什么啊?
乙:嗨!做的夢啊!
某某讀成語相聲臺詞
相聲是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小編整理的某某讀成語相聲臺詞,供參考!
捧哏:某乙
逗哏:某甲
甲:各位觀眾,你們好!
乙:大家好!
甲: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交流。
乙:嗯、、、
甲:今天,我講的課題是《某甲讀成語》。某甲,也就是我。今天我、、、
乙:你等等,你等等。
甲:怎么了?
乙:我們不是來說相聲的么?你怎么講起課來了?
甲:說相聲??和你么??
乙:對??!和我說相聲。
甲:這個、、、你是誰、、、??
乙:????我是某乙??!
甲:哦,我想起來了。忘了告訴你了,我臨時改了主意。
乙:改了主意?
甲:對,今天我決定不說相聲了。改給大家上課。
乙:你??、、、怎么會這樣???
甲:沒辦法,現在說相聲都沒有人聽了。為了混口飯吃,我只好給大家講講課了。
乙:你行么?別人上臺講課的可都是名家呀。不是教授,就是博士。
甲:你放心,我怎么地也說過幾年相聲,自信嘴皮子還可以。
乙:這不是嘴皮子的事情啊,需要有知識的。
甲:你怎么知道我沒有知識?我所講的就是知識。
乙:真服了你了。那我怎么辦?
甲:你嘛,你可以下去找個座位坐著聽。
乙:嘿,這就趕我下臺了。
甲:你也可以在這里站著聽,但是你得遵守講壇的規矩。
乙:什么規矩?
甲:在我講課期間,你不能提問,不能質疑,甚至不能在私底下自己嘀咕。
乙:這不成了你一家之言了么?
甲:一家就一家。你什么時候見過兩個老師一起上課的?
乙:還真沒見過。
甲:明白了吧?
乙:明白了!
甲:那你還不趕緊下去?
乙:呵呵,我想,我就站這里聽你講好了??拷稽c接收知識比較快。
甲:遵守規矩啊!
乙:嗯!
甲:嗯?
乙:、、、、、、(捂住嘴巴)
甲:各位觀眾,這一講的題目是《某甲讀成語》。某甲,也就是我、、、
乙:知道是你啦,廢話。
甲:你你給我下去?。。?/p>
乙:對不起!對不起!我不說,我不說還不成么。
甲:遵守規矩?。。。?/p>
乙:、、、、、、(捂住嘴巴)
甲:大家都學過成語吧?應該都知道每個成語都有它想表達的意思在里面吧?
乙:嗯、嗯、嗯(點頭)。
甲:比如說,成語一帆風順,就是說做某件事情很順利的意思;朝三暮四,就是說一個人很容易改變主意,反復無常。
乙:嗯,沒錯。
甲:嗯?你說什么了?
乙:沒什么,沒什么,心里話,心里話。
甲:是的,這些就是我們所學的成語。但是!大家是否能真正理解那些成語的意思呢?
乙:詞典上面不是都有注解了么?
甲:啊,沒錯,有的觀眾或許會是這么想。但是,你們所看到的只是表面意思。我現在就要來給大家講解成語的更深層意思。
乙:請講。
甲:就拿上面說過的成語“朝三暮四”來講。現在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很容易改變主意。但是,這個成語的深層意思,或者說是原意,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說一下。
乙:哦?
甲:或許大家也知道了,成語“朝三暮四”有個典故。古時候,某國的一個人,他養了一群猴子。剛開始的時候呢,他是早上喂給猴子們四個水果,下午喂三個。結果猴子們到了下午特別的不滿。于是這個人就想了法子,他把早上改成喂三個水果,下午改為喂四個水果。果然,這么一改,猴子們就高興多了。這就是“朝三暮四”的典故了。
乙:沒什么特別啊,大家伙都知道的。
甲:但是你們看,古時候的這個典故里,并沒有現在所說的‘人很容易改變主意’這個意思吧?
乙:嗯、、、好像沒有。
甲:大家可以想一下,其實人類隨意改變主意的時候多了。從古到今,有數不清的典故是說人改變主意的。但是為什么偏偏就選擇了這個典故來表達這一層意思呢?
乙:那您的意思是?
甲:我覺得,古人并不是想表達這個意思?!俺核摹逼鋵嵕褪枪湃藢τ谧匀灰幝傻囊淮谓涷灴偨Y。
乙:什么自然規律?
甲:這個規律就是“我們吃早飯的時候,只要吃三兩就夠了;吃晚飯則需要四兩”。
乙:啊這個是怎么理解出來的?
甲:從典故中我們可以看出。古時候,人們是通過對猴子的飲食習慣長期觀察,才得出的這個結論。
乙:??!感情古代中國就有自然科學家了。
甲:那當然了,你以為隨便一兩個養猴的山野村夫也能總結出一句成語來的么?那是我們古代偉大的科學家總結出來的經驗。正是由于他們不遺余力的到處推廣宣傳科普知識,才使得這成語能夠留傳到今天。
乙:啊?但是書上明明說是、、、、、、
甲:你叫什么叫?什么時候輪到你質疑我了?簡直沒有一點課堂紀律!
乙:、、、、、、(捂嘴巴)
甲:書上說什么了?盡信書還不如無書!
乙:、、、、、、(舉手)
甲:你又想干嗎?
乙:我想到了另一個意思相近的成語“朝秦暮楚”,想請你解析一下這個、、、
甲:近什么近?你懂不懂成語的?早就跟你說過,不要提問,不要質疑了。你偏不聽,自己跑出來丟丑。
乙:那這意思是、、、?
甲:“朝秦暮楚”,這是古代科學家對未來科技發展的一種想象。
乙:什么想象?
甲:古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乙:馬呀。
甲:你覺得一個人騎著一匹馬,早上從秦國出發,下午就能到達楚國么?
乙:如果是千里馬的話、、、應該可以吧?
甲:沒有什么如果!科學家講究的是事實!你以為千里馬到處都有啊,如果是那樣,也就不需要有伯樂了。
乙:講究什么事實?
甲:事實就是,當時的交通運輸能力相當落后。所以當時的科學家就想象著,在未來某一天,人們必定能夠生產出速度很快的交通工具。真正實現在一天之內從一個國家旅行到另一個國家的想法。
乙:?。【褪沁@個想象啊?
甲:于是,科學家們把這個想象編成了成語,寫到書上,到處宣傳。要讓后代子孫統統繼承這個偉大的志向。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朝秦暮楚”了。
乙:哦,我明白了。就像法國的凡爾納,他寫的飛機、潛艇都變成了事實。唉,只可惜他們不懂得成語,要不然也不用寫那么長的小說來宣傳志向了。
甲:對!
乙:還對那?有這么理解成語的嗎?
甲:那是你們不懂。在這方面,我們的某些臺灣同胞要進步得多了。
乙:怎么講?
甲:比如說成語“罄竹難書”,你知道什么意思么?
乙:知道啊,這個成語是比喻罪惡多得難以說完。
甲:錯?。?!
乙:這怎就錯了?
甲:根據最新詞解,“罄竹難書”指的是「用盡竹子都寫不完」。
乙:啊,是這個事情呀,我明白了。那你是不是也覺得“三只小豬”也是成語呢?
甲:“三只小豬”?
乙:對,三只小豬!
甲:這個、、、這個、、、,“三只小豬”說的是什么來著?
乙:你不知道三只小豬的故事嗎?
甲:呵呵,我思考了一下,沒發現在中國的`古代典籍中有這個故事呀。
乙:當然沒有了,這外國的童話故事。
甲:原來是外來品呀,難怪、、、
乙:別難怪了,你覺得這“成語”如何?
甲:從字面上來看,“三只小豬”沒有什么特別的地你先文案這個故事吧。
乙:好吧??瓤龋芫煤芫靡郧?,在一個芳草茂密的牧場、、、、、、
甲:你能不能簡短點???
乙:哦,簡短點。有三只小豬分別蓋了三個房子。
甲:小豬蓋什么房子?
乙:這是童話故事!
甲:哦,接著說吧。
乙:一個蓋了草房,一個蓋了木房子,一個則蓋了鋼筋水泥房。
甲:不錯呀,很自由的創意發揮。
乙:什么啊,這樣的自由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甲:什么代價?
乙:大灰狼來了,一腳一個,很快就把草房子和木房子給拆了。
甲:后來呢?后來呢?
乙:后來,大灰狼一頭撞在混凝土房子墻上,死了。
甲:啊,就這么地就死了呀??上Э上?。
乙:你可惜個什么勁啊。
甲:大灰狼為什么要拆房子呢?
乙:這個、、、我怎么知道!
甲:哦,我知道了。就像現在的釘子戶,以前老舊的草房木房統統都要拆遷。
乙:你扯到哪里去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扎實,不要偷懶。要不然蓋出個草房子、木房子來,后患無窮啊。
甲:沒錯啊,現在的釘子戶真是的。都這么老舊的房子了,還不肯蓋新房子。
乙:你不要打岔啊,你文案這個能不能算成語?
甲:呵呵,呵呵,有寓意嘛,應該可以。
乙:那你用這個成語給造個文案看看?
甲:用“三只小豬”造句?
乙:對。
甲:我想想,有了“現在的釘子戶啊,真是三只小豬?。?!”
乙:?。。。∵@是什么意思???
甲:這個意思,就是說,現在的不肯拆遷的人,就像三只小豬一樣,不肯蓋一些認真扎實不偷懶的房子,后患無窮啊?。。?/p>
乙:瞧瞧,把我的話都用上了。那里面不是還有一只小豬蓋的房子很不錯么?
甲:哎,對哦。這么看來,這個典故里應該包含著兩個成語的。
乙:這就成典故啦?
甲:一個是“兩只小豬”,一個是“第三只小豬”!
乙:這什么亂七八糟的!?。?/p>
甲:你別著急,我給你造個句看看,你就明白了。
乙:再怎么造也不行!
甲:你看著“兩只小豬的舊房住戶們,非常羨慕地看著第三只小豬住進了新房”。意思就是說、、、
乙:你不用說了,感情現在豬都住高樓大廈了。
甲:不是的,我是說、、、
乙:你啊,你慢慢說啊,我看我還是早點到臺下去好了。
甲:你別走啊,我們再聊聊、、、、、、
鞠躬謝幕
《歪批成語》相聲臺詞
導語:相聲演員既不是象評書及其它曲藝演員那樣主要以敘述者的身份進行表演,也不象戲劇演員那樣以劇中角色的身份進行表演,是以對話者的身份進行表演。
乙:現在由我們倆給大家表演相聲。
甲: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要說好相聲需要具備很多條件。
乙:是的,是需要條件。
甲:首先,最基本的條件必須具備。
乙:什么條件?
甲:必須有嘴。
乙:廢話,誰沒嘴呀!我看你沒長嘴,信口開河。
甲:我是說呀,你必須得會說話。
乙:不會說話那是啞叭!
甲:這就對了,啞叭就不能說相聲,聾子就不能聽相聲,你看見用啞語表演的相聲了嗎?
乙:沒有。
甲:相聲演員不但嘴皮子厲害,還必須具備專業知識,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
乙:那是,光會說話是不夠的。
甲:就拿我來說吧,為了說好相聲,掌握更多的知識,每天都在研究文學方面的書。
乙:哪方面的,有成果嗎?
甲:我最近正在研究成語詞典,成果特別顯著,馬上就發表論文,題目叫“關于成語的錯誤和我的精辟見解”!
乙:吹牛不上稅?有能耐當大家面把你的研究成果文案。
甲:不敢說,今天在座的都是老師,有文學巨匠,語言專家,漢字教授,哪有我說話的地方。我要說了,那不是圣人面前賣字畫,關公面前耍大刀,悟空跟前玩金箍棒,楊二郎跟前遛狗了嗎?
乙:不敢說了吧,我說你吹牛吧,還精辟呢?
甲:非得逼我在這說?我可告訴你,等我說完了,被哪位偷襲去發表,得了諾貝耳文學獎,你得賠我巨額損失。
乙:行、行,你說吧。
甲:那我可要說了!你可別后悔!現在要反悔還來得及。
乙:我后什么悔呀!快說吧。
甲;要說這成語錯的地方太多了,先說個簡單的,知道“一毛不拔”這個成語吧?
乙:知道,不就是一根汗毛都不肯拔,形容人非常吝嗇自私嗎?
甲:錯,那是自私嗎?你想啊,人家就剩一根毛了,還要拔下去,拔完了不成光頭陳佩斯了!所以這條成語得改,把“一”改成“億”。如果他有一億根毛都不肯拔,那才叫吝嗇自私呢!
乙:你別說,有點意思。
甲:再聽這條“道聽途說”。
乙:路上聽來的,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甲:錯,那是路上聽來的嗎?那不是老道聽他徒弟說的嗎?怎么沒有根據呢?
乙:這是歪解。
甲:還有這條“離鄉背井”,你讓大家說,離鄉就離鄉吧,還要背井,井能背動嗎?也得改,改成“離鄉背包”。
乙:沒有這么改的?
甲:咋就不能改呢?知錯必改是我黨的一慣優良傳統。你再看“白手起家”,知道什么意思嗎?
乙:誰都知道,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甲:這也叫成語?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你問問在座的,白手能起家嗎?否則就非偷既盜,沒有投入,能有產出嗎?打耗子還得下油紙捻呢!白手能起家嗎?別說起家,就是起夜都沒廁所!
乙:你再接著說。
甲:最錯誤就是“機不可失”這條。
乙:不就是機會難得,不可失去的意思嗎?
甲:錯了,可不是一個意思。當年廣西軍閥陳炯明打仗,去找算命的問這仗能不能打,算命的就給陳寫了這句話,機不可失。陳以為機會難得,仰仗飛機多,就和老蔣打上了。結果老蔣用重金把他的飛行員都買去了,最后一敗涂地,損失慘重。完事去問算命的,你不說機不可失嗎?算命的說是呀,我是說飛機不可失去呀!是不是錯了?
乙:算卦的就會兩頭堵。
甲:還有什么“林下高風”,好像是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我看絕不是那個意思,總在林下呆著,還高風呢,準得受風!
乙:那高風亮節呢?你怎么解釋?
甲:太好解釋了,跟上一條它們是連續的,形容受風以后骨節發亮,對不對?其實好多成語都有毛病,你們就是不研究,視而不見。要是仔細看一看,馬上就會發現。比如“牽腸掛肚”吧!
乙:不就是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嗎。
甲:怎么能這樣解釋呢?一看就沒有文化。牽腸掛肚嗎,很簡單,是對屠宰場的'真實寫照,你想呀,動物被宰殺以后,把腸子牽出來,把肚子掛上,所以牽腸掛肚!
乙:按你這么解釋,那“心照不宣”“肝膽相照”兩條,那一定是病人到醫院做B超的了。
甲:對,非常對,在我的啟發下,你終于開竅了,加入我的隊伍跟我一同研究吧!
乙:沒人跟你研究,向你這么研究好人也得變成白癡。
甲:變白吃好呀,向我這么有學問的人到哪都白吃,沒人要錢,多好呀!
乙:正個傻子,凈撿剩飯吃,是沒人要錢,還好呢?
甲:再和你說幾個,要不你也不知道我有學問!
乙:你說吧。
甲:就說這“口服心服”吧,說什么是從嘴到心都佩服的意思。這不大錯而特錯嗎?明明是有心臟病的人,一但發病必須口服心得安,心里才能舒服,口服心服嗎!
乙:接著白唬。
甲:再說這“風流倜儻”,還什么人有才華而言行不受世俗禮節的拘束。這能對嗎?分明是天冷了出門,風一吹,又流眼淚又淌鼻涕,所以才叫風流涕淌。
乙:還有嗎?都說出來。
甲:還有嗎?多了。你聽著,就說“少不更事”吧。解釋為經驗不足,你說是不是錯了,更嗎,應該理解為半夜,連起來就是少不了半夜夫妻那點事!
乙:這都哪跟哪呀?
甲:你再看“流水不腐”這條,形容流動的水不腐爛變質。那年松花江水源污染,從上游吉林市一直污染到下游哈爾濱,這不是因為流水造成的嗎?要是不流,能那么大面積污染嗎?
乙:你這么有學問,我說幾條,你給解釋解釋?
甲:就我這學問,隨便提,保證解釋的你蒙頭轉向。
乙:就你這樣瞎解釋我是得蒙頭轉向。你文案“馬到成功”是什么意思?
甲:馬到成功嘛,哎,能不能換一個?
乙:不能換,你不是學問大嗎?
甲:真不能換?
乙:真不能換。
甲:不能換拉倒,馬到成功,馬到成功,哎,有了。這條成語不成立。你想啊,馬到能成功嗎?只有人到了才能成功。改了,就叫人到成功!
乙:那“多此一舉”呢?
甲:字面上理解,是指多余的,沒有必要的舉動。但是更錯了,你看舉重運動員,有幾個是一舉成功的,有些人直到最后一舉才成功,你能說是多此一舉嗎?
數字成語相聲
甲:你會成語嗎?
乙:會一些。你呢?
甲:我呀,這么說吧,只要你說出一個數字來,我就能用這個數字開
頭說出一個成語來。
乙:這么厲害。好,那我說個“一”。
甲:一一得一。
乙:二。
甲:二二得四。
乙:三。
甲:三三得九。
乙:四。
合:四四十六,(乙)五五二十五,六六【第36句】:七七四十九……
甲:停!停!你怎么跟著說個沒完了?
乙:這誰不會?你說的這是成語嗎?這是乘法口訣!
甲:我是和你開個玩笑。咱們現在正式開始。
乙:好,開始,一。
甲:一馬當先、一日三餐、一心一意、一……
乙:行了行了。我再說二。
甲:兩全其美、兩敗俱傷、兩面三刀、兩……
乙:不對,不對,是“二”不是“兩”。
甲:你說“二”還讀什么?
乙:讀“兩”。
甲:這不就對了么!
乙:好好,算你對了。那三呢?
甲:三心二意、三長兩短、三番五次、三……
乙:夠了夠了,再說四吧!
甲:四分五裂、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
乙:你別說,還真有兩下子。那你從五往后數,看你能數到幾?
甲:五谷豐登、六六大順、七上八下、八面威風、九死一生、十全十
美、十一……
乙:不行了吧!十一以后的數字就不能組成語了。
甲:十一國慶節。
乙:這不是成語。
甲:那……
乙:我說怎么樣?不行了吧?
甲:拾遺補缺。
乙:錯了錯了,是數字“十一”,不是“拾遺”。
甲:讀音一樣就行嗎!
乙:好好,算你對。十二。
甲:視而不見。
乙:十三。
甲:一石三鳥。
乙:十四。
甲:視死如歸。
乙:十五。
甲:十五的.月亮圓又圓。
乙:哎哎,這可不是成語了吧?
甲:我是說,教師節過后接著就是八月十五仲秋,你說八月十五的月
亮是不是圓又圓?
乙:奧!你又扯到這兒來了。
上一篇:楚喬傳白笙的臺詞匯集10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