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登山感悟的美文
昨晚與家人登青龍山,我們拾級而上,侄女:說咱們登到山頂,從另一端而下;愛人說:感覺累了,咱們就下來;我說:每個臺階都是一個字,每個平臺都是一個逗號,每個小亭都是一個分號,按時回來才是句號,每一步都有風景,欣賞了風景,再上新的臺階;累了就歇歇,時間到一半時,就回頭下山,山下廣場還有精彩的周末文藝演出呢
這樣,我們不緊不慢,說著笑著,逗著玩著,欣賞著風景,采摘著野果,輕松到達第一個涼亭,涼亭里,已有多人歇息,我欣賞著青松翠柏、荊棘花藤,感嘆百天大旱后一場甘霖帶來的生機,敬佩耐旱植物頑強的生命力;我愛人則驚奇的發現亭子南面美麗的風景。
時間過半,我們原路返回,如期觀看了村辦“周末文藝廣場”,絲毫未有困意,感覺神仙一般
“ 仙”字不就是一個人和一座山嘛
人生不就是登山嗎
你看著別人比你地位高,比你摘得果實多,你也一路攀登、披荊斬棘,恨不得騰云駕霧,當有人當了你的路,你可能撥開他、推開他,也可能互相幫助、結伴上進,你也可能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對老人盡過孝心,也沒有對妻子獻過愛心,你對名利追求了一輩子,因急功近利可能不擇手段,當你氣喘噓噓、筋疲力盡地到達頂峰時,已離不開藥丸、離不開秘書司機……當人生暮鼓響起,你仍高高在上,不能心平氣和地待人接物,你可能倒在辦公椅上,倒在公務車上,也可能倒在酒桌上,倒在會場上……不可能壽終正寢,人生不可能圓滿。
老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真言也
登山的感受作文
我喜歡登山,喜歡那種“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站在山腳下,那高峻巍峨的山峰總給我無形的壓力,我享受這種有壓力的感覺,因為有壓力就會有動力。
清晨,太陽剛從蒼蒼的山巔后面露出來,它那最初幾道光芒的溫暖跟即將消逝的黑夜的清涼交融在一起,使人感到一種甜美的倦意。
在這涼風習習的早晨,我決定一個人去登山。
到達山腳時,太陽已經從地平線上升起,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我,大地此刻充滿了生機。
登山的旅程開始了,也許是因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吧,一路上總能聽到鳥兒動人的旋律。
山間樹木縱橫交錯,野芳遍地……走了好久,差不多到半山腰了吧。
太陽公公收起了微笑,換上了一副威嚴的面孔,陽光也不再溫和,灑在身上就像針扎一樣疼。
大汗淋漓的我坐在路邊的一塊大石頭上,遠遠望去,山頂還有挺長的一段距離呢。
“真累啊,干脆回去吧……不行,退縮只會讓我們一事無成,痛苦一咬牙就過去了,許多幸福可能就在下一個時刻等著我們呢……”兩種想法在我的腦海中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戰,如果就此回去,就不必在這太陽底下暴曬了,可以少吃許多苦頭;但是,想想山頂的美好風光,這點苦又算什么呢?“無限風光在險峰!”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我毅然決定沖上山頂。
休息了一陣,我信心滿滿地出發了……望著那遙遠的山頂,我暗暗加快了腳下的步伐……,我終于到達了山頂。
啊,這里的景色是何等之秀美,有青松翠竹的美景,有極目遠望的無限風光,有鳥兒婉轉的歌聲,有泉水叮咚的悅耳聲……我閉上眼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頓時感到神清氣爽,再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蜿蜒山路,剛才停留的地方還隱約可見。
此時的我暗暗慶幸,自己剛剛沒有知難而退,如果那時的我選擇了后退,那么山頂這美好風光真是要與我失之交臂了。
人生總有無限風光,亦應在險峰。
勇于攀登者才能體會到登山之美;甘于奮斗者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而那些知難而退,見異思遷的人只能望山興嘆了吧。
當你登上一座山頂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登山感言登山是一種自我挑戰,是毅力的磨練,是體能極限的考驗,同時也是智慧的體現。
每個星期,基本都會去爬一、二次山,是學校的課外活動,也有體育課。
山,在我的心目中似乎僅僅只是一種實體,一種既給我生活饋贈同時又給我體能消耗的實體。
山對于我們,是一種希望,也是一種挑戰。
在這種挑戰中,我們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雖說鳳凰山的景色并不特別,但是它卻讓我感受到了同學的友誼,師生的關愛,是一種別樣的風景
一年一度的登山比賽,大家都是興致勃勃的,抱力向前沖的心態,登上山頂。
在那一刻,雖然很累,但它給我們一種很清新的感覺,就是你征服了它。
我深深地呼吸著,聞到了春天的味道,好舒服哦
汗水的付出,總會有收獲
路途中遇到了很多的人,聽到了很多有趣的事,上山的人總是要是問下山的人路還有多遠,下山的人總會說“不遠了”,結果自己爬上去的時候感覺很遠,但最后到達終點覺得其實也并沒多遠.......登山的過程其實就如人生路途一樣,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前面是什么,有什么,但只有自己走過了才會明白。
青年時的生命正在漸行漸遠,這時對人生充滿了歡笑和期待,面對形狀怪異,奇峰聳拔的高山自有一種征服的欲望,并為著這欲望而激情滿懷,奮力攀登
而壯年卻是一個人生命過程中的鼎盛時期,無限風光,在頂峰”,這時的你已拼盡全力登上了山頂,飽覽了山頂的風光,盡收了山野的美色,陶醉在美景的懷抱之中
但,千萬別沉醉,這時
爬山的感受一兩句話
感受:只要肯努力,終可以登上成功的頂峰;只要中途不放棄,定能看沿途的美麗風光。
寫爬山登頂的感受(不需要太多,語言優美)
一絲絲秋風夾著稻香輕輕拂過身體,一縷縷陽光透過身體照射在我開心的心上.陽光明媚,一個開心的一天──秋游. 我們的目的地是──森林公園.到了森林公園,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站在不同地方一看,真怪,山簡直變了樣,它們的形狀與在平原或半山望上來大不相同,它們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盡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露出云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地懸浮著.周圍的大山像一幅五顏六色的花布.山浪峰濤,層層疊疊.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一個村莊,看不見一塊稻田,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個靠著一個,沉睡著不知幾千萬年了,從來有驚醒它們的夢…… 接下來我們把燒烤所需要的物品都擺在桌布上,然后把火盆放在地上,準備生火,不一會兒火生好了.和我一組的何加算、王曦穎等組員,一起開始了燒烤.在歡聲笑語中,我們的小肚子吃得鼓鼓的.之后王曦穎提議到同學們說的那個奇怪的山洞里去冒險,聽說那里大約有三百米長,于是大家都很好奇,所以接受了王曦穎的提議. 來到山洞外面,一大群同學站在外面,不敢進去.我心里想:只不過是一個拱形山洞而已,用得著這么害怕嗎?走進山洞里,一點都看不見,顯出駭人的清靜和陰冷.陰森森的使人害怕極了,我和王莎莎是走在第一個的,后面的人時不時惡作劇,學鬼叫,使后面的女生一邊大叫,一邊往后跑.令平時膽大的我也有些俱怕,跟在我們后面的王曦穎鼓勵我們,她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再說了我們要相信科學,世界上根本沒有鬼,大家不要害怕,勇敢向前沖,堅持就是勝利!”聽了她的一番話,我心里的恐懼漸漸消失了.好像心里有一條路了.走到一半,我發現了墻壁上有奇怪的圖案,路面上也開始有些水了,水漸漸地有些深了,忽然我們抬頭一看,洞外的景色好美,一片翠綠色.走著走著,到了洞外,.一棵棵小草從酣夢中醒來,它們破土而出,舒展著它那幼嫩的綠葉在微風的吹拂下晃動著,好像隨著晨風在清請地唱歌起舞.美麗極了!我們幾個人還在那拍照留念呢!因為前面被工作人員用石頭封鎖了道路,所以我們只好原路返回了…… 接下來我們去爬山,個個力氣十足,迫不及待地往山頂爬,爬了一陣兒,我已經得上氣不接下氣,太累了,想休息,不想爬了.這時我想到龜兔賽跑的故事,我不能半途而廢.我內心想起了這句話:堅持就是勝利!我就休息了一會兒,繼續爬. 到了隔山頂只幾步之遙的地方了,我緩緩地挪動著我的腳步,枝頭的小鳥嘰嘰喳喳地仿佛在說:“堅持!加油啊!……”.我抬起沉重的雙腿邁開最后幾步,終于爬上了山頂,雖然我累得渾身酸痛不能動彈,但心里卻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最后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個地方.通過這次的爬山讓我受益匪淺,無論什么事情,只要堅持,付出努力,就能成功!更重要的是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不也是在“登山”嗎?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錯,只有付出艱辛得努力,刻苦攀登知識的高峰,才能感受到知識的浩瀚無邊,才能站在知識的頂峰上高瞻遠矚,領略無窮的快樂,這難道不是我秋游登山最大的收獲嗎?
第一次干什么作文400字要有感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然而每個人的肯定是讓自己記憶深刻的。
做家務、第一次溜冰、第一次爬山、第一次……雖然每個第一次不是次次都是甜蜜開心的,但那卻使人難以忘懷,回味無窮。
我讀6年級時經歷了我的第一次做飯。
那天晚上,我得知爸媽不回來吃飯,本來他們叫我到我外婆家去吃飯的,但后來我沒去,決定自己在家煮來吃。
第一次煮飯,肯定要好好的做。
于是,我看冰箱里有沒有剩飯剩菜可供將就熱來吃,但一看沒有。
然后,我一看冰箱冷凍柜里有包好的抄手,于是決定試著煮抄手來吃。
我興沖沖地走進廚房,心想今天可以煉就自己的廚藝了
嘿嘿。
首先,我先往鍋里盛適量的水,接著打火燒開,然后調作料。
這下我可茫然了,不知道到底該放些什么作料。
我回想起媽媽以前做面條、抄手是放的作料。
于是,我憑自己的記憶和想象,將鹽、醬油、雞精等等調料一一放入碗中。
就這樣匆匆忙忙的調好作料后,才把抄手放入沸騰的鍋里。
靜侯了幾分鐘后,十幾個熱騰騰的抄手浮出了水面。
我用瓢把它們舀到了我的碗里,用筷子在碗里攪拌了一下,使味道均勻。
看著自己第一次煮的抄手,心里的。
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放入我嘴里,本以為很香味可口,然而味道卻變得如此之酸,不僅酸,而且還很咸
開始,我還自信的認為本廚師煮的抄手肯定和外面餐館的有一拼,但是事實上卻不那么近人意。
哎,我真是“佩服”我自己啊
雖然第一次做飯不太成功,但這畢竟是我第一次自己獨立去做,還是有所收獲。
從這件事我感受到,平常一些事情,我們要多留意、多觀察,在平時觀察、留意中去把握環節,掌握要領,到時才不會慌亂;還認識到,小事不能小看,要認真對待,把它當回事來做,這樣才能做好,并從中獲得知識,煉就自己的本領
哎,也許我把話說得太大了吧。
登山感悟
登山,游山是泰山人生活的一部分。
盡管住在山腳下,但緊張的節奏,忙碌的工作,把生活的空間添充的滿滿當當,很少有機會和大自然親近。
每每早晨匆忙趕班時,看到來來回回登山晨練的人們,眼中充滿了羨慕與期待。
。
。
周日上午結束授課后,就謀劃著下午的登山。
睡過午覺之后,匆忙著裝上山。
從家到紅門只用了幾來分鐘時間,走到“孔子登臨處”牌坊前,其東側立有一塊石碑,上書“登高必自”。
泰山的文化底蘊深厚,碑文石刻眾多。
“登高必自”碑是明嘉靖39年濟南府同知翟濤題,語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意思是登高一定從低的地方開始,遠行一定從近的地方起步。
又解:“登高必自”與老子所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是一個意思。
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會適得其反。
“登高必自”昭示人們干事創業既要有“登高”的目標,志存高遠,敢想敢干,又要“自卑”處開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它集中體現了努力攀登、堅韌不拔的泰山精神,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人民質樸務實、埋頭苦干的實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