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知道這次北京軍博八一展覽的截止日期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 展覽時間: 2007年7月17日至8月20日 8:00-17:00 免費參觀,售票處領票,每小時發放5000張
軍事博物館共有幾個主要展館
軍博原陳列體系以軍事歷史為主,基本陳列共10個,分別是:古代戰爭館、近代戰爭館、土地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全國解放戰爭館、新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館、抗美援朝戰爭館、兵器館、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外軍事交往友誼館、軍事藝術館。
參觀中華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感800字
10月30日,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來到了盧溝橋畔的。
它坐落在發生地—宛平縣。
在這里,我們了解并見證了中國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
于1987年7月6日“”50周年前夕落成。
由序廳、展廳、半景畫館三部分組成。
以聲光結合立體畫面再現了日軍在盧溝橋的侵華罪行和中國軍民奮起抗戰的壯烈情景。
進入序廳,迎面是一座長18米,高5米的大型銅鑄浮雕,分別反映著抗日戰爭時期不同人們激昂的抗日情懷,象征著“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左右兩側的墻壁上,分別鑲著和的曲譜。
頂部由15個方形藻井組成,懸掛著14口方形古鐘,象征著14年抗戰,蘊意著中國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鐘長鳴。
展覽分為“綜合廳”、“日軍暴行廳”、“人民戰爭廳”和“抗日英烈廳”四部分,陳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圖表及現場復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結合的方法組成立體空間,使觀眾產生強烈印象,如“景觀”、“景觀”、“”等立體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半景畫的陳列采用聲光變景技術,使半景畫的陳列藝術達到了當前的先進水平,再現了“七·七事變”的戰斗場面。
英烈廳中的主題雕塑更達到了震撼心靈的效果——戰士倒下了,親吻著祖國的大地,但手中的刺槍直指晴天。
意喻著英烈不屈的精神。
其中綜合館展示全國抗日戰爭全過程;日軍暴行專題展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其中有“七三一”細菌部隊和的現場復原陳列;人民戰爭專題館展示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日救亡任務和場景,其中有臺兒莊、平型關、等著名戰役的介紹;抗日英烈館展示著名抗日英雄楊靖宇、趙一曼、彭雪楓、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人的英雄事跡;半景畫館采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模擬七七事變戰場,形象生動,觸動我心。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參觀著展館,我的心不時為之震撼,心生感觸,在國家危機存亡時刻,無數的英雄的無畏壯舉令我感動,觸動著我;無數的抗日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充分的展現出中華兒女的愛國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奉獻精神;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聰慧,地道戰、游擊戰、百團大戰…他們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團結各國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振興了中華民族,撐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前世不忘,后世之師。
復習歷史,是為了不忘記那段歷史。
因為無論何時,忘記歷史,將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歷史還將重演。
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熱愛這個歷盡劫難的祖國,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當我們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時,我們應當時刻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不論戰爭或是和平,我們都要很好的發揮下去,萬眾一心,團結奮進。
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軍博的復興之路的展覽到什么時候
到12月初,具體展到哪天還沒定,剛看完,很棒!
參觀軍事博物館感想#
軍事博物館觀后感國貿130302126郭雅榕走近,一股侵潤著歷史莊嚴滿含著中國民族不屈精神的世紀之風便撲面而來。
正當廳屹立一尊同志的雕像,是他,當年帶領著四萬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在敵人的屠刀下翻身做主,開創出如今這一片美好的世界。
博物館正門上方有是主席親筆書寫“”匾額。
建筑巍峨壯觀,氣勢雄偉。
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綜合性軍事博物館,是收藏我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代和現代的革命歷史文物,研究和宣傳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的國家博物館。
中央展廳中陳列著中國近代以來的軍事裝備,有模型、有實物。
件件都透漏著中華民族的那種絕不屈服、永遠向上的精神。
那高聳的‘東方紅一號’導彈更是闡述著中國人民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驕傲。
寒風刺骨,兩翼展廳頗得寒冷,一些當年參加過戰斗,或許還立下過無數次戰功的飛機坦克、輪船、火炮靜靜地在那里躺著,將那曾經的霸氣深藏起來,一動不動,縱使那風一次次呼嘯而過。
它們已經完成了歷史賦予自己的使命,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靜靜地躺著,享受著他的子民們的無盡的敬意……從大汶口時期的的一次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似乎總是籠罩在一層或濃或淡的硝煙中:朝代更迭、平定叛亂需要戰爭、抵御外敵。
護我中華也需要戰爭。
在這無數次的戰爭中,偉大的中國人民一次次發揮出自己無窮的智慧,創造出種種先進的兵器。
這些樣式各異,種類繁多的兵器描繪出了一
北京歷史博物館觀后感 (500字左右)
我軍從19278月1日南昌起義,至今走過八十個春秋就即將迎軍八十周年的“八一”建軍節。
今天我著一顆感恩之心和一份崇敬之情參觀了北京軍事博物館。
我們先后參觀了兵器館、抗日戰爭館、古代與近代戰爭館等。
在軍博的兵器館里各式各樣的鋼鐵鑄造的火炮中間,有一尊荔枝木制成的火炮。
在其高昂的炮筒下面,有一個制作精美的玻璃柜,里面陳放著幾段已被硝煙和歲月褪去了本色從炮身上取下的半圓型木質殘片。
它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當年瓊崖人民在戰斗中的智慧與勇敢。
之后我們走入了近代戰爭館,映入眼簾的是南昌八一起義的相關介紹,我們了解到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血的教訓擦亮了人們的眼睛。
它表明: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對付武裝的反革命。
沒有一支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因此,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
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
周恩來、朱德等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從此中國共產黨有了自己的軍隊。
在這個參觀人數日均達到六千多人次的展覽中,設在展廳出口的留言臺,成為一個需要排隊才能留言的地方,幾大本留言本已很難找出空白頁。
看到在觀眾的留言當中有這樣一句話:革命勝利來之不易。
它是用漢語拼音寫出來的,這是一個叫劉琳祺的小朋友參觀完展覽后的感受。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給我們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
學習中國近代革命史,學習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的精神,踏著先輩的足跡深刻感悟其內涵,并引申思考如何把延續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
。
。
上一篇:軍訓感言400字左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