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好賬不如無】(諺)好賬:別人不討還的債。借人家的債,即使人家不討還,也總歸是個負擔(dān)。指不負債是最輕松自在的。
【第2句】:中午,我回到家,覺得很渴,就趕緊倒水喝。可不知怎么把茶杯蓋蓋在了熱水瓶上,差點把熱水瓶塞子放進茶杯里。奶奶說:“你呀,有心無魂。”(江西·婺源)
【第3句】:【狗肉包子上不得席】不夠資格,不配抬舉。王蒙《相見時 難》:“你怎么這么土鱉,真是狗肉包子上不得臺盤。” 好漢不提當年勇夸耀以往的功勞,沒有用處。王朔《愛 你沒商量》:“不提了,沒意思,好漢不提當年勇。”
【第4句】:【 一座山頭一只虎】一個地方,難以存在兩種對立的勢力。 或說:一山難容二虎。類似的:一個艄公一道河/一個烏鴉 占一枝/一個爺爺一炷香。成語:勢不兩立。傳記圖書:“正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張學(xué)良此時真切體悟到‘臥榻之旁,豈 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第5句】:【求佛求一尊】看準了能起作用的人,集中力量求一個就 行。亂求人,反而效果不好。張恨水《金粉世家》:“求佛求 一尊,你這樣子,還是請七爺多幫忙吧。”
【第6句】:【天塌下來,有地接著】釋義:不管出了什么問題,遇到什么困難,有人負責(zé),不用擔(dān)心。例句:“有我在,天塌下來,有地接著,你還怕什么呢?”
【第7句】:【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戰(zhàn)爭中不論勝負,雙方均有損失。 明代《西游記》:“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殺人一萬,自損 三千。何須煩惱?”
【第8句】:【鼻子翹上天】(慣)形容人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也作“鼻子朝天”。
【第9句】:【扁擔(dān)挑水——平肩人】(歇)本指挑小時扁擔(dān)平放在肩,轉(zhuǎn)指雙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
【第10句】:【不吃奔牛酒,枉在江湖走】釋義:奔牛:地名,在今江蘇省武進縣,一名奔牛塘,又名奔牛堰,其地出佳釀。指不喝奔牛鎮(zhèn)釀的酒,等于白白地闖蕩了江湖四方。例句:仆逢曲流涎,到處不肯輕過。聞之人語日:“不吃奔牛酒,枉在江湖走。”余過其地潔而試焉。
【第11句】:貓狗打架——世代冤家
【第12句】:【人活臉,樹活皮】(諺)人活著,就憑著一張知榮知恥的臉面;樹活著,就憑著一層通脈護樹的外皮。 指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有名節(jié),有人品。 也作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層皮。 人活臉面樹活皮。
【第13句】:【雞啄雞食袋,狗咬狗骨頭】釋義:雞食袋:雞嗦子,即雞的嗦囊,雞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像個袋子,用來儲存食物。比喻自己人互相傾軋,自相殘害。例句:他有什么事對不起你?我這做娘的有什么事對不起你?只有我屋的人淘氣,雞啄雞食袋,狗咬狗骨頭。又不是吃飯的人多了,咸的、辣的分不勻!
【第14句】:【往臉上貼金】(慣)比喻美化、夸耀自己或他人。 也作“給臉上貼金”。
【第15句】:【窮日子難過,富家好當】見“富日子好過,窮家難當”。
【第16句】:【各人頭上一片瓦】釋義:各人只管各人的事。例句:“他們鄉(xiāng)里干都會你‘半二流子’,我就不服氣,‘各人頭上一片瓦’,過日子的事情也用得著他們管?”
【第17句】:吃過晚飯,我覺得很困,就上床睡覺了。奶奶笑著說:“落了夕陽關(guān)山門——真是老實和尚啊!”(河北·滄縣)
【第18句】:【賈家的姑娘嫁賈家——賈門賈氏】(歇)賈:諧“假”。氏:諧“事”。 形容十分虛假。 也作“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賈門賈氏”。
【第19句】:好肉上貼膏藥——自找麻煩
【第20句】:【順風(fēng)行舟船易翻】(諺)比喻人在順境中行事,往往多的是得意,少的是警惕,失敗就很難免。
【第21句】:【一口吃成胖子】(慣)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發(fā)了大財。也泛指急于求成。 也作一口吃個胖子。 一嘴吃個胖子。
【第22句】:【天地之大,無所不有】(諺)指世界是非常廣大的,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會發(fā)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人與物都會出現(xiàn)。 也作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天下事無奇不有。
【第23句】:放學(xué)回到家里,我總愛在媽媽面前說別的同學(xué)這點不如我,那點我比他強。媽媽教育我:“只見別人眉毛短,不見別人頭發(fā)長,別人的優(yōu)點多著哩!”(山西·平陸)
【第24句】:人死請郎中——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25句】:巖石上的樹木——自有活法
【第26句】:【放著他的,擱著我的】(慣)指把當時的情況放下不說,以后再看結(jié)果。
【第27句】:雨接連下了一個星期,真煩人!一天,我問爺爺雨為什么總是不停。爺爺說:“雨前淅淅必久下,雨后淅淅必久晴。這雨一開始淅淅瀝瀝地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所以,要連陰。”(河南·鎮(zhèn)平)
【第28句】:世界上最小的橋梁——鼻梁
【第29句】:媽媽去洛陽給我買了一件款式不錯的短袖襯衫,我急忙穿上讓奶奶看。奶奶看著我笑得合不攏嘴:“人稱衣裳,馬靠鞍;一是長相,二是穿。我孫子穿上這件衣服,真是越看越帥氣!”(河南·盂津)
【第30句】:驢頭插龍角——四不像
【第31句】:廚師炒菜——添油加醋
【第32句】:【不蒸包子蒸(爭)口氣】(慣)蒸口氣:諧“爭口氣”。爭氣:要強,
【第33句】:【留一手】(慣)指不是全部拿出來,而是有所保留。
【第34句】:【天下官管天下事】(諺)天下:國家。國家設(shè)置官員,就是讓他們管理國家事務(wù)。指盡職盡責(zé)管理國家事務(wù),是官員的本分。
【第35句】:【見縫就下蛆】(慣)比喻一有機會就搞破壞或做壞事。
【第36句】:【 繞過西壁碰南墻】躲避不開。《中國新十大家族》:“他沒 料到他改的賓館化名之一,恰恰是那個旅游盛地一家較有 規(guī)模的涉外賓館的真實名稱。真可謂繞過西壁碰南墻。”
【第37句】:爸爸問爺爺,東洼那塊地可不可以種上棉花。爺爺說:“那塊地啊,旱收螞蚱,澇長蛤蟆,不澇不旱收鹽巴。連棵草也長不高,還種什么棉花?”(河北-吳橋)
【第38句】:【烹牛而不鹽,敗其所為也】(諺)煮牛肉不舍得放鹽,結(jié)果把牛肉煮壞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甚不可取。
【第39句】:【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凡是壞人都要害人,沒有 例外。或說:世上沒有不吃人的老虎。張賢亮《河的子孫》: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入。吳尚榮是個壞熊,王一 虎也不是個好東西。”
【第40句】:大路上的磚頭——絆腳石
【第41句】:【人生面不熟】(慣)指彼此沒見過,不認識。
【第42句】:【鍋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釋義:比喻集體富了,個人也就多得。例句:彎彎繞希望有個人出頭露面,能夠鉗住蕭長春,多報點產(chǎn)量,多分點麥子。不論怎么一個方法,鍋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彎彎繞的要求僅僅是這個。
【第43句】:捂著耳朵偷鈴鐺——自己騙自己
【第44句】:【 將帥無能,累死千軍】領(lǐng)導(dǎo)者不力,瞎指揮,下級跟著活受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有道是‘將帥無能,累死 三軍 ,而在這里為將為帥的,何止是無能啊!”
【第45句】:【銅鈴打鼓——另有音】(歇)本指用銅鈴打鼓,除了鼓聲,還有鈴聲;轉(zhuǎn)喻話里有話,另有用意。
【第46句】:【一世為官三世累】(諺)勸人做官應(yīng)廉潔,以免后代受連累。
【第47句】:高明的謊言——算卦
【第48句】:【有腿沒褲子】(慣)形容人非常窮困。
【第49句】:【朝廷不打送禮人】(諺)指送禮與人,只要不是賄賂,原是無可厚非的。
【第50句】:扁擔(dān)兩頭掛籮筐——成雙成對
【第51句】:【紅燒鯉魚吃中段】選擇有利的,選擇所需要的。成語:斷 章取義。李英儒《上一代人》:“谷媽媽紅燒鯉魚吃中段,單 捉住這一句話,引申著說:可光有兒子,終歸還缺一面呵!”
【第52句】:【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慣)關(guān)公:即關(guān)羽,字云長,三國時蜀國大將,善使大刀。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 也作關(guān)夫子門前耍大刀。關(guān)夫子:指關(guān)公。 關(guān)老爺營前耍大刀。關(guān)老爺:指關(guān)公。 關(guān)帝廟門前耍大刀。關(guān)帝廟:祭祀關(guān)公的寺廟。
【第53句】:【久處令人賤】(諺)住在別人家時間久了,容易讓人家厭煩甚至瞧不起。指親戚朋友家不宜久居。
【第54句】:【犟驢怕惡鞭】(諺)犟(jiang):倔強,不聽話。惡:毒狠。犟驢不聽使喚,用鞭毒打就能迫使它聽使喚。比喻不論怎樣固執(zhí)的人,采取強制手段就能迫使他就范。
【第55句】:【 無顏見江東父老】原指項羽兵敗,無臉回江東故地,在烏 江自刎。借指失敗后羞見熟人。海外於梨華《三人行》:“從 臺灣回來,他便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愿回到洋人圈里。” 小曲好唱口難開指不好張口明說,羞于啟齒。特指男 女開始相愛時,有話不好直說。李季《王貴與李香香》:“小 曲好唱口難開,櫻桃好吃樹難栽;交好的心思兩人都有,誰 也害臊難開口。”
【第56句】:【大白菜倒了秧——打根上壞】(歇)倒了秧:植物幼苗因病蟲害等而枯萎。本指植物從根部壞死,轉(zhuǎn)喻人從根本上變壞了。
【第57句】:【狐貍精問路——沒有好道道兒】(歇)道道:本指道路,轉(zhuǎn)指主意、心計。指不安好心。
【第58句】:打死爹討娘好——豈有此理
【第59句】:【船家不打過河錢】(諺)船家:擺渡渡客的船主。船主不在船靠到對岸后才收船錢。指渡客在船開動時就必須把擺渡錢交上。
【第60句】:【種一葫蘆收一瓢】(慣)撒下一葫蘆種子,收獲一瓢糧食。形容糧食產(chǎn)量太低。
【第61句】:【不是東風(fēng)壓了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了東風(fēng)】釋義:不是我降伏你,就是你降伏我。例句: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fēng)壓了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了東風(fēng)。
【第62句】:蛇吞老鼠鷹叼蛇——物降一物
【第63句】:【一窩狐貍不嫌騷】釋義:騷:同“臊”。狐貍有臊臭味,同一窩狐貍互不討厭臊臭。比喻壞人和壞人混在一起,臭味相投。例句:“從表面上看來,他們父子們好像不能共事,其實是一窩狐貍不嫌騷,只要利害一致了,互相體諒著一點,還是可以合作的。”
【第64句】:雞蛋炒鴨蛋——渾蛋
【第65句】:【破天荒】(慣)相傳唐朝時湖北荊州每年送舉人去考進士,均未考中,時人稱作天荒;后來劉蛻考中了,稱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發(fā)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第66句】:【沒有擒虎藝,不敢上山崗】(諺)沒有捉拿猛虎的武藝,就不敢到猛虎出沒的山崗上去。比喻沒有高超的本領(lǐng),就不敢去犯風(fēng)險,闖難關(guān)。 也作沒得斬龍劍,哪敢下東海。 沒有擒虎藝,不敢上高山;不是擒龍手,怎能下海洋。 沒有擒龍手,不敢下東洋;沒有打虎藝.不敢上山崗。
【第67句】:【哭不得,笑不得】(慣)形容非常尷尬,不知該怎么辦好。 也作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哭不得笑不是。
【第68句】:救火沒水——干著急
【第69句】:【十年不下雨,也有怨雨人】見“大旱三年,還有恨雨之人”。
【第70句】:【破家值萬貫,一搬三年窮】(諺)家用什物賣掉不值錢,要買卻很貴,搬一次家,就得丟失損壞,長時期添置不全。指居家不宜搬動,以免經(jīng)濟損失。
【第71句】:南天門搭戲臺——唱高調(diào)
【第72句】:【狗掀門簾全靠嘴】釋義:比喻沒什么本事,只會說嘴。“門簾”又作“簾子”。“靠”又作“憑”。例句:大寶說:“他是狗掀門簾全靠嘴,誰不知道他和錢萬利穿著一條褲子,一個窩窩撒尿。”
【第73句】:【又想吃大餅,又不愿累牙】(慣)比喻既想得好處,又不愿出力。
【第74句】:【弓上弦,刀出鞘】(慣)鞘:裝刀劍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 指拉開架式,準備廝殺。
【第75句】:我的字總寫不好,爸爸說我的字像是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我埋怨說筆不好,爸爸說:“驢不好好拉套,還嫌套桿子彎。”(河南·新野)
【第76句】:【擔(dān)水向河里賣】(慣)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
【第77句】:【主題】“主題”是指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核心。 “主題”是個外來詞,它源自德國,來自日本。在德國,主題最早只是個音樂術(shù)語,指音樂中最具有特征的、并處于優(yōu)越地位的旋律,也就是主題旋律。它表現(xiàn)一個完整的音樂思想,是整個樂曲的核心。音樂中的這個術(shù)語后來被移植到文章寫作及文藝創(chuàng)作中,把文章與文藝作品的中心思想稱作“主題”。我國使用的“主題”這個詞.是從口語引進的,日語從德語中翻譯過來。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意、義、理、旨、主意、主旨、主腦等,實際上都是“主題”的意思。
【第78句】:【犬子】“犬子”是謙詞,對人稱自己的兒子。這一自謙,實際有督促希望孩子進取之意。而對別人的孩子則稱“虎子”。對自家的孩子稱“犬子“,還與古時候的人對一些自然現(xiàn)象以及生老病死沒有科學(xué)、系統(tǒng)的認識有關(guān)。遇到一些奇特或無法解釋、存在困惑的事情,常常自覺不自覺與神鬼掛上鉤。如一些有才華、絕頂聰明的人突然生病死亡,往往被人們認為是被請到天上做神仙去了;小孩生病夭折,則被認為是被小鬼捉到地獄去了。由于存在這種迷信思想,因承相襲,潛移默化,中國人形成了給小孩特別是男孩起賤名的習(xí)慣。如司馬相如小時候就曾被父親喚作“犬子”。他們認為名字叫得越不好聽,鬼神就越不在意,孩子就越好養(yǎng),曾幾何時,“狗剩”、“狗子”、“熊貨”、“賤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男∶H缃耠S著科學(xué)技術(shù)知識的普及和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人們給小孩起名少了很多顧忌,講究清脆響亮、音韻優(yōu)美、寓意深刻、寄予厚望、望子成龍,以前那種起賤名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近乎絕跡了。
【第79句】:演員出臺——粉墨登場
【第80句】:【十年九不收】經(jīng)常鬧災(zāi),莊稼沒有收成。西戎《一個年輕 人》:“咱這里是什么土地,十年九不收,有機器抵什么用?”
【第81句】:【良言難勸該死鬼】(諺)好話勸不轉(zhuǎn)非死不可的鬼。指對那些死心塌地不肯回頭的人,用多少好話也都沒有用,只能任其自然。 也作良言勸不醒該死的鬼。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第82句】:【成氣候】(慣)比喻有成就或有前途、有出息。
【第83句】:【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釋義:比喻人的貪欲是無止境的。例句:俗諺有云:“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人類欲望之無窮,大抵然矣。
【第84句】:【跟著好人學(xué)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跟好人學(xué)好,跟壞人學(xué) 壞。類似的:跟著貓虎學(xué)咬人/跟著討飯的睡廟門/跟著黃 鼠狼學(xué)偷雞。李準《龍馬精神》:“要說也是,常言說:跟著好 人學(xué)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那劉翠香整天跟秀真跑得那 么近,還能對秀真說什么好話。”
【第85句】:星期天,我和媽媽上街。街道兩旁停著很多自行車,我盡往車堆里鉆。媽媽說:“你真是驢往窄處走。”(陜西·隴縣)
【第86句】:靜而少動,眼花耳聾;有靜有動,無病無痛。
【第87句】:【胳膊斷了往袖子里藏】發(fā)生了事情,不外傳,自己處理。 清代《紅樓夢》:“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斷了往袖子里 藏!”
【第88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慣)1指懸掛在半空中。2形容事情沒有著落。3形容沒有靠山或根基。4指哪兒也靠不著。 也作上不著天,下不依地。 上不巴天,下不著地。 上不著天,下不挨地。
【第89句】:【一動不如一靜】做事沒有把握,不如維持現(xiàn)狀。清代《紅 樓夢》:“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里就算好人家,別的都容易, 最難得的是從小一處長大,脾氣性情都彼此知道的了。”
【第90句】:【筆頭無力嘴頭硬】釋義:硬:比喻徒有其表,而實質(zhì)上無能力。指講起話來夸夸其談,辦起事來優(yōu)柔寡斷。例句: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好像做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實際上呢,他什么也做不到好處,真是筆頭無力嘴頭硬!
【第91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諺)病來時就像山倒下一樣猛烈可怕,病去時就像~根根絲往外抽一樣緩慢。指病發(fā)作時很猛,治病養(yǎng)病的過程卻很費時。
【第92句】:豬尿泡上扎刀子一泄氣了
【第93句】:【摸不準脈窩】(慣)比喻找不到問題的癥結(jié)。
【第94句】:【人要實心,火要空心】見“火心要虛,人心要實”。
【第95句】:【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諺)指草叢深了,各種蟲子都有;樹林大了,什么鳥兒都有。比喻社會是廣闊博大的,什么樣的人都有。
【第96句】:【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能人也需要幫助。類 似的:好人三個幫,好樹三個樁。古華《芙蓉鎮(zhèn)》:“俗話講, 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不是好漢,但我手下 需要幾個得力的人。”
【第97句】:【若說錢,便無緣】(諺)如果提起借錢,再好再親的關(guān)系都會沖淡,甚而至于決裂。指錢財是很敏感的東西,它關(guān)涉人情冷暖。 也作提起錢,便無緣。 說著錢,便無緣。
【第98句】:【瘋癆臌脹膈,閻王請下客】(諺)舊時認定,凡患瘋、癆、臌、膈這類病的,都屬于不治之癥,必死無疑。 也作“瘋癆臌膈,閻羅王請的上客”。
【第99句】:【衣服要自己穿破,不能叫人家指破】為人要正派,不能讓人 背后議論,被人指責(zé)。孫犁《風(fēng)云初記》:“名帖兒要正,腳跟 兒要穩(wěn),衣服要自己穿破,不能叫人從背后指點破!”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思念入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