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兩根藤上結(jié)的瓜——扭不到一塊
【第2句】:【人不保心,木不保寸】(諺)人不能擔(dān)保誰的心都是好的,樹也不能擔(dān)保它寸寸都是好木材。指人心隔肚皮,最難猜測。
【第3句】:航空兵演習(xí)——乘機(jī)
【第4句】:【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諺)煩悶苦惱并沒有找上門來,都是人自尋自找的。指一切煩惱都是人自身行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觀。
【第5句】:墨魚肚腸河豚肝——叉黑又毒
【第6句】:【成大事不記小仇】釋義:要成就大事業(yè),就不能在小事上計較。例句:“他的左右人都巴不得一下子攻破城市,替他報仇。……他說,成大事不記小仇。”
【第7句】:【插草標(biāo)賣人】在影視作品和小說當(dāng)中,經(jīng)常見到這樣的場景:或為父母者無奈將兒女出賣,在街市上將草標(biāo)插在兒女頭上,表示出賣;或貧家女兒無錢葬父,頭插草標(biāo)跪在街頭自賣自身。這些場景十分悲慘。它源自古代插草標(biāo)賣物的市場慣例。這種插草標(biāo)賣物的市場習(xí)慣最早產(chǎn)生于晉代,那時我國農(nóng)村便產(chǎn)生了定期的集市,叫草市。大部分位于交通要道或津渡驛站所在地。因市場四周多置草料,房舍簡易,多用草蓋成,加之糧草交易甚多,故遍地皆草。趕集者攜物來賣,便隨手拾一根長草插在該物上以示出售。這就是約定俗成,插草賣物成了標(biāo)志。在中國古代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貧困人家因饑寒出賣兒女,均使用草芥,就代表要出售。有些已成了不成文的標(biāo)價規(guī)則,如,一根為賤賣,兩根為平價,三根為貴賣。
【第8句】:【死不了也得扒下一層皮】見“不死也得脫層皮”。
【第9句】:【打狗看主面】(諺)指要打狗,還得顧及主人的臉面。比喻懲處下人,必須看在主子的面上,手下留情。
【第10句】:【 無利不早】起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利益。古語:天下熙 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見司馬遷《史記》)。從 維熙《愛的奇跡》:“我看這叫無利不早起,她對小偷比對兒 女還親,一定是有所圖。”
【第11句】:我本來已經(jīng)穿了很厚的衣服,還總是圍著個火爐子。媽媽說我:“無毛的小鳥是嘰嘰,有毛的小鳥也是嘰嘰。”(安徽·旌德)
【第12句】:隔皮猜瓜——誰知好歹
【第13句】:舅媽抱著她的小孩到我家來玩。我連忙拿一塊饃給小表弟,舅媽忙推,說他不餓。正說著,小表弟卻伸手接了過去,媽媽笑著說:“這才是娘作假兒,孩兒伸爪兒。”(河南·平頂山)
【第14句】:【戴大帽子】(慣)比喻夸大別人的錯誤,給人加上不實的罪名。
【第15句】:【挑得籃里便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16句】:【得了便宜賣乖】(慣)賣乖:自鳴乖巧。指得了好處還說漂亮話。 含貶義。
【第17句】:【在外面舍塊板,給家里丟扇門】(諺)丟:擱置,放。在外面施舍給別人一塊板,就等于給自己家添上一扇安全門。指保護(hù)別人的家庭,自己的家庭也會得到保護(hù)。
【第18句】:太陽落坡月上山——周而復(fù)始;接連不斷
【第19句】:【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諺)早早來等候著,不如恰巧碰上。指好的機(jī)遇,遠(yuǎn)比下苦功夫等待見效果。 也常作湊巧得到好處的詼諧語。 也作來得早不如趕得巧。 來早了不如碰巧了。
【第20句】:【一棍子打死】武斷地全盤否定。成語:置于死地。《短暫 的春秋》:“他們那‘兩個估計’是不符合實際的,怎么能把幾 百萬、上千萬知識分子一棍子打死呢?”
【第21句】:不會喝酒伴醉漢——強(qiáng)奉陪
【第22句】:【出門一把鎖,進(jìn)門一把火】見“進(jìn)門一把火,出門一把鎖”。
【第23句】:蝙蝠觀陣——哪邊勝站哪邊
【第24句】:隔山射虎——全憑硬弓(功)
【第25句】:【刀把子送給別人攥著】釋義:刀把子:刀柄,指把柄或權(quán)力。比喻把權(quán)交給別人掌握。例句:“太保!”聽來是秦檜故作正經(jīng)地勸導(dǎo):“好辦身后的靠背有沒問題的,不過他考慮得長遠(yuǎn)些,免得把刀把子送給別人攥著。”
【第26句】:【方木頭不滾,圓木頭不穩(wěn)】釋義:比喻人或物有長處就會有短處,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例句:周松山一口擔(dān)保說:“這個沒問題,我了解他。這個人雖有些偏激情緒,但革命的堅定性無可懷疑。”大老劉笑起來說:“方木頭不滾,圓木頭不穩(wěn)。那就讓他去。”
【第27句】:【疑心生暗鬼】(諺)懷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樣。指疑心重的人,對一切都疑神疑鬼。
【第28句】:【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諺)打盹(dun):閉眼打瞌睡。比喻人無論怎樣精明強(qiáng)干,也會有松懈疏忽的時候。 也作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時候。 老虎厲害,還有打盹兒的時候。
【第29句】:【千日吃了千升米】(慣)比喻住的日子已多,花銷很大。
【第30句】:【金烏西墜,玉兔東升】(慣)金烏:太陽。玉兔:月亮。指太陽落山,月亮升起來,夜色降臨。 也作“金烏早墜,玉兔飛升”。
【第31句】:釣魚要時分,上午七到十,下午三到四。
【第32句】:草地上的蘑菇——獨(dú)根獨(dú)苗
【第33句】:【百煉鋼化為繞指柔】軟化。也指千錘百煉,爐火純青。劉 云若《紅杏出墻記》:“芷華這時便是百煉鋼也要化為繞指之 柔,何況心里早也軟到不能支持。”
【第34句】:【見了兔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欺侮弱者,向強(qiáng)者屈服。成 語:欺軟怕硬。臺灣李敖《臭屎·臭屎·堆》:“俗話說:見了兔 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上香行為本是一種迷信的頂禮模 式……堂堂中央大員豈可提倡迷信?”
【第35句】:【身大力不虧】(諺)指身材高大的人,力氣往往不會小。
【第36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慣)指其含意只能領(lǐng)會,不能用言語表達(dá)出來。
【第37句】:【惡人先告狀】釋義:壞人干了壞事,卻搶先誣告別人。例句:總之,他實行了一句俗話:惡人先告狀。他逢人便說,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第38句】:【敲竹杠】(慣)據(jù)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diǎn)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39句】:【鷹犬、爪牙】“鷹犬”、“爪牙”用來指匪首或反動集團(tuán)的黨羽或幫兇。 “鷹犬”、“爪牙”本義是褒義詞,鷹犬表示為主忠誠,爪牙則意指國之利器。飛將軍李廣一次闖了禍,上書向武帝請罪,武帝回答說:“將軍者,國之爪牙也。”此外,禁衛(wèi)軍的將官又稱作“爪牙官”,比喻他們就像鳥獸的爪牙一樣,是保護(hù)自我的主要手段。東漢陳龜,被任為度遼將軍,前去抵御邊患,臨行前上疏,自稱“馳騁邊陲,展鷹犬之用。”袁紹向獻(xiàn)帝上疏,稱“臣頗有一介之節(jié),可責(zé)以鷹犬之功”等等,都是自表忠心的。后來,鷹犬、爪牙逐漸演變成反面的詞匯,變成了壞人的幫兇。
【第40句】:滿樹青梅——沒個熟
【第41句】:大象的鼻子一能屈能伸
【第42句】:大海退潮——水落石出
【第43句】:【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見“富家山野有人瞅,貧居鬧市無人問”。
【第44句】:【話到舌尖】留半句說話時應(yīng)該有所警惕。張孟良《兒女 風(fēng)塵記》:“話到舌尖留半句,轉(zhuǎn)過話頭對天寶說:走吧,走 吧!到家里吃飯去,還等什么?”
【第45句】:【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諺)見“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第46句】:【業(yè)罐子滿了】(慣)業(yè):同“孽”,罪孽。指作惡極多,死期已到。
【第47句】:【戴高帽子】(慣)比喻對人說恭維、吹捧的話。 也作“頂高帽子”。
【第48句】:大慶的深井——油水多
【第49句】:【解手】把大小便說成“解手”,這里一定有文章。據(jù)《明史》、《文獻(xiàn)通考》等書記載,元朝末年,朝政腐敗,兵燹連年,民不聊生,中原江淮一帶,人們顛沛流離,饑餓死亡者十占六七,大片土地撂荒。為恢復(fù)中原經(jīng)濟(jì),明初官府在山西洪洞廣濟(jì)寺設(shè)局駐員,征召當(dāng)?shù)鼐用瘢w徙至冀、魯、豫、蘇、皖、北京一帶。廣濟(jì)寺有一棵大槐樹,隱蔽數(shù)畝,移民行前紛紛指樹為記,含淚告別故鄉(xiāng)。遷民是強(qiáng)制性的,人們故土難離,用各種方法進(jìn)行反抗,官兵怕人們半路上逃跑,就把他們雙手捆起來,幾十個人連在一條繩子上,一人要動,牽動全體。這樣,無論是白天行路還是晚上睡覺,如果有人要大小便,就得懇求解差把繩子解開。起初,話說的比較完整:“請大人把我的手解開,我要大(小)便。”后來逐漸簡化,先是說“給我解手”,最后干脆只說“解手”,解差也心領(lǐng)神會,彼此配合默契。到了新的住地,人們開始了新的生活。但“解手”的事在人們頭腦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由于說順了口,甚至比“拉屎、撒尿”好聽一些,所以“解手”一詞就成了人們大、小便的代用詞了。
【第50句】:媽媽叫我去買饃,我不去,后來挨了罵才去的。媽媽見我把饃買了回來,樂呵呵地說:“你這是‘鞭子也打了,磨子也曳了’。”(陜西·耀縣)
【第51句】:【錢財是倘來之物】(諺)倘來:偶然得來。錢財是偶然來到你手,又偶然被你掌握的。指錢財是身外之物,有了不必喜,失去不必愁。
【第52句】:【沒肚皮攬泄藥】(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餓得肚子都癟了,還要用泄藥。比喻多此一舉。
【第53句】:【小米加步槍】(慣)指較差的后勤供應(yīng)和落后的武器裝備。
【第54句】:扁擔(dān)打跟頭——先一頭落地
【第55句】:馬不停蹄,鞭不停揮——老趕
【第56句】:八股文的形式——干篇一律
【第57句】:【敢攬瓷器活,定有金剛鉆】(諺)瓷器活:修補(bǔ)瓷器的活計。金剛鉆:用金剛石做鉆頭的鉆子。有金剛鉆,就敢攬修補(bǔ)瓷器的活計。借指有某方面的專長,就敢承辦某方面的事情。
【第58句】:【拿著黃牛便當(dāng)馬】(慣)比喻隨便拉人來替罪。也比喻拿不合格的來頂替。 也作“拿了黃牛當(dāng)馬騎”。
【第59句】:【紅燒鯉魚吃中段】選擇有利的,選擇所需要的。成語:斷 章取義。李英儒《上一代人》:“谷媽媽紅燒鯉魚吃中段,單 捉住這一句話,引申著說:可光有兒子,終歸還缺一面呵!”
【第60句】:【吝嗇】“吝嗇”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dāng)用不用。“吝嗇”一詞,最遲見于漢朝。《三國志·魏書·曹洪傳》云:“初,洪家富而吝嗇。”史書記載,當(dāng)屬正源。關(guān)于這個詞的來歷,民間還有一段趣聞:傳說很久以前,有兩位先生,一個名叫吝先生,一個名叫嗇先生。吝先生有一回到城里辦事,在半路上碰到了嗇先生。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談得十分投機(jī),于是便結(jié)為朋友。分手時,他們相約中秋節(jié)到烏有山子虛亭(子虛、烏有是漢朝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兩個虛構(gòu)的人物)飲酒賞月,定好了由吝先生攜酒,嗇先生備菜。但兩人都很小氣,不肯輕易花一分錢。中秋節(jié)到了,兩人如約來到烏有山上的子虛亭,但彼此都是一雙空手而來,他們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對視了一會兒,忍不住哈哈大笑。兩人謙讓一番在亭子里坐下之后,吝先生首先站起來打破僵局。只見他一只手彎曲著佯做舉杯狀,另一只手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嗇先生開懷暢飲。”嗇先生也不甘示弱,隨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著荷塘深情地說:“池中游魚魚是菜,請吝先生大飽口福。”兩人觥籌交錯,互敬互讓,好不高興。吝先生脖子一仰,嘴里咂得滋滋作響,連聲稱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遜色三分!”嗇先生也把手指送入口中,連聲稱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無與倫比!”過往的行人看到兩個人如癡如呆的舉動,無不捧腹大笑。其中一位過客認(rèn)識吝嗇二人,便走上前打趣道:“今天兩位仁兄賞月,喝的是吝嗇酒,吃的是吝嗇菜,活著是吝嗇人,死了是吝嗇鬼。”從此,“吝嗇”一詞便傳揚(yáng)開來。
【第61句】:【谷鋤八遍餓殺狗】釋義:八遍:形容遍數(shù)多。種谷多鋤,顆粒就飽滿,沒有秕谷可喂狗。例句:第一遍鋤,未可全深。第二遍,惟深是求。第三遍,較淺于第二遍。第四遍,又淺于第三遍,蓋谷稈大,則根浮故也。諺云:“谷鋤八遍餓殺狗,為無糠也。”
【第62句】:屬駱駝的——馱重不馱輕
【第63句】:【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nèi)酸】釋義:蓮子:蓮的種子,可以吃。比喻辛酸苦楚在內(nèi)心里。例句:她仇恨這人吃人的社會,但她無力反抗,只好讓淚水往肚里流,她變得沉默孤癖(僻)起來。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nèi)酸,她不愿說話,不到不得已時不開口,別人問話時,她總是用點(diǎn)頭搖頭來回答。
【第64句】:【老虎頭上拍蒼蠅】(慣)比喻冒險去觸犯有權(quán)勢、有地位的人或勢力。 也作老虎頭上撲蒼蠅。 老虎頭上抓毛兒。
【第65句】:【好閨女不愁嫁】(諺)品貌兼優(yōu)的姑娘不愁嫁不出去。比喻真正的優(yōu)質(zhì)商品不會沒有銷路。
【第66句】:【騎著馬找馬】(慣)比喻一邊干,一邊尋找新的出路。也比喻占有舊的,同時物色新的。
【第67句】:【劉寄奴】“劉寄奴”是一味中草藥,它是用人名命名中草藥的級別最高的人。 “劉寄奴”本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fù)傷逃躥。第二天他又上山,隱隱約約從遠(yuǎn)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為誰搗藥?治什么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道:“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們嚇得棄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nèi)搗成的藥漿一并拿回,用此藥為人療傷,頗有奇效。后來,劉寄奴領(lǐng)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愈合,甚為靈驗。但士兵都不知道叫什么藥,只知道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革,于是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第68句】:電風(fēng)扇的腦袋——專吹冷風(fēng);吹冷風(fēng)
【第69句】:石頭縫里塞棉花——軟硬兼施
【第70句】:爸爸想養(yǎng)蝎致富,可又聽人說蝎子很難養(yǎng),就一直沒敢行動。爺爺鼓勵他說:“還沒見蝎子影,怎知道養(yǎng)不成?路不鏟不平,事不做不成。大膽?zhàn)B吧!”(山西·平陸)
【第71句】:紅娘牽線——成人之美
【第72句】:老母豬啃豬圈——嘴巴癢
【第73句】:【死諸葛駭走了生仲達(dá)】釋義:諸葛:指諸葛亮。仲達(dá):司馬懿,字仲達(dá),三國時曹魏政權(quán)的掌握軍權(quán)的大臣。死人嚇跑了活人。形容威名大,讓人聽了就害怕。例句:這是北伐當(dāng)年的舊官銜,就和“死諸葛”駭走了“生仲達(dá)”一樣,這舊官銜卻駭走了防護(hù)團(tuán)。
【第74句】:【景泰藍(lán)】“景泰藍(lán)”是一種瓷銅結(jié)合獨(dú)具特色的傳統(tǒng)工藝品。制作景泰藍(lán)先要用紫銅制胎,接著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粘出圖案花紋,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在圖案中,最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燒結(jié),磨光鍍金而成。所以又叫“銅胎掐絲琺瑯”。掐絲琺瑯器是從國外傳人中國的,由中國的能工巧匠們在技藝上加以改良,尤以銅胎掐絲琺瑯的制作工藝最為精湛,發(fā)展成為今天所說的景泰藍(lán)。那么,“景泰藍(lán)”的名稱是怎么來的呢?明代景泰年間的掐絲琺瑯獨(dú)領(lǐng)風(fēng)騷,因初創(chuàng)時只有藍(lán)色,因此得名景泰藍(lán)。現(xiàn)在的景泰藍(lán)工藝大有提高,增加了科技含量,造型精美絕倫,已成為饋贈國內(nèi)外友人的最佳禮品r。
【第75句】:鄱陽湖里起春水———浪更比一浪高
【第76句】:【久賭無勝家】見“常賭無贏客”。
【第77句】:【船家不打過河錢】(諺)船家:擺渡渡客的船主。船主不在船靠到對岸后才收船錢。指渡客在船開動時就必須把擺渡錢交上。
【第78句】:【臉上帶笑,袖里藏刀】(慣)指表面上和善,內(nèi)心狠毒。
【第79句】:【說漏了嘴】(慣)指無意中把隱瞞的事實透露出來。
【第80句】:【懶驢上磨屎尿多】諷刺人懶惰,做事情不抓緊時間。尤 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就指責(zé)他故意磨洋工,還罵了句懶 驢上磨屎尿多。”
【第81句】:【百里難挑一/百里不抽一】謂優(yōu)秀,難得。成語:出類拔 萃。浩然《艷陽天》:“這女人能算計,會節(jié)省,婦女群里百里 難挑一。”
【第82句】:【摸摸腦殼算一個】(慣)指不加選擇,有一個算一個。
【第83句】:【眼淚往肚子里流】(慣)比喻滿腹悲苦無法向人訴說,只有藏在心里。 也作眼淚打肚里流。 眼淚在肚里落。 眼淚往肚子里吞。
【第84句】:【九牛二虎之力】釋義:形容力氣非常大。例句:爬呀爬呀,仿佛爬了很久很久,以為就要爬到山頂了,可是,……上下一看,心立刻涼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剛剛爬到半山腰。
【第85句】:豹子見了餓狼——個比一個兇
【第86句】:【兒要自養(yǎng),谷要自種】釋義:借指要自己靠自己。例句:“旁人咱不管,咱只管咱個人。‘兒要自養(yǎng),谷要自種。’我的主意我會拿,完了。”
【第87句】:奶奶見我既想考重點(diǎn)中學(xué),又不努力,就說:“你是好吃魚,懶下水,那怎么行呢?”(河北·陽原)
【第88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原為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一句話, 今多指另有用意,別有企圖。茅盾《虹》:“但是來聽講的,只 有幾個學(xué)生,而且他們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不是借此出 來看看夜市罷了。”
【第89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釋義:舊時用葫蘆裝藥。比喻弄不清真相。例句:王工作員雖然也來過幾次,可惜人年輕,識不透人家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見人家表格細(xì)致,訓(xùn)練忙碌,反以為人家工作認(rèn)真,大大稱贊。
【第90句】:【山雞不敢配鳳凰】(諺)山雞:野雞。鳳凰:古代傳說中百鳥之王。 比喻在婚姻上,地位低下的人家不敢高攀名門望族。
【第91句】:【根子不正苗子歪】釋義:長輩不好,教育不出好后代。例句:“我什么話也說到了,心也使碎了,可是他‘根子不正苗子歪’,跟咱們走不到一條道兒上,我要求和他離婚!”
【第92句】:村上的二叔賭輸了錢,回家拿兒子小剛?cè)鰵猓瑲獾枚鹬绷R他:“刨不到冬瓜刨瓠子.抓不到黃鱔捶田埂,你還是別再賭錢了,好好干活就會有好日子的!”(江蘇·海門)
【第93句】:【老母豬扎壇子——顧腦袋不顧腚】(歇)扎:鉆進(jìn)。腚:屁股。形容驚慌失措,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第94句】:【駿馬卻馱癡漢走,美妻常伴拙夫眠】(諺)拙夫:笨拙的丈夫。俊美的馬往往馱著個癡呆的漢子,美貌的女子常常嫁得個蠢笨的丈夫。 指在婚配問題上,遺憾的是好女總嫁不上好男。 也作駿馬每馱村漢走,嬌妻常伴拙夫眠。村漢:粗俗鄙野的漢子。 好馬卻馱癡漢走,巧妻偏伴拙夫眠。
【第95句】:說書人的功夫——耍嘴皮子
【第96句】:【另打鑼鼓重開張】見“重打鼓,另開張”。
【第97句】:【家人犯法,罪及家長】(諺)家里的下人觸犯了法律,家長要受罪罰。指家長對子孫后代及傭人不但負(fù)有教養(yǎng)責(zé)任,還要承擔(dān)法律責(zé)任。 也作“家奴犯罪,罪坐家主”。
【第98句】:【偷得爺錢沒處使】(諺)指暗地里偷來的財物,不敢公開使用。也指發(fā)了橫財卻苦于沒有發(fā)落處。
【第99句】:【惡虎難斗肚里蛇】(諺)指虎再猛,也斗不過鉆進(jìn)它肚里的毒蛇。 比喻潛入到內(nèi)部的敵人是很難對付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