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活著,盡一切可能延長我們生命的時間,這同樣是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貢獻。
【第2句】:佛性善根,如草種在地;但有土處,莫不有之,若遇時雨,靡不發生。落雨有早晚,故生有遲速耳。——《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3句】:【佛心禪語】自滿、自大、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驕傲、嫉妒、貪婪是人生三個火星。說壞話、說假話、勢力眼是人生三大厭惡。
【第4句】:劉念臺云:“學者遇事不能應,總是此心受病處。只有煉心法,更無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無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工夫得力處。”
【第5句】:?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潮漲,潮落。這都是世間最平凡不過的事了,但平凡才是人生的本色,因為世間的偉大皆出于平凡之中。
【第6句】:【禪語人生】以志當人就是個真人。若是老公公被兒媳婦罵了,便該立志說:“你要能罵動我,算我當不起公公。”能這樣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來保護。以意為主就是個樂,樂就是神。
【第7句】:【禪心佛語】讓心靈寧靜根本不是佛教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了解實相。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佛教老師寧可你有一個動蕩但看到實相的心,而不是一個長久平靜卻見不到實相的心。
【第8句】:【禪語人生】愚者等明天,智者看明天,愚者賺今天,智者贏明天。只有干今天,想明天,抓當前,思長遠,才能把握未來,取得長盛不衰的主動權。
【第9句】:現在有很多人,愛子女愛得很苦惱。因為對子女要求過高,子女卻無法順合其意;彼此心中承受了很重的壓力,久而久之,親子之間甚至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第10句】:【佛心禪語】愚人拉開嘶啞的喉嚨答道:“你有所不知,這么多的水,我喝得完嗎?我怕我的肚子裝不下這么多水,所以干脆不喝算了。”
【第11句】:【禪語人生】只要我們對佛法的了解越少,心越會不斷地追逐法塵。感到快樂時,就屈服于快樂;感到痛苦時,就屈服于痛苦,它總是在混亂之中。
【第12句】:【禪心佛語】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經不起時間的磨煉,經不起挫折,要有所成就很難。
【第13句】:【禪心佛語】首先要求我們有一顆無住的心。不執著于禪定中獲得的安祥心態,從中走出來,以開朗、接納的心面對現實生活的一切。
【第14句】:所有的快樂,都有一絲傷感;所有的過往,都有一種懷念;所有的幸福,都有一些落寞;所有的圓滿,都有一道缺憾。
【第15句】:溫,溫度、體溫、溫潤、溫暖、溫文、溫和、溫順、溫厚、溫良。因溫之單字而引伸出來的詞語甚多,所引起的思考也甚多。
【第16句】:【禪語悟道】不耗費資源,不毀壞環境,只愿拯救地球。過度的貪婪和無限的欲望,是毀滅地球和導致自然災害的惡因。
【第17句】:佛的智慧,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不僅有精深的禪理,也蘊藏著玄妙的哲理,可以開發人們的心智,滌蕩人們的心靈,引導人們進入超脫的自由世界。
【第18句】:【禪心佛語】所以,別讓迷茫蠱惑了自己,只有心中有岸,才會有船,才會有渡口,才會有明天。
【第19句】:【禪語人生】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成功其實不是什么難事兒,做好一件事兒就足夠了。
【第20句】:她來過,她愛過,她努力過,得之是幸,不得是命。當然,年少時的我們如何會相信會有得不到的宿命。
【第21句】:【禪心佛語】上帝面前有一架天平,他把我們每一個人放進天平的一個盤里,另一個盤里放入的則是與那份生命等重的給予,你的生命重于泰山,他就給予你泰山,你的生命輕于鴻毛,他就給予你鴻毛。
【第22句】:知戒、非戒無二相,如是名為佛法。若有菩薩住無相,受持不離名持戒。《佛母寶德藏般若經》
【第23句】:吾不知何為善,令人感動即是善;吾不知何為惡,令人痛恨即是惡。別人自甘墮落,不是我們隨波逐流的借口。
【第24句】:【佛心禪語】很多人行善為了得福報,行善是因,得福是果。先要修清凈心,心地清凈是第一善。功德福報都在清凈心上,不修清凈心、不能在生活中得清凈心,就沒辦法離苦得樂。
【第25句】:【禪心佛語】人類依據自尊心看這個世界。自我評價高的人和自我評價低的人,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
【第26句】:物質的享用,要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福報,而不是一味貪多、貪大、貪貴。比如鞋要合腳才舒適,否則走路恐要摔跤。
【第27句】:【禪心佛語】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遺忘了。
【第28句】:眼中無翳休挑刮,鏡上無塵不用磨。信腳出門行大路,橫擔拄杖唱山歌。——《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29句】:【佛心禪語】人們的一切善惡言行,都是由心生起。心既然能導致一個人的一切行為,那么,“若能伏心,則伏眾法”。要想防止做惡業,就必須“當好制心”,應當好好地制伏我們的心。
【第30句】:【禪心佛語】佛教講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修行,也即從事各行各業都是在修行。因為從事各行各業都需要專注。專注就是法門,就是修行,就能開智慧,了生死。
【第31句】:悟了還同未悟人,無心勝負自安神。從前古德稱貧道,向此門中有幾人?——《龍牙和尚頌》
【第32句】:人到無求心自凈,人到無求品自高。任何外在的力量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只有我們的信念才是最有威力的法寶。在緊張忙碌的日子里,要懂得拿出一些小小的空閑為自己凈心。
【第33句】:【心靈禪語】用一種隨緣的心態,去面對這生活里的得失高低,去經過那些無奈和寂寥,生命的真實也就在這平凡平淡之中,儼然也是生命的生機,見識寬處看,浮云遠處散,一雙如意眼,人間皆圓滿。
【第34句】:【禪心佛語】所有的輸和贏都是人生經歷的偶然和必然。只要勇敢地選擇遠方,你也就注定選擇了勝利和失敗的可能。人生的關鍵在于:只要你做了,輸和贏都很精采。
【第35句】:【禪心佛語】孔子曰:“祭神如神在。”神明有沒有來應供,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從有為道無為,從有相到無相,從生滅到無生滅,那是解脫的問題了。
【第36句】:【禪語人生】幸福人生由眾多的因素構成,中國古代有五福之說: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等,做為幸福人生而言,這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37句】:我們不一定是某個領域內的專家,但這并不能阻礙我們對那個領域的感受。我們可能誤讀某些事物及其細節,但感受依然真實。
【第38句】:【佛心禪語】“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就是人與人間的相互關系,人與人之間相敬相愛、相爭相逐、相善相惡。的種種關系,就是“因緣”。
【第39句】:【禪心佛語】所謂永遠,就是永不可觸及的遙遠。所謂絕望。就是我站在這里,前方是地平線,后面是整個頹廢的世界。
【第40句】:【禪心佛語】勢不可使盡——勢若用盡,禍一定來;福不可受盡——福若受盡,緣分必斷;規矩不可行盡——若將規矩行盡,會予人麻煩;好話不可說盡——好話若說盡,則流于平淡。
【第41句】:【禪語人生】責人要含蓄,忌太盡;指責、批評人的時候,我們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存在,愿望雖然很好,但往往口不擇言,不僅讓對方難以接受,還會誤解成往傷口上撒鹽,結果呢,可想而知。
【第42句】:【佛心禪語】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間。珍惜生命的人,明白自強不息中的云淡風清;拋棄生活的人,在荼毒自己的生命。無論如何,走好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步,才有可能邁向我們幸福生活的彼岸。
【第43句】:【禪心佛語】僅僅懷才是不可能遇到知音,還必須具備謙虛謹慎、忍耐奉獻、敬上愛下等等,單憑一個才字是無法具足因緣條件的。
【第44句】:【禪語人生】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愛你所愛的人,溫柔地對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
【第45句】:中國不乏英雄,他們是和平年代的發展基石,是戰爭年代的威武雄獅——寫在“盧溝橋事變”紀念日。
【第46句】:如果我們能夠通達無我的真理,就能更正確地認識自己生命,不再盲目地執著于身內或身外之物,對每種想法的產生,都能清清楚楚;對每種情緒的出現,都能明明白白,就不會心甘情愿地做它們的奴隸。
【第47句】:一個人的修養——氣質,均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自然地顯露出來。走路有走路的風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勢,坐有坐的形態,睡臥有睡臥的姿態。
【第48句】:人的心念常常浮動不定,如波光水影,風動則波映虹光,水靜則境物投影。但波光速起易滅,水影倏然無蹤。
【第49句】:【禪心佛語】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第50句】:【禪心佛語】大多數時候,我們太熱中于別人身上發生的事,也就是熱中從別人而來的支持、名聲,它意味了熱中世俗法,不是真實法——不是真理。
【第51句】: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發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第52句】:心地最客觀的態度,是包容,是開朗,去留無意,泰然處之,不管生活多么艱難與匆忙,總給心地留幾分淡然與昂揚,經得起喧鬧,也活得起平淡,不被浮華的喧囂所困擾,活出自己的人生,心安,人靜。
【第53句】:【禪語人生】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第54句】:【禪心佛語】凡是心中有愛,不求回報的人,就是活菩薩。哪里有愛,哪里就是人間天堂。
【第55句】:空者,謂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凈,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大般涅槃經》卷五,如來性品
【第56句】:【禪語人生】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第57句】:【禪語人生】希望社會諸君,勉力行之,即遇壽辰、結婚、生子,是自己求生,慶生吉祥之事,均宜戒殺放生茹素,以善因而求善果也。
【第58句】:【禪語人生】以這樣的心去做每一件事,心中系念盡虛空遍法界的福祉。那么這份功德也就做的盡虛空遍法界,而你的家庭就是道場,你的家務事就是最大的佛事。
【第59句】:所以說,同樣的人生,同樣的忙碌,卻有不同的心境;因為義務的付出,在忙碌中會產生一種“享受犧牲”的快樂。
【第60句】:【禪心佛語】古往今來,有無數的高僧大德,通過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成功實現了自信、自覺、自強的人生目標。
【第61句】:【禪心佛語】佛說因果就像種子在條件具足時一定會結果。行住坐臥、言談舉止無不是因果,無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會產生相應的后果,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帶來改變。
【第62句】:【禪心佛語】沒有好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態,困惑就會像病魔一樣被不時的干擾著······心態好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達觀大度,坦然面對,知足常樂。因此,生活過得輕松愜意,快樂幸福。
【第63句】:【佛心禪語】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云頭。
【第64句】:【禪語人生】用自己的判斷和智慧去認識較高等的世界,你就會越來越熟悉高等的生活、高等的想法和高等的力量,你會一天比一天偉大,任何心中所想,內在力量都會幫你達成。
【第65句】:【禪心佛語】親友相交,貴在知心。善良的親戚,道義的朋友,應該是有福同享、患難與共的。真正的好朋友,可以分享你的喜悅,也能支援你的困境,也就是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他隨時都會伸出友誼之手。
【第66句】:曾經以為,空空地念佛沒有什么味道,沒有什么法喜,大概也就沒有效果吧;現在才知道,空空地念佛,竟是這樣的功德滿滿。
【第67句】:愛在人心中常覺得奇缺,常覺得饑渴難飽足,像餓鬼一樣。沉迷在愛欲中,將永遠沒辦法滿足。
【第68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面對比逃避更讓人尊重,雖然很多事情經過時間沖刷會慢慢淡忘,但是遺憾會在心中長存相伴一生。
【第69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生而為生命是非常珍貴的,能生而為有覺知、意識的人更是特別難得。佛陀說:凡是與終止苦無關的就不是我所說的。
【第70句】:【禪語人生】一句良言,好比一顆優良的樹,其根底是深固的,其枝條是高聳入云。一句惡言,恰似一顆惡劣的樹,從大地上連根拔去,絕沒有一點安定。
【第71句】:【禪心佛語】佛法說我們的嗔有好多種,有些人是對人起嗔心、有些人對事起嗔心,就看他的嗔心有多重。
【第72句】:精進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時時刻刻保持法喜。禪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靜,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覺。智慧并不只是通達經典,而是徹底覺悟心的本性。
【第73句】:吾觀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說難盡。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地藏菩薩本愿經》卷下
【第74句】:【禪心佛語】離開了其他人,一個人是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自己與他人,個人與社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75句】:【佛心禪語】※不盡責任、不盡義務,這是罪過。真正能盡到責任、盡到義務,這是修行,這是功德。
【第76句】:【禪語人生】修行力量夠了才能改變因果、超越命運,否則都是生活在因果的世界里,所以才會輪回。
【第77句】:每個人都有一個福袋,你往里裝什么,就會得到什么,每個人都有一面鏡子,你對它做什么表情,它就會回報你什么表情。看人如看己,責人先問心。他人是己心的一個表情,世界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第78句】:【智慧禪語】【第1句】:天下難事,必起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
【第79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與其盲目模仿別人,不如專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那才是自己的奮斗目標。
【第80句】:【人不可以無恥】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一個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沒有羞恥的那種羞恥,是最無恥的。
【第81句】:【禪心佛語】清高的人格,是由于能視富貴榮華如過眼煙云。我們能對物欲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增強一分。
【第82句】:再出名的哲學家、再迷人的藝術家、再顯赫的政治家,都無法抗拒輪回的痛苦。只有通達了生命的真相,人活著才能找到方向。而這一扇大門,佛教可以為你開啟。
【第83句】:【禪心佛語】除非你了悟自心本性,否則無論什么念頭,也只是概念性的想法而已;除非你可以駕馭自心,否則你做的任何事也只會延續迷妄而已。
【第84句】:【禪心佛語】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無常的、不永恒的、遲早要改變的。它改變的時候,就產生了痛苦、苦惱、不樂;這種變遷都包括在變易的苦中。
【第85句】:凡夫志量狹妄,說有難易。離相如虛空,盡契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識病幺?不是別物,只是個執難執易。
【第86句】:【禪心佛語】體驗呼吸的進與出;還有一口呼吸,就是享有完整的生命,生命既然是完整的,又何苦生氣。
【第87句】:當你真正認識了自己,你會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境界: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你,你也不覺得寂寞;縱然所有人都不支持你,你依然充滿力量。
【第88句】:【禪心佛語】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第89句】: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知己,最懂自己,最愛自己,最心疼自己的人,永遠愛自己,會一直愛自己到生命的盡頭。
【第90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成敗得失只在一念間,我們意以為得,就是得意;意以為失,就是失意。抱定一顆平常心,以豁然之態待人處事,人生自然輕松自在。
【第91句】:【禪語人生】在行走時,保持持續地覺知禪修業處,這是在修止;持續地觀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觀照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在修觀。
【第92句】:【禪語人生】在自然界中,諸如桃李等小小的果核,能長出無量的桃李果實,與此外因果相比,內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極為明顯。
【第93句】:【佛心禪語】不要讓過去的自己,綁架現在的自己。不要讓現在的自己,討厭未來的自己。不要讓未來的你,后悔現在的自己。
【第94句】:【禪心佛語】過著與良心背道而馳的生活,即使別人沒有損失,自己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卻也已經夠受的了。
【第95句】:【圣經文案】447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凈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來1:3)
【第96句】:【禪語人生】主宰一切的我見是妄情的計執,不應以自我為中心,不固執己見,要尊重別人,與人和諧相處,也就不會因我見而引起無邊的痛苦了。
【第97句】:悟字拆開是吾、心,悟到我心即是明心,明心即明白自心,見性即見到自己生命永恒不變的屬性。——耕云先生
【第98句】:【禪語人生】真正快樂的人,他們的人生其實多半不是“加法”,而是“減法”。他們深刻地體悟到,人生真正的意義,所以讓自己露出純粹的本心,愈能得到身心的安寧。傳遞正能量。
【第99句】:【禪語人生】我們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活著,怎么樣才算好好活著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而已。別閑著,做你該做的事兒去,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活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