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小惠吃起飯來很香,睡起覺來又很甜,這不,剛寫完作業,電視也不看就睡去了。媽媽說:“這娃一天就是窮吃餓喝霉瞌睡。”(陜西·延長)
【第2句】:屋里風箏——高飛有限
【第3句】:【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原為佛教徒的用語。借指:做好事 做壞事都會有報應。明代《醒世恒言》:“善有善報,惡有惡 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那天公算善惡個個記得明白。 古往今來,曾放過哪個?”
【第4句】:【拿著銀碗討飯吃】(慣)比喻自己有極好的條件不知利用,卻伸手乞求別人施舍。 也作“捧著金碗討飯吃”。
【第5句】:葉底下的橘子——紅不起來
【第6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難找,偶然得之,幸運。 魯迅《朝花夕拾》:“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藥 引尋到了。”
【第7句】:【順得姑來逆嫂意】兩面作難。相關的:起早了得罪丈夫, 起晚了得罪公婆。成語:左右為難。陸地《瀑布》:“一個人 為大眾辦事,總難免有人說好有人說壞。順得姑來失嫂意, 媳婦是不好當的。”
【第8句】:【水淺養不住大魚】條件差,收攬不了人才。類似的:小籠 子盛不住大鳥。姚雪垠《李自成》:“就怕水淺養不住大魚。 咱如今剛打了敗仗,人家牛舉人未必會留在這里。”
【第9句】:南郭先生吹竽——不會裝會;濫竽充數
【第10句】:【三斤鴨子兩斤嘴】(慣)三斤重的鴨子有兩斤重的嘴。形容極會說話。
【第11句】:【身長六尺,天下難藏】(諺)天地雖然廣闊,一個成年人也難以把自己長久地隱藏起來。指人匿藏得再詭秘,終究會被發現。
【第12句】:火車頭沒燈——前途無量(亮)
【第13句】:【黑馬】“黑馬”是個外來語,原指那些出乎人們意料而獲勝的“爆冷門”的運動員,后來泛指各領域爆冷勝出的人物。 “黑馬”源自英國作家本杰明·迪斯累里的小說《年輕的公爵》,書中描寫一匹黑馬,原被人們認為奪魁希望甚微,誰料在比賽中它竟一舉獲勝。從此,“黑馬”一詞便被體育新聞廣泛使用,指那些出乎人們意料而獲勝的運動員。如朝鮮乒乓球運動員多年未參加國際比賽,復出后竟一路過關斬將殺人決賽,意外獲得亞軍,被人們稱為乒壇“黑馬”。后來,又有人把它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如選舉中的意外獲勝者、工程招標中的意外中標者等,都可以說出現了一匹“黑馬”。
【第14句】:肚皮上的癤子——心腹之患
【第15句】:【爛麻搓成繩,力能拉千斤】比喻團結起來力量大。韓志君 等《籬笆·女人和狗》:“鍋里沒攪的,碗里沒舀的;爛麻搓成 繩,也能拉千斤。”
【第16句】:【兩只船合使一篷風】(慣)比喻兩人同時得到一人的幫助。
【第17句】:鐵人生銹——害自身
【第18句】:小紅家里很窮,今年又連遭不幸。前不久學騎車時摔折了右腿,近兩天又得了骨髓炎,鄉親們非常同情地說:“這風咋光往沒襖人身上刮呢?”(河南·內鄉)
【第19句】:【缸里的醬蘿卜——沒了纓兒】(歇)纓兒:蘿卜的莖葉,諧“影兒”。 指人沒有蹤影,去向不明。
【第20句】:【叫化子打狗——邊走邊打】(歇)本指邊打邊脫身,轉指在走動或運動中打擊敵人。
【第21句】:柳樹剝皮——凈光棍
【第22句】:【心病還從心上醫】(諺)指心理上、精神上的痛苦,還得從心理上、精神上找出原因加以調理。 也作心病還須心上醫。 心病終須心藥治。 心病要用心藥醫。
【第23句】:【獨虎架不住群狼】(諺)指單獨的一只虎,招架不了一群狼的攻擊。 比喻再強悍的人,也對付不了群體的圍攻。 也作獨虎怕群狼。 一虎難敵群狼。
【第24句】:【十年九不遇】(慣)形容非常少見,難得碰到。
【第25句】:【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諺)規矩:圓規和曲尺,木工畫圓形和畫方形的工具。指木工不憑借圓規和曲尺,就畫不好圓形和方形。比喻為人做事,沒有法規的制約,就難入正軌。 也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第26句】:【干杯】在宴會上,“干杯”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杯不干,罰酒三杯。孰料,在國人面前如此普及的“干杯”一詞,卻是個外來語。據說“干杯”一詞起源于十六世紀的愛爾蘭,原意為“烤面包”。當時的愛爾蘭飲酒者常有這樣的習慣,將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純性。直到十八世紀,“干杯”才有今天的含義,并且發展成為祝酒頌詞。
【第27句】:【把心掏出來】(慣)指對人一片赤誠。
【第28句】:【九牛拉不轉】(慣)比喻拿定了主意,誰也無法使之動搖。 也作九條牛都拉不回頭。 九牛二虎也拉不回頭。
【第29句】:【解手】把大小便說成“解手”,這里一定有文章。據《明史》、《文獻通考》等書記載,元朝末年,朝政腐敗,兵燹連年,民不聊生,中原江淮一帶,人們顛沛流離,饑餓死亡者十占六七,大片土地撂荒。為恢復中原經濟,明初官府在山西洪洞廣濟寺設局駐員,征召當地居民,遷徙至冀、魯、豫、蘇、皖、北京一帶。廣濟寺有一棵大槐樹,隱蔽數畝,移民行前紛紛指樹為記,含淚告別故鄉。遷民是強制性的,人們故土難離,用各種方法進行反抗,官兵怕人們半路上逃跑,就把他們雙手捆起來,幾十個人連在一條繩子上,一人要動,牽動全體。這樣,無論是白天行路還是晚上睡覺,如果有人要大小便,就得懇求解差把繩子解開。起初,話說的比較完整:“請大人把我的手解開,我要大(小)便。”后來逐漸簡化,先是說“給我解手”,最后干脆只說“解手”,解差也心領神會,彼此配合默契。到了新的住地,人們開始了新的生活。但“解手”的事在人們頭腦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由于說順了口,甚至比“拉屎、撒尿”好聽一些,所以“解手”一詞就成了人們大、小便的代用詞了。
【第30句】:口咬鐵釘——講硬話
【第31句】:【拿著金碗要飯吃】有條件不加利用,而去求人。拿,也 說:捧、端。李準《老兵新傳》:“我們不能拿著金碗要飯吃, 守著這么肥的土地,還得向國家要糧食。”
【第32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釋義:比喻凡事都有原因。例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你不惹我,我好尋你?
【第33句】:【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歇)滾:本指西瓜滾動,轉指人翻滾。爬:本指王八爬行,轉指人亂爬。形容狼狽敗退,抱頭鼠竄的樣子。 也作“王八啃西瓜——連滾帶爬”。
【第34句】:【前車有轍,后車有道】(諺)指車前行要遵循轍道,不可亂行。比喻做事要遵從以前的規程,不得隨意。
【第35句】:蝸牛爬樹——想高升
【第36句】:【 方的不來來圓的】變換手法。菡子《糾紛》:“你別看樓志 清就這么‘熊’掉了,他的鬼點子可多呢!方的不來來圓的, 硬的不來來軟的。”
【第37句】:有道數學題,爸爸講了半天我還是不明白。爸爸急得點著我的頭說:“難道你的腦筋都是直的,怎么連一點彎都不會轉啊?”(河北·遷安)
【第38句】:【下雨往屋里跑——淋不到】(歇)淋:諧“輪”。指輪不到。
【第39句】:狐貍扮觀音——扮來扮去是個狐貍精
【第40句】:【 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指不會幫忙,幫倒忙。張賢亮《男人 的風格》:“你我,都使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一句土話,叫郭呆 子幫忙,越幫越忙。”
【第41句】:【疑心生暗鬼】(諺)懷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樣。指疑心重的人,對一切都疑神疑鬼。
【第42句】:【心頭不似口頭】(慣)心里想的跟嘴里說的不一樣。指人說一套做一套,要兩面手法。
【第43句】:【捕得老鼠,打破油甕】(慣)甕:缸。比喻因小失大。
【第44句】:【上斷頭臺】(慣)斷頭臺:執行斬刑的臺,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用過。比喻被判處死刑或受到最嚴厲的處罰。
【第45句】:【豁唇騾子賣了個驢價錢——吃虧就在嘴頭子上】(歇)豁唇:唇裂,上唇直著裂開。指入吃虧是因說話不注意。
【第46句】:哈巴狗見了主人——俯首帖耳;搖尾乞憐
【第47句】:【對牛彈琴】(慣)比喻對著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譏笑人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譏諷人說話不看對象。
【第48句】:【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釋義:癩蛤蟆打蒼蠅吃,將供上嘴。比喻勞動所得勉強糊口。例句:三爺,我是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不能擼鋤杠,才給你們看園子。
【第49句】:一天下午,出去踢完足球回家時,弟弟要拿球,爸爸不讓。弟弟又哭又鬧,堅持要拿,結果被狠狠地打了頓。媽媽知道了說:“這叫犟人吃犟虧,犟驢挨犟鞭。”(陜西·西安)
【第50句】:【從龍王嘴里奪食】.釋義:龍王:傳說中掌管興云降雨、統領水族的王。比喻同風雨災害作斗爭,奪取糧食豐收。例句:滿祥反駁說:“咱們辦社凈靠風調雨順可不行,要從龍王嘴里奪食。”
【第51句】:一位阿姨要買衣服,連喊了售貨員幾聲也沒喊應。旁邊有位顧客說:“別喊了,那是個‘模特’,她聽不見。”(河北·邢臺)
【第52句】:一家蓋不起夫子廟,一個人修不起洛陽橋。
【第53句】:【吃啞巴虧】(慣)指受了損失不便聲張或無法申訴。
【第54句】:狗嘴里拋骨頭——投其所好
【第55句】:百年大樹風刮不倒一一根深蒂固
【第56句】:【日親日近,日遠日疏】(諺)親友之間,經常接觸往來,關系自然親近;如果不經常接觸往來,那就自然疏遠了。指親友之間要經常聯系,以加深情誼。 也作“日遠日疏,日親日近”。
【第57句】:【屋頂上掀瓦要落地】借指說話要落實,兌現。類似的:丟 下磚頭,一塊塊要落地。短篇小說《內奸》:“屋頂上掀瓦,片 片兒要落地。我如果信口胡說,將來怎么見人?”
【第58句】:【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歇)本指算盤珠子用手撥才會動,轉喻人做事很被動,沒有人督促就不會去干。
【第59句】: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親的嬸子不如娘。
【第60句】:【一回見面二回熟】(諺)頭次見面是陌生人,二次相見就是熟人了。 指人們的社會交往,由生到熟,很容易交上朋友。 也作一次相交,二次相熟。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
【第61句】:【關起門來罵皇上】釋義:對有權威的人,不敢公開罵,只敢背地罵。例句:伍參謀道:“自古常言講得好,關起門子還敢罵皇上呢。這里沒人去報功領賞!”
【第62句】:【腦門上長瘤子——額外負擔】(歇)額外:本指額頭外面,轉指超出規定的數量或范圍。指規定數額以外的負擔。
【第63句】:玉米秸里的蟲兒——鉆(專)心
【第64句】:【要長壽,多走路】(諺)在各種身體活動中,走路最適于各種年齡層面的人。指多走路是健康長壽的要訣。
【第65句】:孫子用兵——以一當十
【第66句】:【屬狗熊的——記吃不記打】(歇)指人只貪圖眼前利益,不記取挨打吃虧或受苦難的教訓。含譏諷或責罵意。
【第67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釋義:三尺堅厚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比喻事物達到目前的狀況,不是一時一日完成的,而是經過了量的積累才形成了質的飛躍。例句:他苦笑了一下,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孩子墮落已久,一時半時是不容易改掉他的毛病的!”
【第68句】:小明沒經考試就進了縣高中,歡歡也夢想著能夠這樣。她媽媽說:“你怎么能和人家比?小明他爸腿上拔下一根汗毛也比你爸的大腿粗。”(山西·平順)
【第69句】:賣了兒子招女婿——顛倒著做
【第70句】:【六親合一運】釋義:六親:六種親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杜預注:指父子、兄弟、姑姐、甥舅、婚媾、姻婭。亦泛指所有親屬。比喻親屬之間有相同的命運。例句:俗語說得好:六親合一運。那朱恩家事也頗長起。二人不時往來,情分勝如嫡親。
【第71句】:【如墜五里霧中】辨不清方向,迷迷糊糊。臺灣林語堂《京 華煙云》:“不過她覺得自己如墮入五里霧中,莫名究竟,她 想事情確是蹊蹺,無法相信。”
【第72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區別,混在一起處理。或說:頭發 眉毛一起剃。成語:混為一談。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 “他越想越火:你們真個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難道姓苗的眼里那么好揉沙子?”
【第73句】:古董店里的老鼠——碰不得
【第74句】:初生的牛犢——不怕虎
【第75句】:春季的一天,我和媽媽去田里插秧,天突然下起了雨。媽媽說:“這個鬼天氣,真沒用。”該插晚稻了,太陽火辣辣的,又聽媽媽說:“這個鬼天氣,要你晴又不晴,要你雨又不雨。”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么插早稻要天晴,而插晚稻又要下雨呢?”媽媽說:“早禾不怕火燒天,晚稻不怕水淋田。”(江西·全南)
【第76句】:獵人槍下的野獸——跑不掉
【第77句】:【三請諸葛】釋義:東漢末年,劉備曾三次親自去拜訪諸葛亮,請他出來幫助打天下。指多次邀請,難請。例句:鄭格世點點頭說:“嗯,這就用得著三請諸葛了。你再去一趟,還是要好言好語,不要嚇唬他。”
【第78句】:【當面鑼,對面鼓】釋義:比喻面對面把事情講明。例句:說吧,“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誰的理誰的非,當面鑼對面鼓,快說吧!
【第79句】:我數學測驗得了100分,小姑聽了非常高興,沒想到媽媽卻說:“雞生蛋,鴨子窮高興,要是你也能考出這個成績就好了。”一句話說得小姑面紅耳赤。(江西·九江)
【第80句】:【吃人不見血】見“殺人不見血”。
【第81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謂只要沾點邊,就算有正式關系。浩 然《艷陽天》:“別胡思亂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 席,吃,也擾了,不吃,也擾了;我看你還是領頭快沖,一沖, 麥子就算到手,別的事兒,咬著白面饅頭再說!”
【第82句】:【惜福積福】(諺)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這幸福生活才能持續不斷。指有福不可享盡。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揮霍。
【第83句】:地頭的韭菜——去了一茬又一茬
【第84句】:【井水不犯河水】(諺)井水和河水兩不溝通,彼此毫不相犯。借指人各執其事,各行其道,彼此不相關聯。 也作井水河水兩不犯。 河水犯不到井水。
【第85句】:【往火坑里推】淪入災難的境地,多指婦女被逼淪落為娼。 推,也說:跳。浩然《山水情》:“親閨女?你為啥偏要把親閨 女往火坑里推呢?”
【第86句】:【 沒有空城計,退不了司馬懿】諸葛亮令馬謖鎮守街亭。街 亭失守,司馬懿進兵西城。西城兵力空虛,諸葛亮用空城計 嚇退了司馬懿。事出《三國演義》。指有高明的辦法來對 付。電視劇:“沒有空城計,退不了司馬懿。沒有這一招,也 對付不了馬司令。”
【第87句】:【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好處大家得到,出了事一個人 負責。類似的:為別人的豆子,炒爛自己的鍋。王朔《輪 回》:“我的責任?當初誰死皮白賴纏著我要在這批貨上過 道手?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我這個月閑著沒有?”
【第88句】:【有情人終成眷屬】(慣)眷屬:親屬,特指夫妻。指真心相愛的人經過一段波折,最終結成了夫妻。
【第89句】:【五官】“五官”本是人臉部的眼、耳、口、鼻、眉五個器官。如醫院有“五官科”,馬季的相聲“五官爭功”人們還記憶猶新。那么,“五官”是怎么來的呢?相傳,黃帝戰蚩尤后,定都涿鹿城(今河北),并開始了治世大業。他封馴服七種野獸、大敗蚩尤的馬師皇為牧政官,管理衣食住行和馴服六畜;封在戰場上救死扶傷和采集治創良藥的炎帝為醫政官,管理醫藥和治疾;封理財有方的嫘祖為財政官,專管國家的經濟和出納;封屢立戰功的力牧大將軍為軍政官;封聯系各部落有功的伏羲氏為行政官。后來,在朝任職的這五位官員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因而得到了黃帝的嘉獎。黃帝說:“多虧五官的臣子相助,方使得我臉上增了光彩呀!”從此,人們便稱臉上的口、鼻、眼、眉、耳為“五官”。
【第90句】:【跑單幫】(慣)l指一人來往于各地經商。2指一個人單獨行動。
【第91句】:【摸摸腦殼算一個】(慣)指不加選擇,有一個算一個。
【第92句】:【羊羔掉進虎口里】(慣)比喻弱者陷入危險境地或落入強者手中。
【第93句】:老母雞為了保護小雞,和貓斗得死去活來。奶奶嘆口氣說:“唉,真是萬物一理,為兒為女呀!”(吉林·農安)
【第94句】:【老虎吃螞蚱,零拾掇】釋義:拾掇:收拾懲治。比喻一個一個地對付、一個一個地解決。例句:若不說井底蛙,眼光短呢!這事是心急吃不了熱鍋粥,咱們是老虎吃螞蚱,零拾掇。
【第95句】:【迷而知反,得道不遠】(諺)反:通“返”,返回,回頭。道:人生正道。迷失了正道知道回頭,就會很快尋著正路。指犯錯誤貴在及時改正。 也作“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第96句】:老鷹吃麻雀——連皮帶骨一起吞;一點不留
【第97句】:企業改組以后,小強成了飼料廠的總經理,可每逢有什么重大舉措時,他仍是親臨車間去傾聽職工的意見,人們對此大為不解。小強卻頗有感觸地說:“這叫聽人勸,得一半。”(河南·輝縣)
【第98句】:【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諺)要是完全按照官法行事,就得處處挨打;要是完全按照佛法行事,就得時時挨餓。指不能死守成法,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第99句】:【地肥茄子嫩】(諺)土地肥沃,長出的茄子就鮮嫩肥大。比喻基礎好,就容易出好的成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