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前輩子作了孽這輩子落報應(yīng),受罪】前輩子,也說:哪 輩子、前世。王安憶《文革軼事》:“他這一席話其實是他多 日郁悶的發(fā)泄,他坐在房間里常常想,是不是他前世作過什 么孽。”
【第2句】:【狼心兔子膽】(慣)比喻心腸狠毒,膽子卻很小。
【第3句】:【翻身離虎穴,失足入龍?zhí)丁浚☉T)比喻剛離開一個危險的地方,又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第4句】: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第5句】:【水借魚,魚借水】(諺)水靠著魚的活力,才免得成為一潭死水;魚靠著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動,得以競爭生存。比喻利害相關(guān)的人,誰也離不開誰。
【第6句】:【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指貪財。成語:見錢眼開。姚雪垠 《李自成》:“做賊的全是窮光蛋,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一見 就動心。難道他嫌白花花的銀子扎手么?”
【第7句】:【促風(fēng)暴雨,不入寡婦之門】(諺)促風(fēng):又急又猛的狂風(fēng)。即使遇到急風(fēng)暴雨,也不進(jìn)寡婦人家去躲避。舊指寡婦門前是非多,必須遠(yuǎn)避嫌疑。 也作“疾風(fēng)暴雨,不過寡婦之門。
【第8句】:【千金易求,信譽(yù)難得】(諺)信譽(yù):由誠實守信獲得的美好聲譽(yù)。 千兩黃金容易求得,信譽(yù)卻很難獲取。專指商場中營利居其次,樹立信譽(yù)是第一位的。 也作“信譽(yù)值干金”。
【第9句】:【至親不過爹娘,至近不過夫妻】見“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
【第10句】:【越渴越吃鹽】(諺)吃鹽多了口渴,越口渴越吃鹽,越吃鹽就越口渴。比喻人越是沒錢,卻越需要花錢,或越是無力應(yīng)付困難,困難偏偏越多。
【第11句】:【鋦碗的丟了眼鏡——這個碴兒你找不著】(歇)碴兒:諧“茬兒”。 指挑不出毛病,找不出差錯。
【第12句】:拉纖的喊號子———股勁
【第13句】:【槑】“槑”,最近在網(wǎng)絡(luò)流行語中十分走紅,出現(xiàn)頻率非常高。有人覺得在日常調(diào)侃中諷刺別人呆已覺不夠,開始用雙呆“槑”,用來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比呆還呆,超級呆。那么,“槑”真的很呆嗎?它不僅不呆,而且很俏,很香,很招人喜歡。 “髁”字由倆“呆”組成,但并不讀“dai”,而讀“me1”,音同梅,“槑”是“梅”的異體字。《康熙字典》里這樣解釋:“髁即梅。其形: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其神:任他桃李爭觀賞,不為繁華易素心。”毛澤東曾贊譽(yù)它“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至今,在開封包公祠的匾額上還有“槑”這個字,其匾為“槑花堂”,即“梅花堂”。用“槑”喻包公的品格,傲雪斗霜。網(wǎng)絡(luò)上見字起義(諺語日秀才識字識半邊)的“髁”與古寫梅字的“槑”,其義可謂風(fēng)馬牛不相及,字典上守住其義,網(wǎng)絡(luò)上任其立異,它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各有歸宿吧!
【第14句】:【哈叭狗帶串鈴——充大牲口】(歇)哈叭狗:也作哈巴狗,也叫巴兒狗、小叭兒狗,一種體小、腿短、毛長、供觀賞的家養(yǎng)狗。串鈴:成串的鈴鐺,掛在騾馬等大牲口的脖子上。比喻冒充大人物。
【第15句】:“做任何事都不能偷懶。”媽媽看我寫作業(yè)“偷工減料”,不客氣地對我說,“山怕無林地怕荒,人怕偷懶花怕霜。再寫一遍”。(湖南·益陽)
【第16句】:【花名冊】“花名冊”指人員名冊。它同“花名”無關(guān),那么,為什么叫“花名冊”呢?花名冊與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有關(guān),戶籍是登記、管理人口的冊籍,它起源很早,大約春秋時期就有相應(yīng)的戶籍制度了。“花名冊”一詞的由來有二說。一說是由于舊時登錄戶口的冊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戶名叫做“花戶”。花,言其錯雜繁多。“花名冊”即由此而來。二說古代也把娼妓在妓院中使用的化名稱作“花名”。如元·宋無《直沽》詩“細(xì)問花名何處出,揚(yáng)州十里小紅樓”,用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這里“花名冊”就是妓女的名冊,也有戶籍的作用。 “花名冊”一詞是從古代而來的,現(xiàn)在有用“名單”、“名冊”等名詞取而代之。但仍有保留,“花名冊”照例通用,如各單位都有“職工花名冊”、“干部花名冊”,黨、團(tuán)組織有“黨員花名冊”、“共青團(tuán)員花名冊”。
【第17句】:買豬頭討個膽——自討苦吃
【第18句】:家里蒸年糕,剛一起鍋,我趁媽媽不注意,偷吃了一塊。媽媽問是誰吃的,我紅著臉說:“不知道。”媽媽說:“別瞞我,出門觀天色,出言看臉色。不用說,我也猜得著。”(江西·湖口)
【第19句】:【水仙不開花——裝蒜】(歇)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似蒜頭,葉子形狀與顏色像蒜葉。本指裝成蒜的樣子,轉(zhuǎn)指人故意裝糊涂或裝模作樣。含譏諷或責(zé)罵意味。
【第20句】:【有法兒開臺,無法兒收場】(慣)開臺:戲曲開演。比喻有辦法挑起事端,卻沒本事控制局面。
【第21句】:【耍滑頭】(慣)l指玩弄手段,推卸責(zé)任。2指人不實在,搞圓滑的一套。
【第22句】:石頭生病——不可救藥
【第23句】:【 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墻總有縫隙。比喻消息封鎖不住。袁 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人家不知道,就去抓何世雄啦?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什么都瞞不過人!”
【第24句】:【天上一個,地下一個】(慣)形容兩人德才或相貌相差懸殊。
【第25句】:【下的是牛馬力,吃的是豬狗食】見“出的牛馬力,吃的豬狗食”。
【第26句】:【放空炮】釋義:比喻說空話、大話。例句:這些文章,從量的方面來說,要比專業(yè)寫作者所寫的不知多多少倍;從質(zhì)的方面來說,大部分說的是心里話,放空炮的很少。
【第27句】:黃鼠狼鉆進(jìn)磨房里——硬充大尾巴驢
【第28句】:【不結(jié)子花休要種,無義之人不可交】釋義:不要栽種不結(jié)籽的花卉,不可與不講信義的人交往。例句:“家中平安兒小廝,在南瓦子里宿娼。被吳驛丞拿住,痛刑拶,打教他指攀月娘與玳安有奸,要羅織月娘出宮,恩將仇報。……正是:不結(jié)子花休要種,無義之人不可交。”
【第29句】:隔壁的表哥最近從外地打工回來,訴說外面如何苦……奶奶說:“這就應(yīng)了那句老話:錢難掙,屎難吃,王八好當(dāng)氣難出。”(山西·平陸)
【第30句】:【空對空】(慣)1指講話、寫文章沒有實際內(nèi)容。2指什么東西也沒有。
【第31句】:【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釋義:比喻做事情干脆利落。例句:這正是件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情。說句外話,叫做:“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
【第32句】:【過獨(dú)木橋】(慣)獨(dú)木橋:由一根木頭搭成的橋,比喻艱難的途徑。 指走艱難的道路。 也作“走獨(dú)木橋”。
【第33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諺)指雨后夜間行路,在無光照的情況下,看著亮亮的是積水,看著紫花樣的是泥坑,看著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34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釋義:防止可能性極小的意外情況,勸人做事要格外謹(jǐn)慎。例句:“不能大意。”老常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第35句】:地平線——天壤之別
【第36句】:閉門造車——自作聰明;不合轍
【第37句】:【平地跌跟頭】(慣)比喻在順境中出問題,或在不該犯錯誤的地方犯錯誤。 也作“平地摔跟頭”。
【第38句】:報時的雄雞——不用催
【第39句】:【三軍】現(xiàn)在所謂“三軍”,一般泛指軍隊的統(tǒng)稱,也指海陸空三軍。毛澤東長征詩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之句,即是泛指紅軍。 “三軍”源自古代的軍隊編制。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齊、魯、楚等國軍隊都設(shè)有上、中、下三軍或左、中、右三軍。其中以中軍的地位較高,也更為驍勇善戰(zhàn)。后來又演變?yōu)榍啊⒅小⒑笕姟L扑我院螅啊⒅小⒑笕娨呀?jīng)成為軍隊的一種固定的建制。不過,這時“三軍”的概念與春秋時期已有很大的不同,而是指擔(dān)任不同作戰(zhàn)任務(wù)的各種部隊。中軍即由主將親自統(tǒng)帥的部隊,也是全軍的主力。前軍即先頭部隊,后軍即擔(dān)任后方掩護(hù)、警戒任務(wù)的部隊。到了現(xiàn)在,前、中、后的三軍建制已完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陸、海、空三軍。
【第40句】:我一邊寫作文,一邊聽廣播,隔會兒又去看看課外書。爸爸說我是“吃著雞,抓著鴨,歪著頸子望著鵝”。(安徽·廬江)
【第41句】:【深不對,淺不是】(慣)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滿意。
【第42句】:【歪竹子節(jié)多】指人品不好,容易產(chǎn)生麻煩,惹是生非。雜 文集《歪竹子節(jié)多》:“好竹子節(jié)少,歪竹子節(jié)多。過日子,我 看也是一樣的。”
【第43句】:【八十歲學(xué)吹鼓手】(慣)吹鼓手:舊式婚喪禮儀中吹奏樂器的人。 指年紀(jì)大了還去學(xué)某種技藝。
【第44句】:【鐵公雞,一毛不拔】一毛,雙關(guān),也指一毛錢。借指吝嗇, 小氣。《香港小說選》:“還有,他盡管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 喜歡那些有禮及會講話拍馬的人,有時興致一來,也會大發(fā) 慈悲哩。”
【第45句】:坐著飛機(jī)放聲唱——高歌猛進(jìn)
【第46句】:弟弟不知與誰發(fā)生了口角,回到家一個勁兒哭。媽媽走過去說:“有谷子碾米,有話說理,你哭個啥呀?”(河南·南陽)
【第47句】:玻璃蛋子變雞蛋——有一套
【第48句】:【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釋義:家里有賢惠的妻子,丈夫可以避免意外的禍害。例句:自古說“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只為夫妻是最親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她朝說暮說,男子心腸雖硬,被她勸阻,也要回心。所以說娶賢妻免禍。
【第49句】:小弟弟成天到處亂跑,爬高上低的,誰說也不聽。上了幼兒園卻很守規(guī)矩,樂得奶奶打趣說:“男服學(xué)堂女服嫁,放牛娃服的是主人家。”(湖北·襄樊)
【第50句】:鄰居兩口子打架,媽媽去勸:“罵不是好口,打不是好手。你們不能好好文案嗎?”(河南·商丘)
【第51句】:在家里,二哥一會兒說單位里這個人脾氣不好,一會兒又說那個人工作效率低。奶奶聽了指著他說:“別人的屎臭,自己的屁香,你有眼睛看別人,就沒拿鏡子照自己?”(四川·金堂)
【第52句】:六月間的悶雷——轟轟響
【第53句】:【谷子破殼方見米,燈草脫皮才見心】釋義:比喻在關(guān)鍵時刻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心。例句:我們苗家有一句諺語,叫做:谷子破殼方見米,燈草脫皮才見心。杰豹兄雖有高策,也需有志同道合之人配合,否則孤掌難鳴啊!
【第54句】:我每晚做完作業(yè),總想看電視不想睡覺,可是到早上卻起不來。媽媽說:“你呀,晚上像豺狼,早上像綿羊。”(安徽·黃山)
【第55句】:【做戲無法,出個菩薩】古代戲曲在情節(jié)難以為繼時,常常 以菩薩神仙的出現(xiàn)來轉(zhuǎn)場或收場,指無法收場,借用外力干 涉。相關(guān)的:捉不住奸賊不煞戲。臺灣李敖《世論新語》: “中國俗語說:做戲無法,出個菩薩。意思是說,戲臺上演戲 演不下去,抬出個菩薩來解圍。搞政治本是演戲,演不下 去,抬菩薩的舊方法太累人了,聰明人就想出,何不改個詞 兒呢?”
【第56句】:【抱佛腳】“抱佛腳”比喻平時沒有準(zhǔn)備,臨時慌忙應(yīng)付。 “抱佛腳”是佛教禮拜的一種形式。佛教徒禮拜時,雙膝、雙肘和頭部都著地,叫五體投地;雙膝、雙肘著地而頭頂尊者之足叫頂禮;雙膝著地而舉手加額叫膜拜;雙膝著地而手捧尊者之足叫抱佛腳。然而,“抱佛腳”的源頭還有一個故事。明代張誼的《宦游聞》記載了一個故事:云南之南有個國家,官民都崇尚佛教。有一個罪犯應(yīng)判處死刑,當(dāng)局追捕的急,他驚慌地逃到佛寺內(nèi),抱住佛腳痛哭,表示愿意出家當(dāng)和尚,痛改前非,悔過自新,終于得到了官府的赦免。這個故事說的是悔改還不晚,后來演變?yōu)椤捌綍r不燒香,急來抱佛腳”,語義變?yōu)榕R時應(yīng)急是來不及的。
【第57句】:【只拉弓,不放箭】見“開弓不放箭”。
【第58句】:灶門前干活——煽風(fēng)點(diǎn)火
【第59句】:【擔(dān)水向河里賣】(慣)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
【第60句】:媽媽經(jīng)常批評我,我對媽媽說:“媽媽,你為什么不說我的優(yōu)點(diǎn)呢?”媽媽說:“優(yōu)點(diǎn)不說不會跑,缺點(diǎn)不說不得了。”(四川·大竹)
【第61句】:【告人死罪得死罪】(諺)誣告別人犯死罪的,自身就得判死刑。指平白無故誣陷別人,在法律上就要承擔(dān)相應(yīng)的罪名。 也作“告人徒得徒,告人死得死”。 徒:古代五刑之一,即徒刑。
【第62句】:好馬挨鞭子一忍辱負(fù)重
【第63句】:【舍命陪君子】下決心成全對方。老舍《正紅旗下》:“是 呀,辦婚喪大事的人往往傾家蕩產(chǎn),難道親友不應(yīng)當(dāng)舍命陪 君子么?”
【第64句】:【長添燈草滿添油】做好充分準(zhǔn)備。圖書:“如果她們得知 夏天縮短,秋天提前到來這一長期預(yù)報,就會在男人意料不 的時候,已經(jīng)像長添燈草滿添油一樣,早做準(zhǔn)備了。”
【第65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慣)取不盡,用不完。形容資源豐富。
【第66句】:葵花的盤子一老轉(zhuǎn)向
【第67句】:【過河的卒子——只能進(jìn)不能退】(歇)卒子:象棋棋子之一,過河后,按規(guī)則能向前或橫著走一步,但不能退。指某事只能繼續(xù)做下去,不能退縮走回頭路。 也作過河的卒子——只能進(jìn),無法退。 過河的卒子——沒法退。
【第68句】:鄰居叔叔因為賭博,使好端端一個家?guī)缀鮾A家蕩產(chǎn)。看到身邊活生生的現(xiàn)實,爸爸教育我說:“十個賭博九個窮,傾家蕩產(chǎn)害人蟲。因為染上賭博而家破人亡的自古就有啊!”(廣東·龍門)
【第69句】:【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諺)走紅運(yùn)的事不會同時到來,遭厄運(yùn)的事卻往往是接二連三。多指人往往會連續(xù)發(fā)生不幸的事。 也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第70句】:打蝦錢,買煙抽——水里來,火里去
【第71句】:草甸上的葦子——靠不住;不可靠
【第72句】:【軟繩可以捆硬柴】(諺)柴是硬的,繩是軟的,軟的繩能捆住硬的柴。比喻人使用柔軟的手段,往往能制服強(qiáng)硬的敵手,或性情溫和的人往往能迫使性情剛烈的人就范。
【第73句】:【無官一身輕】不承擔(dān)責(zé)任,不用煩心。官,亦可用其他表 示負(fù)擔(dān)的詞,如:事、債。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從 此以后,我無官一身輕,咱們?nèi)齻€痛痛快快的敘幾天。”
【第74句】:【羊脂玉掉在青石板上——迸脆兒透酥】(歇)羊脂玉:一種美玉,像羊脂一樣雪白。形容聲音清脆動聽。
【第75句】:你往哪里跑;死路一條;走投無路
【第76句】:【和尚廟借梳子——走錯門】(歇)和尚不留發(fā),用不著梳子。指找錯了地方或?qū)ο蟆?/p>
【第77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lǐng)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78句】:高山打鼓——名聲在外
【第79句】:【家無隔宿之糧,灶無半星之火】(慣)形容家境十分貧窮,連第二天的口糧也沒有。
【第80句】:大姑娘生頭胎——開懷
【第81句】:【佛爭一爐香.人爭一口氣】見“人受一口氣,佛受一爐香”。
【第82句】:新郎官戴孝——悲喜交集
【第83句】:【推完磨,殺老驢】(慣)比喻事成之后,鏟除有功勞的人。
【第84句】:【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恩怨分明。類似的:有恩不報非君 子,有仇不報是小人。老舍《離婚》:“咱小趙是有恩報恩,有 仇報仇,男子漢大丈夫!”
【第85句】:鄰居家的小紅平時是個乖乖女,可近來總是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出去玩,整個人都變了。她奶奶意味深長地說:“小紅啊,你知道‘學(xué)好千日不足,學(xué)歹一日有余’嗎?今后再也別跟那些人玩了。”(廣東·龍門)
【第86句】:錢塘江的潮水——看漲
【第87句】:【當(dāng)面銀子對面錢】(諺)指交割銀錢時,必須雙方當(dāng)面點(diǎn)清,驗對核實,不可有絲毫含糊。
【第88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歇)水銀:銀白色液態(tài)金屬,比重大,瀉地呈圓珠狀滾動,遇有空隙便滾入其中。形容會鉆營。也指能利用一切機(jī)會。 也作“水銀滲地——無孔不入”。
【第89句】:【吃拳何似打拳時】(諺)出拳打人雖然痛快一時,遭人拳打卻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時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第90句】:盤里魚兒甕中鱉——跑到哪里去
【第91句】:弟弟很調(diào)皮,爸爸讓他喊媽媽回來吃飯,他跑到別人家去看電視;讓他做作業(yè),他卻手不識閑兒地玩玩具。爸爸生氣地說:“叫你去東你去西,叫你打狗你攆雞。你這是前襟穿在后背上,盡跟我反著板兒,別筋兒哩!”(河南·汝南)
【第92句】:【老婆不生孩子,反怨丈母娘不好】(慣)比喻事情沒做好,把責(zé)任推在他人身上。
【第93句】:【沒骨頭】(慣)比喻沒有骨氣。
【第94句】:【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沒有強(qiáng)者,本領(lǐng)不大的人成了 領(lǐng)導(dǎo)者。類似的:山中無虎狗稱王/山中無鳥,麻雀做王/山 中無鳥獸,螳螂自稱王/山中無大樹,茅草也稱王。海外聶 華苓《失去的金鈴子》:“我就不相信。山中無老虎,猴子稱 大王!準(zhǔn)是個蒙古大夫!”
【第95句】:【雞毛毽子,一腳踢了】指推脫不管。沙汀《淘金記》:“從今 天起,我什么也不管了,你把這個家務(wù)雞毛毽樣,一足踢了 也好。天啦,原來變了牛還要遭雷打啊!”
【第96句】:小蠶吃桑葉——星半點(diǎn)
【第97句】:【見縫兒就鉆】鉆,兼指鉆營,想方設(shè)法占便宜。相關(guān)的: 找空子下蛆/水銀瀉地,無孔不入。類似的:見縫兒就鉆,不 知道背能不能過去。老舍《東西》:“永遠(yuǎn)勸人多掙錢,永遠(yuǎn) 教給人見縫子就鉆。”
【第98句】:下雨出太陽——假睛(情);陰陰陽陽
【第99句】:【 百聞不如一見】強(qiáng)調(diào)親身體驗。百,也說:千。海外於梨 華《三人行》:“不過我很希望你自己回去看看,百聞不如一 見,這也是我這次回去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一日禪文案-經(jīng)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